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鳞虾和腾讯—QQ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竟然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物的。虽然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但它们的主食却是比自己小不知多少倍的鳞虾,一个鳞虾塞蓝鲸的牙逢都够不上,但依靠海洋中鳞虾资源的庞大,蓝鲸自古以来一直完美地生存着。
在企业生存中,我们往往喜欢猎豹的猎食方式,总想一口咬个“饼”,才觉得有前途……我们往往看不起鳞虾这样的利润。殊不知:鳞虾虽小,依靠一天吞下四千万只鳞虾,一头成年蓝鲸足以维持一天所需要的能量。
腾讯就是条靠“吃”QQ长大的蓝鲸。腾讯在其发展QQ战略的历程上,其积极保持网络优势,积极发展,庞大其QQ用户群。QQ用户的数量的庞大就是它走向了今天的辉煌的基石 。
在腾讯在发展模式还未被大众认识之前,大部分“行业内精英”不屑一顾这种“吃鳞虾”的战略。事过境迁,依靠用户群庞大的优势,腾讯一跃成为国内价值最高的网络公司。2003年年底腾讯称自己已经拥有1000万短信用户,短信年营业额达到4亿~5亿元……;腾讯2004年9月份统计注册用户数为2.3亿户,其中活跃人数为7100万。截至今年2月,其用户数已经达到2.8亿户,活跃人数达到9200万。有人推算,假如其收入和活跃用户数能同比例增长,那么最近两个季度营业收入估计能超过4亿元……目前,“腾讯搜索”已悄然排到了国内第四的位置,次于百度,google和3721;中国用户最常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首选QQ,比例为74%,其余依次是微软的MSN约占20%,网易泡泡仅占4.00% ,……;小到初中学生,大到退休人员,QQ聊天,QQ游戏……QQ的企鹅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角落,可以说家喻户晓。转瞬间,腾讯这只“小企鹅”长成了“大鲸鱼”,同行们红了眼,然而已经望尘莫及了。腾讯的吃鳞虾战略主要建立在:用时尚和廉价来壮大它的QQ用户。庞大的QQ群落是腾讯走向今天辉煌的铺垫。用时尚抓住了消费人群的心理,用廉价确保了其策略的有效部署。所以,腾讯取得了客户群数量和收营的滚雪球效应。
在寻呼机走向没落的时候,腾讯首先提出了一种“网络寻呼”的概念,即今天所谓的“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别CALL我,Q我!”成了流行的时尚。凭借网络发展的大众化趋势,凭借广阔的中国人群优势,……QQ以一种崭新的,免费的,时尚的通讯工具,闪亮进入大众的眼帘,并一下子吸引的年轻人的眼球,风靡全国。
当时的QQ还是个免费的软件,对于腾讯来说,它不仅不赢利,还在垫钱。不过那只是腾讯吃鳞虾战略的第一步。腾讯今天的成功,无疑是它意识到,做QQ这样的“即时通讯”网络服务,必须依赖建立广泛的用户群落。赢得了数量,就是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只有拥有了数量,才有可观的效益。免费软件QQ完成了发展广泛客户群落的前奏。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需求的时代需求,腾讯用户的不断攀升……腾讯开始发展会员服务和网上增值业务等网络收费服务业务。用户群的庞大,逐渐显露腾讯吃鳞虾战略的优势端倪。今天,腾讯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类:其一、付费会员服务,如每月会员费约为10元、超级玩家,每月会费约为10元……; 其二、以短信为主中的网上增值业务,如移动QQ:每月5元(而且其中部分收入中大约20%-30%要交给移动和联通)……等。这样的廉价消费来吸引更多的客户群。就单个QQ消费而言,这样的费用对消费者来说算不得什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只不过是虾米。至今,腾讯发放的QQ号码还有大部分是免费的,或许平均到每个QQ帐号,腾讯能从中的收益微乎其微。但现实中的腾讯已经成为了国内网络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之所以不可忽视,并不仅仅是它目前的可观业绩,主要在于它拥有越来越庞大的用户群。QQ基数的庞大,让腾讯信口吞来,就是一口肥实的利润。即使以后的腾讯在积极发展QQ的付费消费方向,我想他的发展还是要把QQ的时尚性和相对的廉价性放在首要的策略上,只有这样,它才可以牢固拥有广大的消费者人群,来壮大自己的“食物源”。
如今,腾讯依靠其庞大而且忠实的用户群;充分发挥“即时通讯”的客户端优势,集成通讯聊天、搜索、邮件、交友、资源导航、商业信息、文件共享、在线论坛、娱乐门户、以及各种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增殖服务(如招聘,办公用品导购等等)等等时尚服务于一体,与同类软件相比,它的综合性能完全超越同类之上。那就是它能继续牢牢把握住用户群落心态的思想基础。腾讯还计划:花大约一年的时间,让目前所有免费用户中的至少60%转变为付费会员,每个会员每年付费大约在60元~80元之间。这样的费用,对原先10元/月来成为会员来说是降了近一半的价,所以把免费用户中60%变成付费用户,不是没有可能。抓住时尚,把持客户群消费心理……来有效赢得数量和市场,这就是腾讯吃鳞虾的长远战略思想要害。
企业经营中很多企业看不起小的像鳞虾的利润,人们往往喜欢猎豹的猎食方式,总希望一口咬只羚羊。殊不知:鳞虾虽小,可是100%被鲸鱼吞了下去,而且资源丰富;而猎豹吃羚羊却要吐去骨头,虽然羚羊肥大,但猎豹捕到羚羊的概率也只是20%;人们更容易忽视:在中国很多领域,多的就是鳞虾,而不是羚羊是现实。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猎豹也去吃鳞虾,而是说要看到薄利多销有他特定区域的优势所在。敢于吃小,善于多吃,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