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接近大鹏管理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在2004年12月21日的大鹏证券股东会议上,股东初步提出大鹏证券的重组方案,欢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新大股东出资入主并重组大鹏证券。
1月4日,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对大鹏证券来说,这一天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本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1月4日,大鹏证券的重组工作已经启动。
据接近大鹏管理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在2004年12月21日的大鹏证券股东会议上,股东初步提出大鹏证券的重组方案,欢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下称长城资产)作为新大股东出资入主并重组大鹏证券。
记者从长城资产内部也获悉,目前双方确有接触。记者就此向大鹏证券有关人士求证,对方未置可否,只表示重组正在进行,而不愿透露更多细节。
多方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与此前几家券商处置方式不同的是,长城资产将要扮演的,不再是托管方的角色,而是新的控股股东。
长城资产入主?
知情人透露,由长城重组大鹏证券的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将采取长城资产和现有股东共同注资的方式,向大鹏证券注入新资金,以缓解大鹏证券现在面临的支付危机,形成由长城资产控股大鹏证券的局面。
知情人士指出,自2004年上半年大鹏出现兑付危机,在依靠自身努力自救失败之后,大鹏证券就开始尝试引入新股东重组来摆脱危机。
据悉,由大鹏证券高管牵头寻找的新股东,最初寻定的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证券公司陷入低谷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有民营企业才愿意拿钱逢低介入。”大鹏证券一位高层说。
2004年12月21月,大鹏证券专门为此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该民企入主事项。据悉,在这次股东大会上,证监局的有关人士也莅临现场,希望股东们“珍惜不多的重组机会”,促成大鹏证券的重组。
但这家民企入主的方案最终没有通过。老股东很多是国企,对民企进入有顾虑。据悉,大多数大鹏的老股东希望由有实力的大型国企重组大鹏,借此提高大鹏的竞争力,“如果是一家国企进来,我们都没意见”。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债权人开始向大鹏证券要债,公司重组已经迫在眉睫。
据悉,在股东要求寻找国企大股东的意向之下,大鹏管理层寻找国企行动加速。2004年底,在部分股东的提议下,大鹏开始与长城资产进行实质性接触。
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除了长城资产之外,其它三家公司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介入证券公司。其中,信达已经拥有宏源证券,并托管汉唐证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也于2004年开始托管闽发证券,华融则在重组巨无霸德隆系,德隆旗下有多家证券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国家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已经明朗,就是在2006年到期之后,转向商业化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证券公司的方式实现自己转型扩张的模式已经比较明显。
相比东方的闽发、华融的德隆,大鹏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较为完整的业务构架,较多的客户资源以及完善的交易系统,如果长城重组大鹏,与闽发和德隆相比,显然更具价值,重组大鹏证券对长城来说“是一笔好生意”。
大鹏自救
引入长城资产或其它新股东,是大鹏证券自2004年出现债务危机以来寻求自救的最后一步。
对大鹏来说,最好的方式是能通过现有股东的出资渡过难关,然后才是引入新股东,最糟糕的是被行政接管。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铺天盖地的债务如潮水般涌出,债务危机的骨牌效应已经将大鹏逼入困境,如果没有资金引入,大鹏无疑将没有出路。大鹏董事长徐卫国去年开始四处奔走谋求拯救。
大鹏证券自身的资金已经不足以偿还这些债务。外界对大鹏证券的窟窿到底有多大,传言颇多,但来自股东的一个说法是,“股东对大鹏证券15亿元的注册资本已经没有多少权益了”。
大鹏证券的危机出现在2004年上半年。由于整个证券市场的低迷以及前期大鹏自身金融控股改革的失败,大鹏出现较大亏损,宏观调控的出现也加速了大鹏危机的出现。
据悉,随着委托理财的公司开始收回资金,以及银行开始回收贷款,大鹏证券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在最初的客户偿付中,大鹏基本上还能偿还,但自2004年6月份之后,大鹏出现了严重的支付危机,对机构客户的资金基本上停止支付。
非常时期,大鹏证券做了一系列调整。
2004年10月,股东会议上免除了大鹏证券当时总裁陈永光的职务,由董事长徐卫国兼任总裁。同时,徐召回了离开大鹏证券的一帮老部下。
2004年9月19日,大鹏证券召开了临时董事会议,该次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议案———《关于对大鹏证券提供资金支持议案》,该议案要求大鹏证券的现有股东增资扩股,以解决目前的资金紧张问题。
尽管当时这一议案获得董事会的通过,但在施行过程中,股东出现了分歧。由于大鹏证券的股东众多,多达44家,这个时候要让44家股东同时出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股东还是希望能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入主,不愿意简单地增资。原股东增资计划最终流产。
最终,有着强大政府背景的长城资产走上前台。
券商重组新路
知情人士透露,长城资产的强大实力,获得众多大鹏股东的支持。一直以来,大鹏证券由于股权分散,缺少强大股东背景,在国内现实的环境之下,经营相当费劲,寻找一个大股东、大靠山,一直是很多股东的想法。如今,能否由长城资产来圆他们的梦呢?
接近大鹏的有关人士说,长城资产的入主,能解决大鹏现在的很多问题:
一是信心。长城的强大背景,不仅对公司员工,对于目前的债权人来说,也是个强心剂;
其次是债务问题,长城以及现有股东的出资能解燃眉之急,并且新的形势下,债务和解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大鹏目前的资金压力会有所缓解;
其三,长城的资源给大鹏证券今后的业务会带来更多新机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闽发、汉唐的托管模式不同的是,此番大鹏与长城的模式,并非是接管或托管,而是采取市场的重组方式。据了解,2004年多家券商被接管或托管,造成巨大的行业震荡,而且国家财政负担也非常沉重,监管层希望大鹏等券商的问题解决能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让新股东拿资金介入重组,这或将成为今后券商重组的一个方向。
而让资产管理公司重组证券公司或许会成为这个方向下的一种路径。长城资产投行部总经理徐雨云在上月接受本报的另一个话题采访时就表示:“托管带来的震动非常大,券商只要被托管,就不可避免出现客户转户,人才大量流失,这不利于券商元气的恢复,也不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他认为,如果由资产管理公司牵头对券商进行整合,将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一些优质资源进行整合,这样可避免由于托管带来的对整个证券行业的冲击。
长城概念下的大鹏,最终是否会成为现实,大鹏是否能就此浴火重生,还需要时间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