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大学生报名参加这次创业大赛十分踊跃,科学院内部第一批11个报名的团队全部是学生团队。但是比赛刚刚进行了一半,就已经有大约50%的学生创业团队自动退出。这与‘清华创业大赛’等赛事的情况大相径庭。” “2003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组委会成员冷民介绍这一情况时语气平和,丝毫不觉吃惊。
“2003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是今年5月12日,宁波市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联合举办的一次全国性比赛。根据大赛的预定规程,比赛最后结果将于今年10月揭晓。目前,各参赛者已经过19天的培训,完成了科技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并已送交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进行初审。
令人意外的是,最初报名参加这次创业大赛的将近400个团队,只有不足200个递交了计划书,其余都自动退出了比赛。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退出者都是学生团队。与此相对应,剩下的大多是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创业团队,有些创业者甚至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这些剩下的参赛者情绪十分高涨,他们甚至同时递交了几个项目计划书,因为这样可以增大获奖机会。
冷民认为,形成这种学生创业者参赛大面积“夭折”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次大赛与“清华创业大赛”等赛事的目的大相径庭。
本次大赛的目的在于:政府搭台,帮助创业者与风险投资机构建立联系,提高企业孵化的成活率。宁波市政府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吸引优秀的项目落户该市,从而帮助宁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宁波市政府共投资123万元,且对报名参赛者不收取任何费用。
而是清华创业大赛的报名对象则主要是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赛培训是为了讲授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进行市场预测,如何写商业计划书等。在组织者看来,清华举办创业大赛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因为创业毕竟只是大多数学生的“业余活动”。清华创业园主任罗建北坦言,参加了清华创业大赛真正走上创业道路的学生并不多,清华创业园先后只接收过10个左右在清华创业大赛中获胜的学生团队,而且很多学生企业都已经夭折。
虽然没有刻意比较过两个创业大赛的目的,但不少本次宁波创业大赛“中途退场”的学生创业者也都感到了一种差异——宁波大赛是真正的走向市场的“实战”,而清华创业大赛更像是“模拟演习”。
这种差异让这些学生在短短19天的培训中就能很清楚地体会到——大多数学生都感觉自己原来的想法太简单了。实际上,培训前,很多学生根本分不清“科研项目书”和“商业计划书”的区别。但是,现在他们很清楚,商业计划书的内容要相对复杂得多,涉及到市场调查、产品服务、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实际问题,而这些都是自己在短时间内掌控不了的。冷民也认为,学生纷纷退出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还没有达到“创业的水平”。
冷民分析说,中国的学生太单纯,尚不能很好地运用商业的思维模式。俗话说“无商不奸”,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这种商人不被传统社会接受的现象也恰巧反映了他们思维模式的独特。同时,学生的社会资源、创业经验、资金积累等也都很难尽如人意。另外,学生的创业团队一般是由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或教师组成,这样的团队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令人怀疑。总之,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教育的角度看,中国的学生都不能和比尔·盖茨相比。
基于以上分析,冷民认为,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更适合打工,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经验和资源、向成型的企业学习的过程。
本来更适合打工的大学生报名参加创业大赛,当然就会在认识上造成一些偏差。他们也许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争夺风险投资的问题,而这正是本次大赛的关键所在。
毋庸讳言,真正的投资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也就是说,只有让风险投资商切实感到他们能够赚钱,企业才会获得投资。以学生创业者目前的水平,显然很难说服精明的投资商。几年前,澳柯玛为“视美乐”投资的事情也很难在当代日益规范的商品社会中重演。从这个角度说,市场越规范,学生创业就越不容易成功。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与“视美乐”同时获得投资的几个学生企业后来大都归于失败,“视美乐”虽然存活下来,但是,最初创业的几名学生到目前为止都已离开了那片自己开辟的土壤。
尽管如此,本次大赛中,浙江大学和中科大研究生院的一些学生团队还是递交了计划书。据了解,他们曾经多次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创业大赛。这次,根据宁波大赛的培训,他们又对以前的参赛计划书进行了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实战”的要求。冷民对这些学生的继续参与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学校举办的“模拟型”创业大赛,还是社会举办的“实战型”创业大赛,一般来说,只要设置了相关培训就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的知识和资源,因此,学生参加这类赛事更应该“重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