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会长马国伦强调,CFO要学会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心”
“在与中国同行交流时,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中国会计师的工作还停留在报表制作的技术层面上,在会计管理理念
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方面,意识比较薄酰庵智榭鲈谥行∑笠当硐值糜任怀觥!本哂?5年财会工作经验的澳大利亚资深会计师马国伦(Mark Coughlin)日前在沪上表示。
马国伦是全球第六大专业会计师公会———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CPAA)新任会长。此次他专程来到中国,为CPAA组织编写的《小型企业内部控制》一书中文版的问世助威,并借机探寻CPAA在中国发展的可能。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马国伦强调,一个优秀会计师的职责不仅是把数字算对、把账做平,同时还要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提供智力支持。他与CPAA的两位会员一起为中国中小企业把脉,指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疲软”的三大常见症状。
心跳无力:内控中心缺失
马国伦指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力较弱,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中心缺失,好比是一个人心跳无力。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检查业务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实施效果,通常也没有专门的审计人员进行内部监督。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凯迪拉克上市经理刘启梁是CPAA的会员,一度在通用的内部控制部门工作。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许多中小企业出于成本与资源配置的考虑,不愿设置类似的内部控制部门,所以造成了内控中心不应有的“缺席”。
刘启梁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企业的CFO要发挥更多作用,为企业打一剂“强心针”。如果企业规模太小或限于实际情况,一时无法建立相关机构,CFO本人就要承担起隐形“内控中心”的角色,建立、健全可控的系统流程。“形成流程后,员工就会经常考虑,今天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流程,会不会对公司财务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就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双眼被蒙:遭遇合伙欺诈
马国伦认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疲软”的第二个症状表现为“双眼被蒙”,尤其是当内部员工联合起来进行合伙欺诈,出现两次提交同一张发票以获取双重报销或为根本不存在的交易付款等情况时,公司根本无法识别、应对。
一份来自毕马威的调查报告表明,60%的合伙欺诈行为能够成功,正是源于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疲软”。对中小企业而言,合伙欺诈很难控制,因为在企业内部常常会有一个员工担任两个岗位以上的工作,他们很容易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另一位CPAA会员、在上海一家小型企业担任CFO的张先生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操作规范和例行检查,来发现这一问题。
他认为,企业财务部门有必要在一些细节上采取一定的手段,比如将支票归档以避免重复等,以确保财务资讯的精准可靠。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大企业的做法进行修正。比如有些事在大企业需要一个新的部门来承担,在小企业增加一个操作员即可。
此外,员工办事程序的合法性与品质的诚实可靠同样重要。马国伦建议在招募新人时,雇主应彻查员工的档案手续,观察其是否存在经济压力、特殊嗜好或对现实不满的情况,这些都是导致员工破坏财务制度的诱因。
骨质疏松:管理框架脆弱
刘启梁接着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给人的一个普遍印象是“富不过三代”。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多为家族企业,他们觉得规则并不重要,常常以经验代替规则,管理规则形同虚设。
马国伦评价说:“这就像一个人得了骨质疏松病,管理框架脆弱。”对此,企业应将一些财务工作岗位分离,比如在可能的情况下,发货部门与收款部门分离,银行业务处理部门与银行业务检查部门的岗位分离,出纳部门与采购审批部门分离。“这样做的好处是责任到人、分工清晰。”
刘启梁还提到,在中国,管理规则形同虚设的另一个典型表现是,老板的钱花在什么地方,CFO毫不知情。有不少中小企业的老板处理私事时会直接从公司提钱,至于CFO是否会帮老板做这种事情,就看其职业操守了。因此他认为,当企业高层有不规范、不透明的动作时,CFO更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这样一个脆弱的管理框架早晚会“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