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五福:不景气时更容易成功



陈五福似乎不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他记不清自己究竟创立了多少家公司,更记不确切这些公司后来卖了多少钱。

每当人提及他的“辉煌业绩”,陈五福经常挠挠头,憨然一笑:“太久了,记不清楚了。”这时候,陈五福的笑容,的确就像他妻子所形容的,粲然有光,质朴开朗中透着一点天真。

1999年6月3日的《华尔街日报》这样描述:

“一个创业家如何开创11——是的,11家——高科技公司?

他利用市面上现有的零件,迅速组织一个强劲的公司团队,不假时日,他已功成身退。

现在我们才知道,他叫陈五福。”

在记者的笔下,陈五福居然颇有几分功成身退飘然远隐的侠客风范;平凡人的眼中,陈五福的创业历程,更是不可思议的神话传说。

 陈五福:不景气时更容易成功

<b>时势运气造就英雄</b>

在硅谷,陈五福声名赫赫,人称“创业大师”,又被尊为“创业之神”。

陈五福之“神”,有以下“数据”为证:

1990年10月,陈五福创立Cascade Communications,1994年7月28日上市,市值曾高达100亿美元;该公司1997年被Ascend Communications以26亿美元收购;

1995年6月,创办Arris Networks,10个月后的1996年4月,在第一个产品诞生的当晚,该公司以1.5亿美元被Cascade Communications并购;

1996年6月,陈五福从美国东部移师硅谷,创建Ardent Communications,次年8月,该公司被Cisco以2.5亿美元收购,陈五福留任Cisco科技副总裁一年;

1998年底,陈五福又参与Shasta Networks创业,1999年4月,北方通讯(Nortel)以约计3.5亿美元收购Shasta Networks;

……

即使是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硅谷,即使是在那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泡沫”泛滥的时代,这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迅雷不及掩耳的“丰功伟绩”,也足以独领风骚、傲视群雄。但陈五福自己,只是心平气和地将这所有繁华与荣耀归结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幸运。

“时势造英雄。我正好在一个正确的时机走进了一个正确的行业。” 陈五福形容,在1995年至2000年,IT行业就像一个遍地黄金的大金矿,“你只要弯下腰随便拣拣就是一块金子。”

然而,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个人都分享过淘金时代的绮梦和喧哗,也有一些幸运儿手疾眼快挖到了一两块金光闪闪的真金,但有几人能像陈五福这样仿佛天生具有点石成金的异能;别人千辛万苦孜孜以求的创业成功,于他则如同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以至于当时美国投资界曾有一句传言:“只要是陈五福投入的公司,赶快跟进。”

神话的背后,其实并不神秘。

<b>悟出真谛确立目标</b>

陈五福出生于台北南港的贫寒家庭。出生那天,恰逢一位多年不见的亲友拎来两罐奶粉探访,“接踵而来”的新生儿有幸成了家中第一个喝上牛奶的人。于是这位在兄弟间排行第五的幸运儿,得名“五福”。

小五福因为不愿意一辈子过卖青菜捡煤球的日子,靠借外甥用过的课本一路苦读,考进了台北大学电机系。他原本立志要当科学家,在美国读了硕士还想读博士,却因当时英文表达能力不够强未能通过博士资格的口试,不得不挥别名校伯克莱,在旧金山找了份工作,担任一家公司销售部门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小小的挫折却成了陈五福一生事业的大转折。

上班第一天,陈五福就发现,整个部门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是不必天天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销售人员天天西装革履迎来送往红利丰厚,工程师在后方拼命写程序却只能拿微薄的固定工资。

原来,“离钱愈近的职位愈能赚到钱。”陈五福恍然大悟,从此跳出了中国留学生以技术为先、惟学位是重的老路子,决定独创一片新天地。要想成为公司影响力最大的人,当然不能躲在后面写程序,只能自己创业,开公司当老板。

此念一生,豁然开朗。从此,“整个看世界的眼光都变了。看见任何事都会想一想,这对我将来开公司有什么用?” 陈五福说,“知道自己往什么路走,目标定了,就容易了。”

<b>十年修行水到渠成</b>

一无资本,二无经验。自己创业,谈何容易。

陈五福很清醒,他给自己十年时间。那一年是1977年。“我那时27岁,觉得37岁能够拥有自己的公司也蛮不错。”

他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从容周密地为创业作准备打基础。先在Harris Corporation找了份新工作,重写了一遍OS(operating systems)程序,再进入王安电脑公司,专攻资料库(data base)和通讯网络。白天上班,晚上还在大学选修企业管理课程。就这样,陈五福垒好了创业的第一个基石:对电脑的“脑子”和“心脏”了然于胸,对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方向日益清晰,也大略具备了当一个公司总裁的基本知识,比如“如何成为好的领袖”以及“如何统筹公司的资金”等等。

1981年,陈五福进入刚开张的小公司Bytex,成为这家公司的第四名员工。在这里,陈五福的目的是将开办一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的过程从头到尾“预习”一遍。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从技术研发到公司管理,从组建团队到融资上市,陈五福一一亲历。

1986年,雄心万丈的陈五福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在波士顿郊外的Lowell市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CEC(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rporation)。

他的十年计划提前一年实现了。

<b>市场优先蓝图清晰</b>

陈五福组建的第一个创业团队是清一色的工程师。工程师们自然认为自己的技术一级棒,非常值钱。所以当第一个投资人主动打电话,希望以200万美元换取公司一半股权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没想到此后一等9个月,再也无人送钱上门。无奈只能“减价”,以一半股权换得100万美元投资。但9个月的贻误已让产品失去市场先机,最后只好将公司草草卖给Paradyne,而Paradyne同时被当时的AT&T(后来的朗讯)并购,陈五福再次“沦为”大公司的小主管。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第一次自立门户,并非一帆风顺大红大紫。但这次切身的教训,擦亮了陈五福的眼睛,让他看到如下事实:

创业团队一定要健全。也就是说除了懂技术的工程师,还得有懂市场会管理的人,为公司开源节流的人等等;

投资家以资本换股权合情合理。投资人并不只是那个贪婪的摘桃人,好的投资人会帮你一起种树、施肥、浇水、灭虫,所以理所当然他也有资格分享果实;

市场导向优于技术导向。技术领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将这领先的技术打进市场,成功的公司绝对是以市场为导向。

吃一堑长一智。此后,从Cascade Communications开始,陈五福接二连三地创立公司,一路高奏凯歌,所向披靡。

陈五福早有成竹在胸, 别人看来艰辛曲折险象环生的创业历程,在他眼里无异于一场趣味盎然的拼图游戏。“不仅是开设高科技公司,创立任何一种公司,都需要把自己要做的行业和大环境先研究清楚,把所有可能相关的商机放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拼图。”下过多年的苦功,经过多年的历练,陈五福自信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我知道大的拼图是什么,然后集中精力做其中的一块或几小块,小公司一开始绝不能太贪心,要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那一块……”

因为远见和专注,所以陈五福开创的公司既有前途又有“钱”途,总能成功上市或被大公司高价并购。

<b>育成创业前路漫漫</b>

陈五福多次申明,他是创业家而不是企业家,他热爱创业,却对按部就班地管理一个大公司毫无兴趣。所以每当公司成长,无论是上市还是并购,他都会另请高明来管理公司,自己则功成身退,开始另一个“白手起家”的里程。

无形之中,陈五福的身边似乎形成了一个创业磁场,无数有志创业的年轻人纷纷慕名而来,向他讨教求助。2000年4月,陈五福干脆与友人一起开办橡子园育成中心,为这些有技术无经验的创业者提供办公室、天使投资、团队组建、法律顾问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创建之初,橡子园信心勃勃,希望以六个月至一年的时间育成一家有潜力的创业公司。

谁曾想,盛夏方过,寒冬即临,互联网泡沫一落千丈。

“当初设想的模式已经不存在。”陈五福坦言,这三年,橡子园大约只投了三四家公司,很多精力用来帮以前投的公司寻求生路。

“但认真讲,不景气的时候创业成功的比率反而会高一些。因为成本低,竞争较少,市场的能见度比较高。这时候建立的公司往往根基很稳,实力较强。”陈五福形容,泡沫时期,大家浑水摸鱼,看起来形势大好,其实人人心虚,因为根本看不清市场,也不知道谁是你的竞争对手。这大约也是那些虚火上升的公司后来垮掉的原因吧。

陈五福透露,经过两三年的沉淀观望,橡子园和其他一些与他相关的投资机构肯定会在今年下半年后,加快投资步伐。他看好两个投资方向:

其一,能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附加价值的产业。未来人类会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的价值,重视精神生活的满足感。“说不定将来会每天给汽车换衣服呢。”陈五福妙想奇思。

其二,健康产业。SARS之后,这似乎已经是个毋庸置疑的问题。

当然,陈五福并没有打算转投生化科技,“我会在熟悉的光纤通讯领域,投资于支持这两个最大的价值链的技术。”

在陈五福看来,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应该能够审时度势。这几乎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心底隐约有个忧虑。在美国,一般投资基金建立的前五年为新项目投资期,如果到期钱投不出去,就只能将资本退还给投资人。按这个日程表,一批2000年募资的基金现在只剩下两年的投资期。陈五福担心,迫于投资压力,这两年会兴起一轮新的非理性投资。陈五福坦然承认他参与的一些基金包括橡子园也都面临同样的压力,但至少,他已在不断警醒自己——决定调低设立在达拉斯的创始园的资金,散掉投资压力……陈五福分析,大约要到2006年,投资行业才能完全趋于正常。

曾几何时,这位痴迷不悔的创业家已在不知不觉间蜕变成审慎负责的投资人?

“打篮球打到一定年龄,也应该当教练了,把自己的经验和更多的人分享。”陈五福一句玩笑,说的也是真心话。

据说,日常生活中的陈五福拙于言而敏于行,但一旦面对媒体、面对公众,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如珠。

在2001年的光纤通讯界盛会Optix,陈五福获得“终身成就奖”。他曾幽默致词:我对大会有一个建议,可否把我的“终生成就奖”换成“半生成就奖”?因为我觉得事业才做了一半,还想再继续走另一半。

果然,作为创业家,陈五福“无一败绩”的答卷有目共睹,可谓功成名就;但作为投资家,陈五福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前路漫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0530.html

更多阅读

创业之神:陈五福

外表沉静、谦和,永远面带笑容的陈五福,看上去与其说是目光敏锐、创业“力道惊人”的商人,不如说更像一个慈善家。然而作为“全球十大创业家”的他,的确创造了“从无到有”的硅谷创业神话,自1986年首次创业,直到2000年之间,他先后创办的十

陈五福:只享受创业前半段的快乐

  宿命论者说,人的一生完全是被命运预先决定的。倘若如此,“创业、做与创业有关的事情,就是上天派我下来的使命”。陈五福说。  “如果只为赚钱,30多岁时我就可以退休了。”  这于陈五福并非痴人说梦。1999年<华尔街日报>在头

陈五福:想好的墓志铭还是“创业”

  有一位在美国硅谷被誉为“创业之神”的人,善于“从无到有”,不怕“从有到无”。  他的高科技公司一呱呱坠地,马上就被人家“抱走”,他一点都不心痛。10多次的“创立—收购—再创立—再收购”,这样的轮回,他喜欢,他习惯,他骄傲。这其

陈五福:人生是机缘,也是计划

 矽谷最有名的华人创业之神   现年五十一岁的陈五福,在矽谷的华人圈里人尽皆知。大台湾,创投圈里也是一个人人想追随他投资的人,因为矽谷的主流美国创投公司也要跟着他投资。为什么?因为他由美国东部起家,连续开创四家以上的公司,都让

声明:《陈五福:不景气时更容易成功》为网友分尸快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