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案 品牌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 

  在人口众多、牌子林立的现在,想要树立一个品牌,真的是委实艰难。但有时想想,也没有什么,此时更有一种“禅”的感觉,未悟透时以为“金”,悟透之后不过如此。 

  品牌忌“有我”。 

  这是塑造品牌中的大忌。很多产品策划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塑造品牌,主观地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是“出自名门闺秀”,或是“下里巴人”。虽然在许多产品设计之初,策划人员就提出“我希望这产品是高档”的。但高档与否,并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 

  更有一些定位更是和消费者无关,消费者一句“关我啥事”就把企业的努力(代表着资源付出)拒之门外。如那个“**鹰,胜利之鹰”,您是什么“鹰”,关我什么“鸟”事,我是人就行了。 

  品牌不是自己的,是“消费者心中”的印记。 

  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消费者所思所想才是品牌的关键。策划人的注意力所集中的是“消费者”。在思考时不妨如是想:这个产品是服务这样的一些消费者的,消费者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消费者希望这个产品具备怎样的功能。   

  品牌忌“无我”。 

  这同样是塑造品牌的大忌。这或许是让人犯困,咋了? 

  “有我”是个出发点的问题,“无我”是个风格问题。 

  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逐流者”和“流逐者”。 

  逐流者是人云亦云,入人群而无法辨;流逐者是坚持自我,于人群中光芒四射。品牌若人,一生追求完美,并趋于伟大才会让人感动;抑或一生怪异,让人惊叹。但二者都需要让人甘愿“逐流”。 

  品牌要坚持自我,要慎出产品,联想曾经是PC领袖,一句“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让人感动、让人自豪。但后来,进网络、推手机,如同猴子掰玉米。一个伟人总会取舍,知道“得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看大千世界风云变幻,沉得住气甚是关键。 

  品牌要风格统一。想迎合谁很重要?更不要随便放弃。   

  品牌忌“超速” 

  据说**糖果十分成功,在短短的一两年里成为糖果业中的第一品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易得”的也“易失”,这是个“道”。 

  品牌涵括“概念”但远远高于“概念”,更多时候,品牌都快成为了一种信仰。大风大浪终究是暂时,回归平静倒是“最真”;爱情的轰轰烈烈终究短暂,相知相守的平淡倒是最真。 

  很多所谓的“概念”起于一时,随着机缘的变化,这概念就要被淘汰,因此这不是什么品牌。 

  “超速”会让一个牌子大起大落,“超速”会让企业在速度中忘去了明天。   

 品牌文案 品牌之道

  品牌忌“慢行” 

  “超速”和“慢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超速”是避免短期的炒作而忘却长远的方向;“慢行”是无视丰富和完善品牌大好机缘。 

  机缘难得,因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有势(甚至是“有事”)可借,如2000年的跨越新世纪、2008年的北京奥运。这些好的机缘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倘若能借势炒作个把概念,并在这个概念中寻找一些“长久”的元素,且持之以恒地去塑造,这倒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或丰富点。 

  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所以需要不断提醒,否则品牌将在时间中被冲刷殆尽。 

  “慢行”会成为“逐流”而失去自我;“慢行”会让心智资源更加稀缺而无法前进。   

  那么品牌到底该如何去塑造呢?“无我”为起点,“有我”为风格,“超速”时想久远,“慢行”时抓机缘。而基于此上的内外整合、长短相宜也是需要费尽心思。 

  仅以点滴引玉之用。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92-7176672,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3026.html

更多阅读

互联网思维 世强探寻互联网思维下的品牌之道

根据世强品牌观察,近年来,受高端餐饮回归大众消费赢取市场以及互联网的冲击,餐饮行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寻求突围,而世强认为借助O2O商业模式发展已经成为多家企业的不二选择。但如何在市场快速打响品牌脱颖而出,也成为多家餐饮企业绞尽脑

文化产业园策划方案 品牌之道——不要策划要文化

如果说,好品牌都不是策划出来的,这话可能有点太绝对。但是说,绝大多数策划出来的品牌,都不是什么好品牌,这个却是不争的事实。总结中国几十年来先后倒下的很多品牌,以及分析至今公认的一些好品牌,基本上都印证了这个事实。这对从事品牌策

道口烧鸡品牌 品牌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墨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弄得口干舌燥,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你再看那公鸡,在黎明时啼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都很留意。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

小包装 小包装植物油的品牌之道

     金龙鱼1991年开创小包装调和油品类至今,中国小包装植物油已成为一个涵盖多个品类、拥有众多品牌的市场。如何长期赢得市场,是每个品牌都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柯达、诺基亚的没落以及HTC等众多品牌的兴起给我们的启示是:品

战斗专注持续时间 专注、 持续的品牌之道

     专注、持续的品牌之道从2004年赞助《剧院魅影》开始,我全程参与了雅姿的品牌赞助活动,雅姿在艺术营销之路上,八年来是一个从摸索到渐渐成熟的过程。  回顾这八年来的经验,首要的就是如何选择赞助项目,一定要专注于赞助项目是

声明:《品牌文案 品牌之道》为网友弥漫雾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