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0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无锡、上海、大连、北京、苏州、宁波、南京、广州、深圳分列这一榜单的前十位。(据新浪财经专题)
如今的排行榜真是越来越提前,原定九月份出炉的最佳城市排行榜,八月未完便急匆匆“上市”了。众媒体迅速对其进行跟踪报道,商业人士开始为自己所在城市排名的起伏涨落品头论足。这原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我却发现我们周围的许多人都患上了“优势幻觉症”。
“优势幻觉”是指我们在评定某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表象化良好感觉。拿现在的商业城市排行榜来说,所谓的“优势幻觉”就是一些人对城市名次的绝对化,对城市优势的绝对化。认为综合排名靠前,便体现出这所城市的绝对优势,由此焕发出来的自恋情结与兴高情绪,自然将其带入到一种飘飘然的梦境当中。
这种幻觉绝不是空穴来风。人们关注商业城市排行榜,往往看前十位,看前十位时又习惯看各自的排序前后与名次升降。2005年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的前十名城市当中,有六所城市的名次与去年相比都有一定的提升(剩下两平两降)。在我国商业领域热衷于各种排行的氛围当中,名次提升自然是值得欢欣的,尤其是当一个小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体名次都有不同程度提升时,其外在表现形式就开始变欢欣为飘飘然了。
“优势幻觉”大部分时候可以聊以自慰,但在商业城市排行当中则是一种不良症状。先不说福布斯将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三年数据的平均值作本次排名大部分指标的作法是否合适,用林林总总、参差不齐的系列小指标的数学计算搞出来个综合得分,为众城市排个老大老二的座次,显然有失偏颇。因为城市定位与城市功能不同,在经济转轨与区域经济圈中扮演的角色各异,所以城市之间搞商业综合排名的作法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参考价值。
如果说非得剖析并学习这份排行榜的话,我们首先应摒弃对一所城市综合排名神灵化及对其优势绝对化的陋习,改而从具体小指标的纵、横向比较当中,去或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8226;李嘉图早在1817年就提出了“比较优势”的说法,渗透其中的一个思想侧面是,在市场当中,任何一方产品的优劣势都是相对的。借用到商业城市排行中,任何一所城市既有高的、也有低的商业化指标,从这些具体化的小指标入手审视与分析,才是最有意义的。
相比于商业城市排行而言,诸如城市竞争力排行等榜单更容易让习惯了综合排名的我们患上“优势幻觉症”。如果行政部门以此沾沾自喜,不但对城市定位无益,而且将为社会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我们应减少一份对所谓综合排名的顶礼膜拜,转而去分析单项指标彰显出来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这才是榜单对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防止榜单成为噱头或玩偶的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