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小型医药保健品营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中国食品科技网、博瑞管理在线、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医药网等全国各大网站纷纷刊登或转载一篇题为《谈中小型医药保健品营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文章,真可谓是“一文激起千层浪”。作为笔者来说,也感到意外地吃惊,看来随着政府的严管力度非常大,在这样情况下,一些小作坊式的经营将面临着倒闭或停业,于是中小型医药保健品企业如何能够顺利渡过这个“严冬”成为医药保健品营销人士关注的热点。笔者再次以《中小型医药保健品营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8个纲领》为题材,抛砖引玉,希望医药保健品行业专业营销人士共同参与“寻求新的出路与发展”。(接上期)
六、组合战术 精耕细作
很多企业家经常提“战略、策略、战术”,那究竟什么是战略、策略、战术?笔者认为战略简单地说就是“干啥”,策略就是“咋干”,战术就是“用啥干、干的漂亮”。对医药保健品行业来说,如今的市场环境,不是你啥都用了就能干好,我们的可用的武器很多,但不能乱用(武器都需要花钱购买),做市场就像打仗一样,除了“硬战术”之外,还得有“软战术”,硬战术是可见的、具体的东西,如海报、广告片、宣传页等之类的东西,软战术是无形的、思想性、程序性、先后性、严谨性、科学性的东西,如用啥东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多少、用什么方法组成的操作方案就是软战术,而所用的沟通、宣传、传播的具体东西就是硬战术。以前一用就灵的现在有可能就不管用了,但也不是以前用过的战术现在不能用了,这其中的奥妙就是“战术组合”,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宣传武器、同样的市场,不同的两个经理操作的结果截然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他们的软战术不同、操作市场的精细化程度不够。哈药集团三大药厂的风格不同,但传播方式相同,成功之处就是“单一手段规模化,其组合体现在央视、卫视、地方台的三级战术组合”。脑白金、黄金搭档成功之处就是“一台多样化的节目组合,属于海陆空立体化作战战术”。中脉“睡眠系统”成功之处就是以“会议营销”为中心的相关营销战术链接组合,所有手段都为其“会议营销”服务,天曲成功之处就是由“系统化战术手段组成的会议营销”,会前、会中、会后各有一套系统的操作办法。总之有的是“横向的战术组合”、有的“纵向的战术组合”、有的是“立体性的战术组合”、有的是“单层面的组合”、还有的是“多层面的战术组合”。不管什么样的战术组合,我们沟通的对象都是“患者病人或与患者最亲的人”,其他都是“形式表现”。
目前,医药保健品行业的硬战术有以下几种:(处方药不能在大众媒体广告)
1、电视广告主要有:品牌广告、机理广告、专题广告、病例广告、新闻广告等;特点是直观可见,简洁明白、价格较高、单位时间传播面广,弱点是广告内容不能停留、传播信息量小、见效慢。操作难点是:电视台的选择和时间段安排。
2、报纸广告主要有“软广告、硬广告”,易操作、机动灵活,关键是要有专业文案策划和创作人员、设计人员,否则广告费很容易打水漂。3、电台广告主要有品牌广告、讲座、热线解答、专题等,易操作,关键是讲座热线的水平一定要到位。4、专业书刊,一方面可在专业杂志上广告,一方面可买书号,编印书籍宣传。5、自制宣传品:专刊、宣传页、不干胶、招贴画、展示盒、促销品、赠品、VCD、杂志、报头报刊、邀请函、活动通知、入场券、优惠卡、代金券等等之类的宣传物品。目前,常用的软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产品上市发布(推介)会/临床应用经验交流会:主要用于临床、招商、学术推广等。2、医学成果报告会、免费体检、专家报告会、联谊会、康复报告会、免费大赠送、疗效分享会、健康大使评选活动等,直接针对于患者的推广、宣传、销售。3、终端陈列比赛、营业员销售竞赛、终端联谊会、终端促销活动等针对于销售终端的活动。4、800免费咨询电话,电话回访、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咨询会、义诊、康复工程等。5、会议营销、数据库营销、服务营销、旅游营销、专科营销、电话营销、终端拦截等战术营销,任意单一战术都有其缺点和弱点,必须根据自身的目标人群、市场定位、产品等方面进行战术组合,并将每一个战术可操作化、模式化,然后精耕细作市场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结:单一手段规模化和多种手段整合化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战术组合方式。著名营销专家李武菁曾经说过:我们说服一个患者需要(编制、编造、设置)若干个理由,而患者拒绝我们只需要一个理由,因此我们在做营销时需要准备若干个让患者相信的理由。这句话说明了战术组合的重要性,战术组合的深奥性和科学性。就拿广告这个战术来说,必须具备两个作用,第一个是把患者(有需求的人)从大众中挑出来;第二个是向患者求爱,让其喜欢你;当然最好的宣传就是“个性化广告”,这一点一般企业很难做到。除了战术组合之外,还要对市场“精耕细作”,在这个“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我们必须得做“对”每个环节,还得做“好”每个细节,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并将这些环节和细节用“点、线、面”串起来,就是一套非常好的战术组合。
七、先做销量 再做品牌
提起“医药保健品”做“品牌”,有可能80%以上的医药营销人反对,而恰恰80%以上的“广告策划公司”赞成。那么医药保健品究竟能不能做“品牌营销”,不能简单地回答“能或不能”,我国著名策划人叶茂忠给深圳海王生物做的“品牌整合传播”单从“品牌营销”的角度讲,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许多医药保健品人士批评叶茂中海王的策划案例是失败的。因此,笔者在此提出“先做销量,再做品牌”的经营之道,供医药保健品专业营销人士点拨。销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销量就不可能有品牌。品牌是社会公众、消费者给你的,不是商标局给你的。因此,对中小型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第一步应该学会卖货;第二步学会做品牌。下面给你做销量的几招(只适合疑难杂症市场),仅供参考。
第一招:出本书,针对于自己的产品线,结合“病理、病例、健康等” 知识出一本书;
第二招:拿着书通过“调查、普查、统计、征集”等方式建立数据库,如果你是搞糖尿病的就建立糖尿病的患者数据库。第三招:与“医院、药店、专柜、社区门诊”合作成立服务中心,设立专家咨询热线。第四招:找一个专业文案高手编制一套“系列广告文案”,不断地向患者直接发送相关资料。
第五招:成立治疗小组、咨询小组、服务小组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并不断实现销售。
第六招:开发新患者,不忘老患者。定期举办“康复俱乐部”活动,实现规模化销售。
第七招:完善各个环节和细节,成总结模式, 实现规模化推广(如果没有把握,可找专业医药保健品策划公司策划以降低操作风险)。
总之,有了销量,进行品牌化运作、推广,笔者认为是非常轻松。如果你的产品是治疗“疑难杂症”的,你就做“企业品牌”和“行业地位品牌”,如“蜥蜴团队”就是榜样,如果你是治疗各种小病的,用来保健滋补的,完全可以做“产品品牌”。总结:没有销量就没有一切,销量是医药保健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品牌是企业壮大和规模化发展的基石,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因此,对中小型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先做销量,后做品牌具有战略发展意义。
八、整合资源 突出重围
回首医药保健品营销十余年,笔者亲身经历了“医药保健品”的各个营销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一个好产品、每一个好领导、每一个好模式、每一个好团队、每一个好机会都成就了一个个知名的医药保健品企业,20%的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对于中小型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笔者认为:医药保健品要靠“战术制胜”已经很难突破了。纵观医药行业,医药生产企业6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有资质批发企业15000多家,医疗单位15000多家,药店近20万家,还有一部分游击队还没算在内,做药的人都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困境。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到2004年底,中国的医药分销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在这样的形势下,医药保健品市场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国内已有一些大的集团公司正在进行“圈地运动”,正在进行着大的“资源整合”。尤其是在“医药保健品营销领域”亟待整合! 总结:当你弱小的时候,你只能适应环境;当你壮大的时候,你就会影响环境;当你强大的时候,你就会改变环境,企业的免疫力就等于发展力。资源整合除了有形资产之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无形资产”,整合的前提是必须有“优势”,只要你有“资本、品牌、人才、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就可以整合资源;只有善于研究医药保健品行业,机会就在我们的面前,做大作强是每个企业家的雄心壮志,在“资源整合”的道路,笔者相信一个真理:谁先走一步谁就先受益!谁先受益,谁先突出重围。李武菁,资深营销专家、实战派营销策划师,博瑞管理在线智囊专家,酷乐团队创始人,现任酷乐团队策划总监。曾在国内知名医药保健品企业红桃K集团、傅山药业集团、修正药业集团等大型企业担任过企划部长、营销总监、策划总监、营销副总助理、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一直致力于市场经济的研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和营销理论——《阿福托市场经济学》、《摇钱树营销论》、《方圆营销策划学》等著作,擅长营销策划、文案创作、体系建设、营销培训、管理咨询、品牌规划、战略研究等,电话:13837109221,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愿与广大营销、策划、广告、医药保健品等各界朋友交友合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