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评论 一周经济评论(2005.10.10-2005.10.16)



JAY的新专辑定为《11月的肖邦》让人对这个音乐诗人充满了期待,陶晶莹说有个孩子让他叫李敖,娱乐到家了。看到一篇《赵本山美国卖拐》,乐的够戗,引用本山的所言“本周、本周不得了,风景这边独好”。诺贝尔经济学奖又给game theory,梅开二度。胡润百富棒出来了,一下从一百加到了四百个,稍后的杂志版面也估计增加个几倍来把这些个上棒的人物的老家翻个底朝天,反正人们也乐意看。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完了后,神六就升天了,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太空上这费,聂两个人身上,湖北日报的一篇社评却让人有点鸡皮疙瘩的感觉,让“九头鸟一飞冲天”。十运会可以看成奥运会的一个预演,胡主席和罗格都来了,但是东施效颦毫无创意垃圾式开幕市的却让人心理发凉,为2008着实担心。

10.10日周一《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专访,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一篇文章《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由头是人家写了本书。令人感兴趣的是里面“循环经济”、“友好型”社会的提法,暗合稍后的“十一五”规划。这些媒体真是煞费苦心。

同日新京报载文称,2005年外贸总额有望达14000亿美元 增加2500亿元。由于上周评论已做论述,不在详述。

新华网10刊登了江苏企业某企业60万打赢蘑菇罐头反倾销案,这家企业董事长说缺的是资金,希望政府帮忙。但总让人觉得资金这事还是小事。

周一,《中国工商时报》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中国外贸可能生变。各大媒体转载好不热闹。

10.11日〈上海证券报〉指出,李荣融:央企必须成为行业前三名,外部董事占一半。大有很铁不成刚的架势。

10.11日,〈新京报〉也刊登了条,中美经济现代化相差百年,我2100年或进世界十强。新京报的八卦性一直很强。或许这也是该报的生存之道吧。

〈环球经济〉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面临五大难题。第一, 对外依存度过高,2004年中国的贸易总额对GDP比超过70%,2005年还将进一步上升。第二,投资效益过低。在过去25年中,中国的投资率平均维持在40%左右,在2004年更是超过了45%,2005年有可能达到50%。中国的投资率之高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相比。第三,国际收支结构失衡。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直接投资引资国,累积直接投资量接近60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库券等形式大量输出资本,目前已经积累了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四,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中国产业是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入国。第五,公共产品投资严重不足。中国在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环境保护、普遍义务教育等领域的投资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城镇与农村、内地与沿海以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令人瞠目。

〈中国工商时报〉国资委公布第三批34家央企主业,房地产业成重点。房地产这个香饽饽谁都想吃。

11日,〈京华时报〉登了三个吸引眼球的消息。一是,海信补协议要科龙轻身过户 科龙股价股价一改前几天一路狂张的态势,大跌9.28%,一度跌停。让人感叹,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二是,统一已正式接手健力宝贸易公司100%的股权,持续了一年之久的台湾统一企业集团收购健力宝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蹦达蹦达的健力宝最终被“统一”了。三是,格力集团高层透露,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格力集团子公司凌达压缩机原法定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国平因贪污公款5429万元,被判无期徒刑。早在去年8月格力集团三名高层副总裁梁建华、子公司凌达压缩机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国平和子公司珠海格力房产总经理梁华应先后被珠海市公安部门拘留,协助调查。 “好空调格力造”,虽然公司一直强调这三名原高层在公司的影响早已被消化,但是市场究竟如何反映,心里毕竟没底。格力也成为创唯、伊力、科龙的接力者。

仍然11日,〈国际金融时报〉的一篇“审计署被解读为揭黑机构 谁在"狗仔化"国家审计”也把审计的尴尬境界勾勒了出来。另一篇文章为“全年1000亿贸易顺差 专家不约而同:太高了”,拉动消费的议题又给仍了出来。但是说的容易怎么拉动呢?还没见谁说的那么好。

11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财经日报〉基尼系数超0.45 中国贫富家庭收入差距超8倍。为十一五规划做了个很好的注脚。

由于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12日及以后的几天媒体都围绕着“十一五”规划做足了文章。政府归位、增长方式改变、创新、平等、探索型目标型、六个必须、重商富农都成为核心内容称颂到家了。南方周末还弄了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未来五年中国怎么走”的报道,一位前德国驻华大使曾经形象地称,林毅夫先生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颇有点看头。

倒是“十一五”“新农村”的说法,让人们对“三农”又有了点希望。林篮球本事不小,在14日北京晨报刊登消息称,林又重提“贫困经济学”。农村也确实需要第三次革命来清理下承包制度带来的废墟了。另外探索型到目标型的改变或许能有很好的另人期待的效果。〈南方周末〉的一篇评论大概能概括未来趋势“更社会主义更市场经济”。

12日〈新京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消息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共入库23194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增收3937亿元。为税改提供了基础。

12日到14日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召开,陶斯亮称城市每年将可以吸纳1300-1800万农民。未来15年,中国将有2-3亿农民迁入城镇居住。会上老美也提了“和谐社区”的十大标准,“和谐”这年头真吃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13日在会上呼吁,亚太地区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要进一步肩负起对本地区城市发展的责任,促进企业与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繁荣。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其他的什么市长信心增加,提出新的规划没多大意思。

13日周四,〈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要求明确"农业总投入",不管是否贯彻会议要求,也不论是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增砖添瓦,但算是个实事儿。

中国学者的嗅觉太灵敏了。在10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2005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座谈会”上,刘国光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不知道是不是此君的先论。前段时间看文章知道另外一个专家在做相关研究,没想到人家先整了出来。现在也流行这个,针对以前的政策,逐个批驳,然后提出个相反政策,比如对朱的批评,以前也没见有多少人骂啊。这种事既有彩头,又有名气,也不费力气,何乐不为呢。有点文革遗风,不过现在更冠冕堂皇了。

但是如果争论多了,PK也就免不了的,反正最后大伙人气都旺,PK就PK贝,13日北京晨报登消息称任志强与易宪容在天津就干起来了,虽说是商与学界观点难调和,但终究利益导致。

世界银行公布世界最富和最穷国家前10名,富国为瑞士、丹麦、瑞典、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挪威、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穷国为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布隆迪、刚果(金)、尼日尔、尼泊尔、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莫桑比克、乍得、马达加斯加。新华社配的俩图真有意思,但是感觉有点种族歧视。

14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评做的经典。〈从神舟六号飞天看"中国制造"〉,角度抓的棒极了。因为十运会在江苏,所以胡锦涛就近考察了,强调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第7届G20会议15-16号在香河召开,成了这两天消息的主力军。到是坊间的顶住之声渐起。

 政治经济学评论 一周经济评论(2005.10.10-2005.10.16)

本周几个数字值得关注。前8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39585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60000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高出25000多亿元。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累计达到89500亿元,同比增长15.7%,预计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达到137000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高出85000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7000亿元。

2005年中国非公经济论坛,首次公布了今年国内千户民营企业最新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4.7%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12.3%认为不佳;61%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13%表示会减少。

9月份M2同比增速达到17.9%,这一增速不仅连续4个月高于央行年初设定的15%的增长目标,也使M2增速再创年内新高。

刚看到一新闻,说政协委员建议中国人口规模控制在5到8亿为好,那剩余的人怎么办,都发太空上去得了。戏言。其他消息,什么麦当劳落单了、百富棒了、BT融资了就不去谈了。

选几个个人,费俊龙、聂海胜,原因不说了;罗伯特8226;奥曼、托马斯8226;谢林,原因也不说了。胡锦涛,原因感觉他这周够累的。黄光裕,原因钱多没办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964.html

更多阅读

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 论社会经济价值规律(二)

六 从微观经济价值规律到宏观经济价值规律(一)价值创造规律   我们知道,相应于本质层次性必然存在知识层次性;同样相应于智能系统层次性,也存在价值层次性(价值层次愈高,价值愈稀缺)。不断专业分工和社会产业升级,是层次性上升要求,亦是层

超级中国韩国评论猪肉 一周经济评论 股佛与猪肉

黄菊逝去,林妹妹留下一堆帐户窟窿,财政部半夜鸡叫来割肉,云南半夜鸡叫闹地震。侮辱教师的学生道歉了,敬奉官员的粮神店要拆了。猪肉价格稍微有些许回落,油价就上涨了。茅于轼说不要保护耕地了,无锡自来水就不能喝了。这边国务院要试行央

黄健翔老婆 一周经济评论 黄健翔和藏羚羊

一周经济评论 黄健翔和藏羚羊6.26-7.2 29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五粮液高档酒拟每瓶再提价20元,52度包装由原来的338元提高到358元。加上年初提高的10元,今年五粮液主品牌酒已经涨价近10%。酒是沉的香,价是高的好。加价对于五粮液来

今日股市评论 一周经济评论 亢奋的足球 疲软的股市

一周经济评论 亢奋的足球 疲软的股市亢奋的足球 疲软的股市6.12-6.18天气渐入佳境,闷热的包裹着或松散或浮躁的人们。世界杯似乎摸准了人们变态的心理,总是温柔柔的时不时的腻歪你一下,金爵奖在一片太平盛世声

声明:《政治经济学评论 一周经济评论(2005.10.10-2005.10.16)》为网友白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