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彼此都是董事,为什么要有个独立董事呢?有人说:独立董事可以保护小股东和企业的利益,有利于民主决策,等等。总之,设立独立董事具有重要的作用。至于独立董事是否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许多被企业决策者搞垮的企业中不乏独立董事。很多董事长很喜欢在董事会的会议上,看到一位独立董事坐在那里。有的企业领导人三顾茅庐、高薪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公司的独立董事,其求贤若渴状令人感佩。事实证明,很多独立董事跟很多董事长的女秘书一样,都是花瓶。独立董事是很多企业的装饰品,甚至是企业欺骗广大股民的高参和帮凶。以下是不相信独立董事的5个理由:1、对独立董事的道德水准,没有具有公信力的评价和推荐的中介机构。2、独立董事的薪酬和名誉对很多人来说具有使其丧失诚信的诱惑力。3、公司决策选择性的避开独立董事,使独立董事“独立”其外,独立董事对此无可奈何。4、对独立董事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5、监督机制的腐败根本无法防止和有效惩治公司违法行为。当公司董事长可以逍遥法外时,独立董事当然知道该怎样“独立”才能明哲保身。独立董事为何不“独立”,为何不能出污泥而不染?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独立董事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关于人与人、人与物的利益关系,我在《利益论》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越高,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直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维护程度就越高;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越低,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间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维护程度就越低。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危害程度越高,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直接,个人对造成危害的因素排斥程度就越高;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危害程度越低,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间接,个人对造成危害的因素排斥程度就越低。在企业中,企业可以满足独立董事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独立董事可以满足企业“民主决策”的需要,同时双方可以相互满足扩大彼此社会影响的需要。在公司中,只有大权在握的大股东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独立董事的需要,因此,独立董事必然会最大程度的维护大股东的利益;如果独立董事危害大股东的需要,大股东就会危害独立董事的利益,即取消独立董事的资格。广大小股东对独立董事没有选择权,因此独立董事没有维护小股东的利益需要。这样的一种利益关系,使独立董事没有独立的基础,只能成为大股东的附庸。现有的法制环境,使独立董事根本没有条件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他除了在董事会的名册上充个数、在会议上说一些隔靴搔痒的套话外,再没有其它什么作用了。他根本无法左右公司决策,他根本无法惩治公司腐败,他根本无法保障小股民的财产安全,他根本无法捍卫公众利益。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把一切都寄托在独立董事的身上,他只是个参谋、顾问、或摆设、工具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