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一个企业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目前怎样(how)而是为什么要这样(why)。
曾几何时,那些自诩聪明过人,招摇过市的管理大师们,突然间似乎变得江郎才尽,销声匿迹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这些大师们所倡导的管理模式,口号,专利配方以及与其匹配、所谓神奇的管理方式曾风靡一时;有关的书籍,期刊层出不穷,发行量飙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居畅销书榜首。这些出版物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每位大师作者们都不遗余力地推出崭新的、时尚的模式和口号,并将其视为惟一的济世良药而倍加推崇。从企业技术重组、全面质量管理、时间竞争、项目外包、标准共享,到核心能力评估、顾客关系管理等等,一系列新名词、新概念频繁地见诸报端,使人耳熟能详。
当我们在考虑引进管理模式时,是因其新颖时尚而用之,还是因其实用优秀而纳之?我想,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显然会选择后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避免盲目性。我本人曾在美国的某企业中长期担任监事会成员。据我观察,这类企业对有关的时尚模式往往趋之若鹜。常常在《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有关时尚管理模式的介绍文章之后的三至六个月内,这类企业便会开始采纳并推广有关模式。当然,在这一时尚模式浪潮的冲击下,德国企业也很难置身度外。但值得庆幸的是,与美国同行们相比,德国的经理人显然更加务实,具有更强的抗时尚能力。在经济假繁荣时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被人们嘲笑为落伍分子。事实证明,他们才是信念坚定,不为所动,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实在是棋高一招。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被公认为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大师。我曾多次和他探讨有关管理问题。他始终认为,绝大多数所谓的管理模式是无聊的,会使人误入歧途。当人们不顾现实条件,不加分析,片面地,夸张地,盲目地采纳这些模式时,灭顶之灾就在所难免了。无须回头远顾,我们就不难发现,几年前风流一时的诸多样板模式早已风光不再,从地平线上悄然消失了。
翻开上个世纪80年代的出版物,我们不难发现,IBM曾因贴近顾客的经营理念和超群的经营业绩,被视为最佳的企业代表,受到广泛追捧。到了90年代初,一本介绍日本汽车工业管理的书《改变世界的机器》畅销全世界,经理人们谈“日”色变,似乎日本汽车业可以傲视群雄,举世无双。再稍后一段时间,一些计算机公司,比如康柏,戴尔等等,被追捧为新典型,成为世界上其他公司争相效仿的对象。而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和移动通讯业又迎面扑来,亚马逊,雅虎等又被视为新的标杆。这些企业似乎找到了智慧之石,成为其他企业的指路人。但时过不久,誉声尤在,这中间的多数企业却发现自己已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财务危机中。
综上所述,优秀的管理,其短期业绩与时尚模式恰恰毫不相干。如果认同这一结论,就应该像德鲁克所建议的那样,用历史的、长期的眼光看待成败,而非急功近利地以季度作为业绩的评价,衡量单位。只有深入地、细致地、全面地理解了这一结论,才能避免被暂时的业绩起伏搞得眼花缭乱。
事实上,对一个企业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目前怎样(how)而是为什么要这样(why)。过去几年中证券市场的乍暖还寒,及近期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似乎都从不同的侧面印证了这一道理。只有那些经得起历史标准考验的,能圆满回答“为什么”这一命题的模式,才能引导我们进行持续的,卓有成效的管理。只有真正了解过去的人,才能正确地解释现在。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可能较好地理解未来。丹麦哲学家索伦·基克嘉德曾说过:“只有回忆过去,才能理解现在的生活;只有向前看的人,才能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