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冷对质疑:联想以“国际化”突围“多元化”



联想供应链整合面对的最大对手是戴尔的直销模式,此前,IBM、惠普都曾考虑过拷贝戴尔“零库存”的直销模式,但均未获取成功,联想以何种模式保证自己在与戴尔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还有待质疑。

  

  “2004年12月8日,IBM将PC业务卖给了联想公司,从而也标志IBMPC时代的结束,一个我们可以企盼的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获知联想集团(0992.HK)以12.5亿美元收购了IBM包括研发和采购在内的PC业务之后,一位IBM员工写下了上面一段略带伤感而又充满期望的文字。

  但一个时代的结束或开始似乎总是多灾多难。联想的这一国际化扩张,也并未得到充分外界的肯定。人们担心,五年之后,联想如何让IBM亏损严重的PC业务变成赚钱的业务?

  

  杨元庆冷对质疑

  IBM个人电脑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联想完成收购后,其PC业务因此位列全球第三;而且,联想海外业务的收入由不足2%跃升至81%,成为为名符其实的“国际化的联想”;与此同时,联想营收将有望达到1100亿人民币,一下子突破了联想制定的600亿营收的目标。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联想这次并购。瑞银集团、美林证券、摩根大通在看待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分别给出“沽出”、“减持”、“中性”这样的评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评级,缘于大家普遍对联想收购IBM之后的整合难度不乐观。摩根大通与麦格里证券均提出了品牌问题,摩根大通称,联想收购IBM后,要维持IBM企业市场及品牌地位,势必会遇到挑战,联想达到2亿美元的利润亦有困难;麦格里证券认为美国市场并不认识联想品牌,这将会为合并后的联想企业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瑞银认为,科技企业高增长期已经过去,加上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联想的并购之路还很漫长。对于投资者提出的品牌问题,杨元庆表示,品牌建筑需要时间,但并不是绝无办法可想。

  杨元庆说在品牌方面,联想主打中国市场,IBM主打国外市场;IBM主打行业和高端市场,联想主打消费类PC,双方是互补的。更重要是并购之后,新联想将有更大的规模,能享受到规模采购带来的价格优势,和更低成本的制造优势。

  而麦格里证券、野村证券、花旗证券更在人才问题方面提出质疑,在未来,联想管理层要应对不稳定的业务策略,但联想缺乏专业化的国际化人才,却要管理庞大分销网络经验,这样的管理团队很难获得原IBM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因此联想将面临IBM员工流失的风险。事实上,就在联想宣布收购IBM的次日,IBM台湾地区及中国上海,就有原IBM员工因此选择离开了IBM。

  对于上述问题,杨元庆说,开始联想确实很紧张,但后来发现很多原IBM员工并不在乎在哪个公司工作,而是需要一个好的空间和平台,相反,很多人对联想的国际战略也认同。联想现的工作是,制定出好的国际化战略,真正获取他们的认可。

  按照联想收购的计划,前18个月,为了维持团队的稳定,原联想与IBM员工维持原状不变;18个月之后,开始真正整合,5年后整合完毕。

  在整合阶段,新联想必须整合三个方面:一是供应;二是销售渠道;三是在海外发展新业务,比如三年之后才在海外市场推广消费类PC。

  五年为期,联想为自己订下了目标。此前杨元庆曾以三年为期,制定联想多元化战略,但三年摸索之后,联想放弃了多元化。

  

  500强伪命题?

  在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前,联想已经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国际化探索。

  香港是联想海外战略的第一个试点。2001年9月,联想与香港丰泽电器合作,在香港推出家用电脑。丰泽在香港拥有50家分店,主导香港的电器销售。联想试图通过丰泽电器完善的销售网络,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庞大的消费群。但事与愿违,联想未能成为香港的主流PC品牌。

  香港中文大学的郎咸平教授给出的理由是:第一次国际化探索失败缘于联想品牌的不成熟,与具有品牌优势的IBM、HP相比,联想的产品很难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吸取此次教训,2003年,联想宣布全球换标,将“Legend”换为“Lenovo”,2004年,联想加入奥运TOP计划,以8000万美元成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

  完成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第二天,柳传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将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前的动作称之为“战略性的大拐弯”:联想已经于前年进行全球换标,并于今年成为奥运会TOP赞助商,四年后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联想收购IBM后的全球整合已经基本完成,作为顶级赞助商的联想将会在那时候告诉全球用户,IBM品牌PC背后的老板是联想,然后在全球推广“Lenovo”产品。而新联想全球业务布局也会初见规模,那时全球用户都将有机会认识新联想。

  联想预期那时候真正成为500强企业,即营收、利润均迈入世界500强。但要完成这样的目标,首先得让IBM个人电脑业务这块不赢利业务变成赢利业务。

  IBM个人电脑业务于1990年代中期开始亏损,到1998年,其PC业务的亏损已经达到9.92亿美元,这也正是IBM产生剥离其PC业务的原因。

  而联想的计划是,完成全球供应整合后,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取得规模成本的优势;完成销售渠道的整合后,联想会将中国的低成本营销售模式推广到全球,完成这两步整合,联想就能将IBM这块预亏的业务变成赚钱的业务。

  外界对此仍表担心,联想供应链整合面对的最大对手是戴尔的直销模式,此前,IBM、惠普都曾考虑过拷贝戴尔“零库存”的直销模式,但均未获取成功,联想以何种模式保证自己在与戴尔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还有待质疑。

  其次在销售渠道整合方面,大家也并不乐观。联想的销售渠道模式与IBM的销售模式完全不同,IBM采用全国代理制,而联想是城市代理制。从资金流上看,IBM提货有30到40天的账期;而联想是现金买货,不超过3天的结账期,联想的理想是将IBM模式换成联想模式。而这相当于在全球重建销售渠道,因为IBM原有的渠道代表并不见得适应联想的模式。

 杨元庆冷对质疑:联想以“国际化”突围“多元化”

  

  多元化教训

  与华为、长虹、TCL等企业国际化动因不同,联想国际化冲动来源于多元化受挫后的压力。

  联想早在2001年就制定了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希望向多个不同业务领域发展,找到新市场,从而打入全球500强行列。是时,联想选择了三个与IT相关的行业:互联网、IT服务、手机业务。当时,市场对于联想多元化策略颇多赞同。

  在互联网领域,2000年8月,联想入股赢时通,取得其40%的股权;2000年12月,联想与新东方合作,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2001年6月,联想与美国在线合作,合资成立FM365网站。在IT服务领域,联想于2002年先后完成3次并购,是年3月,联想以5500万港元收购汉普咨询51%的股权;4月,联想以2333万元收购智软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12月,联想以6000万股收购中望系统有限服务公司。在手机业务领域,联想于2002年投入9000万,与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联想移动通信公司。

  在随后的三年里,联想总共投资超过12.5亿港元,其中投资于互联网业务超过10亿港元,投资手机与IT服务业的分别为1.5亿港元和1亿港元。

  但三年多元化之路,并没有让联想脱胎换骨成营收达600亿人民币的企业,2003年财年,联想营收仅为200多亿元。而在互联网业务领域,由于互联网泡沫的崩盘,联想全线撤身互联网;2004年,联想新战略发布,手机成为次于PC主业的业务;此后不久,联想将IT服务业中的一部分打包给亚信科技。

  多元化受挫,让杨元庆认识到,PC业务才是联想的主业,是联想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因此,在联想的新战略中,联想坚持做大PC主业。

  但是时,国内市场已趋于平稳,还要面临戴尔、惠普以及方正、同方等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联想要做大PC主业,唯有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把联想PC销往国外,走国际化路线。

  但对于联想在多元化受挫之后进行的国际化,有分析人士用“贵在坚持”来描述对联想未来的担忧。

  目前互联网用户达8000多万,新浪、搜狐、盛大等再次为产业里的新贵,当年未能坚持互联网成为柳传志心中永远的痛;IT服务需要长时间的投入,IBM为此投入了十年,联想仅投入四年便予以否定;中国移动用户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消费大国,联想手机经过去年亏损之后已经于今年开始赢利。

  “联想多元化的教训对国际化大有裨益。”联想集团一高层表示。但显然,联想此番转型国际化,所冒风险并不比当年放弃国际化转型多元化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9980.html

更多阅读

我们的少年时代 杨元庆:PC+ 时代的联想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联想希望其移动设备业务有力地补充而非取代个人电脑(PC)业务。  Q = 欧高敦 A = 杨元庆  1989 年,公司成立仅五年,杨元庆作为首批员工加入联想,担任销售工作。之后他的事业风声水起,1994年开

杨元庆老婆姜培琳 联想再换帅 杨元庆这次能扛住吗?

    11月2日,在带领企业于2011财年第二季度取得破纪录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后,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再度宣布卸任董事长一职,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并侧重于联想控股的工作。CEO杨元庆兼任集团董事长。  

杨元庆妻子孟秋月 马云 杨元庆 马化腾:如何顺利过冬?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冬天来了,谁能熬过去,得看谁的衣服厚。”7月23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谈及IT业四起的“过冬论”,深有感触。   联想集团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忙碌的杨元庆不断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联想集团如何在

联想董事会:杨元庆柳传志互相捧场为哪般?

柳传志(柳传志博客)显然十分满意他与杨元庆3个月的回归旅程。说起途中风景,两位“旅友”不但互相捧场,还忍不住再度发起豪言壮语。   昨天上午,老柳对联想董事会表示,他跟杨元庆的回归,“是联想走出困难的转折点”,5年内,联想集团的管理与

杨元庆 柳传志:联想设一年生死线 考验杨元庆

联想集团0992.HK全球CEO杨元庆正在加速联想集团的扭亏步伐,而全球消费业务以及新兴市场显然是其扭亏的两个重要支柱。   而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近日在贵州对外表示,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亏损,联想集团将花一年时间来调整。因此

声明:《杨元庆冷对质疑:联想以“国际化”突围“多元化”》为网友沧桑为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