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化 中国超市业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之路



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我国的超市业面临着国际国内两条战线的激烈竞争。中国超市业的发展有赖于众多的内外部条件和全方位的努力,而规模化经营是其必由之路。

一、规模小是中国超市企业的主要不足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的超市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超市相比,在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规模小是我国超市业存在的主要不足之一。由于资金、体制、经验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的超市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首先表现为超市企业的连锁店和销售额偏小。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资料,1999年,以“超市”命名的年销售额超过一亿的30多家超市公司中,每家超市平均拥有门店数64个。即使是其中年销售额最大的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到2000年底只发展了606家连锁店,年销售额约73亿人民币。相比之下,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公司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大型连锁超市3000多家,员工90多万人,早在98年销售额就已达1322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37%;法国的家乐福拥有2000多家大型超市;著名的“7-11”便利店更是达到6000多家的规模。

  我国超市企业规模小还表现为单体规模有限。1999年,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30多家超市公司中,平均每个门店的年销售额为1362万元;上海年销售额超过一亿的6家超市公司,平均每家门店的年销售额为1200.18万元。这与美国沃尔玛公司下属的连锁超市平均0.4亿多美元的平均销售额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规模化是商业企业实现效益的基本条件。按照国际经验,大型跨国连锁商业集团均拥有众多的连锁店,而且许多发达国家对连锁企业的最低开店规模作出明确规定。我国绝大多数超市由于经营经营规模有限,店铺营业面积狭小,经营品种少,配套程度低,导致投入要素利用率低,规模不经济。

  由于超市的规模有限,导致一些制约中国超市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是配送中心发展滞后。完善高效的配送中心是超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但是,我国超市的配送中心远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从全国来看,1998年上半年,我国最大的93家连锁企业共有25个配送中心,平均每个配送中心的面积只有6000平方米,配送中心面积与所服务的营业面积之比为1比3。而美国沃尔玛的该项比率为1比10。由于相当多的连锁超市配送体系不规范,供货、配货不及时,影响连锁超市的正常经营,很多连锁超市不愿意统一配送,使得行业平均的商品统一配送率仅为50%,最高的也不超过90%。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规模是经营实力,加上缺乏现代管理意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物流作业自动化程度低,造成配送技术落后,效率低下。配送资源闲置和重复配置的现象突出,很多连锁企业有自己的物流工具,但利用率仅为25%。在发达国家,高科技的发展使商业配送中心普遍实行自动化控制,吊车、电动叉车、传送带和电脑控制中心等配置完备,甚至有高速分检装置、特殊运货车辆等先进物流技术出现。

  二是由于超市企业规模和实力的限制,难于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管理水平低下。连锁超市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以沃尔玛卓越的信息系统为例,公司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卫星通讯系统,投资高达7亿美元,公司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供货商通过共同的信息系统进行交流,它们拥有相同的补货系统、EDI条码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和收银系统,一般的分店发出订单一至两天内就可以收到配送中心送来的商品。如此快捷的信息反馈使存货量大大降低,成本下降,同时给采购员、公司管理层和供货商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我国的连锁超市很难有实力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

二、规模化经营是超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零售业一种具体形态的超市,与其他业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和优劣势。我们知道,零售业态的拓展变量主要包括:商品品类的宽度、商品品类的深度、价格水平、服务、便利性、毛利水平、销售设施、技术手段等。这些变量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类别的零售业态。概括分析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大致沿着4个方向拓展。一是拓展经营的商品品类和服务,在一个较高的价格水平上展开竞争。具体形成了两种业态:专业商店和百货公司。它们以良好的购物环境,高品质的商品,广泛的选择余地和优质服务吸引顾客,并以高毛利补偿相对较高的经营成本。二是拓展经营的商品品类,减少服务和毛利,在一个较低的价格水平上展开竞争。形成的业态有超级市场和折扣商店等。它们以品种规格齐全,低中档的日用杂货、食品为主,提供的服务较少,遵循“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为特色。三是增加便利性,较高的毛利水平,同时减少品类。形成的业态有自动购货机和便利店等。其特点是大大节省顾客的购物时间,以购物的便利性吸引顾客。

  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尤其是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于零售业务,为顾客提供更为便利的购物条件。形成的业态有邮购商店和网络销售商等。主要特点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实现家中购物、网上购物、无店铺销售。不难发现,超市的优势包括价格较低、品类较多、选择性较强、便利性较好等,其中价格是超市的核心优势。超市主要的劣势或不足是售中服务和附加服务较少,另外,商品品质、购物环境一般。

  分析可知,超市上述优势的获得,原先主要靠缩减服务、降低建筑标准以减少硬件建设成本以及“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品类和选择性主要得益于超市的经营规模较大,且经营的范围集中在食品、日用杂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的商品。便利性主要体现在营业时间长、有免费停车位和自我服务等方面。显然,超市的经营规模在维系其竞争优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包括同行之间竞争和其他业态与超市之间竞争在内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超市的价格优势受到挑战。不同业态之间学习机制的作用,使其他业态在选择性、便利性等方面向超市提出挑战。超市业也力图提供较多的服务与保证、优化购物环境、增加优质品等以改善自己的劣势。多重作用的结果是使超市的赢利水平日益降低。为了应对竞争,确保生存和发展,实行规模经营是超市的必然选择。

三、超市规模化经营的对策

  扩大单体规模是超市规模化经营的一种选择。大超市和大卖场的兴起有其内在原因。它们能在一个购物点实现商品宽度和深度的扩张,为顾客提供较好的选择余地,方便购买,同时能通过扩大销售以降低成本,体现超市的价格优势。但是,城市零售网布局有其客观规律,大超市和大卖场不能无限止发展,同时,由于零售业的特殊性,城市在同一个地点发展其规模受到比生产企业更大的限制。所以,实行连锁经营是实现规模扩张的主要和有效的形式,它具有集中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经营规模大而获取价格优惠和成本优势、不受区域限制等优势,有利于满足超市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超市要通过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扩张,首先必须实行对内开放,彻底打破地区封锁。局限于同一个地区超市连锁是无法做大的,更难言抵御由于“入世”后外商的竞争。所以,超市的扩张必然要求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连锁,然而我国很多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局面,财政体制方面也存在行政壁垒。这一局面必须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走规模经营之路,在超市公司之间进行并购和战略联合,建立大企业集团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超市存在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战,致使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加剧。比如,资料表明,上海64%的中资超市公司销售额只占中资超市公司总销售额的12%。如果由规模大、实力强的行业领导者对它们实行并购,可以弥补它们成本高企的劣势,实现双赢。建立大型连锁集团对全国超市业来说是一个竞争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实现超市的规模化经营,必须开辟多种融资渠道。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发展连锁企业扩大超市的经营规模,资金约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以上海为例,开设一家500平方米的中等规模的超市,最低的资金投入是250万元,而要达到产生规模效益的连锁门店数最低限度是15家左右,投入资金总量达3700多万元。此外,同资金雄厚的外资超市公司相比,我国的超市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限制问题特别突出。外资公司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打破我国市场的价格平衡,为其连锁店争取价格优势,侵占市场份额。为此,我国的的超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迅速提高资金实力,或采取其他灵活的融资手段加速要素的自由流动,应对外资的挑战。

  作者简介:

  陈启杰,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产业规模化 中国超市业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之路

  马唯星,上海财经大学博士。

  作者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0198.html

更多阅读

走科教兴国之路——教学案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pt

一:教材分析:“走科教兴国之路”是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首先阐明发展科技,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道理。教材分析了创新的涵义以及坚持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其次阐述发展教育与开发人才资源的关系,并且引

中国品牌发展现状 中国教育产品发展现状与品牌之路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1年的今天,从以复读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教育产品,到如今iPad成为儿童学习机,期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市场风云,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也有走过的一些弯路。面对未来,中国教育品牌又该走上怎样的营销之路呢?复读机,中国教育产品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业如何化“危”为“机”

   金融危机促使会展业深度“洗牌”提早进行,会加速会展产业结构优化。    会展业,被认为是新世纪的三大朝阳产业之一。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地区或是城市产业结构

会展业扶持政策 中国会展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会展业作为新兴服务业,是2l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带动纺织服装、住宿、餐饮、通讯、旅游、购物等相关产业,目前,我国会展业从业人员已达100多万。         随着中国加入WTO,特别是大陆和港澳CEPA安排的

篮球公园五大三巨头 五大巨头PK,谁将成为中国超市业“一哥”

中国超市业,一块巨大的蛋糕,外资觊觎,本土奋争。资本在零售业市场开始长袖善舞,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谁将成为中国超市业的“一哥”,各大零售巨头之间的暗战一直在持续着,愈演愈烈。联华与华联的加速整合,是否能保住“一哥”的地位?整合了

声明:《产业规模化 中国超市业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之路》为网友不万能喜感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