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大力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出现了超常发展的态势,民营、个体企业迅猛增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急剧扩大,而基层金融机构上级行有关制度的限制,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远远达不到其需求。有关数据表明,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到74%。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占用的比率不到30%。证券市场上,民营公司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种种迹象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中国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商业银行制度缺陷,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大幅增加信贷总量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随着90年代后期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正规军从“规模不经济”农村领域退出进程明显加速。四大行基本上收了县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民营企业申请贷款要层层向上级行报批,程序多,难度加大。农村信用社定向“三农”,支持民营企业心有余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尽管支持政策性粮棉收购业务,但囿于服务对象和范围,对民营企业往往是爱莫能助。邮政储蓄则一直扮演着“农村资金净流出主渠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一时沦为正规金融信贷服务的真空地带,县域金融资源的这种农转非,使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饥渴症。

  应该承认,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私营业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响亮地提出了不唯成分的口号,但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语言大于行动,表面上的所谓的一视同仁,实际上掩盖了最大的不平等,可以说,正是国有商业银行从信用评级到整个内部运作流程,使民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当然,从客观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担保难直接导致了贷款难。同时,资本市场的发育不良,也使得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从证券市场分一杯羹。

  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的确,大多数民营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给银行考察其真实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难度。同时,多数民营企业法人品行操守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而不得不提高门槛,加之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也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民营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也就是政府管理的经济体系主要是非盈利的公共事业部分。而公共事业主要由国家财政来支持,即主要通过税收和国债归集的资金进行支持,一般不从银行贷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重要转型时期,它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是经济主体地位的转变。中国经济的主体正由国有经济主体向多元经济主体转变,并且更多的是向民营经济主体的转变。在此形势下,金融业必须转变观念,把信用支持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民营企业。

构建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体制特别是授权授信方式,适当下放民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权,适当降低对基层行的贷款资源限制和扩大比例管理限制,切块下达支持民营经济的信贷指标,赋予分支行自主决策的权利和自担风险的责任。在保证不出现风险的条件下,让基层行自主选择企业、自主进行信贷决策,以减少信贷审批程序和环节,降低企业借款成本。二是可考虑在国有商业银行省、市分行设立专为基层和民营企业放贷的管理部门。三是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把支持以“三农”经济为重点,转移到支持“三农一民”上来,尽快占领农村和县域市场。四是在人民银行设立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投诉与咨询服务中心,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接受对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服务的监督,及时修正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五是开启二板市场,沟通民企直接融资渠道。在当前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相当高、新增劳动力就业愈来愈依赖民营企业的形势下,急需针对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缺乏的问题进行一场广泛的金融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开启证券二板市场,打通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直接沟通的渠道。民营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是一种直接可行的筹资方式。

  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民企投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既是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控制市场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民银行要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要引导银行转变观念,变被动贷款为主动贷款,发挥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鉴于农村信用社本身资金不足,人民银行也可从再贷款中拿出一块资金做为支持民营经济的专项再贷款,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给民营企业。

 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大力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结合实际,改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举措。一是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选准信贷重点,注重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扶持信誉观念强、风险度低,走产业化道路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科技型、就业型、农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等民营企业要重点支持,努力培育优质客户,促进民营企业向“高”、“精”、“尖”、“专”发展。二是改善信贷管理,要根据民营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简捷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和办法,同时,可试办非全额担保贷款,要建立激励机制,既考核贷款的发放,又要核定收回贷款本息奖惩比例,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三是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需求档案制度和信誉排行榜制度,对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信用状况分类排队,并灵活运用差别利率支持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发展。四是稳步发展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要发起人的民营银行,通过民营金融组织的金融资本与民营产业资本的融合,改善民营金融和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民营管理机制,规避民营融资的风险,才有可能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

  健全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信用担保体系和担保形式。一是建立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分散为民营企业经营性融资提供贷款的风险。二是建立民营经济融资担保基金,基金可以来源于发行债券、吸收民营企业入股和社会捐赠,参与入股的民营企业凭有关证明入股的资料享受到数倍于入股额的信用贷款,不愿入股的可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三是成立民营经济互助同业协会,切实解决对民营经济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四是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基金,以增加现有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信用放大能力。

  进一步改善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提高信用水平的同时,要重点建立科学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和民营企业货款的信用担保机构。很多民营企业还属于家庭作坊式企业,贷款没有一定的财产作抵押时,担保机构介入搭起桥梁,能有效地促进银行贷款与企业资金需求的结合。只有提高金融机构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才能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作者简介:欧永生(1974。08--),男,湖南宁远人,中国未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华夏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网站特约专家,出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新竞争能力》、《金融危机问题研究》,现供职于农业银行湖南永州市分行。

通联:425006农业银行湖南永州市分行 欧永生

TEL:0746-6338472,13574622479,

E-mail:[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0054.html

更多阅读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变革管理(七)

     第十六篇 企业做久的六大“基因”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民企总体陷入 “寿命短、长不大”的怪圈。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动荡,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体的重要一员,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加快“短寿”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报告 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变革管理(六)

     第十三篇、构建综合能力体系  构建民营企业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需要将企业综合能力看成一个整体系统,进而对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专家曾水良认为,在这个系统中,决定和影响企业综合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的发展机制探讨

 贾康  在中国,自多年以前就开始探讨的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道扬镳后,进展并不顺利。政策金融到底怎样构建它的体系?怎样支持这些直接效益往往并不明显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它在近几年受到明显挑战之后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

中国银行 绿色金融 做中国“绿色金融”先行者

 文/本刊记者 冯 戈   近年来,兴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率先掀起了一股绿色金融创新之风,成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的一面旗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为探究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故事,本刊记者专访了兴业银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唐斌

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从新希望看民营企业成长

改革开放20多年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20多年了,2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的进步、成长,民营企业也有非常大的进步和成长。今年初的时候,国务院“非公36条”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20多年的

声明:《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大力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为网友演技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