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指标:十大数据折射中国经济运行轨迹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十大数据折射中国经济运行轨迹——新华社记者点评2004年宏观经济指标

  发展与改革并举,成就和矛盾交织。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见证了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中走过的不寻常一年,折射出中国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趋成熟。年终岁末,新华社记者对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十大数据进行了点评。

  GDP增长9% 更加注重平稳可持续发展

  数字:今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或略高一些。

  记者刘铮点评: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断增强,但投资过热、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粮食生产滑坡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国家为此进行了宏观调控,并取得阶段性成效。9%或略高的增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既保持在上升通道稳步前进,又避免了全面过热造成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剧烈波动。预计,200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略低于 2004年,但这将是一个更有可持续性的发展速度。

 宏观经济指标:十大数据折射中国经济运行轨迹

  外贸总额1.1万亿美元 排名世界第三却非贸易强国

  数字:今年1至1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全年将超过1.1万亿美元。

  记者张毅点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的排名由上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人均外贸额不到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近 2400美元的水平。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中国的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尚未形成一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财政增收5000亿 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数字: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财政增收同比增长23.5%,预计全年增收将达到破纪录的5000多亿元。

  记者齐中熙点评:今年财政增收主要来自税收收入的增长,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超常规收入。对于超常规增收,一般不能用来安排一般性、刚性支出。因此,今年中央财政超收大部分用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并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同时用于解决历史欠账,化解财政风险,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社会保障,解决历史欠账,加大对教科文体等事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支持企业改革包括企业兼并破产和企业分离办社会支出等。

  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象征性意义远远超过实际影响

  数字: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次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

  记者谢登科点评:0.27,一个平淡、微小得几乎难以给人留下任何印象的数字,却结束了我国存贷款利率长达10年的持续下行,震撼了国内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但是,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次人民币加息,无论对宏观经济层面,还是百姓生活而言,其象征性意义和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冲击,都远远超过了加息本身对经济带来的实际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宏观调控正在由行政手段,转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来实施。

  税收增收5000亿 税制改革依然不能放松

  数字:今年全国税收将突破25500亿元,增收超5000亿,双双实现新的历史突破。

  记者陈二厚点评:从各税种增收情况看,今年税收大幅增长除税务机关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之外,更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不但要保持总量的稳定增长,更需要发挥其调节经济和调整分配的职能,因此,面对大幅增收的喜人局面,税制改革的步伐不能放松。当前,更需要积极研究增值税、消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改革,使税收在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增就业900万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

  数字:1至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顺利实现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目标。

  记者刘羊旸点评:今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比预期目标要好的成绩。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将比较突出。当然,一些有利因素也将起到促进就业、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容量的作用,如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就业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等。

  沪指数度击穿1300点 中国股市难当“经济运行晴雨表”

  数字: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承接了前两年的低迷状态,股指不断震荡下滑。自下半年以来,上证指数数度击穿1300点这一被市场人士所公认的“政策底”。

  记者张旭东点评:与近年来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局面相比,中国股市已经承担不起“经济运行晴雨表”的称呼。究其原因,一是多年积累的问题和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步暴露,二是股权分置问题空前受到市场关注,三是风险券商问题集中爆发,四是上市公司质量尚待提高。目前,中国股市各方面的建设正在不断推进,一批质地不错的公司开始涌现,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从基本面上看,中国股市正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粮食产量突破4550亿公斤 仍有数百亿公斤缺口

  数字: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突破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并扭转了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这样的增量与增幅是历史上少有的。

  记者徐京跃点评:2004年,我国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是政策、市场、科技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多年徘徊的情况下实现的,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尽管粮食产量突破4550亿公斤,但我国每年仍然有几百亿公斤的粮食缺口,这个缺口是需要通过进口和运用库存来弥补的。2005年粮食再增产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调四个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制约。

  全国核减各类开发区4813个 明年“土地闸门”仍将偏紧

  数字: 今年以来,全国共核减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原有总数的70.1%。

  记者张晓松点评:今年,国家开展了以清理整顿开发区为重点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近期,国家适度放松了“地根”,首批通过审核的52个开发区恢复供地。但应看到,国家对于“土地闸门”的放松是有所保留,52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711平方公里,相对全国2000多个开发区、1万多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预计,明年国家将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土地闸门”仍将偏紧。

  电力投产容量将达5000万千瓦 电源投资潜伏过热危机

  数字:今年全年电力投产容量预计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以上。

  记者丁海军点评:在近年电力紧缺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正在流向电力建设领域,在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同时,也显露出电源建设重复建设的苗头。由于电源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危害不会显现。但从长远看,电站的无序建设,将加剧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打乱能源建设的布局,造成新一轮电力的过剩。因此,缓解能源紧张应从提高能效、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等多方面下工夫,单纯依靠加大能源建设力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991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十大名茶,十大名茶产地 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中国十大名茶,十

中国十大地方剧种 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中国十大地方剧种(转自赵燮雨新浪博客)显然,曾经是四面红旗之一的沪剧早就跌出前十名了。原文地址:中国戏曲十大地方剧种作者:晋剧百达通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多彩,约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是世

百度技术沙龙: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技术

点击标题下「大数据文摘」可快捷关注本次分享的话题分别是“大数据与预测”和“基于互联网数据的社会经济预测”。回复“百度沙龙”,可一并下载2篇PPT在由@百度主办、@InfoQ负责策划组织和实施的第53期百度技术沙龙活动上,来自百度研

全球十大好色国家中国第四网友大呼:这不合理

全球十大好色国家中国第四网友大呼:这不合理(原标题:十大好色国家中国竟第四网友大喊:日本妹子印度大叔在哪里)如皋新闻网讯每个人都有“好色之心”,但这里的“色”说的是美,下面说的“色”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据新加坡《

徽剑IT评点:撕下大数据下的数据挖掘面纱

一、大数据没那么神秘二、数据是会说话的三、数据挖掘的流程四、核心之一:领域专家建模五、核心之二:数据采集六、记住,大数据其实不是那么数学和计算机七、可以的应用一、大数据没那么神秘最近一年来谈大数据的很火,到处都在说

声明:《宏观经济指标:十大数据折射中国经济运行轨迹》为网友乄嘿你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