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人们对财富的追逐与关注像现在一样热烈。一幕幕资本运作让我们叹为观止,一个个财富传奇让公众内心涌动。现在,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了,那就是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的“北京演出”,借用市长的一句话来说,“届时北京将会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又一次相互交融、交相辉映”。我们更可以在“家门口”看中外企业首脑一展的神通“诀窍”,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事了。(5月15日,北京青年报)
了解财富论坛的一点一滴,我们还得借助于媒体,媒体就像我们的“第三只眼睛”,让我们变得先知先觉,让我们的视觉领域更加宽泛。拿今天的财富论坛来说,早在一周前,我们就了解到其宏大的气魄与物质,了解到与会的外国企业数量达到258家,大批500强企业的老板将乘坐他们的私人飞机来北京参会之气势磅礴。
然而,时至今日,我努力找寻关于实质意义上的财富报道,但能够得到的,更多的仍然是一些媒体从 “噱头”层面以此次论坛的“解读”:开幕式上的千手观音与春晚上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届时将有多少企业CEO的私人飞机将降落首都机场,迎接他们的是奔驰还是宝马;他们来了后吃什么、住哪里,坐三轮游北京胡同的感觉如何……财富论坛在一些媒体眼中俨然成了一场类似东北“二人转”的演出,而找出噱头来取悦观众,也变成了他们唯一的嗜好。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新经济时代,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这些媒体也许深谙此道,然而他们的却误将赫伯特所称的“注意力”给“泛化”甚至扭曲了。本来,财富论坛对于北京来说,是一次展示自己并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机会,更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国际契机,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是一次可以聆听财富教诲,探寻创业之路的良机,可是,这些内容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奢望。
然而,笔者还是希冀这些媒体能够充当公众的“明目器”,盼望其正确注意力导向的理性回归。所以,当财富论坛在5月16日正式开幕后,我们期盼能从媒体看到、听到具有深远与启示性意义的内容,这或许才是传递财富论坛精神的真谛所在,也是媒体获得“注意力”经济效应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