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美国波士顿Negron咨询公司预测,在5年内,直销业在中国的规模将达到50亿到70亿美元,这将使中国的直销业规模成为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号称全球最具潜力的直销市场。 国内有些专家甚至指出,假如即将出台的中国直销法规同意无店铺经营,并且在解决营销员的佣金比例方面的规定被直销企业广泛接受,中国将掀起“就业”直销的狂潮。 据这些专家估计,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直销市场可能有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容量,而未来从事直销的中国人可能达到3900万人。 已有的数字是,在2003年,整个中国“直销业”的营业额为350亿人民币左右,其中10家转型企业的营业额为300亿。 然而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只是中国式的变异直销。根据世界直销联盟的定义:直销是通过销售人员或业务代表采用面对面的方式,不在固定店面或营业场所,而是到消费者家中、工作场所或消费者指定地点,将消费性商品和劳务销售给消费者。 但自1998年后,在政府的要求下,雅芳、安利等企业都开始陆续转为店铺+推销人员的经营形式。到目前为止,雅芳已经在全国70多个城市有7000多家专卖店,完美、仙妮蕾德等企业的专卖店都达到数千家。 在销售额中,有多少比例是消费者到店铺购买,多少是从上门的推销人员手中购买,雅芳方面的回答是他们没有统计数据。不过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推测出大概的情况,在雅芳获准进行直销试点后,出现了部分雅芳经销商强力反对的情况,如果专卖店没有给这些经销商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他们会反对直销吗? 早在2002年,中国雅芳高层就坦言,“雅芳中国几乎变成一个纯粹的批发零售商……”那些转型比较彻底的企业,或许也有和雅芳一样的感言。 所以不难看出,直销业350亿营业额中的“水分”。 直销的本性障碍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通过直销通路销售。安利的产品类型已经代表了国际上所有直销通路的产品类型,即保健品是第一位的,护肤、化妆用品是第二位,第三位是个人护理用品,第四类是健康器材,再往下就是文化用品,如图书、教育产品等。在欧美发达市场上,保健品占到直销市场份额60%~70%。” 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直销研究专家杨谦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产品特性上讲,直销比较适合非标准品。而且是那些功效、价值需要消费者主观认定的产品,才比较适合直销,因为这些产品需要人去解释,这时候直销员才有作用,给消费者详细说明、做示范,甚至做售后服务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日益提升,非标准化产品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但也不可能无限度地增长。直销通路的主流产品——保健品,过去几年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就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起伏。而且直销只是保健品渠道的一种方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除了传统通路外,保健品还会有很多的销售模式,比如网上销售、邮购的模式等。直销产品的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消费群体圈定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 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对直销模式感兴趣的人员本身也是有限的,有些人喜欢它,有些人并不喜欢它,特别是非法传销给很多人造成巨大伤害、大部分公众对非法传销与直销概念认知模糊的情况下,很多从事直销工作的人员受到周围人群的或多或少的歧视,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普通公众投身直销的热情。 杨谦介绍,现在可以看到的直销人员,很多都是“老人”,不是“新人”。某家公司声称每年增加了多少多少直销员。但这些人员大部分并不是新入行者,而是从别的公司跳槽过来的。在雅芳的直销试点计划中,它要招募3000名直销员,但到目前为止,招募工作还没有完成,据该公司介绍,仅招募工作,就需要几个月才能够完成。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直销感兴趣的人群是有限的。 虽然直销比较适合非标准品,但并非所有的非标准品生产企业都具备采用直销策略的条件。 杨谦认为:企业想要进入直销领域,必须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市场计划的设计,这是一个直销企业核心的制度,这个制度一般人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别人怎么做起来我也可以怎么做。但是对于特定企业来说,这个市场计划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很多企业不理解这点,强行推行直销策略,结果导致失败。 第二点是对产品理解,以保健品为例,传统通路销售的产品和直销通路销售的产品从形态上看,也许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产品的其他的因素,比如功效、包装、说明,甚至产品的推广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产品的选择、产品的规划,对于直销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是企业对直销人员管理的能力。有很多企业是成也直销人员,败也直销人员,被直销人员牵着鼻子走,企业严重依赖直销人员,没有办法组织系统管理体系,从制度上约束直销人员。而管理经验的总结与掌握,并不是一朝一日之功。 在美国、日本等直销比较发达的市场上,由于受到直销本性的限制,市场空间多年徘徊在某个水平。美国的直销销售额多年来变化幅度都在1%上下,日本200多亿美金的市场空间已经维持了10多年,我国台湾也停滞在300多亿台币之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网上销售等无店铺销售方式,市场空间正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 政策性因素 《中国无店铺销售的运营及法律监管相关问题研究》是商务部委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金永生主持的一个课题。据金永生教授介绍,在制定直销法规时,商务部将参考这份报告的研究成果。 对于直销立法,课题组有7项建议,内容涉及到保证金制度、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直销人员与直销公司的法律关系等。 直销法规尚未出台,所以无法知道政府的倾向。但从雅芳直销试点中,我们还是看到很多不乐观的因素。雅芳的试点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单层次,直销员佣金上限为产品销售金额的25%,2000万人民币的保证金。 单层次和多层次直销的优劣比较很难说得清楚,金永生教授等人的调研发现,在国外,80%的直销公司,采用的是多层次的直销方式。连雅芳在美国,也开始尝试多层次直销。 佣金比例上限到底是不是仅有25%,不再上调,直销法规还没有出台,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定。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佣金比例不会太高。 从台湾和其他直销发展比较好的市场来看,80%的直销公司,在佣金方面,可以占到销售比重的40~60%.很多直销员就是因为从事直销可以得到高额的奖金回报,他们才愿意投身直销,没有了高额的奖金回报,这些人还会不会有那么高的激情呢? 这样的佣金限制,对那些对直销心猿意马的内资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打击,因为他们一直认为,与外资竞争的一件重要武器,就是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更高的佣金提成。 直销早在1910年就在美国出现,但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都是不温不火,直到1945年,美国加州心理学家威廉。卡斯伯瑞和推销员李。麦亭杰尔设计出一套特殊的奖金分配制度,直销才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安利就是这种奖金分配制度的最好的学生和最大的获利者。 如果直销法规设定一个比较低的佣金比例,只有单层次一种形式,那直销也许就回到1945年以前美国的状态了。 在国内几家主要保健品上市公司中,交大昂立2004年净利润是3000多万,海南椰岛只有2000多万。健康元和生产脑白金、黄金搭档的青岛健特生物销售收入最好,都在1亿元左右。 即使是这些大企业,2000万的保证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那些占绝大多数的、规模比他们小很多的保健品企业了。所以有些悲观的内资保健品企业就声称:直销法规的出台,意味着内资保健品企业的大规模死亡。 一个直销转型企业的公关人员曾经对记者说过,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并不希望直销在中国的规模发展很大。目前进行直销立法、解禁直销,只不过是为了兑现加入WTO承诺而已。
雅芳的无奈
获准在中国进行直销试点后,在美国上市的雅芳公司股价攀升了1.30美元,至44.65美元。但对于雅芳公司来说,获准进行直销试点,并非全部是利好消息。“直销试点模式将令雅芳在市场与策略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已经有专家这样断言。
5月初,美国雅芳公司宣布,由于强劲的经营利润增长,该公司2005年第一季度每股盈余为0.36美元,较上年同期的0.31美元增长16%,超出预测0.01美元。这是因为其产品的国际销售状况大幅增长,抵消了在美国销售下滑的不利影响。 在美国雅芳公司所说的国际市场中,亚太地区的销售增长非常明显,第一季度销售额以美元计算增长10%,经营利润增长20%.中国再度凭借接近40%的销售额增长而成为该地区最大的业绩贡献者。 2004年,雅芳中国公司的表现同样很突出,全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增长近50%,从而推动美国雅芳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在十家转型企业中,雅芳公司是最彻底的一家,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在中国设立7000多家专卖店,这些专卖店95%以上是经销商投资的。2004年,雅芳在中国的销售额,来自专卖店的贡献达到了70%.根据这些经销商与雅芳签订的经营合同,专卖店并不是直销员的提货点。 不论是现在的直销试点还是将来获准全面开展直销业务,雅芳将不得不考虑这些为它立下汗马功劳的专卖店的利益。 在4月中旬的直销试点新闻发布会上,雅芳大中华区总裁高寿康表示,正在推行的直销试点是有限的、规模不大的试点。除了试点以外的所有地区,雅芳原本就有的所有作业的模式一切照旧。不但照旧,雅芳还有振奋人心的新产品上市。试点以外地区所有专卖店的运作肯定不会受试点的影响。 高寿康并非是为了安抚经销商。根据雅芳公司的介绍,获准进行直销试点,雅芳更多的是把它理解为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和支持,把试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在该公司的内部会议上,销售工作负责人曾说过,不管业绩怎么样,只要求不越雷池一步。甚至是未来的直销开放,也不会影响专卖店的利益,雅芳的高层这样表示。 不管雅芳的说法是否全部属实,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中国,它都不可能全面转向直销经营。 直销不是惟一选择
“直销是100%的无店铺销售,但无店铺销售不是100%的直销”。金永生教授反复向记者强调。
在《中国无店铺销售运营及法律监管相关问题研究》中,列举了直销与其他经营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与生产企业相关的只有一点,即有利于小型企业的发展。对于那些无法承担庞大的广告及促销费用的企业来说,直销为它们提供了另一种销售渠道,为它们与消费者的沟通建立了便利的条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想要达到这些目的,直销并不是惟一的选择。 商务部去年颁布的《零售业态分类》里,新增了无店铺销售业态,其中除了厂家直销中心外还有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5种。对于那些看中直销特点的企业来说,后面5种无店铺销售方式,也是很好的选择。 在中国保健协会评选的2004保健行业十大事件中,有一项是“‘营销谋变’拯救保健食品市场”。这个事件指的是2003年,善用会议营销的中脉和大连珍奥分别达到12亿和7亿的销售额,整个保健食品行业也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 这种会议营销,其实就是无店铺销售中的一种。 同样席卷中国的电视购物模式也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卷土重来。经中国电视购物网调查统计,现在每年制作电视购物广告片在400部以上,从中央电视台、各卫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电视购物广告播出时间每天总计500小时以上。 戴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脑销售公司,戴尔电脑将真正的电话销售的概念和运作模式于1998年引入中国,到2002年这家公司庆祝进入中国5周年时,年销售额总共增长了70多倍,达到175亿元。在它的冲击下,国内电脑企业开始陆续设立电话销售部门。 在各种新兴的无店铺销售中,网上销售最被人们看好,因为它这几年在全球市场上都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据CNNIC统计,目前我国有40%多的网民在一年之内有上网购物活动,去年网上商品销售总额达218.56亿元。其中以书刊、电脑及相关产品和音像器材和制品为主。许多网民是出于节省时间、节约费用、操作方便等因素而在网上购买商品的,而出于好奇目的的购物需求大大下降。这也是诸如全球电子商务巨头ebay、微软旗下的MSN等看好中国网络商机的原因。 事实上,雅芳、安利等公司都早已经在中国进行产品的网上销售。 直销在美国、日本等市场进入黄金时期时,各种先进的无店铺销售形式尚未出现,而中国是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开放直销的,是在国际化、全球化同步的情况下发展直销,所以我们不能忽略这种信息化的趋势所带来的销售方式的影响。 顺便告诫中国企业,不要只盯着狭义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