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走出去”没能“拿回来”的海外欠账,累计至少高达1000亿美元。在走向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临界点之际,如何绕开“拿不回来”的黑洞,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而另辟蹊径的中国好孩子集团却让老外们大跌眼镜,凭借难以置信的每半天推出一个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好孩子”在美国儿童自行车等童用市场已占据半壁江山。与此同时,2200多项专利成就了“好孩子”中国儿童第一自主品牌的地位,并进入全球4亿家庭。这被业内称为“好孩子现象”,说明自主知识产权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环境存在四大缺失
“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环境存在四大缺失。”复旦大学品牌博士后任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这四大缺失首先是品牌融资制度缺失。品牌作为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法律制度已设定无形资产可以作为公司股份,但融资制度缺失。适应于中国本土的、科学的品牌(商标)价值评价体系仍未出现。其次是在本土品牌产业化的道路上,品牌歧视问题已显现出来。品牌传播成本居高不下且升幅明显,致使愈来愈多的自主品牌囿于自身实力失去其在传播市场的话语权。再次是自主品牌产业同业协会缺失,自主品牌的市场自组织体系、功能严重匮乏。最后是品牌产业化经营急需品牌通才。
正是由于这些诸多因素,使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陷入外资品牌的一片包围中成长。而“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也并不好做。仅以美国市场为例,10年前,在美国市场启动一个品牌得花1000万美元,而现在已涨至1亿美元。这还仅仅是品牌启动的成本,而品牌维护的成本还未算在内。
中国企业凭自主知识产权挺进国际市场
对于“好孩子现象”,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副司长文希凯女士认为,“好孩子”具有的专利意识十分关键。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目前我国企业最突出的问题是“两头空”,即只会加工甚至组装,而研发和销售才是企业最能获利的两个环节。而“好孩子”以研发、制造和销售上的三翼联动启动国内市场,闯入国际市场。好孩子集团董事长宋郑还说,要做世界上别人没有的品牌,因为跟着别人走是不可能领先的。
初进美国市场时,“好孩子”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对经销商的报价几乎就是成本价,这与中国目前绝大多数从事OEM(原厂委托代工)的企业完全相同。但是,美国经销商更看重质量和新颖性并重的产品。既然只靠低廉的价格并不能有效地打开美国市场,“好孩子”便另辟蹊径地开发出了在美国市场红极一时的“爸爸摇妈妈摇”童车。由于这款童车极具创意,美国COSCO公司总裁果断决定与“好孩子”展开全面合作。但他当时只愿意好孩子集团为自己OEM。宋郑则坚持用“好孩子”品牌,只由COSCO公司负责代销。最后双方各自让一步,推出了“COSCO-Geoby”这一“好孩子”在海外市场与“COSCO”联袂的品牌。
在美国家喻户晓的“COSCO”之所以向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好孩子”让步,完全是因为好孩子集团拥有知识产权和开发技术。而正是凭借知识产权这把利剑,在中国的苹果汁、大葱大蒜、纺织品、彩电等不断遭到反倾销指控的情况下,“走出去”已10多年的“好孩子”至今未受到一起反倾销指控。目前,好孩子集团拥有2200多项中国专利和40多项海外专利。
每半天出新品让对手克隆都来不及
宋郑还说,“好孩子”最不怕别人模仿,模仿只能使竞争对手永远跟在“好孩子”的身后。其每半天推出一个新产品,强大的研发能力使其竞争对手既使模仿和克隆都来不及。这使“好孩子”婴儿车在美国的销量已连续5年第一,在中国童车市场的销量已连续10年遥遥领先。
至今,“好孩子”已在国内打赢了近百起专利侵权官司,被法院判获共1000多万元赔偿。目前,“好孩子”还在筹备起诉一家世界著名儿童用品企业的专利侵权诉讼。令人惊讶的是,这家世界知名儿童用品企业正在与“好孩子”商谈合作事宜。但“好孩子”认为,合作的基础是彼此尊重,起诉专利侵权与合作并不冲突。在其专利诉讼压力下,一些原来的“懒汉”企业被迫改变了简单模仿的发展路径,从而间接推动了整个行业逐步走出低层次竞争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