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法 直销法门槛不降 内外资均遭变数 安利内外夹击



何凯立的离职猜想

 直销法门槛不降 内外资均遭变数 安利内外夹击

  直销专家胡远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因为处在直销立法的节骨眼上,安利的人事风波才会引起业界猜测。但他并不认同媒体目前众口一词的说法:何的离职与其政府公关不利有关。他说,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不同时期战略会有所不同,高层人物之间在不同时期观念会有所碰撞,如果不能沟通,那么其中一方就会选择逃避。

  有评价认为何是一个很会把跨国公司的利益和中国政府的需求结合起来的人物。对于“何凯立的离职是因为其对中国政府公关的失利,导致安利公司对其不满”这一说法,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杨谦也持反对意见:“这种说法实际是对中国政府管理部门的贬低,是对政府立法精神的误解。政府的立法原则非公司公关所能左右的。”

  曾经供职于安利多年的骆超指出,媒体认为何凯立离开安利是因为其政府公关失败所至。骆超说,事实上何凯立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

  他分析说,1998年,中国政府对传销进行全面清理后,只有十家外资直销公司允许合法经营。在这十家公司中,即便是雅芳也减少了当中的销售环节,采用开店等单层销售模式,在得到政府部门认可的同时也损失了不少利益。而安利在这一过程中,却在迅速扩张,去年的营业额更高达190亿元,安利取得这些公关业绩何凯立功不可没。

  至于何凯立为何离开安利,骆超认为与即将出台的《直销法》并非毫无关系。安利当时出于中国国情的需要,即在中国直销法律缺失之际,确实需要做大量的政府公关工作,以确保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但直销立法即将出台,受到法律规范约束的直销行业对政府部门公关已没有太大的意义。这应该是何凯立本人选择在这时候离开安利的原因。

  记者至电安利公司,其内部人士给记者的答案是,何离开后,其有些工作是没人能替代的,比如立法研究工作,他是业内公认的专家,这个身份难以代替,也是行业的损失。但何其他政府事务的工作,有安利对外事务同事交接 对公司运营不会有太大影响。

  直销门槛未降

  目前,《直销法》的内容自然是内外资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国家对直销立法意在规范这个在中国并不成熟的行业。但是在去年9月“厦门会议”中,直销法草案的高门槛令众多的中小直销企业倍感焦虑。除了注册资本金1000万美元,保证金2000万元人民币的硬性指标外,还有对销售人员佣金的拨出比例控制在25%以内。据记者了解,此草案出台后,很多处在边缘状态的企业四处奔走,奢望《直销法》正式出台之前有所调整。

  此前,有消息称,以上门槛将会降低,如保证金已下调到最低不得少于8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下调至最低不得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但是拨出比例25%和倡导单层次直销模式没有什么变化。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从去年9月份“厦门会议”上,直销条例首次公开面世,到如今几易其稿,其内容并没有涉及单层和多层直销模式的争论。目前上报到国务院法制办的文本与原始文本已经有很大的出入,但是直销门槛丝毫没有降低,只是一些管理细节有所调整。几大硬指标——注册资金要达到1000万美元;保证金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拨出比例限定在25%以下等丝毫没有改变。

  外资企业的命运

  骆超表示,《直销法》出台后,有了明确的准入门槛,会有不少企业进入到直销行业,市场也更公平,外资企业在直销市场上的垄断局面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从这个角度解释,《直销法》的某些条款确实影响到外资企业的利益。

  对于最为敏感的安利、雅芳模式之争,杨谦表示,《直销法》事实上不是安利和雅芳之争,也不是多层直销和单层直销之争。雅芳的单层直销也包含着多层收入在里面。

  记者了解,事实上从直销法草案面世至今,草案内容并没有涉及安利和雅芳哪种模式会得到政府的取舍。

  胡远江告诉记者,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调整门槛,是从慎重的开放角度考虑,这也是一种预警机制。他说,从企业和学术的角度上来说,大家认可的是国际规则。实际上,拿出多少比例进行分配,这是企业自己的事,只要其经营上能够承受,政策上不需要体现。而立法者是站在国家利益和全局来考虑问题的,直销在中国发展10年,行业里也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果放开拨出比例,行业很容易形成炒作,容易把企业带进非法传销的怪圈里去。因此,国家对条款的严格也是预防企业对游戏规则的突破的一种事先预警。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直销法》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处于灰色地带的内资企业来说影响更大。

  一些意图进入直销领域的内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直销法》尽快出台,但如果注册资金和保证金的门槛不变,很多企业将面临出局。

  对此,一些中小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中国保健品行业协会操持的组建超大型企业集团。虽然中国保健品协会坚决否认组建“产业集团”的目的是为应对直销门槛,但众多中小企业踊跃加入产业集团反映了他们规避直销门槛的心态。

  而对于25%拨出比例的限制,更是所有企业关注的焦点。一家内资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很多行业的毛利率都超过25%。而直销企业的经销商拿到的25%并不是纯利,他们在交通、通讯及其他方面产生的费用是自理的。普遍认为,这样的拨出比例标准会限制经销商发展业务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直销企业的发展。

  记者接触的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即使直销条例出台拨出比例仍然限定在25%上,直销公司也会有自己的变通方式,如业务员的比例确实为25%,专营店再给15%则不能算违规,再有10%的广告费和内部发的奖励等,加起来不会少于50%,这和国外直销行业的拔出比例很接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786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直销发展前景 以中国直销的缩影本土化发展

——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文/陈青见郑李锦芬[图片]:毕业于香港大学,获文学士荣誉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加入安利前,曾在香港政府政务处担任行政主任。1977年加入安利以来,历任安利香港总经理、安利香港和台湾

安利直销可以做吗 安利是直销还是传销?

近日有关媒体暗访安利表示,安利以前曾因涉嫌传销而遭到工商部门的调查,至今,其在中国的身份依然比较尴尬和模糊,有关部门对安利是直销还是传销尚未有明确的说法。 安利的营销模式  10月29日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往重庆高新区陈

安利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安利副总裁--张明德先生

      2008年,中国的运动热潮让全世界都沸腾了,你还在等什么?安利纽崔莱健康跑邀请你加入08的运动热潮,为了健康,为了2008盛事,让我们一起跑起来!2008年4月13日上午9:00,健康跑将在2008年首发城市——天津鸣*开跑。3月5日,专程来津参

安利直销 安利中国 中国式直销的“探路者”

    日前,美国著名杂志《读者文摘》开展的2008信誉品牌评选结果出炉,安利纽崔莱获得中国区“维他命/健康补充品类”白金奖。虽然这并不是纽崔莱第一次获此荣誉,但对于经历了多元化直销模式转型之后的安利中国来说,其意义或许比以往

安利中国代表团 对话安利中国女掌门

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20日晚在上海揭晓,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作为唯一的女候选人,荣膺“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东方网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出色的商界“女掌门”。      记者见

声明:《中国直销法 直销法门槛不降 内外资均遭变数 安利内外夹击》为网友逢人便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