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02年12月16日,五粮液集团2002年经销商大会召开前夕,五粮液集团服务公司发出通告,宣布今后不再从事白酒的生产和经营,五粮液服务公司旗下的情酒、岁岁乐、交杯喜等30多个品牌受到了这一政策的“制裁”,此举不仅引发了参会者特别是服务公司系列品牌开发商的较大议论,其后还引发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评论。本文作者在几年来一直关注五粮液的发展及五粮液集团系列品牌走向的基础上,作出如下评论。 船要远航,必要减负 酒业如海。五粮液是一条船,是类似航空母舰的一条大船。而系列品牌是一叶舟,舟有大有小,有大如金六福者,也有小如情酒辈。
小舟为了远航到成功的彼岸,纷纷借助五粮液这艘大船的威势,由昂首前行的领航者拉拽前行。
但过多的牵挂也会影响大船前进的速度和稳定性。
五粮液要的是如金六福、五粮春、浏阳河等可以护航的舰艇,而非那些更多起增加前行负荷作用的羸弱小舟。
新世纪的头两年,整个白酒业遭遇到了大的风浪,新的酒税政策给那些正规纳税的企业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加上终端市场运作费用的大幅提高,很多白酒企业举步为艰。
起风浪的时候,五粮液为了更加稳健地行驶,减负是一种必然。
优胜劣汰,市场无情。弱小者往往是率先被淘汰的,而服务公司的系列品牌多属此列。
开发商应早有预料 2002年12月16日,当宜宾五粮液集团服务公司宣告今后不再从事白酒的生产和经营时,相关的系列品牌开发商顿时傻了眼,茫然无措的样子,犹如在航行时被无情地抛弃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应早有警觉。
2001年的12月18日,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徐可强在经销商大会上明确表示:对市场开拓较好的系列品牌,五粮液将重点支持,其余的则任由市场淘汰。弦外之音,系列品牌应全力做出成绩来。2002年6月,徐可强在接受笔者独家专访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在此期间,业界不少文章的矛头都直接地对准了五粮液服务公司。
那时,稍有风险意识的系列品牌开发商就应该预测到五粮液可能采取的策略措施,并针对于此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开发商最大的压力来自下设的销售网络 遗憾的是,事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者凤毛麟角。
这些系列产品遭遇的压力不仅仅是失去了五粮液强大的品牌支撑,还有一些能够直接能体现的损失,比如已经印制好的包装(因为印有五粮液的文字和标识,所以不能使用),而最让他们难受的可能是来自下级销售网络的压力。
服务公司某品牌下级经销商陈先生表示:“ ‘五粮液’是块金字招牌,消费者认。现在取消了,不让宣传是五粮液的产品了,外包装上也不能再有任何与‘五粮液’有关的文字、标识,这对我们开拓市场带来了非常非常大的难度。而且,前期做的宣传费用是我们垫付的,并且都强调了是五粮液的产品,现在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我们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我们公司声誉的下降。”陈先生强调,他和其他几个经销商正准备联合向该系列酒的开发商索要一个合理的补偿赔付。
在海里,游向何方? 听说很多服务公司品牌正在与五粮液及相关部门交涉,希望能够有一个有利的补救措施出台。其实,即使五粮液做出一定的让步,也无法改变这些品牌今后成长的巨大阻力。虽然五粮液集团服务公司不再从事白酒的生产与经营,但五粮液股份公司和五粮液集团保健酒公司的大门依旧敞开。
目前,这些品牌最好的办法是挤进五粮液股份公司或保健酒公司的船舱中,继续酒海的征程。但五粮液股份公司和保健酒公司的门槛无疑要比服务公司高,只有强者才能幸运地挤身其中。据最新消息,原属于服务公司的金交杯已经成为了幸运者之一。
没能挤进这两个门槛的,除了愤愤地埋怨五粮液几句外,更多的应该反思当初自己为什么没能在五粮液的呵护下做大做强。
市场是无情的,最终被淘汰者惟一的出路是痛定思痛,全力地边挣扎边加强在酒海中生存和前进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