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用户习惯和赢利模式的差异,MSN对业内老大QQ的威胁已显山露水;加上盛大、金山、阿里巴巴等国内竞争对手蜂拥而上,即时通讯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前景
可爱的“小企鹅”QQ现在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其品牌所有者腾讯控股(0700.HK)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中净利润出现首度下跌,跌幅达8.93%。
更令市场人士吃惊的是:在二季度财报公布前,腾讯控股主席马化腾在7月12日至14日共减持1000万股股票,套现约6210万港元,股价随之应声下挫。
虽然在中国的即时通讯(IM)领域,可爱的“小企鹅”曾经一枝独秀,至今仍占有76%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盛大等专业网站和MSN等国际巨头的蚕食瓜分,腾讯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已有疑问。眼下,即时通讯市场面临洗牌已初见端倪。
盛大与腾讯正面对撼
最富于野心的国内竞争对手当数盛大网络。7月24日,“当盛大‘圈圈’遇见网络游戏”的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在历时15天的第一阶段活动中,“总计参与玩家超过700万”。所谓“圈圈”,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就是跟QQ直接竞争的即时通讯领域的产品。早在6月份,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在出席软博会的游戏产业高峰论坛时,便开始为这一竞争鸣锣开道,声称盛大的产品“将很快发布”。
之所以如此针锋相对,是因双方在各自产品上的此攻彼守。做QQ起家的腾讯进军网络游戏有所收获,其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网络游戏收入在一季度增长3倍,并将成为下半年的主要增长点;做网络游戏起家的陈天桥也选择了出手即时通讯领域。
易观国际分析师刘书文认为,腾讯借助即时通讯刺激娱乐游戏领域的增长,是促使盛大决心进入即时通讯市场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场腾讯与盛大的争夺,更像是马化滕与陈天桥两位网络新贵在上演互联网时代的“无间道”,两位30出头的年轻富豪都在致力于“抢夺对方的地盘”。
在盛大启动“圈圈”时就表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在盛大注册的2000万游戏玩家一旦选择圈圈,QQ的功能将会被排斥。
还在实验阶段,关于“圈圈”的谈论就在圈内网友散开了。“把6个人圈在一起游戏,那气氛就如同是一个小家庭,颇是温馨。”一位名叫“未央弧走”的网络游戏玩家这样描述这款即时通讯软件。而另一位名叫“腊笔X”的玩家感言:“再也不用在游戏与QQ之间换来换去了。”
比盛大略微抢先的是专业网站金山公司。它在6月中旬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金山加加”。金山的用意很明显,已经有几千万人次通过网络下载金山杀毒软件“金山毒霸”,自然也可以凭自己的软件用户“粘贴”上新的功能。
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也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贸易通”,成为专业网站进军即时通讯领域的一员。
知名网络分析师吕伟钢认为:“盛大和金山等本来就有大量的用户,很容易把他们都整合到自己的即时通讯平台上,这样起点就很高。”
“盛大的圈圈会直接威胁到腾讯的休闲和游戏社区,而这恰恰是腾讯最大的利润来源之一。大家瞄准的都是比较活跃、热衷于尝新的年轻人,所以QQ的真正对手不是MSN,而是盛大。”吕伟钢分析说。
另一位IT评论家、互联网实验室创建者方兴东也认为,圈圈这种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即时通讯软件对QQ的威胁是存在的。“盛大圈圈利用原来的用户基础,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而且这些年轻人群体又比较容易开展增值服务。”
“除了MSN,都不构成威胁”
但“小企鹅”的缔造者马化滕则不认为“圈圈”们会对腾讯构成威胁。他放言:“除了MSN,都不构成威胁!”
或许在马化滕看来,国内对手的竞争带有同质化的特征,目前尚不足为虑,而MSN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已经充分展现了差异性,殊为可畏。
5月26日,微软正式开通了中国版MSN网站,MSN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观察人士发现,在β版MSN7.0发布后,MSN已经越来越本土化了。
在中国,MSN营销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和QQ是有区别的,MSN用来联系同事朋友和亲人,适合商务用;QQ是用来结交陌生人,适合休闲娱乐。
22岁的王广永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从高中时就开始用QQ了,4月中旬他发现“MSN联机聊天比较好一点”,于是在班级校友录发言“大家有时间都申请MSN吧”,现在,他的MSN里已经有了全班28位同学当中接近20位的MSN了,“暑假在外边实习,办公室里用MSN说话挺方便”。
30岁的顾先生是一位报社编辑,他的电脑里大多数时间都挂着MSN,“同事朋友之间联系一般都是用这个,很方便。”而他和很多接触网络的中国人一样,在3年前通过QQ开放的交友社区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
吕伟钢也认为“这两个产品在定位上有不同”,MSN定位为商务白领人士,QQ定位于年轻娱乐一族。
此前,上海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即时通信领域,腾讯以7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MSN为14%紧随其后。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MSN的增长势头不容小觑。“如果说腾讯不着急,那估计没几个人相信。”
MSN Messenger和Hotmail是MSN中文门户的核心项目,在拥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之后,对新用户发动攻势已经箭在弦上。而新用户的产生,最有可能从QQ用户身上分流出来。“QQ矢志不渝地为MSN输送中高端人才”,揶揄之词一直流传于网络之间。
而令马化腾担忧的是MSN背后的实力。“MSN与微软操作系统的捆绑显而易见。”网易首席架构师丁磊认为,微软通过浏览器和操作系统捆绑MSN的做法,已经使其他企业处于弱势。
不同的赢利考虑
在赢利模式的选择上,MSN等门户网站等有更大的优势,它们最初的考虑是增加网站的粘性,没有赢利压力,也没有收费,因此对QQ等依托即时通讯产品进行增值服务收费为主要赢利模式的消解就特别厉害。
即时通讯产品与通讯市场结合创造巨大价值的盈利模式其实是一种“中国奇迹”。“这种盈利模式在中国比较成功,但是放在国际上看,是很独特的。”方兴东认为。目前世界上各家厂商的即时通讯产品多数都没有实现盈利。
在美国的互联网市场上,美国的三大门户YAHOO、AOL和MSN都是把重点放在做即时通讯工具和免费电子邮箱而不是新闻。“他们的即时通讯工具不是用来做增值服务进行盈利的,收入都是微不足道的,”方兴东介绍说。TOM副总裁冯钰说:“即时通讯能大大增加门户网站用户的黏性。”
相对于缺乏稳定性的网络广告和手机短信,免费邮箱和即时通讯软件无疑能够很好地提高用户稳定性。而这当中,即时通讯软件的“黏性”又最强。
社科院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比例占66.6%,电子邮件的使用比例为63.0%,即时通讯工具在网络交流中的使用比例已经超越电子邮件,成为互联网沟通的一个主要工具。这就是即时通讯市场竞争加剧的基本背景。
2004年,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也开始重视即时通讯产品的“黏性”,并全面发力。网易不遗余力地推广“泡泡”,新浪以超过3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UC,搜狐也力推它的搜Q,最后一家涉足即时通讯的门户网站TOM则选择联手以语音通讯服务见长的卢森堡厂商SKYPE。
虽然在功能的个性化、在市场细分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上都没有明显突破,但是门户网站对即时通讯产品市场的争夺也必然部分消解QQ的市场领地。方兴东认为,“在各个即时通讯软件彼此的功能打通之后,会带来市场洗牌的机会。”
而最令腾讯提防的是,MSN目前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拥有720万活跃用户,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入乡随俗”,开始尝试按照“即时通讯+通讯市场”的模式去盈利——这一赢利着力点的转移已经挺进了QQ的腹地。
MSN一方面与上海联合投资公司共同成立网络通讯技术公司,另一方面还将与国内移动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合作,致力进军SP行业。这一策略不难理解——国家政策规定,现阶段互联网做电信增值服务,外商投资不得超过50%。
分析师吕伟钢则从盈利模式的角度表达了对QQ的乐观,“即时通讯最重要的是人气,人越多,效益就会成倍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QQ的注册账户数已经突破4亿,活跃用户突破1.5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也已经突破1500万户。这些数据相比于一年前都有了成倍数的提高,也远远超出了一些专业机构的预测。
25岁的王艳目前在美国南部的一所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每天都通过MSN或者QQ和在天津的爸爸妈妈联系,”但是,“如果只能用一个的话,我还是愿意选择QQ,因为那上边可以认识很多人啊。”
吕伟钢认为,和其他即时通讯软件相比,QQ是一种完全开放的社区,“对年轻人非常具有吸引力,而这些人也易于开通增值服务,符合现在的这种盈利模式。”但最近关于网络实名制的传言开始让很多QQ用户望而却步。
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中,腾讯总收入为3.005亿元,净利润为9695.4万元。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腾讯是目前中国最大也是最赚钱的SP(增值服务提供商)。”吕伟钢评价。
“腾讯增值服务的消费主体就是那些18-22岁的年轻人,这些所谓的中低端用户非常活跃,贡献最大,在这种盈利模式下,‘二八法则’是不成立的。”吕伟钢指出,“阳春白雪的东西,挣钱反而困难。”
“我的一些同学就经常花钱去买QQ服装,开通移动QQ,成为会员,建群,这些都是要付费的。”大三女生曾旬描述周围的同学每个月都花不小的费用去购买QQ的各种增值服务。而她自己其实也是一个“超级Q迷”,才用了半年的QQ号级别比“五星上将”还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太阳和一个月亮三颗星星。
“我没有花一分钱去买。”她走的是另一条路线,用时间和“韧劲”去换来“显赫”的级别,“现在已经挂了3050个小时了,我上网是包月的,没事的时候就挂着QQ啊。”以200天计算,她的这个QQ号码平均每天上线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而即使不开显示器,光一台电脑的主机功率一般就在200瓦/小时左右。
有分析人士认为,力推“挂机升级”制度,折射出腾讯所面临的赢利压力。(实习生 姜锵)
QQ江湖:1000万只小企鹅的力量
在这个全国网民皆聊天的网络新世纪里,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开发了自己的聊天功能。“网聊”这种新生的生活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高潮的到来也成功的将聊天室里的人气转化成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