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21世纪网的记者拿着样品来检测的时候,是以一家公司的名义来的。”11月22日,天祥集团中国区总裁柏学礼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柏学礼介绍,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天祥集团一般是不对个人委托的产品进行检测的,符合检测的要有两个标准,一,生产商自己提出来进行的检测,另一个则是有贸易关系,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提出来进行检测,但需要提供合同单、销售证明等,除此之外,并不会接受媒体等机构提出的检测。 柏学礼回忆说,10月25日,21世纪网以某家公司的名义拿来样品进行检测,具体的报告是在10月31日出来的,结果显示,该样品中含有塑化剂。

而后的10月19日,在媒体报道后,天祥集团才意识到自己已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我们马上进行内部调查,在两个实验室再次进行测试,仍显示与第一次评估结果相同,我们的鉴定没有任何问题。” 关于鉴定品种是否为酒鬼酒,柏学礼则表示,天祥集团无法对样品的品牌做出判断。 柏学礼说:“我只能说,他们送来的样品酒是绝对含有塑化剂的,这点毫无疑问,而且11月21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也证实50度酒鬼酒的DBP为1.04mg/kg,与我们检测出来的1.08mg/kg相差不大。” 柏学礼也表示,在此前,也曾有过企业自己找上门来,要求做白酒的塑化剂检测,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天祥集团并无公开报告的权利,而最近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这些由企业主动送检的报告必须抄送政府相关部门一份,以备案,如果有问题政府也能及时发现整改。“不过我们食品领域的检测做的很少,只有1%左右,主要的业务都集中在电子、玩具、能源等方面的检测。” 据记者了解,天祥集团为一家英国上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均设有分支机构。 “这次的检测费用只花了不到1000元。”柏学礼说,而他无法想象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鬼酒鬼塑化剂超标”风波爆发的19日至22日4个交易日中,在交易的白酒股无一幸免,全部大幅下跌。 柏学礼表示,事情发生后,包括酒鬼酒和一些投资机构也都打电话过来质疑,说法众多,“但我给他们说,作为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只对结果负责,其他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 柏学礼表示,目前在欧美主流国家,很多都限制了包括DBP等6种塑化剂的使用,而因为中国工业水平落后,至今仍没有相关规定禁止使用一些品种的塑化剂,使用仍然较为广泛。 多位人士认为,国家应该立法禁止含有塑化剂的产品在白酒行业的使用泛滥,对违反者严惩,增加违法成本,来净化白酒行业的空气。“不过庆幸的是,这终于挤破了白酒行业的一个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