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旺季来了,竹叶青酒突然涨这么多!”竹叶青温州经销商张经理告诉本刊,竹叶青这次涨价幅度太大,而厂家又没有一个说法,他们和下边客户不好沟通。 据本刊调查,从2005年1月5日开始,山西杏花村集团的竹叶青部分系列产品突然涨价,最高幅度达77%,其45度系列经销商原来进价是15.4元/瓶,但是现在已经猛涨到了27元。其他系列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比如在市场上比较走量的绿盒系列上涨了60%之多。不过竹叶青一位张姓内部人士透露,原来售价在30元以下的产品价格都有上调,而30元上比如国宝系列等价格并没有动。据调查,竹叶青目前还是30元以下的产品走量,其比例估计在80%左右。在2003年11月份的时候,竹叶青曾经涨过一次价,但是幅度只有10%左右。这次价格猛涨,在市场上震动很大。
退出低档市场还是因为原料涨价?
杏花村集团销售公司李春明总经理告诉本刊,涨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成本上升了”;其次是竹叶青的价格要向价值回归,“目前竹叶青主销品种10多元的价格不能反映竹叶青品牌价值,中国没有一个名酒价格这么低,而且竹叶青长期以来没有动过价格,20多元的价格基本符合竹叶青的品牌定位。”另外,李春明还提到,杏花村集团一直想把竹叶青做成一个品牌,但是10多元产品大面积的存在成为一个障碍。竹叶青另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竹叶青工艺复杂,一年出不了多少量,本身就供不应求。根据杏花村网站的资料,竹叶青一年的产量大概是8000吨。他还认为,竹叶青的成本很高,“都是以汾酒作为底酒,而且加入了10多味中草药”,另外“竹叶青也是配置酒中唯一一个国家名酒”。他还透露,杏花村今后将逐步淘汰2年期的低档竹叶青。
“竹叶青本身是有涨价空间的,”河南世嘉酒业柳先生认为,和劲酒、椰岛鹿龟等保健酒相比,竹叶青有很多优势。但是竹叶青的价格并不比他们高。柳先生还告诉笔者,在大陆售价35元左右的“牧童牛竹叶青”在台湾的价格大约是人民币120元,而在香港是80多元,“大陆的价格的确太低了。”河南另一位汾酒经销商李连福持同样观点,“作为名酒,长时间在低价位上是不正常的。”
柳先生还认为,原料以及各方面包材的涨价也可能是促使竹叶青猛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粮食涨了20%,外包装由原来的3.1元涨到了5.1元、玻璃瓶由原来的2元涨到了5元多。”什么都在涨,成品价格不涨不行。
除了上述两种流行观点外,竹叶青大涨价在其家门口———山西还流传着一个神秘的原因。山西晋城的一位经销商透露,这次涨价很有可能是被某经销商买断了,“听说是长治一位经销商买断了38度和45度的两个系列”。但是他不能肯定这个消息是否确实,所以他们公司现在还没有定下来是否继续做竹叶青,“厂家涨价还好说,被个人买断了市场就很难保证了!”在太原,笔者也听到了类似的消息,一位经销商告诉笔者,“大部分人猜测涨价的产品被买断了。”这种猜测的流行一点也不奇怪,杏花村集团目前买断产品估计有300多个,近乎泛滥。不过李春明否认了买断之说。
惊险一跃?
竹叶青这次涨价之所以震动很大,除了涨幅大外(很多业内人士都料到竹叶青会涨价,估计就是40%左右,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涨那么高),还有就是竹叶青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政策、说法,也没有见到其他配套营销措施。正如温州张经理所说的,没有一个说法他们也不好和下面客户交待,“总得师出有名啊!”所以现在竹叶青的经销商处于观望状态,有的尚有库存可以消化;有的在四处打探消息,想弄清楚涨价到底是什么原因,厂家会有什么政策。
但是到截稿为止,竹叶青还没有任何政策出台。所以竹叶青涨价后对市场的影响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新疆的一位竹叶青经销商认为,去年竹叶青涨价就对市场影响较大,这次如果再涨,恐怕“卖场要退货了”。关键是“竹叶青一直没有其他营销措施,基本上就是自然销售。”关注白酒的营销专家毛浓月先生认为,竹叶青涨价很危险,“舍得酒卖不动就与突然大幅度提高价格有关。”去年看到五粮液等涨价,“舍得”将价格凭空提高了80多元。“不是你想涨多少就涨多少的,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看消费者能接受多少?看有没有涨价的空间?空间有多大?这就需要了解竹叶青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对它的价值判断,认可圈子的消费形态特征等。”“比如消费者对这个酒感觉不错,大体是物有所值,说明有提价空间。”
当然,舍得酒的品牌拉力和历史积淀不能和竹叶青相比。世嘉酒业柳先生还认为,目前竹叶青全国市场并不理想,销量不是很大,价格波动不至于对市场影响太大。目前在杏花村集团中,竹叶青的销售量大概不超过30%。有人估计其销售额大约在2~3亿元。还有经销商认为,竹叶青的消费群比较固定,不会因为涨价轻易游离。
柳还认为,如果借这次涨价,杏花村集团好好运作一下竹叶青,这个市场还是可以做起来的。很多接受采访的经销商也都认为,竹叶青在优势市场上尤其是南方市场如果有投入还是大有潜力的,毕竟竹叶青的产品力很强。杭州一位经销商认为,竹叶青品质很好,有很多卖点可用。目前竹叶青的优势市场主要在山西、广东、北京、浙江、河南、山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