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宋国强 配角宋国强



(引题)一个中型企业凭借自身营造的不可替代性,在“无竞争领域”从容坐大

市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它一年能挣多少个亿,而是看它能以健康的常态生存多少年。——宋国强

题1)“太极推手”救活企业

(楷文)跳出“以竞争求生存”这一简单思维模式,变竞争为合作,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利益格局,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生存哲学。宋国强避开竞争对手的强劲锋芒,一次太极推手式的转产,使企业从即将到来的残酷竞争中抽身出来,生存空间一时间柳暗花明。

1987年,濒临倒闭的乐陵木器厂迎来了一位新厂长,这就是现山东国强五金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国强。那时候,临危受命宋国强只有28岁。

15年之后,这位因为一次“木匠改铁匠”的革命使企业改换门庭,并在中国小五金行业创造了骄人业绩的企业家,颇有几分感慨地回忆起当年的这不可思议的惊人一跃之前的那次决定企业性格的抉择。

当时,像许多经过近十年改革开放的地区一样,山东省乐陵市的百姓正因生活的日益富裕经历着一次打制家具的热潮。按照平常的思维来看,此时正是木器市场"阳光灿烂的日子",生产木器家具正当其时,乐陵木器厂的职工也曾满心希望新厂长会领着他们大打一场翻身仗。但是,宋国强却不曾这样考虑。他认为,乐陵所处的山东省鲁北地区一不出产木材,二不靠近交通要道,更不容乐观的是,以乐陵木器厂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在哪怕并不富裕的鲁北地区称大,充其量只不过能在乐陵这个小小的地方充充老大而已,而区区乐陵一个小县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呢?经过市场调查,宋国强发现,倒是作为家具上游产品的纤维板市场前景不错。思忖再三,宋国强当机立断,提出上一条纤维板生产线,转而为昔日的竞争对手提供原材料。

当时,乐陵木器厂原先有一条纤维板生产线,但那是一条以当地盛产的棉柴为原料的生产线,因为相关技术不成熟,安装起来之后就不曾运转过;而与乐陵相去不远的济阳县则有一家有20年历史的纤维板厂家,生产的纤维板正一路走俏,几乎垄断了鲁北地区的纤维板市场,而且产品长期供不应求。新上生产线需要大笔资金,而当时乐陵木器厂的财务状况却是捉襟见肘,惟一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可是有谁能给这么个厂子贷款,又有谁能相信贷款能够有去有回呢?

精明如斯的宋国强,和他的全厂职工一起,用一种最笨的办法去打动银行。他们东挪西凑弄来3.5万元,自己动手对原有的那套生产线进行了改造,使沉睡了多年的生产线终于开工,日最高生产能力达到300张。产品上市后立即销售一空,接下的订单一下子排了两个多月。这下,银行负责人一下子吃下了定心丸,90万元的贷款立即拨到了乐陵木器厂的账户上。此后,宋国强以最快的速度从西安购进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纤维板生产线,并用短短25天的时间就调试成功并投入生产。这让事先善意地提醒宋国强,没有半年时间生产线转不起来的济阳县同行大跌眼镜。

新投产的生产线以每天2000张纤维板的产量和每张纤维板近9元钱的利润,为乐陵木器厂完成着原始资本的积累,并为日后国强集团的崛起攒足了底气。

(题2)"木匠"改行做了"铁匠"

(楷文)剑走偏锋,生产极不起眼的小商品,一度是"江浙模式"下许多小作坊式生产厂家的致胜法宝。在资金、规模都底气十足之后,宋国强没有沉醉于在某一领域的“幸福生活”,他果断从已经利如纸薄的纤维板市场抽身,通过给企业嫁接"江浙模式",转而生产箱包五金之类的"小"产品。当众多深陷困境的北方大中型企业一边苦苦寻求突围之路,一边又对"江浙模式"嗤之以鼻的时候,宋国强却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大把大把地赚钱,并为相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着一个从小处着眼、做大做强的成功凡例。

宋国强的脑子没有因为纤维板项目的成功而闲下来,他在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找一条新路。1990年,一个偶然闪现的机会,点燃了宋国强思索的火花。在当年的“乐陵金丝小枣节”上,一位来自香港的客商闯进了宋国强的视野。

起初,港商的目的是让乐陵木器厂为其生产高档箱包,但是当宋国强率一班人马对全国乃至东南亚箱包市场进行了一番考查之后,却失望地发现:箱包市场这块蛋糕已经被先行者瓜分殆尽。但是,失望之余他们又意外地发现,中国的小五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高档箱包所需五金配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心有灵犀的宋国强斗胆设想:我们是否可以生产箱包五金?

多年之后,宋国强坦承,现在看来,当时的确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味道。人们有一万个理由去质问:一家原本生产纤维板的"木匠企业",稍稍接触五金行业就想生产技术难度极高的进口替代产品,经验何在?技术何在?

"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勇气和不服输的那股子二楞子劲儿!"宋国强略带几分自嘲地笑道。

在箱包五金中,技术含量最高、生产难度最大的当属密码锁。当时,他们了解到,胶东有一家历史悠久的造锁厂正在试图研究、开发、生产密码锁,并且已获得开发银行贷款,他们急忙赶去取经。但是令他们沮丧的是,刚到那里,那家造锁厂就告诉他们:研发失败,几十万美元打了水漂儿,建议你们也别去花钱找烧发了!

宋国强不服这个气,回到乐陵后,他立即从全厂职工中挑选了5名技术能手,用了半个月时间,将一套花1.5万美元进口的密码锁模具分解开来,并精心绘制了模具图纸,随后5名技术能手奉宋国强之命来到了号称中国"模具之乡"的浙江宁海。临行前,宋国强给他们下达了一个极其宽松的指标:每人搞成3套模具,时间半年,完成任务奖励,完不成不表扬也不批评。5名技术骨干不辱使命,半年后带着12套合格模具和一整套成熟的模具生产技术回到了乐陵,成为了日后生产箱包五金最早的技术储备。此后,胸有成竹的宋国强经过几番"拉锯",终于从心有余悸的开发银行贷得了几十万美元。宋国强用这笔宝贵的贷款,为企业换来了两套高性能的模具设备、意大利电镀设备和高质量的进口原材料。

这些在当年被宋国强看来就像人要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对企业来说属正常需要的努力,虽然花钱花得让人心疼,但却无意中为企业打造了至今看来都令许多江浙小五金企业无法望其项背的核心竞争力和制高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宋国强毅然将已经走过30多年历史的乐陵木器厂易帜为"乐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木匠转铁匠"的历史性跨越。箱包五金成了宋国强为企业量身订做的一件新"行头。

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去生产原本是由小作坊生产的小五金,大有在大炮筒上绑刺刀的意味,宋国强对此比喻倒是挺喜欢,他笑笑说:"不妨这么说,方式和手段并不重要,结果最有说服力。"

不久,国内许多箱包企业从来自山东乐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报价单上,欣喜地看到他们的五金配件价格远远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而使用后的质量检测结果也同样表明,它们一点也不比进口的五金配件逊色,而价格却比后者便宜了好几元钱。

宋国强的"木匠转铁匠"之举,一下子改变了中国高档箱包"价"高和寡的形象和境遇。从此,来自国内各种箱包厂家的订单纷至沓来,有的厂家甚至表示,非"乐港 "的产品不用。

1992年,宋国强携带他的小五金产品首次参加广交会,一下子就拿到了2000多万元的订单,爆了那届广交会上的一个不小的冷门儿。面对这匹突然杀出的黑马,国内外众多客户无不瞪大了眼睛。

1995年,乐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稳稳地坐定了全国最大的箱包五金生产商这把交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当然,稳吃"独食儿"的"好日子"和高额的产品附加值,也让宋国强的企业在几乎无竞争对手的市场上迅速坐大,很快成为箱包五金行业的一条巨鲨。直到此时宋国强才发现,自己的“木匠转铁匠”之举,无意之中竟砸了海峡对岸多少长期未曾谋面的对手的饭碗,他们在败给了宋国强之后纷纷跨海到江浙一带投资建厂,试图借此降低生产成本,再与“国强”展开新一轮的较量。

而此时,宋国强又在谋划着引领自己的企业向新的领域开拓、掘进……他无意与别人竞争,因为竞争不符合他做企业的"哲学"。

(题3)从容“起脚”的学问

(楷文)一种强烈的危机感长期深深地笼罩在宋国强的心头。在他做企业的十几年里,他亲眼目睹着许多中小企业,在与众多同质化的对手苦苦缠斗的过程中,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只好沿着"找项目--做项目--成功--维持--衰落"这一轨迹无奈地重复着一个个怪圈。他不想让自己的企业陷于这样的怪圈,他每时每刻都在谋求构建企业的持续增长机制。用他的话说,"要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种着地里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像足球场上的进攻队员一样,快跑一步彻底甩掉对手创造从容起脚打门的机会。

1998年,经过股份制改造,山东国强五金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宋国强出任董事长。

从一个县级的"木匠企业"转为"铁匠企业"并在国内小五金行业执掌牛耳,让宋国强看到了一个一流研发中心的价值。为了蓄势向更高的目标冲击,国强集团又投资3000多万元,从美国、台湾、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引进模具加工中心和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及多种先进设备,从美国、台湾、德国、意大利以及国内的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建工学院、北京首钢等单位聘来高级技术人员对公司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组建了模具设计制造、电镀表面艺术等五个新产品研究所。几年下来,国强集团研制的新产品先后获得国家专利40余项,并全部转化为了生产力。

此间,WTO的概念引起了宋国强的极大关注。多次出国考察的经历告诉他,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才会真正地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着力向国际市场大踏步迈进。从1996年开始,公司先后在香港、美国、加拿大、埃及成立了分公司,市场拓展至了中东、东南亚和美洲等地区。一场规模不小的"市场圈地运动"不仅使企业收获了足够的市场份额,也让宋国强开阔了眼界,此时他的目光已不再围着箱包五金打转,家具五金、电子五金、建筑五金、家具五金相继纳入了他的视野,一个更大的"五金大王"之梦开始酝酿。

1997年,山东省内一家德国投资的塑钢门窗公司找到国强公司,谋求为其用于出口的高档塑钢门窗提供五金配件。此举正中宋国强的下怀,很快,国强公司就拿出了样品。起初,德方的技术人员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够放心,宋国强自信地将样品提供给他们,他告诉德国人:"你们带到欧洲任何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国强五金都是真金不怕火炼。"检测结果没有让宋国强栽跟头,在那家企业选定的实验室里,欧洲的同类产品不堪实验箱特殊环境的"折磨",72小时之后样品表面就出现斑点,而国强产品却崭新如初。德方的技术人员一下子就被折服了,国强集团则由此拿到了几千万元的大订单。

抓住这个送上门的机遇,国强集团顺水推舟,将"塑钢门窗系列内开翻转窗五金配件"的研发提上议程。不久,做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塑钢门窗系列内开翻转窗五金配件"的研制与开发成功,再次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配套开发的电子防盗报警门窗被公安部推荐为优质产品并在有关重点部门推广使用。国强集团再一次获得了在无竞争领域从容获利的机会。

(题4)配角的逍遥(楷文)

中小企业从小做大之后,每一位企业家都不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做"主角"、当"老大"的冲动,但是宋国强却似乎并没有这份"野心",他给企业设定的角色就是永远的配角,当然,这配角必须是最好、最有底气的配角。国强集团的思路,在众多企业将竞争奉为圭臬,力争成为行业龙头的今天,或许会成为一个对众多企业颇有借鉴意义的读本。

"不尚争斗,甘做配角,是我们企业的一种生存之道。"宋国强这样概括国强集团。

在宋国强眼中,当主角当然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但"主角"也有"主角"的难处。因为你风光无限,自然就有很多对手在琢磨你,假如你的企业没有很过硬的无可替代的竞争力,那么"主角"今天是你的,明天就很有可能是别人的。这样的悲喜剧,在近二十年的市场风云变幻中,不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上演多少次。当"老大",同样意味着风险也大。

宋国强甘当配角,是因为他吃到了当配角的甜头。从做纤维板,到做箱包五金,再到做建筑五金,以至正在涉足的家具五金,国强集团始终未曾将自己设置在一种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去,而是一直在一些带有边缘化色彩的市场环境中,田园牧歌般地悠闲觅食。如果起初的"不争"多少是因为势单力薄而迫不得已选择了避让的话,那么,此后的"不争"则明显带有自我设计的人为成分了。

 合肥宋国强 配角宋国强
当然,宋国强的"不争"并非一个简单的避让就能做到的,而是靠不断地营造企业在市场中的不可替代性,实实在在地"争"出来的。如果一般意义上的竞争是企业在争夺市场和消费者的话,那么可以说,宋国强却是在和别的企业争夺另一种市场资源----"不可替代性"。

关于这种"不可替代性",宋国强有一个同样与戏剧有关的比喻。他说:"如果我的下游企业是剧中的主角的话,我其实就是那个画脸谱化妆师。唱戏的人很多吃的是青春饭,等到几十年下去,主角人老珠黄时,主角就可能不再是他(她)了,有的甚至连戏都唱不成了,但是我还在为下一个主角画脸谱。虽然我从来没有像他们那样在台上风光过,可我总有饭吃,而且吃得还不赖。市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并非看它一年能挣多少个亿,而是看它能以健康的常态生存多少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0695.html

更多阅读

由香港著名风水师郑国强先生罹难所联想到的 台湾著名风水师

香港著名风水师郑国强罹难的消息,最近已经在易学圈里成了一个新闻,于是,大批借机咒骂风水骗人的声音甚嚣尘上,同时,为了维护风水形象而巧舌如簧拼命维护风水的人也随处可见。首先,这个事件把多年来人们对社会上大批品质恶劣,危害严重的风水

被嫌弃的蔡国强和“幼稚”的美国人 男朋友嫌弃我幼稚

早上醒来,照例翻阅微博和朋友圈,发现很多人都在讨论蔡国强在上海为其个展做的“白日焰火”表演,褒贬不一。作为局外人,第一眼看到焰火的照片,还是会情不自禁为之惊叹。实际上,我一直很惊叹他的想象力与艺术手法——他把天空、河流甚至城

宋·高观国《竹屋痴语》 bestie宋多惠痴汉视角

竹屋痴语宋 高观国 撰《竹屋痴语》一卷。宋高观国撰。观国字宾王,山阴人。陈振孙《书录解题》载《竹屋词》一卷,高观国撰,云不详观国为何人,盖未考,振孙又云高邮陈造与史达祖二家为之序。此本为毛晋所刊,末有晋跋,仅录造序中所称竹屋、梅

声明:《合肥宋国强 配角宋国强》为网友冰樱之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