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娃主题反思 反思“中国制造”



时下,仗着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中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和越来越多的外企抢滩登陆,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加工制造基地。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制造”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了解和称赞。这些并不无道理,因为,“中国制造”给中国民众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

1、能极大的缓解我国的失业压力。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有企业改革以来,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口失业率也一直高居不下,截止2002年,仅城市人口失业率就达到了近9%,相比资本主义世界5%左右的平均失业率,确实显得有点高,而且,其中还不包括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这也是一直令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

而随着“中国制造”时代的到来,大批外国企业的进入,大量加工制造企业的开工,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至少是可以得到相当大的缓和。

2、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如同第一点所述,更多的加工制造企业的进入,就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初级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只要那些没有多少技术和知识的低收入人群稍加简单培训就能适应,使他们有很大的可能性来获取这些岗位。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对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我觉得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了。我一直都认为,“中国制造”会给相当多的中国的本土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甚至是一些内在的威胁。我总结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成本压力

中国的最大优势在成本的低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低,中国的人力资本、土地、原材料等等的成本较资本主义国家的成本要低许多。比如说人力资本,美国企业的总裁、CEO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高达几百万美元,而据中国最近一次有关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总裁和高级管理人员年薪调查报告显示:其平均年薪仅十几万人民币,最高的也只有100多万,最低的企业的厂长经理的年薪只有不到2万元,差距是何其大!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最大优势也是劳动力成本低而衍生的产品的价格低廉,事实上,中国产品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主要是表现为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及其企业最惧怕的。于是乎,就有了欧盟对进口中国彩电的配额政策,有了美国对福耀玻璃的反倾销议案,有了国际VCD巨头联合起来对中国的VCD企业联合收取所谓的“专利费”行为。可以这么说,巨头们并不惧怕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的提高、不惧怕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唯一惧怕的就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产品的价格的巨大的竞争力。要知道,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国际巨头们的生产成本都还要低,他们不惧怕才怪呢。

但是,随着大批国际巨头的加工制造企业进入到中国以后,这一切可能会有所改变,中国的本土企业可能会面临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总结起来,成本的不断上升可能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娃主题反思 反思“中国制造”
1、人力资本的成本上升。这一成本压力可能会是最快显现出来的。

国际巨头们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制造基地后,必然要推进企业的本土化建设,需要一些高管人员来帮助管理企业。由于企业刚刚建立,作为国际巨头来讲,压根就谈不上自行培养一说,因而只有向国内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抛“橄榄枝”了。

众所周知,国内企业的工作环境本来就不怎么好,且管理人员的薪金水平也不甚理想。而跨国企业却一方面能够提供足够有诱惑力的薪金,另一方面,又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设计,而这两点,国内的本土企业却都无法提供,至少是达不到跨国企业提供的水平。跨国企业提供的这些待遇,特别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设计的待遇,不能不让相比之下既囊中羞涩,又急于施展自己抱负的国内高管人员为之心动,于是,高管人员的跳槽也就开始了。

事实上,这一迹象在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在优秀的本土企业中,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根据报道:世界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来自欧洲的伊来克斯在首轮与本土企业过招失利后,痛定思痛,大力推进了本土化建设,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加大对本土人才的招揽力度,至今为止,其高管人员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本土同行中的优秀企业中招揽过来的,其中,来自海尔的占了绝对多数,而且几乎占据了各个部门的主要管理职位,因此有人戏称伊来克斯为“海尔二队”。

而大家都知道的,企业高管人员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一旦离开原有企业,会在降低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其所投奔企业的实力。因此,企业的高管人员一直都是各个企业保护和激励的重点。而企业要想留住高管人员,就必须提供与向其抛出绣球的企业相当的待遇,付出很大的人力资本的成本,否则,只能任其走人。

2、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由于大量加工制造企业的进入,必然会导致劳动力特别是熟练工人的需求的大幅增加。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从长期来看,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在各要素总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某一要素持续增加,则这一要素的价格也会持续增加。也就是说,在劳动力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也即工人的工资也会有一定的增长。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现在的深圳,以前就是作为跨国集团在中国的加工制造基地的,那时的深圳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是比当时内陆的劳动力成本还要低,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以后,深圳的劳动力的成本可能是仅次于上海的最高的城市了。

更何况,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见效,专家预测,中国的人口将会在2010年达到一个顶峰以后,迅速下滑,步入老年社会,中国的适龄劳动力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程度的减少,而这个时候,正是中国逐步走向“中国制造”的时期。在这个时刻,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压力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3、公共关系成本的上升,包括企业取悦顾客和政府的成本的上升压力。

随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的进入,势必会造成国内生产线的产能的急速上升,造成产品的供求不平衡局面。而中国本土的企业在品牌知名度、质量等方面又不及国外同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土企业只能通过广告、市场推广等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和知名度,以期能够籍此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或者是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的。

除了取悦消费者以外,企业还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政府进行公关活动。

在国外企业还没有进入以前,本土企业特别是较为优秀的企业可以说是政府部门的香饽饽,企业无须花费多少公关成本就可以获得某些优惠政策。但,随着政府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入,政府对企业的优惠的重心已经放在了外商投资企业身上。本土企业想再要获取某些优惠条件和政策也就没有以前那么从容,必须的进行必要的公关活动才行。无疑,这也是一笔不轻的成本压力。

4、相对成本的上升

相对成本上升压力主要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的企业来华建造加工制造工厂而采取的对外资加工制造企业一系列的政策上和税收上的优惠而相对使本土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的压力。

为了迎合中国的世界加工制造基地的到来,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现在从中央和地方都在忙于招商引资,并且各个地方之间还互相竞争,并为外资进入当地做出了很多的承诺。例如江苏某地为了引进外资,向外资企业承诺:免征三年地方税收,土地使用费按政府规定价格的半价处理等等一系列的优惠,等等。可以说,外资企业,包括外资的加工制造企业正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而此同时,中国的很多本土企业却在为享受到真正的国民待遇奋斗。如此一张一弛,本土企业的相对成本上升的压力是很大的。

总之,在笔者看来,随着外资加工制造企业的持续进入,本土企业的成本上升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对以成本为优势的本土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个痛。

二、过分注重制造

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煮青蛙的实验:

把一只青蛙放入一锅没有加热的凉水之中,然后用火对着锅底慢慢加热,刚开始,青蛙还在油锅里面欢快的游着,由于油锅里面的温度是慢慢升高的,青蛙浑然没有感觉到油锅里面的水温在升高。一直到油锅里面的油烧开了,青蛙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的危险,于是拼命的想跳出去,可是,这时候的它,怎么跳也跳不出去,最后,被活活的烧死在油锅里面。

本来青蛙要跳出这个油锅是很简单的事,但为什么最后却烧死在油锅里面呢?原因就在于其过分重视当前的享受,忽视了对长远的威胁的理性认识。青蛙如此,那我们有的人,有的企业又何尝不是这呢?

下面我们要说的可能就与这个煮青蛙的故事有关。

我们都知道,随着外资加工制造企业的持续进入,可能就会导致本土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品牌没有外资企业那么有影响,这样势必会在市场上表现为市场份额的减少和企业利润的持续下滑,从而影响到企业生产的产量,这样,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为了有效利用生产线,企业就有可能接受外资企业的加工定单,为外资品牌做OEM、ODM。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现在看来也很普遍,现在的长虹、TCL、春兰等等企业无一不在为外资品牌OEM、ODM。而且,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大,由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价格优势的失去,国内本土品牌为外资品牌OEM、ODM的比重会逐步增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就干脆会丢掉自己的品牌,全力为外资品牌OEM、ODM,因为,在激烈的市场中,如果自己做品牌的话,成本太大,风险太高,而且市场上能接受的品牌也是有限的,这样做,很有可能得不偿失。相比之下,替外资品牌做加工制造,赚取应有的制造利润还是比较轻松,也来得稳定,风险低,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这一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格兰仕(GLANZ),格兰仕就是依靠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替国外的多个知名品牌做OEM发家的,而且,格兰仕还向外宣称:低成本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现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但同时难以置信的是;格兰仕甚至连自己的渠道都没有。

做OEM、ODM也并非不好,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安心、清闲的获取相对稳定的制造利润,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过多的OEM、ODM会养成企业的惰性,使企业过分依赖于OEM、ODM,逐步的远离市场,忽视对市场的敏锐的把握,忽视对企业研发的投入,忽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好像市场与自己无关。并天真认为,只要靠着为外资品牌OEM、ODM,自己的企业至少应该是安枕无忧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它可能在不久以后就要成为即将被煮的青蛙了。

原因很简单;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找中国本土企业做OEM、ODM,看中的是中国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是为了降低自己品牌的成本,以便在市场上攫取更多的利润。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是会随着劳动力的需求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大到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哪一天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外资们又找着了一个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还低的国家或地区,它是会毫不犹豫的在中国撤资,而改投他国的;具体到某个企业来说,除非你的劳动力成本时刻保持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较低的水平,否则,外资会随时终止与企业的OEM、ODM合同。

而我们知道,要作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外资一旦终止与你的OEM、ODM合同,你该怎么办?等你醒悟过来,要重返市场,你会发现你在淡忘市场的同时,市场也早已把你给忘的一干二净了。

再以格兰仕为例,假如有一天,它的成本优势没有了(这只是迟早的事),它还会指望会有其它企业给他做OEM、ODM吗?没有品牌(或许有,那就是低价,但在那个时候,低价已经消失了,可能已经被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低价品牌所代替),没有自己的渠道,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我们真想不出来它该怎样在市场上立足,或许也只有被兼并或者干脆破产了。

三、国际化阻力增大

虽然说,从长期来看,大量国际化加工制造企业及其品牌进入中国后,中国的本土品牌在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时候,有利于加快本土品牌的成长和壮大,有一些品牌有可能加速成长成为国际化品牌。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在与狼共舞的时候自己也容易成为狼。

但从中、短期来讲,大量外资加工制造企业的进入,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化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本土企业国际化无非就是靠这两种方式进入:第一种方式就是无品牌进入,也即替国际品牌或是国外的代理商做OEM、ODM,打着国外品牌或者是国外代理商的旗号进入,目前中国的本土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以这一方式进行国际化,其中最典型的要属温州的打火机企业和格兰仕;第二种方式就是依靠自有品牌找准市场空隙以非主流产品低价进入或直接低价进入。采取这一方式国际化的典型可能要属海尔。当初,海尔就是靠着一种既可当冰箱使,又可当桌子面用的两用学生型小型冰箱以不太高的价格而成功的使自己的产品进入美国而打入国际市场的。不管是使用哪一种方式,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靠着自己的价格优势,而非价值优势来国际化的。,说的更清楚一些,就是靠着国内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进入国际化市场的,因为本土企业的管理水平远不如国际化企业,管理成本肯定是在国际化企业之上的。

国际化企业的加工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后,一方面使国际化企业的产品与本土产业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几乎站在同一条线上,在国内,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这样,在国内市场的争夺中,绝大部分的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减少也将成为必然,这就迫使更多的本土企业为了生存或者是企业的发展,而不得不加入国际化的行列。

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国际品牌由于其加工制造基地改设立在中国、印度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使得其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甚至是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本相当,而且,由于国际品牌的无与伦比的巨大的品牌影响力,使得国际品牌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在价值含量方面都占有相当大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其它非世界加工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大量的廉价的产品也会充斥着国际市场,与中国本土企业的产品直接展开竞争。

而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主要靠着产品价格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本土企业,却由于外资加工制造企业的持续进入使得劳动力需求上升而导致本土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人力资本等等一系列成本的上升,产品的成本也将随之上升。这样,本土的企业就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在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上,不如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品牌,在产品的价格上,又由于不断上升的成本,而使产品售价越来越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在价格上也失去了优势。这样,中国的国际化的品牌就被夹在了中央,成了“高不成,低不就”,而这对那些来自本土的以价格取胜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曾经也是世界加工制造基地的日本经济现在的持续下滑、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和大企业、大财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上述这一矛盾激化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在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基地后如何有效利用这一优势迅速壮大本国企业方面作的还是比较好的,也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比如说丰田、索尼等崛起就足以证明。但是,在其劳动力成本等大幅上升后,失去世界加工制造基地,也即丧失了“日本制造”之后的区区20年以后出现的这种状况足以引起我们对“中国制造”这一问题的重视,前车之鉴啊!

总之,“中国制造”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不能盲目乐观。“日本制造”证明了“中国制造”之路也不会很平坦,我想,这也许应该引起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足够重视。这就需要中国的本土企业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主动应对,而不仅仅是被动的盲目的接受“中国制造”。用海尔总裁张瑞敏最近回复日本BP财经通讯社的《挑战“中国制造”》的长文时的话说,就是要“中国创造”。

作者黄君发,河北省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话:13833175881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0428.html

更多阅读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家庭在一年内不买中国货的生活试验。作者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琐事说明:不买中国货提高了她们的生活成本,并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这说明: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低廉而具有竞争力,中国的产品广泛的进入美国家庭的方方

中国制造的“中式英语”很给力 中式英语之鉴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满世界都是,人们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除物质的“中国制造”外,在过去一年的国际媒体涉华报道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为了能更加形象地描述中国特有的现象,记者们在报道中掺杂“中式英语”,甚至在报道一些中国新闻时,创

声明:《中国娃主题反思 反思“中国制造”》为网友童话太逼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