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连锁巨头门店数量激增,厂家对进场费、产品展销费用、促销人员工资等的投入也随之增长。但现在不少连锁店销量下滑,我们的投入与产出越来越不成正比。……京城家电连锁店数量已接近100家,但销售业绩真正稳定的门店也就50家,超出近一倍的门店实际已有过度竞争趋势。……一旦有门店倒闭、清仓,损失最大的还是厂家……”
“…… 吸取上周在南京开店遭遇苏宁封杀的教训,本周六将在京正式开业的永乐采取了“两面三刀”的做法。昨日,暗中准备价格战已久的永乐突然给家电厂家发来一份《理解函》,声明如在京开业遭遇国美、苏宁封杀,将体谅厂家不令他们为难。一边服软一边继续进京,永乐的软硬兼施实际传递出一个信号:一场硬仗真来了……”
以上近日不断见诸报刊、网络的,围绕“国美、苏宁、永乐电器等几大连锁巨头在区
域市场的竞争”话题,引起业内、业外人士的普遍关注,而在此过程中,最苦的莫过于疲于奔命的供应商,一种声音似乎在替供应商鸣不平,可笔者认为这都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然走向,大家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家电连锁作为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零售新业态,其声势和气魄已远非传统的百货业和超市业态可比,以“国美、苏宁、大中、永乐、五星”为代表的一批家电连锁巨头正成为零售业的一股重要力量,巨大的资金流、强大的营销攻势已盖过此前盛极一时的百货业态。现在您随意翻阅报纸,到处可见家电厂商和连锁巨头们动辄半版、整版的彩版广告篇幅,其“抛头露面”的频率和“气度”已取代了其它零售业态,成为时下百姓最为关注的“零售业态”。在这场家电盛宴中没有所谓的“失意者”,其实大家都赚得“盆满钵盈”。市场决定了竞争走向,也决定了商家、厂家和经销商三者的命运归宿。
国美、苏宁、永乐在这场竞争中所采取的竞争策略无可厚非,试想如果没有商家的推波助澜,厂商的商品如何销售,没有资金的快速回笼,又谈何提升效益呢?大连锁、大流通的市场态势下,不能说孰是孰非,只是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商家更具强势罢了,为了“挤压”竞争对手而采取的策略也无可厚非。真正检验这场竞争的效果还是要看它真正带给消费者的是什么?是真心实意的回馈,还是“1+1〈2”的营销游戏。以本着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地方创收、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员工)”的角度来看待纯资本运作下的市场问题,或许更能体现中国特色。
一、 商家赚足人气,通过连锁效应,整合各方资源
在这场家电盛宴中,真正大赚特赚的还是商家,除去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不说,单是
以周为促销档期的营销活动,火红热闹的促销场面,名目繁多的赠品、送礼就让商家赚足了噱头,而“零资本运作”的零售模式更是让商家将大部分风险转嫁到厂家和经销商(以下简称厂商)身上。从最初的国美电器到后起的“苏宁、大中、五星”无不为频频开店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不是开店上瘾,而是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所做出的“自然之举”。通过连锁开店所形成的低成本运作,也为商家赢得了巨大的资金流量,让家电商家成为了整合各方资源的重要力量。说到“整合”,可以说家电连锁业为我国的民族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就是营销的力量。而在这场竞争中,无疑谁更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谁更能在营销手段上做出更新奇之举,谁更能赢得区域市场的胜利,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在全国市场上布下的重要棋子,谁也不想在像北京、南京这样重要的具有辐射作用的大市场上落败,哪怕输掉些许人气,也是老板们不愿看到的。牺牲在所难免,而最终的胜利者还是由市场取向决定。
二、 厂家盘活资金,借商家提升商品品牌实力
试想如果没有“国美、苏宁、五星”等家电业连锁巨头,“创维、TCL、美的、帅康”等国内家电厂家在百货业态的生存将是何等艰难,而专业店的品类优势、营销优势无疑为家电厂商们资金盘活、品牌提升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白交的学费”,在竞争中学会生存,才能愈挫愈坚。而一味地怨天忧人,只能让战线的失地愈发不可收拾,让生存的空间愈发狭窄。随着家电连锁门店的激增,在价格上的打拼将更加惨烈,这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在品类、质量和服务相差无几的时候,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利器之一。家电厂家更应在思考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上下功夫,而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商家做的只是提供一个“盘子”,而“盘口”的涨幅除了商家的营销炒作之外,更多的还要靠厂家的核心竞争力。或许只有在市场的打压下,厂家才会进一步练好“内功”。
三、 经销商赚取佣金,以销量定输赢
经销商在这场“盛宴”中也许是最无奈、最受挤压的,上有商家频施重拳,在赠品、价格上施加压力,下有厂家釜底抽薪,以销量定佣金。但最终效果如何还是要由市场检验,如果业绩不佳,作为产、销双方的商家和厂家不会“坐以待毙”,经销商也不会只做亏本的买卖,做为精明的商人,在这场“营销大战”中各取所需才为上策。
有报道称:“国美此次强攻苏皖上演近身肉搏的背后,最受伤害的还是家电厂商。有业内人士预言:国美苏宁南京之战有可成为厂商关系的分水岭。一批实力相当的生产厂家将重回自建店面,走品牌之道。”
诚实,在这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厂商叫苦不迭,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商家的销售指标而“自掏腰包”。也许这是一个信号,山雨欲来风满楼,下一个偃旗息鼓的可能就会是家电厂商;也许这是一个契机,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如何赢得更加彻底,更加以“赤裸”的心来面对消费者,面对市场,这才是家电业的生存之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中国的家电业需要更多的“国美、苏宁”,也需要更多的“永乐、大中、五星”参与进来,共同做大这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