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在进一步加大。今年1-9月,原欧盟15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20.96%;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长41.58%。
“来参加会议的近600家欧盟企业大部分在中国已有投资,或者将加大投资。”欧洲雇主协会副主席Jacques Schraven对记者表示。
12月9日,由欧洲雇主协会等组织发起举办的中欧工商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吸引了飞利浦、喜力、荷兰银行等600多家欧盟企业与会寻求中国投资机会,同时会议也吸引了150多位中国企业家参加。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大会上做了《深化中欧关系加强全面合作》主题演讲,向欧盟企业展示了中国的巨大投资商机,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也做了报告。
“今年中欧关系的密切发展,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欧盟企业去中国投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在会上告诉记者。
飞利浦的中国经验
“我们是在华跨国公司中营业额最高的,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商之一。”飞利浦全球总裁柯慈雷无疑成为当天中欧工商峰会最成功的布道者。
对于欧盟竞争力报告中有关“中国科技威胁论”的提法(详见本报12月6日《53页报告逼问中国制造》),柯慈雷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来说,是机会而不是威胁,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和亚洲转移现在才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欧洲企业应该看到这个问题。”
从1985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合资企业开始,飞利浦目前在中国已经累计实现投资34亿美元,共建立35家合资及独资企业。2002年,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进行的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排名中,飞利浦的在华营业额和出口额均排名第一。2003年,飞利浦在中国的营业额达到75亿美元,实现出口48亿美元,而国际采购额也达到38.3亿美元。
在柯慈雷眼中,中国市场目前已经不仅是飞利浦的生产基地,飞利浦也在进一步加大中国研发的投资力度。12月8日,飞利浦宣布将在上海设立技术创新园区,每年的研发投入达4000万欧元。此前,飞利浦已经在中国设立15个研发中心。
“希望更多来自中国研发的产品能够走向全球市场,在中国投资最主要的是做到双赢。”柯慈雷告诉参会的700多家中欧企业负责人说。
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的同时,柯慈雷也在加紧飞利浦在中国布局的调整。
“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造成了组织的分散。”柯慈雷说,“现在我们正在建立共同服务来支持目前业务的整体运作。”
作为飞利浦在中国实行的“一个飞利浦”战略计划,目前飞利浦在中国的投资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战略中央管理和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据柯慈雷透露,下一步,飞利浦将在关键领域如人力资源等方面建立共同的管理结构,同时还将进一步协调飞利浦的五大产品部门在中国的发展计划。
“我们为此特别设立了一种机制,就是确保更多的商业决策是从中国市场全局的考量去做的。”说,目前中国也是飞利浦除总部之外第一个设立首席营销官职位的地区。
在此前飞利浦耗资8000万欧元在全球发起的新品牌广告攻势中,中国作为7个最主要的市场之一,得到了飞利浦总部的大力投入。
欧盟企业的投资冲动
不仅是飞利浦,更多的欧盟企业都在加速投资中国。
“我们也在计划扩大在西安的工厂投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首席执行官顾问James Richards对记者说。James Richards曾在英国驻中国大使馆担任三年外交官,他所在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西安有一家生产发动机零部件的公司。
“中国的商业机会吸引我下海了。”James Richards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主要负责中国方面的业务,中国定购的空中客车飞机中有很多发动机来自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预计到2023年,中国客货运输飞机拥有量将达到2769架,这对我们是巨大的诱惑。”James Richards告诉记者。
“我们在争取兰博基尼明年在中国的总代理。”VANCLIET TRUCKS HOLLAND公司Lydia经理向记者透露,她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出口汽车贸易。
在她看来,虽然中国汽车市场今年遭遇到下滑,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市场必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兰博基尼这种豪华车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不容小看。
“至于在中国的投资,公司是满意的,而且市场增长要求我们加大投入。”DUTHI MOTORS公司JENNY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江苏拥有一家工厂。
荷兰银行、喜力等公司也在中欧工商峰会上纷纷表示,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在进一步加大。今年1-9月,原欧盟15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20.96%;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长41.58%。至2003年底,欧盟对华累计投资协议金额达659亿美元,实际投资378亿美元。
而今年1-9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2.72%,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长也只有19.6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仅仅为9.69%;而亚洲十国或地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日本、新加坡等)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为8%,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5.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8.51%,均低于欧盟在华投资的增长幅度。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外交的蜜月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也正是这种外交上的互动推动了欧盟的在华投资。
记者从欧洲中国贸易协会了解到的情况显示,2004年,约500家会员企业的中国欧盟商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会员单位将在未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在中国欧盟商会进行的调查中,64%的欧盟在华投资企业期望2004年能够赢利。另外在调查中,90%的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整体商业环境表示乐观,79%的企业认为中国在认真执行WTO协议。
“欧盟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生产外包、制造等方面,同时向中国进口了很多消费型产品。”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纪康认为,欧盟在中国的投资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的投资环境将会越来越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对与会的600家欧洲企业负责人说,2005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到10.1%,更多的关税壁垒将取消,服务业也将进一步开放。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将更方便,成本也将更低。
中国推动欧盟复苏
“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欧洲有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而中国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基础。”温家宝总理在中欧工商峰会上对与会的欧洲企业家表示,“中国的发展也给了欧洲巨大的商机。”
而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回忆说,他去年4月份访问中国时发现吊车林立,到处都在从事建设,“我不禁要惊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欧应该进行更强的合作。”
“对中国的大规模投资将推动欧盟经济的复苏。”TCL总裁李东生表示,飞利浦拥有TCL公司4%的股份,并从中受益匪浅。2003年,TCL为飞利浦代工生产了150万台彩电,有力地支撑了飞利浦在全球彩电市场的竞争。
另外,TCL在2003年从阿尔卡特手中接过手机业务,并重组汤姆逊的彩电业务,从而使这两个公司甩掉了包袱,TCL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这两家公司原来在欧美的市场份额。
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4年前三个季度,欧盟东扩后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1280.2亿美元。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欧盟企业在石化、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投资要远早于美国。
“飞利浦把大部分的生产转移到欧洲之外的中国,而将基础的研发保留在欧洲,这是明智的安排。”李东生表示,飞利浦的这种全球布局很好地利用了中国和欧盟的优势资源。也正是由于飞利浦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才有力地降低了它的生产成本,从而迅速从2001年的亏损中走了出来。
“中国将成为飞利浦在荷兰之外的第二大投资国。”柯慈雷强调说,“今天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欧洲的未来命运是成为知识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将专门做高端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