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人群 英文 新富人群与奢侈品



看过著名导演冯小刚先生执导的贺岁片《手机》后,深深地感到这的确堪称是一部完美的商业化电影,无论从故事情节的煽升还是从商业技巧的运作,它演绎的都是那么流畅,那么自然,然而又是那么真实。故事情节是电影的之魂,犹如企业的产品本身,商业技巧是电影之形,犹如企业的营销运营。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手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电影,好的产品是营销的基础,然后我们才能谈论基于电影本身的商业运作,这样本文在论述电影营销新时代的过程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近热火的影片有很多,诸如《黑客帝国》、《指环王》、《无间道》、《英雄》和《手机》等,而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英雄》可谓是商业运作下的一个成功案例,在电影的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之中更多积聚了营销的独特视角,并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影片的前、中后期的系列推广活动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造就了中国影视史上的成功典范。但当我看后冯导的《手机》之后,才真正感到营销在影视制作和推广过程中运用的是如此的酣畅淋漓,何等的巧妙绝伦,让我们清晰地感到一个影视营销新时代的悄然来临。

一、一个极具营销运营空间的电影题材

  以“手机”为电影命名,不但使电影本身极有个性和想像空间,而且也为电影的前期融资和后期推广制造了无限的张力空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产品来说它首先应该具有一个发展空间的名字(品牌),让电影题材富于社会和商业寓意,然后你才能通过后期的整合营销传播对品牌予以完美的锻造。以“手机”为题赋予了电影更多的商业色彩,也使得商业运营如春雨润物般融入到电影的的市场操作之中。

  电影题材的魅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名导的导演和明星的组合为其赋予了光辉的发展前景之下,所以有实力的赞助商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手机》的题材也与投资商的领域非常吻合,摩托罗拉通过对这部电影赞助体现其引领未来的先进科技和强大技术的优势。《手机》与哥伦比亚公司合作因制作的调整而使制作成本降到了1500万人民币,可贺的是影片还未上映就已经全部收回了投资。摩托罗拉出资400万、中国移动80万和BMW120万的企业赞助就高达680万;音像版权卖了800万;同时还有电影频道和贴片广告收入预计亦有2200多万,片方将收益10%左右。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手机》提供的平台,怎能吸引摩托罗拉、中国移动和国美电器同台演绎。

  当然,电影命题只是一个良好的前奏,真正的曲目还要依靠后期的合奏。但正是这个美丽的前奏,才带来了电影在传播和推广上的精彩纷呈。现在拍电影离不开商业参与,但学会如何利用商业运作电影事业还是香港早先一步,我们可以从最近热卖的《无间道》清晰感受到香港电影事业商业化运作的成熟,但对于大陆冯导的《手机》来说,也不失为一个经典的世纪之作。

二、完美的剧情点燃生活化的贴片广告

  对于电影来说贴片广告是最主要的广告收入来源,甚至直接影响片方的市场收益,但是对于电影的贴片广告来说也有一定的恻隐之痛,操作不当或过于频繁就会影响到影片的整体氛围,电影是不同于电视剧的,电影的贴片广告是缺乏弹性的。如果没有以手机为剧情主导线的演绎,怎有可能让摩托罗拉手机如此之高的屏幕曝光率。剧情的设置无疑为摩托罗拉、BMW和中国移动以更多的渗入机会,使得贴片广告融入的是那样的自然协调,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广告,接受广告传播的信息。很多看完《手机》电影的观众不无感叹“下次买手机就买摩托罗拉”,可见这种电影贴片广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无疑也是一种最贴近消费者心理的广告传播形式。我想如果摩托罗拉的老总听到这句话,他一定认为很值。

  当伍月收看严正一的节目,痛苦地伏在床上流出眼泪的时候,荧屏上正好插播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广告。这是很生活化的一个场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可能感觉不深,但对于所谓的营销人来说这种广告才称得上天衣无缝的穿插和对接,这就是很生活化的或者是很电影化的贴片广告,它能和传播载体完美融一,这就是绝妙,放眼当今广告,我们总是感到有些牵强,接受时也总是有点那么疙瘩。作为影片中的另一个实体而言,摩托罗拉手机就更具独到之处,从电影播放开始一路走来,我们不得不感叹《手机》这部电影名称还有一个隐含的定语――摩托罗拉,整个电影好像是在为摩托罗拉手机专门制作的一个经典的电影专题片,难怪摩托罗拉一出手就是400万,绝对超值!为什么这样感叹,简单分析我们就知道了,TCL手机请金喜善做广告就是1000万片酬,另外还准备了6000万进行后期市场推广,娃哈哈花了1000万片酬请冯小刚和周星驰为其茶饮料拍广告,况且导演的费用还另算呢。这就是机会,而机会就是金钱,机会就是发展,然而机会是平等的,令人遗憾的是国产手机为什么没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让摩托罗拉做了个一锤子买卖,其实国产手机如TCL的大腕在传播上绝对不心痛这400万的买卖,但是挈机毕竟流失了,当然我说这话也是事后诸葛。

  未来广告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是生活化的广告,广告的生活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过于裸露商业化的广告不但越来越招致消费者的反感,而且带来更多不信任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了解信息的渠道广而专,商业化的广告将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广告传播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消费者会在生活无形中接受这种广告的形式和内容。

男人与时尚

  曾被长久遗忘的男色审美正在复活,在明清,它是城市生活美学的主题之一。而在相隔几百年后的2005年,以F4这“四个象花一样的男子”为先行,“最性感男人”、“花样男子”等评选备受瞩目,更有“美人关”、“绝对男人”等综艺性节目相继推出,热闹非凡。

  虽然说男人对时尚的敏感度天生就是要比女人慢半拍。可是随着美男经济的时代到来,男人对时尚的神经系统已变得越来越敏感:在生活当中,洗脸不再使用香皂,而是使用男士专用的洗面奶;每天像女人画眉毛一样,坚持用剃须膏和手动剃须刀刮脸;香水也不再是女人们的专利,每天洒上古龙香水带着男人独有的清新气息,照样花枝招展地出门上班;而在周末的时候,同样可以邀上三五知已,一起前去美容院SPA;衣服穿得花哨也不再是女人的特权,随着心情适当地改变一下着装色调,更能体现男人特有的魅力。男人的时尚似乎比女人来得更有要求、更有品位、更有个性。社会的发展及美男经济的来临,使人们不再以传统的眼光去看男人,包括男人的衣着和行为。正是如此,男人的流行触角已伸向各个时尚领域。 

  2005中国新富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下的男性选择使用价格低廉的国产护肤品牌比重较大,而碧欧泉、资生堂、倩碧、男性主义却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反映出使用名次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当个人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的时候,男性新富选择的品牌前三位都是国际品牌:碧欧泉、资生堂、倩碧,使用人群比例分别为21.6%、 16.3%、12.8%。由此可见,男性护肤品牌呼唤适合高端男性新富并且获取他们普遍认同的品牌。

  2005中国新富研究发现,一个美丽的中性时代正在到来,因为男士对护肤美丽的关注与年龄无关,与财富却是息息相关。随着财富的增加,男性更注重自我照看。年收入在25万以上的男新富,使用香水的比例占到样本的42.7%,表现突出的是他们对洁面产品的使用人群占到36.4%,眼霜的使用比例占到14.1%,眼膜、面膜、精华素的使用比例分别是13.6%,16.7%,16.6%,这些比例都非常高,除此以外,所有的护肤系列产品在这个人群中比例都是最高的,有些比例甚至超过女性。

 新富人群 英文 新富人群与奢侈品

  据相关报道,美国男人在1999年时,关于美容的消费金额就已达95亿美元,平均每4个进美容院的人中就有一位是男性;而在中国,也拥有着近亿的成熟男人们正在进行美容消费;大量的男士美容化妆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证明了男人美容化妆的需求旺盛。

  2005中国新富调研发现,男性爱美的比例在40%以上,而且并不分年龄,职业特征也不太明显,以前有些认为追逐美丽的男性大都是白领中产阶层的情况也发生了转变。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能胜任工作,男性不得不考虑穿戴整洁、将头发梳理整齐,更加在乎自己的身体,从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以便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程都已经要求男人更好地关注自身。在男士美容时尚这一观念的更新过程中,除了注重完善自身的言谈举止等内在修养外,还包括对个人外在形象气质的包装。而男人身边的女人们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以她们天生对时尚的敏感度,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身边的男人们变得更加美丽。

  远古时代的男人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在现代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男人们的形象装扮越来越趋向于中性化。所谓的中性化,并不是指男人生理结构上即将变成不男不女,而是指在时尚美容上已逐渐可以和女人们并驾齐趋。当我们在大型商场里,看到男士化妆品的专卖柜台时;当我们在美容院里,看到男人专用美容区时;当我们走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看到一个个男士服装专卖店挂满了琳琅满目各具不同的男士时装时;当我们在时装表演台上,看到一个个男模在T型台上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看着他们那矫健的身躯、俊美的面孔、张扬的服饰时,让我们这群自以为时尚的女人们在大开眼界之余,不得不感叹,当下,“男人时尚也疯狂”。

  时尚美容从来就不是女人的专利。生活在当今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里的男人们,完全可以不在乎传统所遗留下来的腐朽观念,大胆地接受男性形象新概念。男人时尚美容并非是女性化倾向的表现,对自己整体形象的注重而是自己对生命本身的一种尊重与爱护。

  更多的白领男性希望自己不仅在异性面前,而且在客户和领导面前,都更具魅力。日本的一本女性杂志曾经对100个男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把修饰眉毛看作是日常必修课。近70%的男孩修眉,使用洗面奶,30%的人随身带着吸油面纸,25%的人随身带着润唇膏,对日常的皮肤护理非常上心。他们也很注意自己的发型,经常去美容院做个当下最流行的发型。此外,他们还非常注重自己的体形,为此,他们不但要去健身房,还去美容院做身体护理。  

  珠宝首饰 新富还爱中国造 

  据了解,今年12月,第六届北京国际珠宝展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开幕,15个国家200多个珠宝大户将携各种奇珍异宝参展,希望借此打开北京市场,进而分享中国高达1200亿人民币的珠宝消费市场。 

  2005中国新富调查发现,中国新富无论处在哪个收入段,他们所青睐的珠宝首饰品牌占前两位的都是“中国造”品牌。周大福、谢瑞麟的拥护者还是比国际品牌领先 8-10个百分点。个人年收入在8万元以下的中国新富,消费珠宝首饰品牌的前三位是周大福、谢瑞麟、周生生,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是15.0%、8.9%、4.6%;而个人年收入在8-12万元之间的中国新富,消费珠宝首饰品牌的前三位是周大福、谢瑞麟、施华洛世奇,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是18.7%、10.9%、9.9%;个人年收入在12-25万元的中国新富,消费珠宝首饰品牌的前三位是周大福、戴梦得、谢瑞麟,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是12.9%、10.2%、9.0%;个人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中国新富,消费珠宝首饰品牌的前三位是周大福、谢瑞麟、迪奥(CD),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是37.5%、17.7%、12.2%。

  由此可见,中国造珠宝仍占鳌头,但是国际品牌已经步步紧逼。在首饰品牌渗透率的研究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哪个收入段,排名前三位的都有周大福、谢瑞麟。周大福以其根深蒂固的品牌文化和良好口碑高居榜首,谢瑞麟也以其多年在内地市场的打拚还跻身其中。而消费排名的4-10位的品牌中,其中6个都是国际品牌,施华洛世奇、迪奥、欧米加、香奈儿、路易威登、蒂凡尼、万宝龙、卡地亚等国际珠宝商正在盘夺中国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1112.html

更多阅读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 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2005-03-24 21:29:37] 何爱国 燕园评论内容摘要:以色列学者S.N.艾森斯塔德反对“一个社会传统越少,也就越是现代化”的极端观点,他主张重新考察传统与变迁的关系,以便对“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以

英国时尚与奢侈品管理专业大全 英国时尚管理专业

现在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们都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专业,选择竞争激烈的金融和会计专业又将面临未来就业难的问题。大家出国留学也不容易,花挺多钱不知道该学什么。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下英国的时尚与奢侈品管理专业。该专业风靡全球,是现在时

高富帅与白富美 娶白富美好吗

文/沧海有梦郑校长贴近学生、关心学生、知心学生、理解学生、同情学生、支持学生,一直是有口碑的。对于2012年毕业典礼上淳朴的话语,是深入人心的;而对时下流行择偶标准别有新意的解释,也颇耐人寻味。郑校长说“目前流行女孩追求男孩的

声明:《新富人群 英文 新富人群与奢侈品》为网友我会咆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