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再落魄,也还是一个大户人家,如果要出嫁,没有足够的彩礼是无法做到体面的。好在海信出手阔绰,9亿元买下顾雏军名下26.43%的科龙电器股权,这就算订了亲了,只要得到家长的批准,便可择日迎娶科龙。
据说,海信得到的嫁妆也是惊人的,以2004年科龙披露的年报信息,科龙的冰箱年销售收入达到32.74亿元,空调年销售收入达到45.01亿元,其冰箱的毛利率达到24.78%,空调的毛利率达到20.36%,是国内名副其实的白色家电业龙头企业。单看数据就知道,海信终于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不容易。
顾雏军的冒险成就了海信的再一次冒险。不管科龙存在一个多大的财务黑洞,对海信来说,那都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海信想:自身的主导产品电视机的收入加上冰箱收入,不过在销售收入上和科龙打个平手而已。可是,科龙的盈利能力还比自己强很多呢,从同类产品看,海信电器的冰箱年销售收入只有5.22亿元,毛利率仅仅7.73%.如果从主营业务利润率看,2004年科龙电器是0.22%,而海信电器只有0.14%。
如果把科龙娶回家,不仅可以黑白两道通吃,而且盈利能力还上升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并购的协同效应”吧。如果有了这个协同效应,那海尔、长虹、美的、TCL等等,就只能尊自己老大啦。
表面上看,协同效应直接来自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产生的效益增值,比如,海信就是设想并购科龙后,把自己的黑色家电优势和科龙的白色家电优势集中,形成自己在整个家电行业的市场势力,即所谓“一加一大于二”。
那为何这种优势互补能带来效益增值呢?关键在于管理上的规模经济。第一,并购后通过整合两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供销网络,可以缩小管理层规模,节约管理费用,并通过网络效应来获取其它费用节约,比如销售网络的整合就可以节约大量的销售费用;第二,通过向被收购方输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改善其管理,从而实现成本节约;第三,实现被收购方的治理结构创新,提高其人气,生产率也就上去了;第四,可以整合研发力量,交流技术和工艺知识,提高双方的技术水平,如此等等。并购的好处实在多多。难怪海信近乎以“抢”的方式把科龙娶到手了。
可是,海信凭什么就认定并购科龙一定有协同效应呢?如果说科龙的财务黑洞不过是一个数字,那这次并购的协同效应也不过是一个数字。要获得协同效应,关键不在优势互补,而是在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有效整合。
“中国式结婚”的关键在于,成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仅仅涉及两个人的婚姻,只能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婚姻,双方的责权利通过契约规定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对契约的有效执行构成家庭稳定的基础。所以,我们看美国电影,觉得人家的家庭关系好简单。
但是中国式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婚,家庭关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而且还牵扯到背后的七大姑八大姨,复杂着呢。作为父母,可以干预子女的婚姻生活,这不是依靠契约,而是契约背后的非正式制度,比如社会习俗、文化等等。不让父母干预,不违背婚姻法,但可能违背了社会习俗。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非正式制度的力量更为强大。
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并购的成败大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同时,两个企业的文化也可能不同,也会带来整合中的摩擦。作为一个盈利能力一般的企业,眼都不眨,一下掏出9个亿,来购买科龙的相对控股权,这还不算对科龙潜在的财务亏空的填补。如果没有父母的强有力支持,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海信和科龙的结合,是典型的“中国式结婚”。总不能一辈子靠父母吧。这个新的家庭能否有新的气象,就要看双方制度整合的力度了。单从管理上看,不好断言其水平如何,不过从两个企业的绩效指标判定,撇开顾雏军的个人因素,海信还远赶不上科龙呢。看来,指望不上海信向科龙输出先进的管理了。说到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海信作为国有企业自身就毛病不少,更谈不上给科龙改进公司治理、创新企业文化。
如此看来,制度的整合恐怕无甚可期待的。那海信还能做什么?在我看来,只要把握一个基本准则就行:如果自己能力较强,就采取强势管理;如果自己能力较弱,就采取民主管理。尽管现在海信的空降兵已经进驻科龙的管理层,但从制度整合角度看,不见得就做到了最好。说白了,还是让科龙人自己当家作主可能来得更实惠。海信扮演好股东的角色,也算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