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驾队长之上的忙内 被技术“凌驾”的电影未来



     中国与印度成了好莱坞的新贵,类似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拥有亚洲第一大院线的万达集团于今年5月份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包括购买100%股权和承担债务,收购价合计为26亿美元。并购后,万达集团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而新晋好莱坞金主的印度最大娱乐集团Reliance Group,以8.6亿美元控股梦工厂,收购IM GLOBAL等新锐独立制片公司,资助全球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包括我们熟知的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金·凯瑞、乔治·克鲁尼等)设立工作室等频繁动作,宝莱坞式“入侵”好莱坞的路径已渐显现。

  我理解的好莱坞电影,不仅代表北美电影,更是“世界电影”的代名词,它具备全球化的故事,全球化的主创,全球化的销售,全球化的资本。抛开万达集团收购AMC院线隐含“中国文化输出”的政治意义,AMC所代表的是区域市场的传统渠道(北美家庭点播收入正在超过院线收入),它的收购仅能协助万达踏进好莱坞电影圈的边缘,协同效应较小。甚至可以说收购AMC的成与败,与经营能力无关,而仅与成交价与融资成本有关。

  好莱坞电影代表着美国创新精神的灵魂,镁光灯的光芒吸引各类资本前赴后继,比如赌场大亨科克里安就多次买入卖出米高梅获得巨大收益,最近一次是以48亿美元出售给索尼集团。即使米高梅宣告破产保护,索尼凭借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米高梅,最终拥有世界最大的电影片源,为其开拓全球的收费电视频道及宽带互联网市场、控制下一代DVD标准奠定坚实的基础,焉知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也许在那时就已意识到,好莱坞的知识产权,世界创意的发源地,数字产业的软件资源,是构建未来电子企业的根基——而电影恰是视听娱乐这座金字塔尖上的瑰宝。

  又远又近的世界电影梦想

  20年后,印度人正在重走日本人的世界电影之旅,它背靠的是享誉全球的印度IT人才和高性价比的电影后期特效制作基地,以及世界最庞大的观影市场。地产商背景的中国万达集团已小试牛刀,但如果它没有在全球电影的创意、新技术与新渠道的布局拥有足够的野心和韬光养晦,它距离世界电影梦想也许还好远。

  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从来就是炫耀创意与技术的视觉“玩样”。比如乔治·卢卡斯领导的工业光魔创作《星球大战》系列、卡梅隆的《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的2D和3D版,它们在电影史的不同阶段开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引发了层出不穷的技术升级,促进全球影院设备更新和巨幕建设的热潮。

  数字技术时代更是将内容创意推向两个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一端是崇尚新技术应用的高投入影片,另一端是因技术进步而降低门槛的低成本影片。前者通过全球分包控制不断攀升的制作成本,通过全球市场销售系列电影和衍生品挣得可观的回报;而后者却在聚集更大规模的创作力量,他们更年轻而还不被人熟知,分布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前几日,我偶尔结识怀揣“中国皮克斯”梦想的年轻团队(85后)成员,他们拥有清晰的梦想、良好的技术训练、流利的英语以及全球的视野。最近他们的龙和熊猫电影科技有限公司(Pangon Digital)刚刚通过全球竞标,以一流的动画特效技术、极富创意的Trailer成功赢得与好莱坞某六大电影机构的合作机会,负责全片的主要承制工作。他们说这仅仅是起步,开发带有它们标签的全球化原创故事,与全球的发行机构合作销售系列作品,打造出世界级电影才是终极目标。如果在这些富有激情与自信的群体中能磨练出未来的皮克斯们,它距离世界电影梦想就变得好近。

  在做着好远又好近的世界电影梦想时,好莱坞电影却真实地涌到自家门口。根据2012年初中美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北美电影的引进量将进一步扩大,从原来每年20部增加到34部,其中新增的14部必须是3D或IMAX。在面临好莱坞3D电影的强势侵袭下,国产大片“被动3D化”。《画皮2》在上映前数月就曾两次改变发行策略,从仅发行2D版调整为2D加3D版到最终的全3D版上映。最终的发行策略为此片票房大卖至少贡献三成以上,原因是中国现有银幕已有80%具备放映3D电影的硬件基础,而3D片票价则比普通电影高出30%50%。

  创意瓶颈

  当3D电影从最初的“高配”迅速变成大片的“标配”时,技术力量正在轻而易举地“绑架”着电影人讲故事的能力。《画皮2》汇集国内第一流的后期制作团队,开拓了中国商业电影创作的新形态。在投资者赚得盆满钵盈之际,一些影评人与观众对于影片故事提出很多的异议,2D转3D的噱头也加重了观众的失望。这种失望与国人对国产片一贯的诟病无异。买得起全球最昂贵制作设备而不差钱的中国企业,电影制作技术与全球顶级水平的差距,绝大部分与技术无关。中国电影特效制作机构加入到与澳洲、韩国、印度、泰国等国的竞争,全球化招标与分包已成为世界电影业的制作常态,但中国机构无论在创意、技术还是成本均不占据优势。

  创意的瓶颈似乎不仅发生在中国。今年上海电影节,曾参与《星际迷航》的美国编剧尼古拉斯·迈耶认为,好莱坞的编剧面临很大的创作问题,他说“现代人没有耐心去看一个叙述性的故事,他们需要故事多,镜头短,所以机器人、动画片、魔幻片等类型片盛行,就像给眼睛吃糖。”

  正如创意从来都不能绝对被垄断,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与数千家独立的工作室长期并存一样,被技术进步凌驾的也许只是那些“不求与时俱进”的传统从业者,以小成本类型片见长的新兴独立制片机构却能迎合这种变化。狮门公司2012年出品的青少年电影《饥饿游戏》,以不到7000万美元的投入赢得全球近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而以传统2D动画起家的迪斯尼集团最终以74亿美元兼并3D动画领军企业的皮克斯公司,后者每年贡献了迪斯尼电影至少一半的利润。技术为富有创意的新入者提供了较量市场主导者的公平舞台,这是一种正能量的导向。

  技术的正能量

 凌驾队长之上的忙内 被技术“凌驾”的电影未来
  还有三股力量正在悄然改变世界电影的游戏规则,分别是好莱坞机构的全球化布局,成熟消费者的诞生,以及新渠道的出现。

  电影不断地跟随着技术的步伐,更是把好莱坞的制作力量带到全球。正如上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制作人西迁至洛杉矶一样,成本优势一直是影响好莱坞制作力量走向的重要因素。而电影CGI制作和后期特效成本比重日益增加,在急剧下降的信息传输费用的支持下,好莱坞制作力量从美国出发走向加拿大、澳洲,然后到东亚的日韩、印度、泰国、中国等,延续追逐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好莱坞机构的全球化布局,也是为了直接迎合快速增长的区域市场。

  反观近两年好莱坞制片公司进军中国,更多是在技术、融资与市场需求下功夫。比如卡梅隆带领他的CPG中国(卡梅隆-佩斯中国总部)与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合资组建的电影制作基地,梦工厂与上海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东方梦工厂”,开展动画技术研发、影视制作、版权发行等业务。2D电影,我们与好莱坞差距了2030年,但在3D技术下,我们将有机会与它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外合拍片将是中外电影制作人联手打造,参与到包括剧本、主创人员、场景设置、后期制作、营销发行等全流程,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

  这些消费者中的年轻人,正在遭受互联网引起的信息传播变革。互联网改变了单线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强调即时分享与互动功能的社交网站,它模糊了信息发布方与接收方的角色,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打破传统媒体与专家的权威性。它最终将塑造出一大批有独立意见、新型的“成熟消费者”,他们会按照偏好划分归属,这些群体规模小、忠诚度低、不易被说服,当然也缺乏耐心。一部口碑较差的影片,越来越难有机会通过铺天盖地的软硬广告实现长时间的虚假繁荣。于是,一边是“一日游”影片,一边是更多涌入院线的新影片。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已很难吸引这些成熟消费者,电影营销本身可能成了一场探险与智斗的游戏,比如《饥饿游戏》,营销过程富有悬疑与剧情,各类社交网站与影迷互动成了主要的道具与故事情节。这种病毒式传播带来廉价却显著的效果,创造出一个个小制作影片的黑马案例,这也是一种正能量。

  DVD市场的消亡是电影渠道变化的典型现象。区别于中国,在DVD收入巅峰时期,北美市场出现过一大批不在院线上映,仅销售DVD版权的影片,它支持了大量独立制片机构的低成本类型片。而网络传输成本的不断降低,各类移动终端的流行,真正促使了DVD淡出舞台,目前该市场规模已缩减三成以上。而替代它的是家庭电视与互联网的点播收入,它又进一步降低了发行成本,推动新形态视频(如微电影和网络剧)的出现。

  微电影和网络剧充分迎合“不耐心”的成熟消费者的观看习惯,它拉近了创作者与观众的距离,低成本投入更是让创作者直接站在靠近世界电影梦想的边缘,它的融资与发行环节都大大地简化了。可惜的是,国内除了早期几部稍有审美而广被传播的作品,大部分的微电影与网络剧要么沦为廉价广告片,要么游离在灰色地带。前者很快被成熟消费者遗弃(他们连负面意见和好奇心都不会投入),最终成为茫茫的信息洪流中的垃圾;后者除了正面政策管制的冲击外,毫无创意的粗制滥造也把它们彻底隔绝在梦想之外。

  新型视频(动画行业和音乐行业也类似)无法频出佳作,深层原因是不完善的国内版权环境不能向创作者提供正向的收入激励机制。如果要实现中国的世界电影梦想,不仅是收购好莱坞机构或培育自己的皮克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它不仅包含电影制作业,也包含软件、硬件、周边产品、融资、版权交易等系统配套。

  电影未来的另一种捷径

  如果说,世界电影梦想是在100米赛道的终点,那么中国电影的技术能力在60米,创意能力在30米,而全球营销与投资能力只是站在起跑线上。

  2008年金融危机后,北美电影机构的融资难度加大,它们把视野转向中国与印度,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真正掌握全球营销的通路,了解世界电影投资的命门,便可自如地利用全球市场,销售全球化的主创讲述的全球化故事。较之比拼新技术与好创意的真刀实枪,较之大幅改进国内环境和产业链,虽然我们在全球营销与资本方面的起步晚了,却可能是另一种捷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788.html

更多阅读

有关于90后的电影 90后的我们 网络电影

一些关于90后的电影,那些年,你也在看。有关于90后的电影——步骤/方法有关于90后的电影 1、?初恋那件小事“丑小鸭+灰姑娘+童话爱情”的大众审美和思路下的爱情故事,开场便交代出干瘪、黝黑、长相普通的灰姑娘小水,在路上撞上了人生的

适合小学生看的电影动画片 小学生爱看的电影

适合小学生看的电影动画片1、《料理鼠王》简介:迪斯尼与皮克斯双剑合璧,还有比它们合作出的动画片更值得期待的吗?如今合而为一、磨合完毕的两动画巨头,打起了一只名叫“蔬菜杂烩”的小老鼠的主意。皮克斯的三维技术别家公司绝对望尘

史上最虐心的电影,你被哪个虐得最惨 sm小说调教虐身虐心

史上最虐心的电影,你看过哪部?你被哪个虐得最惨,至今无法忘却?《晨曦中的女孩》——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豆瓣评分:8.3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1918年,加拿大某村庄,小女孩奥若蕾的母亲玛丽安感染肺结核,病入膏肓。她的父亲非但

王力宏与他的电影“恋爱通告” 恋爱通告

                 王力宏与他的电影“恋爱通告”                    我是个没有情趣的人,以前没有追过星,最近妞见了王力宏,我也开始了解王力宏,他除了长得帅,就是他的气才、魅力让人折服。他曾

声明:《凌驾队长之上的忙内 被技术“凌驾”的电影未来》为网友感情很唯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