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中小旅游景区,如何实现经营突围



从营销角度来讲,一个产品有市场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生命周期。这四个周期因各行业产品线的不同,其生命周期也不同,长则有几十年,短则几年。相对来说一般旅游景区(这里指中小旅游景区)产品生命周期都是几年,所谓“其兴也忽,其衰也倏”。如何把短线产品延升为长线的品牌运作,作为景区的经营者来讲,遇到了景区在衰退期如何发展、如何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营策略的瓶颈。这其中许多景区因为无法突破这道障碍,而逐渐衰落下去,就如这几年前时兴的各式机械乐园与主题乐园,因为缺乏一种远景的规划与系统的操作手段,往往是昙花一现,一年半载便不见踪影。那么,作为一个中小的旅游景区,如何实现经营策略的突围,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经营思路的突围

  作为一个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必须有一个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远景规划,也就是说,景区在那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效益(如经营规模、日接待游客量、项目更新、品牌的塑造等),以及要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只有战略目标明晰,才能制订有效的市场攻略计划,以及运用有效的营运管理机制。这一点,纵观许多中小景区,都无法做好。因为,相对来说,投资旅游项目,不像投资其他行业的,一是投资规模小,一些主题乐园,只要一次性投资几十或上百万元,如果项目看得准,有时只花几个月时间,便使投资资金回笼,风险性不大,使得一些经营者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

  二是产品生命期短,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景区的产品不似一些人类必需的产品,需长期或终身消费。游客在消费旅游产品时,带有随意性,这使得在某些时段游客量递增,某些时段又骤减,让景区的经营者摸不清市场规律。这种表象,也导致许多景区的经营者的信心丧失。经营者的信心丧失也必然会导致其无法清晰有效地制订长远发展规划,从而使旅游市场上出现“短命”的产品。笔者曾接触过几家景区的经营者,其都抱定着在产品的成长期与成熟期狠狠地赚一把,在产品进入衰退期时便抽身而退的心态,这样 最终导致其景区无法驶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其实,市场是做大的,作为旅游市场,这几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所以,市场潜在的容量是非常的大,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挖掘。而想更好地去挖掘与扩大市场份额,制订景区的长远规划,提升管理层面是基础。  

  ● 产品线的突围

  因为景区的产品项目基本上是属于一次性投资,无法像一些日用品一样实现快速的产品升级与更换。但是,为了吸引游客,景区的产品线也需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升级。因为精神需求类的消费,必须保持新鲜感与刺激性,才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进行激发其进行消费。虽然景区的产品线是属于一次性投资,无法全盘去否定原有的产品。但可以从以下向个方面进行产品线的升级。

 中小旅游景区,如何实现经营突围

  一是关联性产品的升级

  关联性产品的升级,是指在原有的产品线上,再进行投资,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丰富景区的项目,使景区的游乐项目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关联产品的升级,能吸引新的消费者也留住老的消费者。

  二是主线的软件升级

  软件升级是指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给景区的项目注入新的内涵,从而使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如以户外拓展运动为主题的景区,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提升项目的活力。景区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的项目,聘用专业的培训师,通过活动组织来锻炼人的合作精神、灵活应变能力、胆识等附加的精神需求。此时原有的项目,已不是单一的一种游玩工具,而通过景区的软件升级,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具有内涵。这样,既能使消费者由单一的游玩变为具有提升自身素质的活动,也使景区的项目附加值得以提升。

  三是相关主题景区进行联营

  景区与景区的关系,已从纯粹的竞争关系演变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多边关系,这样景区之间可资源互补,整合彼此之间的优势资源,共同开拓市场,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如以户外拓展运动这主题的景区与以景观观赏为主的景区,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丰富游乐项目,另一方面,也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心理的消费需求,劳逸结合,使其的游乐价值在景区的合作中得到提升。这样,能吸引游客再次消费景区的项目,从面达到旅游景区通过合作来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 服务的突围

  营销学中从4P进变到现在的4C,强调的是一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市场导向。旅游景区是服务行业,其工作的重心也应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宗旨,以此留住游客。而服务质量的提升全依于人的意识,因此,景区应当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景区的服务意识培训,一般为三种:

  一种是景区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一般由景区内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讲师,讲解服务的技巧、服务的方式与方法。通过这种内部交流与沟通方式,能使旅游景区的人员得到充分的交流,在学习中,提倡景区工作人员做得好一面,并加以发扬,改掉工作中存在不好的一面,从而使景区的服务质量提升一个层次。

  一种是外部培训

  外部培训是让景区人员走出去学习的方式,通过正规的培训机构,接受系统化 

  的知识,丰富人员的知识面,从而引发脑力激荡。通过外力的引发与启迪,能使景区的人员看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并寻求方式去纠正与改善。

  一种是行业内人员观摩与交流

  行业内人员进行相互的观摩与交流,能取长补短,借鉴另人的服务经验,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走出去与其他景区进行交流,能使人员进行角色转换,从为他人服务到接受别人的服务,通过观察与思考,去感受体验,是对景区人员进行培训的最好之道。

  ● 营销策略的突围

  整合各种优质资源,通过市场的细分,确定目标消费群体,制订有效的营销策略,去开拓市场,是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突围的根本目的。现在各式的主题景区众多,人们的出游选择方式也是多样的。作为景区,如何抓住消费者,如何培养消费群体的忠诚度,使其成为景区的忠实消费者,就必须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在景区游玩能够享受到超值的服务。

  根据营销的80/20黄金定律,企业80%的销售来源于20%的大客户和主客户,这就要求景区在市场渠道建设上,首先确定景区的目标消费群,明确主体客源的地域与消费习性,然后制订销售策略。另外,景区必须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如旅行社、机关企事业团体建立起一种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合理并具有优势的利润联盟,使这些单位与景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分享共进退,从而扩大景区的市场销售触觉,把信息传递到各行业,再依靠人员销售与品牌宣传拉动市场。 

  刘建良,品牌策划人,杂志主编,有专年的品牌建设经验,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5655.html

更多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教学相长 如何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教学相长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深化改革,开放观念,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又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本文从改革教育学观角度出发,提出在“乐学”的大环境中,注重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心理情感的培养,追求学生

创业必看的电影 家纺创业企业必看的中国家纺企业管理模式

在余寒尚存的这轮国际金融危机中,曾在过去百余年间被誉为全球金融神话的华尔街,以及十年前震撼世界制造业的日本企业,都遇到了种种麻烦。而一批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则依靠自己的管理模式群体崛起,不仅有惊无险,而且傲立潮头。这批市场化

连锁店激励模式 连锁店管理模式全解

连锁店管理模式全解眼下,跨国酒店集团将在占领和巩固沿海大中城市及高星级酒店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内陆中小城市及低星级酒店市场扩张,并与中国现有酒店集团或管理公司进行直接挑战。除“华美达国际”外,如美国的“天天”集团(DaysInn)

声明:《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中小旅游景区,如何实现经营突围》为网友当时的我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