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郑心穗认为武汉是设立这一市场并带动“中部崛起”的合适地点
本报讯人大代表、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会长郑心穗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将“三板市场”设于武汉,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并提出试行国有股减持3+X、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让中国股市所有普通股可全流通系统性方案。
“虽然中央提出中部崛起,但是没有什么政策支持。”郑心穗认为,中部地区缺乏大都市和构成都市圈必须的中小城市群落,没有形成健康的城市生态群,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也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中部凹陷的局面,重要原因之一是中部地区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
同时,他认为,已改制上市的国有股份公司由于国有股权不能流通,无法发挥以存量带动区域内增量资金的投入,中部地区急需金融输血和企业体制创新。
郑心穗告诉记者,中部崛起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客观上要求有撬动区域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即中心城市。武汉位于全国的中心,比起东北,交通要方便得多,对全国有辐射作用。再加上武汉历史上就有一定金融业优势,聚集了一批金融专业人士,这对三板市场的建立都是有利的。
况且目前国家在深圳已经设立了“三板市场”,其运作已经为在武汉建三板市场提供了经验。
“虽然去年山东也提出建三板市场,但武汉的国有企业比重比较大,地理位置以及金融状况都比较好。”郑心穗说。
在郑心穗的建议中,记者看到了“3+X”国有股减持方案。据悉,该方案已获得了部分国有企业老总的认可,即将进入试点阶段。
该方案将国有股存量按8:2的比例划分,并分别按“3年”和“X年”进行处理,前者为一个不超过3年的模糊概念,“X”的时间多长则视政府实现股票全流通的意愿而定。
该方案通过价格区间的形式将国有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结合起来,由证券公司以独立中间人身份在平衡区间内寻找平衡点;从国有股存量的“80%”部分中,拿出总量5%至20%的优先股认股权证发给国有企业职工;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可从国有股存量20%的部分中拿出5%至20%,以优先股认股权证的形式交给董事会,用于奖励有贡献的经理人员和吸引人才。
在国有股存量发行收入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问题上,可采用8:2或7:3的比例,其中80%或70%的部分由中央政府充实社保基金等,20%或30%的部分由地方政府作为社区医疗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金。
方案的设计者、万国宝通(中国)投资事务中心CEO艾群策表示,该方案设计了价格平衡区间,上限为国际公认的股票价值线即两倍净资产倍率或8倍至15倍的市盈率;下限为净资产或净资产上浮20%。他认为,方案还预留了与B股、H股、二板市场的接口,拓展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