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强调的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核心价值观一词也许是一个新的商业语汇,但企业经营需要确立一系列价值观这一观念却并不新鲜。 许多公司长久以来都意识到拥有一套企业指导原则的重要性,虽然它们并不一定都称这套理论为“价值观”。价值观概念的演变痕迹在过去50年中的重要商业书籍里均可找到。事实上,价值观自古以来便对人类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观是通过人们日常的习惯、技能和行为反映出来的人类的品行和美德。”诚实、正直、大度和公正是我们作为个人所可能拥有的价值观。近年来,价值观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商业和企业经营的意义。 名词释义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它既不能被混淆于特定企业文化或经营实务,也不可以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短期目标妥协。 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它们是没有时限地引领企业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指导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它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越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目标(帮助实现某个任务的特定目标)不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使命和经营目的(企业生存的最基本原因),也不是企业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也不应该被混淆于企业的前景(关于设想中未来图像的描绘)。所有这些词在成功的企业中自有他们的位置。然而,价值观是所有企业的目标的先驱,是一切企业目标为之奋斗的基础。 一阴一阳谓之道 詹姆斯?C?科林斯和杰瑞?I?波拉斯在其广受好评的《基业常青》一书中写道:“能长久享受成功的公司一定拥有能够不断地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实务。” 这一点是包括惠普、强生、宝洁、默克制药和索尼等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科林斯和波拉斯指出了一个能够解决围绕着企业价值观问题种种困扰的概念化框架。他们在这个商业模型中,将对价值观的解释分为两部分,即核心意识形态和预想的未来。核心意识形态,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阴”,代表企业立足的根本和存在的原因。“阴”是不可改变的,也可以与“阳”——企业未来预想,进行互补。企业对未来的预想指企业愿望中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及为实现这一设想而需进行的巨大转变。 核心意识形态使企业纵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也能够保持其完整性。任何改变企业未来的尝试都应该遵循企业的核心意识形态的要求。核心意识形态包括两部分内容: 1、 核心价值观,即一整套企业经营指导规律和原则; 2、 核心目标,即企业存在的最基本原因。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本质和永恒的原则。作为企业经营的一套永恒的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不需要获得外部的认证,它们对企业内部的员工有内在的重要价值。 价值观提升原则 ● 共同参与。

● 确保价值理念确实反映了公司的长远目标。 ● 价值理念应该激励人心。 ● 注重价值观的关键驱动因素。 ● 找出那些会引起企业价值观朝理想方向转变的行为和惯例。 ● 在企业价值观中采用能为管理运用的概念和术语。 ● 确保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 确保企业价值观的各要素能明白无误地转换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