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营销管理模式是一种战略,主要包含五种营销方法:八度营销、媒体营销、会议营销、公益营销、深度营销,全面覆盖了营销的三个阶段:
前端——信任问题:八度营销
中端——管道问题:传媒营销、会议营销、公益营销
后端——终端问题:深度营销
3T营销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获得公众信任度,能成功地建立有效终端,迅速提升终端的卖货量。
3T模式之——八度营销
八度营销是3T模式的核心表现方法,3T模式里提到的解决信任问题主要由八度营销来实现。一个新产品上市,通过“八度营销”的合理策划宣传,真正有需求的患者一定会被打动,从而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成为产品忠实的消费者。
第一度:机理可信度
购买医药产品不象买衣服。买衣服要求合身份、漂亮、潇洒,是一种纯感性的行为。而购买医药产品要求治病,是一种纯理性的消费。患者都要问:为什么能治好我的病?因此,以最简洁的话让患者明白产品的治病机理是第一位的。
第二度:政府支持度
在老百姓心中,政府拥有最高的权威性,获得了政府的支持,老百姓就相信。这也是公益营销在我国特有国情下具有极强号召力的重要原因。
第三度:专家认可度
生了病去看医生,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专家的话对患者来讲,具有最高权威性,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就等于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第四度:患者证明度
患者购买医药产品是存在风险,万一治不好病,钱就白花了。因此,谨慎的患者都会进行调查研究,看看别人用了之后的疗效究竟怎么样。这就是大家挖掘典型病例的根本原因。
第五度:疗效对比度
同类产品的激烈市场竞争,铺天盖地的广告,买了这个不买那个,比来比去,已经把患者搞晕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通过有说服力的对比方式让产品出彩。
第六度:舆论赞赏度
社会舆论、口碑往往左右了人们的判断。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影响的舆论载体,是最有说服力的。企业组织的各种活动与产品疗效宣传通过由电视台报道、主持人介绍传播给消费者,会让产品获得良好的口碑。
第七度:质量可靠度
质量是疗效的保证,产品严格按照GMP标准生产,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科学检测和鉴定,精选地道药材,精心泡制等等,这都会给消费者质量可靠的好印象。
第八度:品牌知名度
在老百姓的心中,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一定比某个不知名的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好,尽管可能他们都是按国家标准生产,科学检测也无差异。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3T模式之——媒体营销
在广告经济日益膨胀的今天,媒体行为几乎演变成为企业广告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显的一点就是广告费用有80%会投放在媒体上。媒体策略制定的优劣,足以影响整个企业的光荣与梦想!媒体策略,一般是指媒体的选择、媒体投放的制定以及媒体的整合,在具体运作中,广告公司都极力推荐媒体整合的广告传播方式,广告如同一场战争,海陆空全面推进,自然胜算更大。
我们知道,媒体间的功能差别很大,在传播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广告媒体整合传播就是基于合理、高效地利用媒体资源这一目的。在整合媒体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优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以下按传统媒体,新媒体并结合大众媒体与小众媒体的分类方法对媒体加以区分,介绍各媒体的特点及异同。
一、报纸:
1、平面静态方式表现的传播媒体,对消费者的文体水平有一定要求,能过滤掉一部分社会群体,内容偏向理性,但整体表现能力不高(尤其是对图片的表现能力)。
2、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深入了解所关心的信息。
3、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报纸,与党政机关联系紧密,更被读者奉为权威。
4、时效性差,并且同一版面有多个广告同时呈现,相互之间有较强干扰度。
5、从广告主角的度看,报纸媒体投入形式灵活多样,能机动地配合各种促销宣传活动。 二、 杂志:
1、类似报纸,亦为平面方式传播,但视觉表现能力强,颇具艺术美感,印刷精美,为读者喜爱,许多广告甚至被读者收藏。
2、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尤其是专业类杂志,因而能使得广告更具针对性。同时杂志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更高,一般杂志订阅者都有较强的社会购买力。
3、杂志内容一般关注某一领域,能进行深度报导,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最富理性色彩。
4、相比其它媒体,杂志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同一广告能反复传播。
1、 时效性差,广告安排不灵活,难适合做短期促销广告。
三、广播:
1、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一心二用”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在农村、学生、工人、司机中有较大占有率,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
2、时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影的效果。
3、信息较为感性,适合做低卷入度产品的广告宣传,能较好感染听众情绪,甚至达到煽情的效果,并能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
4、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四、电视:
最具实力的传播媒体,电视传媒的发展甚至推翻以前的某些广告传播理论,但在实际广告活动中电视媒体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其特点如下:
1、视听兼备,有完善的介绍、演示功能,内容详细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观众理解。
2、信息传播有强制性,观众选择权相对报纸杂志要小得多,如同广播也是依时间线性传播,但由于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同一时间会有很多人关注同一内容:如重大体育赛事、社会活动、国际会议等。
3、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
4、从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四大功能来看,电视无疑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其娱乐资讯,可谓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丰富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群都有较大影响力。
5、电视广告制作复杂,且投放费用更是惊人,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电视广告播放时间短暂,信息量有限,重复率低,很多广告主抱怨,投放在电视上的大笔费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 小众传媒:
一般是指户外广告、售点广告、接触式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小范围传播媒体。
1、户外广告,主要可分为路牌、灯箱、交通工具、霓虹灯等各种置于户外的媒介形式,其中路牌所占份额最大,并且与国内本土广告公司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户外广告媒体特点如下:
(1)具有明显地域性、城市化,覆盖面小,传达的受众数量有限。
(2)较难为目标群注意,并且传递的信息量有限,实际沟通能力不强,一般做品牌的提示性广告。但好的路牌广告视觉冲击力强,能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是其它媒体都无法相比的。
2、售点广告(POP)媒体:
一般包括海报、导购牌、展牌、展柜等广告媒体,可置于销售现场,由于其成本低廉,效果显著,近年来越来越被商家重视,发展迅猛。
(1)能与产品同时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广告主有很高的自主性,使得售点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对感性消费群体有较大影响力。
(2)有些POP与产品包装整合,对销售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诉求明确易被受众认知和喜爱,特别是消费者在做低卷入度产品的选购时效果尤为显著。
(3)能紧密配合各种现场促销活动,实用性强。但当POP数量较多时,如管理不善,易造成混乱,给消费者留下不好印象。
3、接触式广告媒体:
接触式广告媒体一般指能进入受众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广告传播媒体,主要有电话广告、DM单、传单、夹报等传播方式。接触式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能与消费者直接一对一沟通,使得其在媒体中占有较大优势,但在实际广告活动中,由于广告主对受众群体的分析不尽合理,目标数据库不完善导致接触式广告普遍传播效率不高,甚至在传播过程中被受众拒绝的事亦时有发生。
六、与传统媒体对应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网络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媒体集中了影像、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介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
2、互动性,指信息发布者与受众可以交互沟通,甚至是实时交流。
3、小众传播,针对某一群体或个体,可进行个性式信息配置,如电子邮件广告等。
4、网络媒体能超越国家,文化、地域的限制进行全球信息传播。
5、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
6、速度快,网络信息能实现全球实时发布和接收。
7、开放式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在各种不同种族群体、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信息传播。
由以上分析可见,各种媒体属性、优缺点差异明显,在广告活动中所发挥的传播功能亦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在营销活动象对市场、消费者细分一样,也对传媒的各种属性进行细分,然后因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高效的媒体组合。
3T模式之——会议营销
一、会议营销的产生
营销的核心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对品牌的信任,并长期的维护这种信任,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仅靠产品本身往往难达到这一目的,还要与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宣传,提供真诚地服务,有效地营销策略都是极具个性化的,只有精确的锁定目标消费者,并与之开展一对一的沟通,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方能提高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使企业得到长期的发展。
会议营销正是建立在一对一互动沟通基础上的一种整合服务营销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消费者资料库,收集目标消费者的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筛选出特定的销售对象,然后利用会议的形式,运用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等理念,与消费者面对面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服务,以便达成销售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涉及了信息的收集和有效化处理、目标人群的前期联系、现场的组织及跟进服务等方面。
会议营销的前身就是活动营销,活动营销分室内与室外,会议营销就是室内活动营销,室内活动营销具体讲是把消费者从室外请进室内进行宣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演变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来的。会议只是此种营销模式的形式而已,会议营销核心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式的沟通,会议营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以便与消费者建立长久的、稳固的关系,从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近几年来,由于保健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告、促销的市场效果逐渐下降,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消费者不再盲目的相信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而是注重产品是否具有卓越的功效及能否提供优良的服务,在这种背景下,会议营销以其针对性的服务、准确的宣传和较强的隐蔽性更好的适应了形势、满足了市场,会议营销渐渐的流行起来,一些会议营销操作较好的品牌,一次会议就能销售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目前,会议营销模式已引起整个医药保健行业的普遍重视,一些奉行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纷纷开始运作会议营销。
二、如何做好会议营销
1、塑造会议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1)把亲情服务贯穿与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现代企业要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应该具备良好的核心竞争力。会议营销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健康产业市场为很多企业运用,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有些企业把会务营销也称为亲情服务营销,简单的理解就是亲情服务贯穿于整个销售的过程。销售的过程,我们简单的划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部分,一般企业只是把服务放在售中这个环节上,部分企业亦注重售后部分的服务,比如海尔的五星服务等。真正能从售前就开始服务的企业就非常少了,会务营销企业在售前所做的健康知识灌输、亲情的投入、部分产品的试用体验等都是把服务做到售前。由此,会务营销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是:把亲情式的服务贯穿于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把服务做到售前也应该是当今营销的发展方向)。
2)对品牌深度挖掘,提升顾客忠诚度
我们知道品牌有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有人说当今中国健康产业市场除了同仁堂,其他都还没有品牌?言辞虽然有些偏激,想想也确实如此,从品牌三度来分析,无论是知名度、美誉度还是忠诚度,同仁堂都是优秀的。现在保健产业最热闹的事就是史玉柱卖脑白金,脑白金这个产品知名度是极高的,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却不怎么乐观,产品的生命周期令人担忧,这也难怪史玉柱先生总想乘着好时段,找个婆家把脑白金给嫁了,否则自己一世英明就可能毁在脑白金上。现代健康产业的大多数企业注重的是品牌的广度上的传播,也就是知名度的营造。对于品牌深度的挖掘不够,缺乏忠诚度的提升。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健康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偏短。会务营销企业在借助会议销售的背后,更多的是对顾客亲情式的服务,其实放开亲情服务不说,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流,多一些交流与沟通,自然多一些了解或是理解,顾客的忠诚度由此而生。因此会务营销企业第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对品牌深度的挖掘,提升顾客忠诚度!
2、充分发挥低成本、高精确的优点
在广告界有这么一句话“我的一半广告费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浪费在那里”利用传统媒体发布广告浪费是难免的。应用会务营销的方式,定位准确的把目标顾客集中在一起,数个小时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产品或是企业理念灌输,让顾客快速认可。操作一场参会顾客达到上千人,销售上百万的会议,现场的会议成本也不过五万元~十万元。销售成本是偏低的。
会务营销的优点再进行分析:
1、短时间、低成本、高效率培育目标顾客。
2、营销风险相对偏低(成本风险和营业风险)。
3、营造良好的现场销售环境。
营销风险包含和成本风险和营业风险。会务营销企业使用资金的方向主要是三大快:一是人力成本付出,二是顾客资源的收集费用,三是会议费用。人力成本在我国是较廉价的,同时会务营销企业人力资源最多沉积在业务部门,他们的工资福利是和业绩挂钩的,有业绩才发生费用。顾客资源的收集费用是可控的,收集顾客资源的方法很多,有代表性如:中脉的电台收集,天年的社区科普等,还有些企业直接在媒体或是街头派送会议邀请函。会议成本亦可控,1000元就可以操作一场小型的会议,更甚至用上壹、两百元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开一场几十人的茶话会,把握的好销售成绩也不会差。综合而言之会务营销的门槛是比较低的,钱少钱多都可以操作,这里存在一个信任度的问题。营业风险主要针对社会而言,因为会务营销企业比较少在公众面前暴光,销售活动有一定的隐蔽性,相对而言受到的社会干扰比较少。
人是感性的动物,再理性的人也有他感性的一面。一个好的广告会打动消费者的心,就是很好的应用这个原理。在会议现场,专家教授的说服下,老顾客的带动下,业务人员的催促下,一个新顾客非常容易产生购买的行为,一些观望、犹豫的顾客又在这些购买顾客的带动下心动,这就是会议营造良好的现场销售环境,让每一个新来的顾客都产生购买。正是会务营销的这些优点让企业能够短期的获利,但企业要发展只看见这些优点是会犯错误的,我们真正要坚持的就是会务营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服务理念的贯穿和提升顾客忠诚度。
3、努力提升诚信度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两面去看问题,优点其实从另一面去看也是缺点,会务营销之所以受到非议,也是其本身的优点造成的。低风险低成本的进入,导致众多企业一哄而上,其中不乏投机主义者,拿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用会务营销的方式让顾客强行购买,即使是规范的企业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销售部门或是员工都规范的操作。销售活动的隐蔽性更让会务营销容易逃脱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夸大宣传是整个健康产业的通病,某些脱离了监管的会务营销企业更是把夸大宣传做到了登峰造极,普通了食品成了灵丹妙药,一个枕头包治百病,喝XX水三个月可以降低血压。假企业、劣产品、伪专家、托顾客、只有消费者掏的钱是真实的。
会务营销的实施与发展,目前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提高会议门槛,加强会议宣传监督。例如开100人以上会议的审批制度,会议录相存档制度等。在提高会议门槛上,市场会进行自我调节,熟悉会务营销的同人都知道,其实现在的会并不好开,没有市场或是品牌基础的企业,顾客到会率是偏低的,即使是餐饮会和旅游会也不能保证顾客到会,会议成本不断在增加,小型会务营销企业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市场基础良好的企业才敢投入。市场自我的调节,会淘汰一部分目光短浅的企业,顾客消费心态趋于理性的成熟,更会保护一些优秀的企业。
3T模式之——公益营销
一、 定义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国外早已有人使用,许多营销专家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市场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公益营销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运通公司于1981年使用的,它是在全国性的营销活动中利用与公益事业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将信用卡的使用与公司捐赠相对应的第一家公司。1983年该公司捐赠170万美元修复自由女神像。
然而公益营销的拓展与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营销是个大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要素,如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等。公益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也必然牵扯到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诸如要素。到底什么是公益营销呢?
我们认为:公益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作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
社会责任可以说是公益营销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极其不可行的,实质上是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掠夺为代价,是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责任是指企业对投资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包括员工享有的工作条件、劳动报酬、安全保障、教育培训,以及是否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也就意味着健康、安全和环境。遵守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具有长期效益。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容易在公众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这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公益营销的基础就是公益活动,企业从事公益活动,进行捐赠性质的慈善事业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把公益活动与企业的营销相结合,通过公益活动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偏好。因此公益营销中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只是单纯的慈善事业,公益活动必须被设计,消费者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的品牌,触摸到产品。
同时,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个个单纯的公益活动的叠加,而是通过一个个公益活动的持续,产生1+1>2的效果,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贯穿整个营销环节。
消费者是公益营销的对象,公益营销所有的最终目标都是消费者。让我们想想,消费者为什么会持续不断购买某一个品牌的产品,那是因为消费者对于该品牌具有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资产中的主要核心,有了品牌忠诚度,就意味着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易于铺货,吸引新的消费者,面对竞争者具有更大的弹性等等一系列好处。品牌忠诚度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信任该品牌,如果消费者信任该品牌,就会像情人一样矢志不渝地跟着该品牌。因此销售产品,同时也是销售信任。
因此公益营销的核心就是信任营销,公益营销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纽带。
二、公益营销解决什么问题?
公益营销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公益营销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第一 提高品牌形象
公益营销的基础是从事公益活动,公益活动的定义是指活动的目的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等。企业资助公益活动是指以企业名义,用提供金钱,实物或实务等方式,主办、参与或协办上述的公益活动。
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应该从利人与利己两方面考虑。企业不仅要对社会作出回馈,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企业获取利润对社会是有贡献的,有了利润企业才能回馈投资人、员工,缴纳税金给政府,供应商才能从你那里获取他们的利益,诸多利益相关部门能从你企业中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获取利润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存在于社会的理由。所以企业在开展公益活动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效益。而开展公益营销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
一个良好的企业需要有出色的利润与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也不能不顾自身利益用企业的钱去盲目回馈社会。总之,社会公益活动、促销活动都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各个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第三 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
公司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也常常可以帮助维持老顾客的支持,以及加强与老顾客的联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公司的产品也可能脱颖而出,公司与整个社区的联系,也因而更密切,有更好的回报。
当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广大的消费者都会用得着的类别,公司就需要用有广泛影响的公益项目,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支持,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获取一显著的地位。例如公司捐赠的项目是顾客心目中认为重要的公益事业,那么得到他们的注意和认同的工作,便可事半功倍。
跨国公司从事的公益活动作为大范畴公关中的一部分,出发点并不是单一的。与本地企业有所不同的是,跨国企业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必须逾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鸿沟。从事公益活动,是跨国公司融入东道国,在当地生根开花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政府、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或者是大众,公益活动都能极大地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第四 提高社会效益
在早期,各跨国公司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步入到现今经济过剩的社会阶段,跨国公司开始采取比较“文明”的活动方式,强调社会和生态效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希图将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传输给社会,以此来积极影响社会,同时也是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简睿杰认为:“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与促销活动一般都会给社会带来利益。企业将自己一部分利益回馈社会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公益活动中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企业又将良好的企业道德伦理思想与观念带给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平。”
总之,企业从事公益营销,当然不能代替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但是,当两种产品或服务有同样竞争力的时候,公司的公益成绩,就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根据,在现代的产品极多,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公司参与社会公益,进行公益营销,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优势。
3T营销之——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在具体操作实施意义上称为区域滚动销售——是指通过有组织的努力,提升客户关系价值以掌控终端,滚动式培育与开发市场,取得市场综合竞争优势,冲击区域市场第一的有效市场策略与方法。它注重区域市场、核心经销商、终端网络和企业客户顾问等四大相互作用的核心市场要素的协调和平衡。
1、 区域市场
通过对目标区域市场的宏观情况、主要竞争对手、主要经销商、终端网络和消费者等的信息及数据的充分调查,建立营销数据库。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以构建营销价值链为核心目的市场策略,同时合理规划营销资源,建立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和营销系统支持平台;对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强调市场份额的数量和质量。
2、 核心客户
核心客户是在区域市场上掌握着一定的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与企业优势互补,并对市场销售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客户。寻找、达成并巩固与核心客户的结盟与合作,是构建区域营销价值链、掌控终端网络并实现区域市场的关键所在。围绕核心客户的经营管理和利益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深化客户关系,包括对核心客户的培育、维护、支持与服务,提高其分销效能和与企业和终端网络的系统协同能力(具体如图)。同时引导其功能转换,按照客户服务和具体竞争的要求,进行企业与核心客户的分工合作,提高营销链的整体效能和争夺市场的能力。
3、零售网络
根据区域市场特点,与核心客户共建贴近目标顾客、相对稳定的零售终端网络是保证营销价值链稳固有效的基础。企业应合理规划网络的结构和分布,持续地提供增值服务与销售支持,以巩固和掌控终端网络,保证畅流分销和区域有效覆盖,形成竞争对手的渠道壁垒。
4、客户顾问
客户顾问队伍是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动力。通过对业务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促进营销队伍完成从机会型的“猎手”转化为精耕细作的“农夫”的职业化,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有效沟通的客户顾问;同时建立学习型营销团队,实行内部信息与知识、经验的共享,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在具体的区域市场争夺中,深度营销强调集中与滚动、强势打击与不断蚕食相协调的市场竞争策略组合,主要体现以下五大市场营销原则:
1、集中原则
在区域市场的竞争中,应集中有限的营销资源于重点的区域、商品和客户上,并注重优先的顺序。先在集中局部,密集开发,冲击市场份额第一,取得有效的市场开发和管理经验,逐步提高队伍能力,然后滚动复制推广,最终实现整个市场的覆盖。
2、攻击弱者与薄弱环节原则
在市场争夺中,应合理定位,选择打击竞争对手和有效的竞争策略,打击市场地位较弱者和攻击强者的致命弱点,获得竞争的主动。
3、巩固要塞,强化地盘原则
不断提高和维护客户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提供增值性经营服务和营销综合支持,提高整个营销价值链的效能,从而扩大各环节客户的经营效益,深化客户关系,提升客户忠诚度和掌控终端,建立起排他性的营销网络,构建区域市场进入壁垒。
4、掌握大客户原则
通过有效沟通寻找到合理的合作利基,充分发挥企业的实力、产品力、品牌力等渠道综合影响力,谋求与区域有实力或影响力的客户和优秀终端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使企业营销链的质量强于竞争对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保证市场份额和客户占有率的质量;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市场的维护管理费用,提高了销售效率。
5、未访问客户为零原则
由于深度营销强调区域市场的密集开发和精耕细作,要求通过市场普查建立区域市场数据库,在访问中与所有的经销商和相应的零售终端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另外,深度营销将竞争优势建立在营销价值链的整体分销效率基础上。随着市场变化,必须加强营销链构成优化的动态管理,广泛和良好的客户关系无疑将加强企业的主动性。
深度营销价值链的分销效能表现在实现有效出货、减少各环节存货和降低整体运营费用等三个关键要点上。在市场普遍处在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和企业微利的今天,这三个营销的效率原则尤为突出。
首先是实现有效出货,不仅企业自身而且要营销链各环节有效出货,使产品顺利通过零批环节进入消费领域,实现最终消费。在营销管理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整理分销网络渠道,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与设计渠道,使各成员所覆盖市场的容量与其出货能力保持动态平衡。按照2:8法则,选择与有潜质的经销商结成功能互补、共荣合作的关系,使之成为核心分销商;并帮助其建立下家网络,展开深度营销,对区域市场进行滚动式或地毯式覆盖。(2)确定市场责任区域,分解目标业绩指标。根据各区域竞争状态、市场容量、市场潜力以及过去的销售业绩,决定区域的目标销售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域经销商、区域主管及客户顾问,并转化为“业绩考核指标”和目标管理过程。(3)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客户顾问要在工作计划的约束下,督促下属促销员,不断提高访问客户的数量与质量,为客户提供营销管理的综合支持与服务。(4)建立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各级营销人员进行过程管理和考核激励,同时加强指导和支持,帮助客户顾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不断提高队伍综合能力。
其次,营销价值链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市场风险的规避,有赖于减少各环节的存货。减少各环节存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减少环节存货风险。存货风险主要指变现风险与断货风险。存货积压意味着资金占用,意味着储运费用以及降价促销费用的增加;供货不足意味着断货风险,意味着丧失销售机会以及市场地位的削弱。减少存货风险是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其经营效益,强化营销价值链的关键因素。(2)指导客户加强数据管理,建立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对各环节的“进销存”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传递、分析和监控,把握数据的规律及商品的流量、流向与流速,以指导各级客户控制库存结构与总量和改变计划订货方式,并滚动式地调整品种结构,改善供货期量标准,加快商品和资金周转。(3)加强价格决策和存货处理功能。企业与核心客户的结合点是利益,它是商品的流量与流速,以及毛利水平的综合,引导各级客户薄利多销,共同提高渠道价格和存货协同处理能力。(4)加强渠道促销功能。通过接近各级客户、终端和消费者,把握市场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展开促销活动,提高分销力,减少环节存货。
最后,努力降低营销链各环节的运营费用,因而要控制费用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一、是控制宣传促销费用。良好的客户关系有助于减少广告等销售成本,通过深度营销展开有组织的努力,不断提高业务员访问顾客的数量与质量,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以此减少宣传促销上的开支。二、是控制人员相关费用。一方面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不断地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营销人员数量,减低费用总额;另一方面优化平台管理,改善营销队伍结构,集中于市场销售和服务的第一线,提高营销费用的配置效率。三、发挥营销链的协同效能(联合促销、服务分担、配送分工等),从而提高整体分销效率,有效降低单位销售费用。
另外,作为深度营销价值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企业,要通过改善自身的营销系统管理,提高企业内部响应协同效能,提高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营销链的分销效能。其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强产品系列的整合,明确一个时期的主打品种,有节奏地冲击市场,并在质量、外观、包装以及定价上强过对手;新产品的开发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寻求创新,同时加强新品推出市场的系统效率,有计划地展开市场推广。其二,展开系统的、有组织的创新,尤其要进行组织与制度性创新,确保组织的活力。强化高层专业职能部门的功能,确保计划、营销、财务、配送与人力资源等子系统运行的顺畅,提升组织中各环节响应市场的速度;尤其要强化总体策略制定的功能,确保有限的经营资源配置在产生成果的方向上与对手展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