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门”是国际化绕不过去的槛
购买IBM产品将直接支持或资助中国政府——戴尔公司在美国的一位销售人员在邮件中这样劝说自己的客户不要购买联想的产品。
当这封邮件被国内媒体公布后,沸沸扬扬的“邮件门”事件已成为戴尔在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但也同样考验着刚刚在美国开设总部的联想。 戴尔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这仅仅是一名销售人员的个人行为。大多数冷静下来的人们也相信,在商言商,世界上很难有一家有远见的跨国公司会愚蠢到把自己摆到中国政府的对立面。 而在这场事件中,联想成为中国舆论关爱的弱者。从通过并购迈上国际化之日起,这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已经做好了成为跨国企业公民的准备,他把全球总部设在了纽约,聘请了美国籍的CEO和高级管理层,在美国和日本设立了重要的研发机构。 然而,尽管通过了美国政府的审查,也获得了美国军方的订单,却没有想到在小部分美国人心中,自己的国际化身份依然得不到认同。 联想的难题也是众多正在尝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共同的困惑。从华为挑战思科垄断,到TCL对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相关业务的收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动作已经让世界耳目一新,也让一些人感到难以接受。 在这些人眼中,中国企业就应该是干力气活的,就应该是为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打工的。对这些人敏感神经触动最大的,就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也从一些美国媒体在早期报道中的立场可见一斑。 我们也必须看到,长期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成见,决不会一下子就被中国企业刮起的国际化旋风所融化。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中,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更多的困难,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联想只要记住自己是一家企业就好了。”在中国针对“邮件门”的评论中,一位网友认为,在成熟的商业社会里,只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就一定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多年前,当日本企业走出国门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他们如何化解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资本有国界,商业游戏规则却应该是有共同之处的。正如柳传志和杨元庆在无数场合强调过,联想是一家讲诚信的企业,而戴尔公司也将“诚信取胜”奉为自己的信条。 在“邮件门”事件中,不管是作为“受害者”的联想,还是被舆论炮轰的戴尔,他们都表现出了成熟的一面。在昨日傍晚的再次声明中,联想的态度和立场并没有什么新的改变,戴尔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对联想目前把握的度表示了赞许。 正如笔者昨日所持的观点,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和跨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擦枪走火”在所难免,而且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没有“第二枪”。那么,对于处于国际化起步期的中国企业来讲,能用坚强而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