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地位有多高?潘多拉转述过的这段文字比较有说明问题,我再转述一遍:10月24日下午,在2004年央视黄金段广告招标说明会上,为了极言央视影响力之大、在央视投放广告之千值万值,白岩松对前来参会的广告商说, “一条狗拉到中央台连播30天,自然会成为一条名狗,我不过就是那条名狗而已……因为中央台太好了,所以我一直赖在里面。”据说此言一出,“广告商们笑得合不拢嘴”,这就是说,“到中央台做广告保证出名!”
广告做到这样的份上,不能不令人想起气功师卖药。这当然只是名觜的“又一嘴”,不过,这种场合,比起播新闻来,可能更加自在,所以这一嘴可能比在新闻节目中更加诚实。谁说不是呢,说到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他们可是真的有理由这样自信的。
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竞标,已经历时十年。按央视自己的说法,它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这场招标会,已经被经济界公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市场变化的风向标”,也是“企业预期的信心指数”。 他们说,他们的广告收入,“与中国经济一起成长”。除了央视,谁也不敢这样自夸的海口。如果从数字到数字,大体也不能说不是这样:“事实上,这些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招标的金额一直在大幅攀升。2000年为19.2亿元,2001年为21.6亿元,2002年增加到26.26亿元,2003年达到33.1465亿元,与此相对应,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总收入也从1998年的44.45亿元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63.8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在稳步上升。 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万亿元,2001年为9.7万亿元,2002年突破了10万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都在7%-8%之间。2003年前9个月中国经济增长8.5%。”
这就是央视的“广告经济学”。
可是,这样的类比意味着什么呢?
在广告这一面,央视不负担政治任务,是“把蛋糕做得越大越好”,而国家的经济增长可是不能像央视的广告增收那样只考虑自己的小气候,那是需要考虑全局需要协调发展。
央视的广告行为,只能是逐利行为,不再负担用“美好的……塑造人,教育人”,也就是说,它并不需要负担社会责任。举例说,当年的秦池,七亿多的广告投到央视,虽然是出名了,但这个酒是从此再也见不到了(据说还欠着一笔广告费没法再给)——秦池没有跟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一起增长”,没有人找央视负责,就因为那是央视作为一个企业的逐利行为,如果是做新闻做垮一个企业,就不对了。
经济学是应该讲行为道德的。可是,“央视经济学”为什么不负担这样的社会责任:分析一下,七亿广告对一个酒厂来说意味说什么?如果它生产七千万瓶酒——中国家家户户都能摊到一瓶啦,这个生产奇迹如果发生的话,中国每一家人平均要摊十多元广告费,如果放在酒杯里,每一杯至少也要一块钱(如果只是供少数精英分子享用的高贵奢侈品,这样的广告比例应该没问题)。现在,又有一个在央视黄金时段投两亿多的奶业出现了,如果这个企业在来年要产出两亿多千克奶制品的话,每产出一千克,或者说,消费者每使用一千克该企业的奶制品,就得给中央电视台贡献一元钱。
央视非但从来不分析这样的广告风险,央视新闻对栽在他们的广告门槛下的失败者,从来避而不提,反而一惯以自己一台独大的绝对优势地位,把广告当新闻做,在新闻中散布广告迷雾,甚至为此不惜往国家政治经济上扯。
你的广告挣了多少钱,这种数钱的勾当,本来应该独自窃喜的事情,我们国家的新闻品质再差,也不应该以社会公器和国家的电视资源,来做成新闻节目。可是,在今年他们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与国家经济一起成长”之后,他们同样把它搞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新闻事件,甚至是全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投钱多的,和他们自己广告策划高手,被请进了“新闻会客厅”,名嘴白岩松有一嘴没一嘴地与他们一起欢呼。这样利用新闻资源,是不是以新闻谋私?对此,人们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