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为什么价格贵 价格,为什么还是价格!



“说实在话,今年摩托车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对于嘉陵来说,情况稍好一点,因为嘉陵的品牌就在那里,而对于那些二线、三线品牌来说,来自市场的价格压力是显而易见的。”8月18日,嘉陵总经理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现在都不好过,平静下面是蕴蓄的风暴。”在这个行业浸淫了十多年的袁先生很自信地对记者说。“今年上半年,无利可图就使许多小企业难以为继,最后被迫转行,或者关门。”他的话印证了嘉陵那位人士的话。

  一句话,今年上半年最明显的是两个现象:一是大企业仍在努力地做大,并试图在做大的基础上强壮起来,比如,半年刚过,已经有大长江和嘉陵均超过60万辆大关,全年超过100万辆似乎是举手之事,过去“百万不过岗”变成了现在的“争过百万岗”;二是小企业无力维持,只能黯然出局,比如,曾经做摩托车的三鼎已经不再生产摩托车了,转而生产通机,而这样的小企业不在少数,根据重庆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以前重庆摩托车厂家有50多家,而目前只有大约30家了。

  事实上,促成这样的局面的,仍然是脆弱的价格体系。虽然通过价格使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清理,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是“伤敌一千,自伤八百”,也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更重要的是,在清理市场之后,疲软的价格能否坚挺起来?

  再简单点就是,企业如何获得应有的利润?或者说,企业如何实现最根本的商业目的?

  都是成本上涨惹的祸?

  钢材涨价、运输成本暴涨、价格战不断……急急急!

  虽然已经是2004年新一年的春天,但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更像一个漫长的冬天。

  随着成本直线上涨,整个行业嘘声一片,萧杀之气陡生。记得当初有某企业人士甚至一度想离开这个行业,虽然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某知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用他的话形容是:“这个职位是个鸡肋。”尽管是“鸡肋”,他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进行判断,所以,直到记者再次见到他,他仍牢牢地抓着这个所谓的“鸡肋”。

  成本上涨,价格却不能上涨,这样的苦恼笼罩在摩托车企业的头上。

  “其实,嘉陵也没有多少利润,但是凭着品牌优势,在价格上,嘉陵显然更有主动权。在整个摩托车行业,嘉陵将是一个活生生的晴雨表,或者说是一个价格参照标准。”嘉陵的一位销售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至少在目前,嘉陵在价格比同类车的价格要高。”

  尽管如此,嘉陵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好多少,比如今年年初推出的“蓝色风车”服务活动,欲利用其强大而健全的网络优势,把售后服务做成一块可口的蛋糕,而这也正是由于摩托车的赢利能力欠佳,促使嘉陵寻找新的路径。据知情人士透露,嘉陵正在积极寻找新的赢利项目,目前已经涉足光电。

  嘉陵如此,别的企业也好不到哪里。最明显的莫过于力帆,从以前对汽车项目的讳莫如深到现在的公布于众,其急迫之情表露无遗。其实,力帆一直将本田作为“老师”,把本田模式奉为宝典,不仅是针对其技术,更是青睐其成功的产业转移战略。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今年前3个月,本田净收入为439.3亿美元,而尽管摩托车海外销售增长了15.1%,但是,在本田系的贡献率不到10%。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力帆造车一事,尹明善还三缄其口,不愿多谈,而数月之后,却毫不忌讳。甚至在公开的场合表明其走本田路径的决心。显然,仅靠摩托车已经无法支持其长远战略了,这也使得力帆对汽车项目表现得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还有隆鑫。隆鑫在成都造客车已经是路人皆知了,而今年其房地产项目也开盘不错。隆鑫一向以稳重谨慎著称,而其多元化在去年就进入了实际操作。可以肯定的是,摩托车利润下滑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

  作为国有企业,尽管钱江在去年成为让人羡慕的榜眼,但是国资管理部门似乎对摩托车不太感冒,有意将摩托车资产剥离。在去年下半年,大长江收购钱江的传闻可谓此起彼伏,一度成为行业头号热点事件。虽然钱江跟大长江最终有缘无份,但是,钱江似乎对除摩托车之外的产业更感兴趣,譬如房地产。7月份的时候,钱江将房地产项目的手伸到了重庆,以在摩托车行业的影响为背景,在重庆的媒体上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

  “实际上,做摩托车真的赚不了钱了。有的企业是生产一辆卖一辆,就亏一辆。但是,如果停产损失更大。”嘉陵的一位人士一边摇头,一边叹气。同样,他将这样的困境归咎于成本上涨。“今年,成本上涨使摩托车企业备受煎熬。”

  “摩托车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不然的话不会纷纷寻找其它项目,有的甚至是饥不择食!”上面提到的那位姓袁的先生说。四十来岁的他原来是一家配件厂的老板,但是由于成本上涨,再加上整车厂老是压价和延迟付款,将巨大的压力转嫁给配件厂家,所以,他已经退出配件制造,转而生产三轮车。

  “三轮车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竞争相对缓和,利润也要高些。”但是,最后他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虽然没有某些企业表面上的风光,但是,比起一些空壳子企业,我们睡得更安稳。”

  难道做企业只是为了睡得更安稳?但是,不容质疑的是,普遍性的实际情况是,摩托车企业再也难以睡得更安稳了。

  而更糟糕的是,面对成本上涨的杀伤力,要在短期内进行化解几乎只是一个天真的梦想了。

技术的伤口,价格的痛

  “如果别人都在降,我们也不得不采取灵活的手段。”这是一位知名企业的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给出的关于如何应对价格战的回答。虽然今年早些时候关于提价的呼声一时成为共同的心愿,但是最终不仅变成现实,某些企业甚至还“明涨暗降”。

  “有些企业还在降价,这简直让感觉到市场是个毫无理性的东西。”嘉陵总经理办公室的那位人士对记者说。

  其实,在实战的市场上,价格绝对是一个关键因素,有时甚至事关成败。而在理论上,我们一味高谈品牌价值的文本意义,而忽略产品在市场上的实质要义,最后陷入品牌空想化。一个典型的现象是,今年以来,一向高傲的汽车价格也低下了尊贵的头颅,以南北大众的整齐划一的价格跳水为起点,2004年的中国车市用价格划出了一个动人的抛物线。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整个车市陷入一片降价的惨淡愁云里。随着价格体系的崩溃,品牌似乎不再是最关键的因素了,其影响力也逐渐让位于更现实的价格。在手机业就上演过价格驱逐品牌的好戏。

 价格,为什么还是价格!

  现实是,愈是降价,消费者却愈不卖帐,以致于许多原本想排队买车的消费者甚至宁愿放弃现款现车的待遇,将买车的强烈愿意强压下去,犹豫,等待,观望。这些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一个重要的信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价格还会降。也就是说,作为梦想产物的汽车,其价格也变得格外牵动人心了。这表明曾经的感觉消费逐渐淡化,代替的是理性消费,而理性消费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价格的高度敏感。更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却凭借着价格优势做到国产车的第四位。这说明价格已经成为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正是这样,在7月下旬的重庆,吉利又推出了一款2.98万元的轿车。

  汽车利润的暴跌,也许能让摩托车企业稍感安慰,但是,汽车的利润仍然高达20%—30%,是世界平均利润的3到4倍,而摩托车则恰恰倒过来了。

  轿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梦想。那么,相对于2.98万元的轿车,摩托车的性价比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面对咄咄逼人的越来越接近摩托车的轿车价格,摩托车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呢?

  “我们没有核心技术,合资是丢了市场,也没有换来技术。”摩托车企业的合资情况,跟汽车合资有着出奇的相似之处。自去年以来,关于“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之路的成败,在汽车界引起相当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士认为之前的合资是失败的。而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这又何其相似!

  “价格已经疲软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产品本来就缺钙。”一位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直言不讳。“虽然一直在叫嚣着搞技术研发,但是,技术人员素质欠缺不是一下就可以解决的。”

  当然,人才欠缺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跟汽车业相同的共性问题:合资并没有带来技术。事实上,合资=别人的品牌和资金+自己的资金和市场,对于企业来说,品牌与技术一个都没有得到,相反的是,别人不仅得到了利润和市场,而且打响了品牌。

  “想靠合资得到核心技术?别想得那么容易!”某著名合资企业宣传部的人士不无气愤地说。“这样的合资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要说有,那也只是把狼引进门,喂大,然后吃掉自己。”

  虽然言语有些偏激,但是,合资所带来的技术上的成果,确实寥寥无几。而技术上的落后,使中国摩托车一直充当着垫背的角色,而无缘高端。其实,摩托车并不是没有利润,虽然比不过汽车,但依然有着可观的利润,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是没有做切到有利润的那一块。有消息说,仅第一季度,雅马哈36.6亿美元。这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但是,合资仍然是无奈的次优选择。建设大手笔收购南方雅马哈的中方股份,也不过是想以此加大与雅马哈的合作力度,同时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进而换取雅马哈的一些技术。有一点值得留意,今年在上海成立的新公司名称里,为何雅马哈在建设的前面?据记者从建设雅马哈内部了解,新公司虽然表面上是双方合资,跟原来的方式一样,而实际上通过株州建设雅马哈对新公司的持股,雅马哈所占股份更多,已经逾越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方持股不得低于50%的规定。

  而另据有关报道,建设副总邱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雅马哈在中国只有一家合作伙伴,这就是建设”,他还强调,雅马哈今后不会再跟其它企业合作,而同样的场合,雅马哈的高层却进行了“纠正”:“也不排除跟其他企业合作。”显然,这些迹象表明这同样是一场力量上的博弈,事情绝不会那么简单。

  技术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了,企业也越来越表现出对技术缺失的急迫。而实际的情况是,除了合资外,似乎再没有更好的获得技术的途径了。也正因为如此,宗申以象征性的1元将佛山比亚乔轻松地收入囊中,一时成为业内佳话。同时,宗申加紧跟哈雷进行着更深入的接触。显然,这对专注于赛车的宗申来说,意味深长:如果赛车是支撑宗申品牌的一条腿,那么,以合资来换取核心技术则是宗申的另外一条腿。

  合资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大长江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例子,在跟铃木的合作里,大长江的利润、技术和品牌,可谓一个都不少。这样的模式无疑令人羡慕。虽然这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但仍给人耐以寻味的想象空间。但是,更多的企业却显得无可奈何。“人家会把你喂大然后打自己吗?”一位业内人士反问道。

  “除了价格,还有什么?”降价没有什么要紧的,只要愿意降,可以降到最低,可是,能不要利润吗?而事实上,今天的恶果不是偶然的,可以预见的是,前些年重战术而轻战略的负面效应将逐步显现。

  “在某个阶段,领先的技术优势将成为控制产业的战略手段。”一位著名的战略专家如是说。也就是说,价格是战术的,暂时的,而领先的技术优势才是战略的,长久的。

  是的,除了价格,我们还有什么呢?这才是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002375472,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6952.html

更多阅读

公务员面试答题模板,要还是不要? 公务员面试简历模板

公务员面试答题模板,要还是不要?陈建军团队 海 角  曾几何时,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以自己拥有面试的各种答题“模板”为荣,广告宣传上不泛有“独创”“公式”“模板”“套路”,给人的感觉,掌握这些东东,面试就过关了,“模板”概念辉煌一

陪读,陪还是不陪 澳大利亚陪读签证

《陪洋校长在中国见家长》-----陪读,陪还是不陪大概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中学生留学低龄化现象已开始出现,在我身边有一批家长,他们当时的做法不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所以当年已经有不少父母充当了陪读的角色,一般是妈妈随孩子去国外陪读

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 山的那一边 舞蹈

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这句话是当年的一本小学语文辅导教材上看到的,是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其实那篇文章是关于军队支援地方,引领山民走出大山的一个故事,文章的名字就叫《山的那一边》。二十多年了,始终记得这句话,而且年纪越大,感触越

声明:《太岁为什么价格贵 价格,为什么还是价格!》为网友爺给妞惔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