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唯一一家高举廉价招牌的春秋航空在11月即将迎来第二架飞机。春秋航空扬言,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第三架飞机到位的时候,春秋将可实现整体赢利。这也是我国三家民营航空中唯一一家明确列出盈利时间表的。然而东航等航空公司对春秋的作法不以为然,并对其快速盈利能力表示质疑。(据11月2日信息时报)
春秋航空是我国民航业市场上喜欢“崭头露角”的一支新秀,今年七月份,春秋推出的199元的超低特价票闪亮登场,业界当时一片哗然,然而好景不长便嘎然被叫停。无独有偶,今年六月低民营石油航母长联联合铿锵组建,成立宣扬也甚为大气,然而实际加盟的石油企业只有30余家,数量远低于筹备时的100家,后来更传来内讧的消息。
类似的事件还很多,其中的民企大凡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喜欢宣扬。在崇尚自由的商业语境下,“宣扬” 本应是一个热情与奔放的褒义词,宣扬行为本应是企业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表明姿态的营销手段,然而从春秋航空与长联石油的宿命中,它的原教旨主义蕴义已相形见绌——从某种程度上讲,垄断行业中民企的“宣扬主义”正成为其一个致命“雷区”。
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告诉我们,选择合作比不合作更有利,但最终未免见得双方合作。垄断行业中民企与国企的操作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由特价票点燃机票改革导火索,继而引爆民航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长期而言无论对于春秋航空还是对于国有航空都是有利的,然而他们未必按照这个思路走,国有航公司更喜欢盘打既得利益之“小九九”,并不时对春秋等民营航空公司“横挑鼻子竖挑眼”。
而民企的“宣扬主义”正好加剧了具有“势力雄厚”之国企们的妒忌感。所以对于春秋航空宣言的快速盈利的目标,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要么难以按时企及,要么无疾而终。这种预言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长期以来垄断行业中各所有制主体企业沟通机制的缺失使然,虽然 “非禁即入”“民营化”等大有入选“流行语”的执势头,但是阴霾仍然重重。
挤身垄断行业的民企悉数曾踌躇满志,甚至曾一路凯歌,但一到利益格局陷入忽明忽暗的时候,最后出局的往往还是民企自己。今年以来,河南高速公路民企撤资、宁波杭州湾大桥民企撤资、温州最大地块民资面临退标等事件,无一例外都是走的这条路。值得一提的是八月份文化产业“解禁”,业界民企反应平平,歌华有线的股票甚至出现了下跌,着实是“叫好不叫座”。
追溯造就这一困局的原因,“市场势力致命市场失灵”虽然能占一份子,但症结根源还在于类似美国经济学家乔治8226;斯蒂格勒所言美国实践中“根植于现实政治制度中经济政策不完善性所引起的‘政治失灵’”。笔者无意在此痛斥制度之疾,只是寄期于垄断行业夹缝中存生的民企能尽识当前特殊的经济语境,逐渐摒弃实在太不合时宜的“宣扬主义”习惯,而学会三缄其口,暂且在冷静或沉默中营销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长久,才有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真正反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