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企业不断加大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到目前为止,两国对华投资都已经先后经历“试探期”进入“扩张期”,呈现出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配套日趋完善,市场控制力趋强的新特点。美日成为除了港、台地区以外对中国内地投资项目数与投资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而某些产品在华的市场占有份额甚至已超过了本地企业。据统计,2001年,美国在中国直接投资的项目(企业)有2606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3322亿美元;日本在中国直接投资的项目(企业)2019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4842亿美元。 美国企业获利能力强 相对而言,美国企业在华总体经营赢利水平和对市场的控制力更强。如: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的可乐、汽水,柯达公司的胶卷,宝洁公司的护发护肤品,Novell的电子办公产品等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均位居首位,甚至控制了50%以上的市场。
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策略,比日本企业更具长远性。美国企业在决定进入中国市场时,决策过程平均需要3至5年,准备工作也十分慎重且充分。所以一旦目标确定之后,很少改变。比如,摩托罗拉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进军中国市场的投资目标,并未因中国1989年的政治风波而改变,现在它在中国市场领先其他大公司约5年时间,市场占有率也较高。
许多美国公司看准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为了长期控制市场,它们把实现独资经营或控股经营、提高投资项目科技含量、扩大投资规模作为主要进入手段。比如,截止1995年底,美国大公司投资中国汽车业的26个大项目中有8个是美方实行多数控股;1997年来上海浦东投资的13个美资大项目中,有7个是美方独资,还有1个是美方控股75%。
美国公司还会参考市场发展前景制订战略。在80年代进入中国的百事可乐公司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尤其是消费品方面的增长会非常快速,愿意积极做长线投资的公司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百事可乐公司不仅积极投资饮食业和快餐连锁店,而且致力于开发人力资源,以利于在华的长期发展。
美日企业进入中国战术多多 美日企业进入中国的五大渠道策略1.借助港台企业进入策略
2.与过去的技术伙伴合资策略
3.直接与中国政府合作策略
4.与其它跨国公司配套投资策略
5.收购股份策略
一般来说,美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选择以下渠道策略:
第一, 借助港台企业进入策略。许多公司在进入中国内地之前已经在港台建立或参股了企业,之后再借助港台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进入中国市场。比如,60—70年代,日本的松下、三洋、日立、佳能、万宝等均在港台设立了企业。80年代后,这些企业成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内地的跳板,也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提供了经验和人才。
第二,与过去的技术伙伴合资策略。许多美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都经历了由商品贸易到技术转让再到投资生产的过程。通过商品贸易,投资者找到了在中国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而通过技术转让,投资者找到了值得信赖的中国合作伙伴。因此,当这些美日企业有意到中国投资设厂时,当年的技术伙伴就成为首选的合作对象。
第三, 直接与中国政府合作策略。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容易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而且出于有效贯彻产业政策的考虑,中国政府也有意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加以引导。因此,许多美日企业就通过两国政府牵线搭桥进入中国。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在1993年与中国电子部签定了合作协议,而在1995年又与江苏省政府签定了合作协议。通过这两方面的合作,富士通公司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投资项目。而且这些项目都是中国产业发展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有关当局自然大力支持,确保了项目投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与其它跨国公司配套投资策略。美日公司开展对华投资后,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响应中国方面提出的“当地化”政策,它们常常会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进行系统的投资。有的公司先建立上游产品,再建下游产品;有的先建立下游产品,再建上游产品。如摩托罗拉公司在天津建立生产基地后,一批在国外为其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厂商也相继来华投资,有的就在摩托罗拉附近设立生产工厂。
第五, 收购股份策略。福特汽车公司一直计划进入中国汽车制造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福特公司错过了在华建立整车制造厂的机会。1995年,福特汽车公司认购了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B股,相当于后者20%的股份。1997年福特公司又将其在江铃的股份由20%增加到30%,从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此外,为了更好发挥其团队精神较强的优势,日本企业还积极谋求其它进入渠道策略:一是与综合商社合作投资。综合商社是日本特有的企业形式,它是基于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国跨行业的现代企业。综合商社充当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发起者、组织者、支持者的角色。与综合商社合作投资,可以大大减少进入中国的风险,提高其成功率。伊滕忠在上海外高桥注册贸易公司后,日商岩井、住友、红丸、日棉、三井物产也相继进入。二是中小企业采取联合行动,形成对华直接投资集团,以“船队型”的姿态进入中国市场。比如,九洲电镀加工业的8家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在大连建立了九洲电镀中心。
日商偏好劳动密集型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企业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比例相对较高,而且也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比如,美国著名的快餐公司麦当劳、肯徳基等已经在中国许多城市开办了数以百计的分店。此外在保险、通信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公共关系和财务会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美国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80年代,日本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非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992年后,日本对华制造业的投资额大幅度超过了非制造业,但多数仍集中在电机、纤维、食品、商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这些产业多属于竞争性、成熟性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且日本企业缺乏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难以形成象美国企业那样对某些行业的巨大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企业借助其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始终在对华贸易中占据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机械、钢铁、化工、电子等工业产品的对华出口方面,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强,因此,日本选择贸易方式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到了80年代前期,由于中国物资短缺、市场需求增加,日本仍继续采取扩大出口的战略。80年代中期,当中国积极致力于引进海外直接投资时,日本企业对到中国投资建厂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继续热衷于向中国推销市场上暂时供不应求的产品,错失了抢占市场的先机。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为了挽回其对华出口上的劣势,以抢先打入中国市场为目标,积极扩大向中国的投资规模,开展技术转让,抢占了中国市场许多制高点。
日本企业归结过去失败的经验,进入90年代以后,许多制造业大企业转向到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从着重建立出口加工基地转向着重建立国内生产据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被动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中日贸易中,从日本进口的机械设备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日本机械行业的大企业也采取了扩大对华出口的战略。但是,到了90年代,日本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如小松集团、日立集团和神钢集团等生产建筑机械的企业,生产机床的法纳科,生产发电设备的富士电机等都先后来中国投资,以合资经营方式生产和销售机械产品。
在直接投资方式策略上,90%以上的美日跨国公司都采取合资的方式,其中又以在中方原有基础上合资为主,而极少采用合作或独资的方式。因为采取这种投资方式,一方面可以借助中方业已建立的市场份额和营销渠道来打开产品销路,迅速占领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吸收中方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用自己的品牌或联合品牌取代中方原有的品牌,可以避免市场的激烈竞争。不过,在对中国市场逐渐熟悉后,现在他们的独资倾向在加强。
与当地合资 迅速占领市场 中方合资者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体制的约束,也愿意与国外大企业合资,走“强强联合”之路,这样既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巩固市场地位,又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增强发展的后劲。而合作方式作为中国独创的一种契约式合营形式,其法律严谨性与完备性的不足,导致美日企业很难接受。
另外,美日企业还喜欢与中国企业结成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比如,英特尔公司与中国国内第三大计算机生产企业南京同创信息产业集团结盟,向中国用户推出奔腾电脑。康柏(Compaq)电脑公司则与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合作建立销售服务中心,使中国的电脑服务很快就达到了国际标准。
美日企业对华投资项目策略可以从项目规模和技术含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在不同时期,美日企业对华实施不同的投资项目规模策略。1992年以前,美日企业对华投资处于“试探期”,由于人文、地理和社会背景的差异,美日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识要比港台地区的投资者更谨慎,不仅数量少,项目的平均规模也不大。当时美国企业对华平均投资规模为164万美元,日本企业为178万美元。1992年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稳定、市场容量、人力资源状况的明显趋好,美日企业对华投资进入“扩张期”,越来越多的美日企业来华开展大规模的投资,其项目投资规模也大幅增加。
中国热横扫两国大企业 据估计,目前在华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美国大公司有摩托罗拉、可口可乐、大西洋富田、阿莫科石油、福特汽车、联合技术、朗讯技术、百事可乐、通用电器、杜邦化学、惠暜、IBM、AT&T等。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日本大公司有NEC、索尼、日立、丰田、东芝、三菱、佳能、五十铃、三洋、夏暜和松下电工等。美国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更高,而日本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较低,也是两国差异所在。由于冷战结束,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使美国大公司可以利用更多高科技来打开海外市场。因此,美国坚持“以技术优势换取市场优势”,在中国市场接连推出技术含量很高的最新产品,以击败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由于此举符合中国对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因而也容易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比如,通用汽车公司以97型的最新产品和配套技术,打败了只向中国输出80年代末技术水平的丰田汽车公司,确定了在中国轿车工业第一车型的领先地位。
相对而言,日本企业对华投资项目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投资重点多为生产周期短,技术含量低的短、平、快项目。近年来,为了扭转在华市场竞争中的不利状况,日本转变了投资中技术层面的不足,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先后投资的21、25、29英寸彩色显像管,都是在中国首次推出的;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生产的使用溴化锂做冷媒的大型吸收式制冷机,也是在全世界领先的无污染的大型制冷设备。但是,总体上来看,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技术含量仍然有待提高。日本在华的多数企业“加工组装有余,研制开发不足”。无法形成象美国那样依靠高科技产品全面侵入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