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时代:从“标本”到“平民”



  与以往的网络经商潮不同,这一次的网商潮流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加入其中,他们娴熟地将网络作为经商工具,开启财富之门。

一个40岁的人,高中毕业,曾长时间做司机,也曾做过一点小生意,当他选择创业的时候,能做什么?

答案可能是你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做网上贸易。这就是曾奇的奇妙经历。

一直到2004年,用曾奇的话说,在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这个富庶的小镇上,他的人生都是失败的。分水是中国的制笔之乡,有五六百家制笔企业集中在这里,许多当地人依靠制笔而发达,但曾奇却是一事无成。后来他想通了,既然身处制笔之乡,那他就应该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他不制笔,但他知道众多制笔企业的情况,对他们的生产水平、产品成本构成了如指掌,这样,他只要把那些不了解制笔但需要笔的人介绍过来就行了。

最初曾奇想到的还是传统的方式,他开了一个经营部,准备招一些人到处推销。

但是分水到处都是制笔厂,谁还用得着他去介绍?几个月过去了,曾奇的经营部一笔生意也没谈成,本金倒是亏去了一大半。这时他的经营部来了一名大学生,告诉他可以上网发布信息介绍生意。曾奇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其实这两年网络发展得这么快,他早就想这么干了,无奈对电脑一窍不通。他马上买来电脑,装上宽带。曾奇上初中的女儿懂得用电脑,教给他电脑知识,并帮他申请成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果然是立竿见影,用曾奇的话说,他只用了一个礼拜,“就把注册诚信通所花的2300元钱给赚了回来”。

看得见的回报让曾奇越发着迷于网络,他更加深入地学习电脑知识,摸索网上经商技巧,同时不断积累客户,这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曾奇每个月网上的交易额可达几十万元,他的手头一下子宽裕起来。

新一代网商潮

曾奇只是目前网络经商潮的一个缩影。对于网络经商热潮,社会各界多有宏论。其中,最响亮的声音是由国内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阿里巴巴CEO马云制造出来的。他断言,经历过最初的以单向获取信息为主的网民阶段和通过论坛聊天交友、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网友阶段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将逐步过渡到通过网络经商获取收益的网商阶段,而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网商迸发年。

与以往的网络经商潮不同,这一次的网商潮流不仅限于网络精英,像海归派,或者是大学生;也不再局限于大型网络公司,如当当、卓越等;甚至不限于那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公司,而是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加入其中,包括许多原来做梦都没有想到会使用电脑、使用网络的人,他们也开始娴熟地将网络作为经商工具,为自己开启财富之门。

相关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据阿里巴巴的统计数字,近几年在阿里巴巴注册的网商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1999年,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网上交易平台,注册的会员只有8万人。如今,阿里巴巴的会员已经突破64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1.4万人的速度增长着。

网商之所以能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网络经济的回暖,让人们对网络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另一方面,与前些年相比,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宽带网的建设日新月异,人们上网的成本越来越低,这让更多的人可以投身到网络活动中,进而催生出庞大的网民群体。网民群体的扩大,必然导致对网络需求的多元化。此外,在中国,网上交易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更加方便、安全,服务也越来越完善,也是促使网商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网上贸易,人们最担心的是诚信问题。网上交易,双方互不相识,不见面,只通过网上交流,由于无法见到实物,诚信与欺诈就成为人们最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阿里巴巴、易趣、淘宝等网商孵化平台在为网商制定交易规则时,第一个强调的都是诚信规则,而且,它们为会员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产品就是诚信服务产品。而网商在自己组成的商业社会中,也把诚信作为首要准则,例如阿里巴巴社区,大家对于不诚信的商人予以公布,以此作为惩罚。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对那些在网上已经建立起一定信誉的网商而言,他们对自己诚信与商誉的维护甚至可能要超过现实中的商人。陈清池是一名在网上销售手机的小网商,他认为,一个商人在现实中有不诚信行为,由于受害者的影响力有限,不诚信的商人不会有太多的顾忌;但在网络上欺骗,只给人投诉一次那就是非常大的事情,人家随便发个贴,对不诚信商人声誉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因此,一个人如果在网上建立了良好的商誉,就绝对不敢毁坏它。

另一个曾经制约网商发展的,是中国的商业基础不够发达,支付体系存在明显弱点,缺乏类似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网下信用体系,信用卡尚未得到广泛使用,交易一般以现金为主,导致网上交易缺乏必要的支付手段。针对这种情况,淘宝等创造性地推出了支付宝业务,当发生网上交易时,买家先将款项打到淘宝网支付宝上,然后卖家发货,直到买家收到货确认无误,再将款项打给卖方。在这一过程中,以淘宝网的商誉(目前支付宝已独立运作)做担保,充当买卖双方的交易中介。这就解决了网上交易支付手段问题,同时又可以有效防止网上欺诈。

关网下店,开网上店

由于这些瓶颈被打破,近两年网上的交易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类似曾奇这样的网商实在不胜枚举。现在又出现了一些趋势,一些现实中的商人也发现了网络商务的优势,沉迷其中,准备关掉其传统商铺,全身心致力于网上商铺的发展。

谢福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小伙子,2001年高中毕业后来到深圳,先是卖杂货,后来由同乡介绍进入电脑城开了两个商铺,但生意一直不咸不淡。2003年6月初他发现了淘宝网,6月7日就注册进去,“马上就有种找到家了的感觉”。在淘宝网,他建起了自己的网页,通过令狐小站卖东西,同时,他还担当了论坛版主,参与管理论坛,后来又升任为巡抚,帮助清查违规商品,监督举报各种不良行为。他所做的这一切,最初全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谢福承认,其实最初他并没有想到要在网上做什么生意,只是想或许可以做一下广告。但做着做着,他发现开网上商店真的特别有潜力。现实中他开设的商铺总有不少成本,每个月光店铺的月租就要几千元,另外还有税收、管理费、水电费等等,杂七杂八每个月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除去这些开支,最后也就所剩无几了。在网上开店,成本就很低,而且业务量也在逐渐加大。今年5月份,他终于下定决心,关掉了电脑城里的两个店铺,专心经营他的网上令狐小站。现在,他一个月的销售额高时可达10万元,每天都可卖出几台数码相机,月收入一般在8000元以上。最主要的是,他觉得这样过非常快乐。在网上,他总是特别热心,经常向有要求的人介绍相关信息,这样他就有了很好的人缘,许多客户愿意和他打交道。谢福表示,他的生活方式让许多朋友非常羡慕,而以他所受教育的水平,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本来他是很难有这么高的收入的。为此,谢福特别感谢网络。

不懂英文同样做国际贸易

当然,一旦成为网商,生意范围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可以扩大到国际贸易。一些专家认为,就网络本身的功能与特性来说,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与合作等的交流”。他们认为,电子商务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国企业由此可以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借助电子商务,企业传统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

事实上,互联网从来都是一个出人意料、涌现天才创意的地方。在从事国际贸易方面,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一些宣称只是初中毕业,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人,居然也可以成为行家里手。

顺德有一个小网商,名叫王剑东。2000年,王剑东初中毕业后,跟随一个老板在顺德一个小镇开办了舒朗家具厂,专门制作床垫。由于对网络极度痴迷,他居然学会了通过网络从事国际贸易。他不懂英文,可这并不妨碍他做国际贸易,而且成绩相当出色,为他们的小床垫厂赢得了大笔国际订单。王剑东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阿里巴巴提供的平台发布信息,而且多使用阿里巴巴网站的竞价平台。他发现,每次竞价的效果都“非常好”,“每次只要排上去,生意马上就有了”。另外他还申请了许多电子邮箱,保证每一个邮箱都随时打开着,一有人给他发邮件,他就马上回复。

最有趣的是他使用贸易通(一种阿里巴巴开发的商业聊天软件)与外商聊天的方式了。由于不懂英文,他的办法是马上在线将外商的话复制下来,然后交给懂英文的朋友翻译,前后耽搁的时间不会太长。除此之外,他在电脑中安装了很多工具软件,像翻译软件、计量标准转换软件等,能够快速地将外商发来的英制计量单位快速转换成公制单位。这样,王剑东就解决了沟通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如鱼得水。

 网商时代:从“标本”到“平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9294.html

更多阅读

徐来:从演员到美女卧底

徐来:从演员到美女卧底李婍徐来是民国年间真正的美女,不但是民国时代的美女,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她都是当之无愧的美女,她的容颜放到今天也同样是回头率极高的美眉。因为她长得很标致,在三十年代就有“东方标准美人”的光荣称号。不仅

男旦刘欣然:从公务员到京剧演员

男旦刘欣然:从公务员到京剧演员  男旦演员刘欣然33岁,北京人,曾经是北京市气象局的公务员,半路出家学习男旦表演,07年参演关锦鹏导演的昆曲《怜香伴》,31岁辞职下海成为职业男旦…..>>>详细位于北京前门大街附近的正乙祠戏楼,距今已有300

读《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读《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这本书是2013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不但在历史学界,也在一般的读书界引起广泛注意和评论。书的作者郭静云,被称作“学术奇女”,连籍贯都不太清楚,据说是俄罗斯犹太人,叫什么卡雅,但她自己说是台湾犹太人,是

声明:《网商时代:从“标本”到“平民”》为网友春风抚皱又拂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