网贷港湾 港湾之劫

 网贷港湾 港湾之劫


梦想引进外资、海外上市的港湾网络却被一箭射中了“阿喀琉斯之踵”。5年来,被誉为“小华为”的港湾网络为什么却和老东家华为反目成仇?

一家身染知识产权麻烦的高科技公司,注定是不受欢迎的。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几乎符合所有资本所青睐的种子公司的特征:高科技概念、高管团队出身华为、收益快速增长、总股本不大、所处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而港湾也的确在洽谈与跨国公司合资以及启动海外上市计划。但是,就像当年美军的仁川登陆改变了朝鲜战场上的局势一样,一封来自华为的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律师函准确击中了港湾的“阿喀琉斯之踵”。港湾的反应是激烈的:“华为选在这时候打击港湾网络,是非常狡猾的行为。”4年前,是华为总裁任正非亲自开欢送会支持李一男创办港湾,4年后,何以反目成仇?2005年5月19日,王志骏、刘宁和秦学军以被控窃取华为商业秘密案,二审判处2或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款。他们都曾经是港湾总裁李一男在华为时的同事,但比后者晚一年离开华为;他们所创办的沪科公司账户已冻结,有关资金被责令退赔华为。资金强迫症2001年,成立刚刚一年的港湾,其营收就达到约2亿元人民币,2002年增长至约4.5亿,2003年则跃升为10亿元左右。但2004年,由于竞争和市场饱和等复杂原因,港湾没有达到20亿元的销售目标,最终只完成了约8.1亿元销售收入。尽管如此,港湾的发展速度仍让对手心惊。时间是惟一可怕的力量,因为老者会逐渐显出疲态,而此时,婴儿已迅速成长为少年。市场猜测,是西门子与港湾的合作计划引起了华为的不满。去年曾经从华为传出消息,这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公司将会为西门子以OEM的方式制造数据通信产品。西门子曾是思科在欧洲最大的产品代理商。而一旦西门子和港湾网络达成合作或者实现收购,将极有可能使华为失去扩大欧洲战场的美好机会。因为港湾网络在数据通信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还有更加低廉的价格。和西门子的合作将会为这家急需资金的公司带来稳定的合同销售额,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华为诉讼更致命的打击是切断港湾网络获得融资的渠道。初创期港湾网络曾经获得了不少风险投资。2001年5月,华平和上海实业旗下的龙科创投分别向港湾注资16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2002年5月,华平和龙科创投分别向港湾再次投资37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同时,还为港湾提供了3500万美元银行贷款担保。但由于前期高投入,2002年港湾网络仍然亏损数千万元人民币。尽管2003年合同销售额曾经暴增至10亿元并且获得了盈利,但也只是抵消前期的亏损。2004年3月2日,港湾又吸引到包括TVG投资、淡马锡控股和原股东的3700万美元注资。2004年7月,又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荷兰FMO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约3.3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但对于一家高科技高成长的公司来说,港湾仍然缺钱。港湾逼迫自己必须连续几年的销售保持成倍增长:一方面是为了公司迅速成长,有实力和竞争对手相抗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成投资方的销售指标。因为只有实现这个销售指标才能够尽快满足海外上市的要求,投资方才能够尽快地套现。据一位前港湾员工透露,在当初接受注资时港湾曾签下严格的协议,一旦港湾不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销售额,那么投资方就会得到更多的股权。2004年下半年,港湾曾经有机会在香港上市,承销商确定为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每股价格大约在5港币。但李一男可能认为这个价格并不能体现港湾的真正价值,而放弃了这个机会。同样是在2004年下半年,摩托罗拉曾经希望收购港湾,但后来同样也是因为价格问题没有谈好。最后,港湾网络才迎来了西门子。西门子的态度要比摩托罗拉认真许多,它非常想要得到港湾。据知情人士透露,西门子的工作团队几乎和每个部门的每个人都详谈过,考察了许多细节。但当双方马上就要签字的时候,华为却抛出了诉讼威胁,因此收购立即停止。西门子告诉港湾,什么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就签字交易。最初的梦想“当时李一男在华为已经失去了任正非的信任,很难成为华为的下任掌门人了。”一名前华为资深员工回忆道。李一男在华为至今仍然是一个无人超越的神话: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他27岁的时候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内定接班人。李一男在2000年底选择离开华为,在北京创建了港湾网络公司,成为了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的高级分销商。初期李一男并没有从华为带走多少人,只有原华为研发副总裁江建平、原华为企业网渠道经理陈禀和原华为市场部副总彭松,以及一些销售人员跟随李一男来到了北京。依靠在华为的销售经验,2001年港湾网络通过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获得了约2亿元的收入。李一男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要变得富有。他要拥有足够的权力来驾驭一家高科技公司,并让它成为科技行业中的主角。2000年12月27日,李一男在选择自主创业的公开信里,曾经这样写道:“如果自己可以内部创业的话,一方面可以在一个小公司中比较自由地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使内部创业公司的发展随着华为的成长同步发展,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001年,一些华为的技术研发人员陆续投奔港湾;6月港湾拥有了第一台自主品牌的交换机。当时华为高速增长,员工数量已经达到约2万人。由于企业规模庞大并且级别众多,许多员工无法迅速获得升迁或者被认可的机会。而李一男一方面在华为研发系统中拥有极高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港湾网络提供了初创公司所能提供的期权和真正的研发尖端产品机会。所以更多的华为员工转投港湾网络。当时华为北京研究所的一批骨干力量就因为内部派系斗争而成为了李一男的部下。2001年港湾网络创业之初,华为北京研究所的一名老员工在李一男的授意下聚集了行业内一批包括研发底层协议的路由器高级研发人员。李一男并没有简单地把他们招致麾下,而是提出了一个比较诱人的方案:这批研发人员自组一家技术公司(这家公司成立后叫做丹羽),港湾则出资与其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其中港湾占股35%,丹羽员工技术持股65%。合资公司的所有研发成果无偿提供给港湾网络使用。当这些研发人员聚集到北京准备按原计划进行合资公司的筹备时,李一男突然提出了新的方案,即港湾网络向合资公司增资100万元但要控股51%,否则不会同丹羽成立合资公司。当时这些研发人员箭在弦上,无路可退,于是答应了李一男的条件成立合资公司——昊海。昊海为港湾研发低端路由器技术,并且很快就拿出了产品。2003年,港湾全资收购了昊海公司。这时港湾网络已经具备了初期的数据通信产品线,开始为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服务。2001年,李一男得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张大单——宁波网通采购港湾网络3000万元的交换机产品。技术潜行者“李一男是一个技术天才,对市场具有极强前瞻性。”港湾首席财务官周凡告诉《环球企业家》,“他所开发的技术是实用的技术,而不是那些所谓最好的技术。”这个行业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更好的技术并不能够保证公司的胜利,甚至不能够保证其生存。从某些方面来讲,许多公司的技术都要好于港湾的技术,港湾之所以胜出,是因为它拥有实用的技术。2003年底,港湾网络的纯IP内核 xDSL接入设备在杭州电信、新疆电信、江苏电信顺利通过ADSL2+新技术测试,并在杭州电信正式商用,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DSL2+技术规模商用的厂商。ADSL2+技术的标准化和正式商用,有效弥补了原有ADSL技术速率较低、出线率低等技术缺陷。在推出成功产品的同时,港湾网络相对于华为也保持了几个月的技术领先。而正是这几个月的领先,足以令急于开展宽带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们大批购买港湾的xDSL产品。2003年运营商们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令港湾网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其xDSL产品收入高达4亿人民币,成为港湾网络最重要的产品线。同时交换机产品的收入也达到了3亿元。为了推销产品,港湾网络曾不计成本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一旦有什么问题,就会有一个团队坐飞机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解决。但后来由于运营商回款太慢,服务成本太高,港湾开始向企业网用户收取服务费用。2002年底港湾收购的北京欧巴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则让其拥有了高端路由器的核心技术,为李一男的IP产品战略版图填补上了重要的一块,甚至领先于华为。2003年底,又收购深圳钧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其在MSTP光网络领域全部的国际领先技术和专利。至此,港湾拥有了MSTP智能光网络、万兆核心路由器和交换机、ADSL/VDSL宽带接入系统、软交换、面向NGN的综合接入万门局等全网解决方案。尽管2003年港湾网络的10亿元合同还不及华为的1/30,但港湾已经向外界证明,它能够直面竞争对手的挑战。李一男的梦想初具雏形,但港湾的成功却成了华为的噩梦。“如果李一男成功了,示范效应就起来了。所以华为绝对不会让它成功。”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交恶自主研发与华为有竞争性的产品、聘用越来越多离开华为的骨干员工,港湾渐至引发华为的不满,就像大象再也不堪蚂蚁的咬啮。而同一市场的竞争关系,终使两家酿出不和。2001年,港湾销售了1.7亿元的华为产品及相关服务,但埋头只做研发的华为终于在2002年感觉到被隔绝市场的危险。“我们的分销交由港湾等公司去做,我们这么做是没有任何防备的,”华为3COM公司现任首席运营官兼总裁郑树生,2002年初还只是华为企业网事业部的总监,他回忆说,“我们当时的研发部门给予港湾等公司很大的支持,视港湾为一种同志加战友的关系。但是2001年底的时候,我们发现,市场拓展不是很快,并且客户普遍对我们有‘只做直销不做分销、港湾就等同于华为’的误解,这种误解来自于港湾等公司向客户散布的谣言,这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种不和导致2002年,华为停掉了港湾的代理资格。与此同时,港湾网络推出了自主品牌产品。原华为华北区总经理唐更新、售前宽带经理何大炳、售前总经理黎东荣、广州办事处售后总经理刘海鹏及一批研发人员都投奔李一男。如果说华为不希望港湾壮大到威胁自己的地步,但为什么华为的动作这么迟缓呢?最初华为在同思科角逐固网的核心网,并没有积极拥抱IP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李一男离开华为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并不是只有李一男看到了IP技术的机会。比如美国的网捷网络(Foundry Networks)就是由思科公司(Cisco)一名员工创建的。他在推销思科的产品时,发现许多新客户不需要原有的老产品了,便决定自己创业开发IP技术产品。“技术人员往往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新机会,并抓住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而当时的华为则是轻易不敢把重点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他们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老客户,对新技术的转弯不是那么快。”另外,华为为了应付思科的诉讼以及内部整合为上市做准备,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港湾。而一旦华为决定行动,那就会是暴风骤雨般,不会给港湾网络以喘息的机会。2004年华为全球合同销售额达到了462亿元人民币,它有实力在数据通信等业务上不计成本的同港湾网络竞争。而已经成长起来的港湾网络的并不能够像初创期那样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地切入市场。内耗的未来港湾网络能够在短短几年中飞速成长,得益于追随李一男的大批华为员工。李一男为他们提供的待遇很好,这些跳槽过来的员工还都得到大量的期权股票。这的确是激励员工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全员持股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力。其神奇作用李一男在华为就看得清清楚楚。早期创业阶段,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天天加班到凌晨。而到了2003年,这种创业气氛都还没有改变。几乎每个人都会主动加班工作,如果一名员工这一周有两个休息日,那么下一周他则只能休息一天。尽管如此,员工情绪仍然十分高涨。而总是衬衫、休闲裤或牛仔裤的李一男本人则一直保持研发人员本色,天天在食堂和普通员工一起吃饭,很长一段时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但这些人同时也将华为原有的派系斗争带到了港湾。2004年还曾经爆出港湾网络股权分配不均的传闻,除李一男和投资方各掌握公司1/4股份外,其他高层则控制了1/4股份。而其余公司员工则持有1/4股份。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此比例大致属实。后来李一男曾经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邮件,表示公司没有发生问题,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不过年底还是通过公司高层会议,由副总出面在高层会议上承认公司发生了问题。内耗严重影响了港湾的发展。据港湾内部员工透露,市场部副总经理唐更新、何大炳、黎东荣等人都由于不同的原因离开了港湾。李一男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尽管国内销售低迷,但是海外市场却给他带来了惊喜。在港湾将xDSL产品及时地推向巴基斯坦、日本、泰国、法国、尼泊尔等海外市场后,今年就已经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收入。增长令人喜悦,但也会掩盖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会在危机爆发之后纷纷浮出水面。港湾也许会遗恨于这个2005年——假如没有华为的发难,也许它将成功跃过龙门,成为资本市场上新的宠儿。这是命运的捉弄吗?或许,港湾正可借今时之低潮,重视审视和夯实自己的发展之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677.html

更多阅读

拜访对话P2P网贷鼻祖Zopa、Ratesetter… zopa简介

今年8月,美国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走向IPO,标志着P2P网贷、众筹等新模式已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金融业正加速与互联网整合。毫无疑问,中国将会是全球P2P网贷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市场。伦敦是P2P网贷的发源地、全球金融中心,P2P网贷鼻祖平

p2p网贷平台排名(2014年排行榜) p2p网贷平台排名大全

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1184家P2P网贷平台成交量总计818.37亿元,平均综合利率为20.17%。据统计,上半年平台数量稳步上升,截至6月底,全国网贷平台达1184家,月复合增长率为6.11%。其中,黑龙江、天津、湖北、甘肃、河北五省增速均超过10%。关注

最新P2P网贷排行榜 中国p2p网贷排行榜

很多网贷门户网站,给各家P2P平台做了排名,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排名都是不准确的,在还没上市或纳入监管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准确成交量。我接下来做的排名,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但能让大家稍微了解下P2P 网贷平台规模较大的是哪

声明:《网贷港湾 港湾之劫》为网友淡蓝色的经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