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企业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



文字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理论思辩与战略构想

目录

前言

1章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剖析 -----------------------------------------------1

1.1国际资本移动给有关国家带来的利益 --------------------------------1

1.2国际资本移动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l

1.3两缺口理论的缺撼…………………………………………………2

1.4国际投资周期规律分析……………………………………………3

1.5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及两种投资模式比较………………………4

1.6国际资本移动宏观理论辩析与启迪 -----------------------------------4

2章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探究 --------------------------------------------------------9

2.1垄断优势与市场不完全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9

2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动态优势与区位优势 --------------------------------9

2.3寡占反应——防御性投资动因 -----------------------------------------10

2. 4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综合分析 ----------------------------------------10

2.5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力和成功的条件 ---------------11

3章跨国公司理论介评 ---------------------------------------------------------------13

3.1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13

3.2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市场内部化 ---------------------------------13

3.3跨国公司的界定 ------------------------------------------------------------14

3.4厂商增长最大化——厂商行为偏好 ------------------------------------14

3.5经理管理动机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1 5

3.6出于厂商长期战略考虑的投资动因 ------------------------------------15

3. 7跨国公司理论之我见 -----------------------------------------------------15

4章跨国直接投资的理念更新----- ---------------------------------------------------1 8

4.1全球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19

4.2新博奕观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 ----------------------------------------19

4.3泛文化观与跨国公司的管理哲学 ----------------------------------------20

4. 4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22

4 5树立全球责任意识 -----------------------------------------------------------22

5章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24

5.l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崛起和特点分析 -------------------------24

52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优势 ----------------------------------24

5.3发展中国家从吸收外资向对外投资的转换 ----------------------------25

6章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27

6.1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 -------------------------------------27

6.2发展中显现的特点 ----------------------------------------------------------28

6.3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29

6.4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31

7 章中国跨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33

7. 1树立全球竞争观念 ---------------------------------------------------------33

7.2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34

7.3全球竞争战略的实施典范 --------------------------------------------------35

8章中国跨国企业投资型市场进入战略 --------------------------------------------38

8.1 投资进入方式比较 -----------------------------------------------------------38

8. 2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 40

8 3投资进入的区位分布 --------------------------------------------------------42

8. 4投资进入的行业结构…………………………………………… 43

9章中国跨国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44

9.1经济全球化的新营销 -------------------------------------------------------44

9.2中国企业营销战略的现状分析 ------------------------------------------ 45

9.3中国跨国企业营销战略的借鉴与选择 -----------------------------------45

10章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战略 -----------------------------------------------46

10. 1跨国公司融资战略的一般选择 ----------------------------------------46

10 2跨国公司海外融资的战略比较 -------------------------------------------46

10 3中国跨国公司海外融资战略的现状分析 -------------------------------47

10.4企业和政府的对策 ---------------------------------------------------------47

11章中国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 ------------------------------------------------49

11·l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式比较 ---------------------------------------49

11·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进与变革 ---------------------------------------51

11·3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52

11·4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控制 ---------------------------------53

前言

人类即将跨入 21世纪。在世纪相交之际,回顾本世纪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展望下一世纪的发展前景,无不显示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国际生产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的重要特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生产活动与资本的运动已跨越了国域疆界,实现了国际化。

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跨国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跨国公司的产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 1/3,销售额达 48000亿美元,超过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跨国公司占有世界工业研究成果的 80%,生产技术的 90%,国际技术转让的 3/4。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这期间,中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由资本经营转向海外经济合作,并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阶段。如今,中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1998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成立外经贸部备案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共 5,666家,协议中方投资额63·3亿美元;在这些境外投资企业中,生产性和其它非贸易型企业达2,378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即将加入进贸组织,势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全球战略和复杂的网络架构,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也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范畴从理论、战略到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并被迅速地付诸实践。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成为各国经一济学家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直面本世纪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来企业组织的最大一次调整与演变,临界新世纪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管理的学者和实践者们肩负着重大使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展身手,分享国际资本运动的利益。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各种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借鉴;要了解和掌握跨国公司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投资惯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企业的特点,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制定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鉴于此,我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以期对跨国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思辩与借鉴,进一步探索符合国际投资活动一般规律、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与战略。

跨国直接投资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本文1—3章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归纳了西方学者各种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学说,并加以比较、评价、质疑和借鉴。在此基础上,4一6章探讨并提出发展中国家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优势和特点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7-11章深入探索“企业如何行动”这一具有广泛实践指导意义的战略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全球竞争战略、市场进入战略、营销战略、海外融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设想与规划。

本文的研究方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l)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轨迹及国际上跨国公司发展历史的考察,总结经验和教训,认识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有关国家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横向比较,吸收他人长处,补自己之短。(2)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用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阐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及国际惯例;从我国实际现状出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发展道路。(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除了必要的定性分析,本文充分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和数据资料来描述有关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进一步阐释跨国直接投资这一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4)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本文不仅努力对跨国直接投资基本理论加以阐述和思辨,更希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探索可供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借鉴与选择的战略对策,这对于发展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这一实践性很强的课题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是一项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崭新事业,本文是作者怀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批判的勇气撰写的,诚恳希望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前辈和朋友们予以指正,共同为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宋亚非

1999年8月 18日

于东北财经大学

1章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剖析

纵观国际经济学界关于跨国投资的理论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国家为基本考察对象,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和探讨资本跨国移动可能给有关国家带来的利益,揭示不同国家允许和接受资本转移的原因。第二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探索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以及最终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各种决定因素。第三类是从企业组织演变的角度,通过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的利益追求、决策基础和行为方式的研究,说明跨国直接投资普遍发生的动因及一般规律。本文将循着从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的研究轨迹,从理论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相一致的角度,对跨国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学说进行归纳、总结和辩析。

1.1国际资本移动给有关国家带来的利益

假设有甲、乙两国,甲为资本充裕国,乙为资本短缺国。当允许资本在两国间自由移动时,由于乙国的资本收益率高于甲国,于是资本充裕的甲国的部分资本跨越国界向己国移动。

资本的跨国界移动首先对甲乙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重要影响。从甲国来看,由于输出资本,一方面增加外汇的流出,另一方面又影响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但甲国由于在国外的投资而获得增大的资本收入,假定国外资本利润都以外汇汇回,则使甲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有利状况。从乙国来看,由于引进外资而使本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也由于外资的进入而增加了外汇流入。但乙国在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实际获得的收入比外国资本的收入要低,而外国资本的不断汇出,又将长期影响己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资本输出和输入双方的国家利益,世界的总财富也因此而增加。因此,尽管这种移动会使有关国家付出一定代价,国际投资仍广泛地发生。

1.2国际资本移动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逊教授(John.Williamson)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移动对有关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有积极作用的。国际投资的一般动因是为了在短期内增加收入,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吸收外资方,都希望通过资本转移而获得利益,国际资本移动还存在另一个动因,这就是有关国家为改变实际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而借款或贷款。

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该类国家目前享有较高水平的国内总收入,但它没有把全部收入都用于即期消费,而是将部分收入投资于国外。这种情况使它在此后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时,依靠国外投资的利息收入来满足国内资源吸收的要求。

第二情况则相反,这类国家为了近期的经济增长而加速吸收,国内总产出不足以满足这种吸收的要求,必须从世界资本市场借款来解决。由于要支付借款利息和清偿债务,这种加速吸收的借款实际上意味着把经济增长的未来收入提前支取在即期使用。

第三种情况,这一类国家的收入不稳定,变化波动较大,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来拉平国内经济资源吸收。当国内收入较高时,对外投资或贷款,以积累一定储备;当国内收入较低时,用在国外储备的资产予以弥补,从而使国内吸收(或称为资源吸收)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而避免吸收随同收入一起波动。

1.3两缺口理论的缺憾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钱纳里(H.Chenery)和以色列经济学家迈克尔.布鲁诺认为,可供投资使用的进口资本货物影响着一国的资本积累,其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因为这类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缺乏投资刺激,而是缺乏投资的资源。因此,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是制约这类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汇流入对弥补这两个缺口都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这种理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受到国内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限制,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即利用外国储蓄来填补国内储蓄就成为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换句话说,国际投资的流向只能由储蓄和外汇丰裕的富裕国家流向这两者都缺乏的国家。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尽管这类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确定需要提高资本流入,以减轻国际收支压力,但随着经济迅速增长,扩大出口的要求将会超过进口的需求。扩大出口才是发展中国家弥补外汇缺口的积极手段。在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情况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捕捉市场信息,改善生产结构,进而带动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弥补资金缺口,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1.4国际投资周期规律分析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J.H.Dumning)对自己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了动态的发展,提出了国际投资周期论。 他肯定了60年代以来关于跨国公司谋求实现优势的动因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基础和动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邓宁依据折衷主义三优势理论,对国际投资在不同国本移动》两部书中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际投资周期论。明确提出国际投资的运动同特定国家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直接投资具有随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而对外净直接投资呈现出比较规律的变化。 第一阶段年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较小的负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因而没有对外投资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缺乏令投资国满意的区位优势,外资流入也很少。第二阶段年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这说明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市场扩大,投资环境改善,区位优势增加,直接投资流入也开始增长。但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难以克服国际化生产障碍,所以直接投资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于邻近国家。第三阶段年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值,但其绝对额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第四阶段年均人均GNP在2600~560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这表明该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

1.5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及两种投资模式比较

劳动的国际分工原则应该是:每个国家应该生产这样的产品,这种产品更多地使用该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较少使用该国相对缺乏的生产要素。按照这个规律,劳动比较缺乏而资本比较充裕的发达国家,应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资本比较缺乏而劳动比较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则应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中,投向东道国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因此,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按边际产业为序依次进行。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日本式和美国式两种模式。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日本海外投资中资源开发型占相当比重,制造业务方面的投资则是贸易导向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对外贸易,而且对日本的比较优势地位起到了补充作用。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却是非贸易导向型的。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破坏贸易的作用,阻碍美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不仅传统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停滞,在新产业上也使美国的比较优势削弱。

1.6国际资本移动宏观理论辩析与启迪

(1 )肯定与质疑

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是借鉴凯恩斯的投资函数方程及图式所建立的,该模型用简明的数学语言阐述了资本移动给双方当事国带来的利益,揭示了国际投资发生的一般动因。在战后的一段时期内,该模型被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现象。但是,该模型的局限性也是显见的。首先,该模型简单地假定世界经济中的资本移动只发生在两个国家之间,而且资本只从绝对富裕的国家流向绝对短缺的国家,这与现实中资本国际运动的多样化方向是不相符的。现实中一个国家往往既有资本流入,又有资本输出,处于双向运动的地位,而且资本拥有量相近的国家之间也在相互进行投资。其次,该模型只是一般性地研究国际资本的移动,并未涉及技术、管理、营销技巧等的转移,而这些往往是伴随资本移动而发生的。

威廉逊的分析对一些存在周期波动的发展中大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然而,威廉逊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如何运用对外投资来调节国内收入的波动,他只是强调初期产品出口国家由于气候和贸易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的收入波动,因此他所说的储备积累与使用的拉平主要是就国际收支平衡而采用的,他仍然认为决定一国对外投资或吸收外资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发达程度和国内储蓄的高低状况。

两缺口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是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按照这一理论,国际投资的流向只能从储蓄和外汇充裕的国家流向两者都缺乏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转移过程中只能处于受资国的地位,无力也无须发展对外投资以分享国际经济利润。这种认识显然无视发展中国家驿外投资的能力,与现实中发展中中国日益增长的对外投资活动的实际也是不相符的。

邓宁认为,处于第一阶段(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的国家,不能发生对外投资,而且外资吸收量也很有限。这一结论与现代国际投资实践是相修的。不仅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也十分活跃,在国际资本运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说明,人均GNP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尽管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上落后,但由于部门与行业发展及资源分布上的不均衡,一些企业是具有特定优势的,有能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无视这一点,仅以人均GNP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判定一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大小,是邓宁理论的偏颇之处。

小岛清认为只有丧失或将要丧失竞争能力的边际产业才应该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国外。他还强调,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可以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且中小企业生产批量小,经营的灵活性、适应性强,因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这些观点对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目标无疑具有借鉴价值。

总之,上述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一致认为资本在国家间的运动——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给东道国和投资国都带来利益。宏观理论揭示了这种存在于双方的利益机制,为各国制定更加开放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肯定宏观理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理论局限性。

首先,在解释国际资本移动的动因上,各种理论观点的思维模式几乎是趋同的,即强调国际资本移动主要是从收入较高从而储蓄较高的发达国家流向储蓄和资金都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但就直接投资而言,这种结论就不能说带有普遍的规律性了。国际直接投资向国外转移的主要是本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或者说主要的并不是货币化的资本。如果在国外使用这些要素能够获得高于其在国内使用所获得的收益,国家会通过鼓励政策来支持本国企业发展跨国直接投资。就比较优势而言,不仅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在某些产业以及企业中也存在。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并不仅仅是被动的受资国,她完全有可能也有条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此外,宏观理论在解释国际资本移动的动因时,都是从利益机制进行分析的。应当看到,在现实国际经济活动中,国际直接投资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利益一个方面的因素,还大量地涉及到社会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有时这些因素的影响甚至超过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例如,投资国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本国的战略地位的考虑;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国家主权和政治经济独立性的考虑。出于这些考虑,宏观经济理论的局限又在于其没有揭示资本国际运动更本质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其他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一样,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在分析国际投资发生的动因和决定因素时,存在以一概全的缺憾。

(2)认识与启迪

跨国直接投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国际化的客观经济现象,是适应生产力跨国发展要求的。这种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不应为发达国家所专有,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国家都可以利用它作为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手段,并从国际资本运动中获得利益。同样,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国际资本移动的理论也可以为我们所用。特别是对于处在对外直接投资初始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吸收和借鉴这些理论学说和成功经验,是我们加快发展跨国投资乃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一条捷径。

借鉴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的分析,目前以吸收外资为主的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可以使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国内的生产总值。同时,外资的投入也增加了外汇的流入。在要素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既包括由于外资投入使过去闲置的要素得以充分利用的净增收入,也包括因资本收益率降低而从原资本收入中转移过来的国民收入。这是我们吸收外资所获得的利益。

在从国际资本移动中获得利益的同时,我们也要付出一定成本。我们在新增的国内总产值中实际获得的收入要低于外国资本的收入,外国资本利润的不断汇出,也将长期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外资的进入将相应降低国内资本收益率,从而降低国内原有资本的实际收入。

上面分析了吸收外资为我国带来的利益与成本。如果我们在吸收外资的同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从相反的方向为国家带来利益并付出成本。一方面,在国外投资可以获得增大的资本收入,这部分利润以外汇汇回,可使我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有利状况。同时,资本输出又可使国内的资本收益率提高,从而使国内资本的实际收入增加,显而易见,我国在国际资本运动中,既应该积极吸收外资,也应该积极向外投资,使自己处于资本双向运动的地位。当输入资本时,使我们富余的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对输入外资征收一定税赋,获得国内产出及收入的增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又可将国内资本、技术向收益更好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获得净增收益。这样,就可以从资本的流出与流入中获得双重利益。

威廉逊的模型也给我们以启迪。他指出国际资本流动的另一个动因,是有关国家为改变实际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而参与国际资本运动,尤其是他分析的为改变吸收时程而借款或贷款的第三种情况,对于一些存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发展中大国,更具指导意义。我国是经济周期波动明显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收入较高,为不把所有收入都用于即期消费,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积累一定储备;当经济增长缓慢,国内收入下降,不足以支持资源吸收时,可以依靠国外投资收入来满足国内资源吸收的需要,动员国外资产来支持国内投资。从长期趋势看,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可以拉平国内经济资源的吸收,减缓国内吸收的的波动,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这对于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经济从80年代起迅速增长,积极扩大出口为国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国内储蓄也持续增加,我国已不存在两缺口理论所说的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我国并不只能在国际资本运动中处于受资国的地位,同样有能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分享国际经济利益。

(3)实现战略转换

我国目前仍处在以吸收外资为主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大大小于吸收外资,要实现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性转换,关键在于提高吸收外资的利用效率,这也是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资相比明显滞后,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要改变这种状况,从主观上要提高对跨国投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国内吸收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同样都是利用国际资本的手段。引进来和走出去应该并重,走出去实质上是国内吸收外资向国外的延伸。在目前对外投资大大滞后于吸收外资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那种认为中国尚不具备扩大对外投资的条件和优势的悲观观点是不足取的,另一种认为中国应按吸收外资的规模立即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盲目乐观的观点也是有害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吸投资并重的战略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一步到位的转变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积极稳妥地实施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增强海外企业的优势,调动国内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部门来协调、引导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制定相应政策,扶持跨国企业,创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环境和客观条件。实现吸投资并重的战略转换,关系到中国能否在下世纪初抓住机遇,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国际资本运动的利益,这一点是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

2章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探究

面对现实世界国际资本来源和流向的日趋多元化及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迅猛发展,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及模型在解释不动国家的国家的投资动因方面,尤其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上,显示出其局限性。为此,从62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相断展开了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并围绕投资动因、投资流向和投资决策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垄断优势与市场不完全——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

海默总结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全德尔伯格进一步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企业所不具备的),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其优势。

2.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动态优势与区位优势

弗农根据对美国制成品的研究,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产品开发阶段,企业具有产品和技术优势,美国企业不仅供应国内市场,也享有出口垄断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国内生产能力日益扩大,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而在其他发达国家会出现对这种产品的需求,这时企业必须出口。为更好地扩展国外市场,必须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抑制外国企业的竞争,这时美国企业将向拥有产品市场的其他发达国家投资设厂。因为在接近供应市场的区位进行生产,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关税支出,在标准化阶段,由于产品和技术都已标准化,美国企业原有优势日渐丧失。市场竞争转向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价格竞争,便宜的劳动成本和资源条件日益成为决定产品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将向一些欠发达国家转移,以期获得分布于不同国家的区位优势。企业拥有特殊优势并在东道国获得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

2.3寡占反应——防御性投资动因

尼克博克把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两类:率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为进攻性投资,而随后跟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为防御性投资。他对防御性投资用寡占。反应论来解释。所谓寡占反应就是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构成的行业中,由于每一家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个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动。

当某一企业率先对某个外国进行直接投资时,该企业在国内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无疑会得到加强,这样就会给国内本行业中的竞争对手造成威胁。虽然在国外直接投资会面临比国内投资更大的风险,但由于获得信息,可以减少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减少竞争中的不确定风险的考虑,其他企业会倾向于紧随竞争对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恢复与竞争对手的均衡。防御性投资的另一种解释是寻求知识,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某一竞争性因素的优势,如改进管理、技术、产品等,其途径就是兼并国外某一拥有这些优势的企业。此外,跟随客户也是防御性投资的一种解释。尤其在服务性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广告代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为防止竞争对手拉走他们的客户,便会跟随客户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

2.4对外直接投资助因的综合分析

邓宁归纳和吸收了以往各派学说的成果,综合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优势,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即在国外生产的产品无论在当地市场,还是在其他市场上出售的成本比在国内生产的产品运到这些市场为低,那么企业就应该选择在国外直接投资,这也是对企业最有利的选择。当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而不具备另两项优势时,企业可以进行技术转让等国际经营活动,并在实践中摸索和取得其他优势,如果企业只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暂不具备区位优势,即缺乏良好的国外投资场所,那么企业就应该在国内生产出具有优势的产品向国外出口;如果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暂不具备内部化优势,企业可以试作对外直接投资,并在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目标努力过程中逐渐创造内部化优势,成为职能齐全的综合性跨国经营实体;只有同时具备三个优势,企业才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25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思辩与启示

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来解释跨国直接投资行为。海默认为,企业决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确保其在海外的投资有利可图,就在于它们具备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某些垄断优势,这是它们在人地生疏的外国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并保持这些优势。随后,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治行为造成的市场扭曲。这四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本优势、管理优势和规模优势。这些优势后来被称为所有权优势。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贡献在于较好地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条件,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但是,如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就一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它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转上或出口贸易来获取其潜在的收益。显然,该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些缺陷后来由折衷理论加以弥补和完善了。此外,按垄断优势理论的分析,只有寡头垄断企业才能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不具备技术上超过发达国家企业的优势,因而就不能对外直接投资。这就难以解释自60年代末以来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这也是该理论的缺陷之处。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发展了以新技术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为贸易理论,它说明了:(1)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转移的过程;(2)随着这种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发生逆向变化,(3)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定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利益。产品周期理论和其他区位因素理论从动态区位条件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说明了对外直接表资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垄断优势理论的缺陷,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和市场选择提供了分析框架。

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已建的跨国企业实行国际生产和投资的全球战略行为,该理论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总之。国际经济发展至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例如,它无法解释那些非标准化产品部门,如石油生产部门的对外投资;国际投资格局并非如弗农认为的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较多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特别是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当前没有什么企业是按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进行国际生产和直接投资的,它们完全可以在新产品时期组织国外生产,甚至通过其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开发新产品。

尼克博克则从企业相互间的竞争行为与对外直接的关系角度来研究问题。他认为,采取防御性跟进战略,以维持寡占企业之间的力量均衡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但他的理论缺少对进攻性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寡占反应论只是对垄断优势理论及产品周期理论的补充。‘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就是综合了以往各学派的学说和观点,把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结合起来,加以自己的解释,形成了综合性的理论体系。邓宁的理论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判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但是,他所坚持的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才能发生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投资阶段理论,不免带有片面性。许多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经发展了对外直接投资,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进入发达国家投资。这些现实都是折衷理论无法很好解释的。究其原因,邓宁同海默及弗农一样,都是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厂商为对象来构筑其理论体系的。但并不适合许多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3章跨国公司理论介评

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跨国投资的组织载体——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们迫切需要对跨国经营实践的理论指导。同时,对跨国公司这一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对新的国际经济行为主体——跨国公司的研究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并形成了有关跨国公司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从组织演变角度来考察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3.l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基础溯源牛 3O年代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R。n引d.Coase)的著名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在阐述企业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由于市场不完善,缺乏效率,企业通过市场交易会支出很大的交易费用。为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企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项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即以统一的行政管辖取代市场机制。

3.2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市场内部化

把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引人跨国公司理论,并形成内部化理论的是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M.Ragman)。

内部化论者把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跨国公司之外,受供求关系影响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外部市场;一类是存在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市场,这个内部市场是为公司整体利益服务,不受供求关系影响,通过转移价格来运转的。外部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的,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交易成本较大。更重要的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致使企业很难利用外部市场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获取满意的收益。这些都促使企业将这些中间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实行内部转移.即把交易纳入一个更大企业的内部来进行,从而节省交易费用,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带来的风险。

3.3跨国公司的界定

各国学者对跨国公司内函的界定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些学者采用结构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他们根据地区分布、生产或服务设施、所有权等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一些学者采用结构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他们根据地区分布、生产或服务设施、所有权等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这类定义强调跨国公司对各子公司统一指挥和协调,在多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所有权标准界定跨国公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公司属哪个国家的公民所有,即企业的国籍所属,即所有权分布在不同国籍的人士手里。另一层含义是捐资产的所有权形式,即一个企业必须拥有国外企业股权,才能称为跨国公司。还有些学者根据行为标准对跨国公司加以规定。行为标准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决策时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取向。上述界定都是从不同的标准来定义跨国公司的,难免以偏概全。

3.4厂商增长最大化——厂商行为偏好

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是沿着另一条理论思路,即从厂商行为角度来解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厂商增长最大化,是指厂商经理偏好扩大规模(以销售额和资产额衡量)而不是增加净利润。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厂商对外扩张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外出口产品。第二阶段,随着对外销售量的不断扩大,国内生产对外出口的销售成本也会随之增高,在销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成本将会相对降低,于是厂商就会转向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逐渐扩展到多个国家,厂商的经营视野也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样就进入到第三阶段:全球经营。再从动态角度分析。当东道国市场容量较小时,出口销售由于没有在东道国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固定成本,因而比进行直接投资有利。当东道国市场扩大时,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生产并在当地大量销售,可降低生产的固定成本,同时,所产生的销售成本要比出口销售的成本大为节约。这样,对外直接投资变得比出口有利。利润最大化厂商往往等到这种变化发生后才由出口转为对外直接投资。而增长最大化厂商在此变化发生之前就已开始对外直接投资。

3.5经理管理动机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威廉森从经理的管理动机角度,论述了跨国公司经理层的管理动机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决定作用。他认为,母公司的高级经理的利益和欲望膨胀的驱使,是导致跨国公司的规模和经营领域、经营空间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3.6出于厂商长期战略考虑的投资动因

鲁伯(Reuber)等人通过对大量的跨国公司的实证性研究后认为,不同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不同的因素决定的,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厂商的长期战略考虑。

厂商在制定长期的跨国经营战略时,主要考虑长期利润率、市场规模和潜力以及生产成本。而东道国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将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流量,并对出口走向型投资的选址产生一些影响。

3.7跨国公司理论之我见

以往的宏观投资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忽视企业行为,没有从微观角度探索企业组织演变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开始形成并独立地发展起来。这些理论深入到微观层次,直接从企业的利益追求、优势条件和决策行为等方面探索和分析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和动机。这些理论都程度不同地认识到:单一的国内市场空间限制着企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先进的技术、管理等总是要通过企业组织作载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转移和扩张,从而导致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这是符合生产力国际化发展的一般趋势的。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企业在一国内的组织规模拓展的,内部化论者们把市场交易内部化原理引入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建立了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是,内部化理论并不静态地强调企业拥有特有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成本跨国界内部转移这种优势。内部化理论认为,某些中间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致使企业不能利用外部市场有效地协调其经营活动,跨国公司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建立起公司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尤其是内部化理论把跨国公司作为企业问题的一种特例——企业制度的高度发展形式来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对国际市场的替一代,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创造出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和交易体系,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节约或取得更大的效益。因此,跨国公司才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致力发展的一种企业形式。

内部化理论分析问题的角度与垄断优势理论是一致的,两种理论的共同点都是从跨国公司主观方面寻找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而较少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分析跨国投资的外部决定因素。因此,内部化理论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越国界,仍然缺乏有力的论证。另外,内部化理论还不能解决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去向和区位选择,需要有其他理论加以补充。

循着与垄断竞争理论不同的思路发展起来的厂商增长理论,是侧重从厂商的行为角度去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厂商增长理论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看作是厂商经营规模扩张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追求规模扩张的倾向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企业,又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厂商增长理论所论及的情况比较符合跨国公司的特点:厂商经理具有独立经营权力,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的扩张实力,厂商倾向于扩大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额以获取超额利润。同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垄断实力,这些公司的规模大到足以能使经理们抵制来自分散的股东们要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增加红利分配的压力。因此,厂商增长理论是从厂商经理对扩大规模的偏好以及经营管理动机对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跨国公司的形成的。但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这一过程的实现是极其复杂的,导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厂商的偏好和经理的经营管理动机可能使某一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但仅从厂商增长理论的视角解释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显然是有局限性的。

如何界定跨国公司,国内外学者可谓众说纷法,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的界定关系到跨国公司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选择,过于严格的定义和过于宽泛的定义都不利于集中研究问题,不利于说明和考察跨国公司这一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更不利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狭义的界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跨国公司的实质在于跨越国界在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在于国外子公司数量的多少。只要企业在国外开设第一家子公司起,其企业战略已超出了本国国界的限制,其生产、销售和研究开发都可能利用国外市场机会,它们也会遇到大跨国公司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一国国内经营的企业所不会遇到的。这些企业已具备了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不应把它们排除在跨国公司范畴之外。其次,从跨国公司动态发展过程分析,跨国公司的规模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如果把具有一定国外经营规模作为界定跨国公司的标准,就会割断跨国公司动态成长过程。营业额的数量和比例只应是划分大小跨国公司的标准,而不应成为界定跨国公司的标准。最后,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可以是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形式,只要符合跨国公司的性质和特征,不应加以所有制形式的限制。

对跨国公司加以过于宽泛的界定,也不利于对跨国公司的集中研究。这种对跨国公司涵义太宽的认识,往往把一些从事产品出口或技术出口的国内企业也列人跨国公司的范畴。但这类企业同跨国公司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必须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活动,在国外设立生产经营机构,投资办厂。因此,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活动不仅仅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界扩展和延伸,更重要的特征是企业经营组织的跨国界扩展,以及资源、技术、管理能力的跨国界配置和发挥。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跨国公司的定义可以概括表述为:若干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各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具有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共享资源,共担责任,通过股权纽带组成的跨国界的企业联合体。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l)跨国公司必须在其基地所在国以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这些生产或服务设施通常采用公司制。

(2)母公司通过股权为纽带对国外的子公司实施控制。

(3)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共享资源,共担风险。

(4)跨国公司具有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各子公司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

(5)跨国公司的资产所有权形式不受限制。

4章跨国直接投资的理念更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全球网络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竞争将在全球范围展开。这一切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类工作及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旧的经营管理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也将受到冲击。在跨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作为资源整合方式的经营管理也必然要发生理念上的重大更新。

4.1全球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跨国公司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必须树立全球观。企业在制定其跨国经营战略时,不单单考虑本身经营活动越出国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全球范围考虑如何将这些跨国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盘考虑企业在一国的竞争地位与该企业在其他国家竞争地位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在实施其全球战略时,不应仅考虑某一子公司的利益得失,也不应受任何国家疆界的限制,它必须从全球观念出发,以世界市场为目标,通过跨国经营活动寻求全球市场的机遇并作出决策,以获取最大的整体利益。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全球化是随着跨国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程度的不断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其形成过程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1)本国中心观。(2)多中心观。(3)地区中心观。(4)全球中心观。

全球观要求公司的决策者首先要树立起全球观念。公司的决策者要放

那种局限于一国一地的观念,要把视野扩张到全世界,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经营活动,扩大市场,增加效益。要在世界市场上寻求和把握机遇,为了更大的整体利益,可以放弃没有前途或经营不良的领域或资产,不去考虑它们曾经有过的业绩,也不管它们设在什么国家。全球中心观就是要求最高决策者在世界范围内谋求公司资源的最佳配置。

4.2新博奕观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

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市场竞争已变成少数企业的“博奕”,谁占领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在很长时间里,这种竞争表现为一方的所得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随着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推行,跨国公司的竞争观念发生了某种变化,它们正寻求一种非零和博奕与战略联盟。局中人合作的博奕称为结盟博奕,局中人不合作的博奕称为不结盟博奕。在结盟内,结盟的总赢得可能归集体所有,也可能还要重新分配给结盟中的各局中人。如果两个寡头企业之间达成一个协议,并各自按协议生产,就是合作博奕。它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分享合作带来的利益。合作博奕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是效率、公正和公平。自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之间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博奕关系,即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以共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共享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对整个世界市场

的预期目标和公司自身总体经营目标,自愿采取的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行为。这种战略联盟的各方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经营自主权,彼此依据达成的协议联结成松散性的联合。这种战略联盟伙伴关系是一种既联合又竞争的关系。在协议合作的领域内,合作各方要相互协调,为共同目标而采取一致行动。但在协议之外的领域,以及在公司整体活动态势上仍保持独立性,相互间仍是竞争对手。

战略联盟给跨国公司带来的主要利益有:(1)有助于使跨国公司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2)有助于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均沾。(3)有利于越过贸易壁垒,并获得合理避税的好处。(4)有助于联盟各方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实行多角化经营。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主要形式有:(1)战略性合资企业。(2)相互持股投资。(3)功能性协议。

4.3 泛文化观与跨国公司的管理哲学

跨国公司是跨地域、跨民族、跨政体、跨国体的跨文化经营管理的企业。多元文化因素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在同一公司内部,就会产生文化摩擦。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区位的多元化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这种文化摩擦就会表现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中,从而影响跨国公司管理的效率、协调性和经营战略的实施。产生文化摩擦的深层原因主要有;(1)种族优越感。(2)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3)沟通误会。

文化冲突对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文化冲突影响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文化冲突导致跨国公司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机构的低效率。第三,文化冲突使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

文化冲突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有着诸多消极的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将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跨国公司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不仅适应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更能适应东道国的文化环境,使文化适应走向经济融合,推动跨国公司的健康发展。泛文化管理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

所谓泛文化管理,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处理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冲突,从而使各种文化相互协调配合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企业的文化变革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跨国公司的运行主要是从国内的和种族优势感角度进行的,认为文化与跨国人力资源的管理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二阶段由于竞争的引入,需要对海外市场和生产进行开发,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对于有效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变得至关重要,公司必须根据各国市场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市场战略。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东道国的文化,以便有效地管理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第三阶段,这些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对文化有更高的敏感度。第四阶段,过去几个阶段中那种独一无二的产品、销售或价格倾向几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适合新市场的快速低成本的生产机制。不言而喻,文化将成为这一阶段生死攸关的

重要因素。管理跨文化的沟通,跨国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全球性战略联盟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泛文化管理的实施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识别文化差异。第二是进行泛文化培训。第三是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

4.4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与东道国的利益关系。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各自追求的目标存在很大差别,东道国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通过政府管制和各种政策、法规,对跨国公司实施限制,这种限制往往给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诸多困难和障碍。跨国公司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利用自身的优势,如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有效的营销网络和技巧、雄厚的资本和高素质的人才等,灵活地应对东道国的限制。第一,适时调整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因东道国控制而遭受的损失。 第二,从多方面获得对公司的支持,分散和化解东道国实施限制的压力。第三,进行直接的反限制活动。

4.5树立全球责任意识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它要通过经营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同时,企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它只有兼顾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共存性,这一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是:在开展经营活动、追求赢利目标时,别忘了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赢得利润,与它的生存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社会为企业创造着自主经营的各种外部条件,企业除了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照章纳税外,还应给社会以更多的回报,即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尊重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安定,保持生态环境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意识到:在寻求全球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全球责任,不仅可以改善经营环境,提高公司的威望和竞争力,而且会给社会和公众留下良好的公司形象,促成公司长期利益目标的实现。

在近年跨国直接投资活动中,最能体现跨国公司全球责任意识的是与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关的“绿色管理”观念。所谓绿色管理,就是把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制定企业的环保对策;(2)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把企业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3)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4)使产品符合环境要求,争取“绿色商标”;(5)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5章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战后在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许许多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开始了跨国经营的实践,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实践的考察,探索他们跨国经营的动因,可以弥补西方主流派理论把研究范围局限于大跨国公司所产生的认识上的片面性及理论指导上的不适用性。

5.1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崛起和特点分析

从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历程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快。第二,主要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投资的比重逐渐增长。第三,小规模和特殊产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第四,经营策略侧重扩展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

5.2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优势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护出口市场。第二,突破配额限制。第三,谋求低成本。第四,种族纽带。第五,分散资产。第六,其他动因。

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活动中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小规模制造和密集使用劳动的制造技术优势。这种优势使发展中国跨国公司在比其更贫穷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二,使用当地资源和生产当地需要的产品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较多地利用东道国的技术、设备、人才和研究开发能力,使用当地原材料和零部件。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保持了与东道国融洽的经济合作关系。第三,接近当地市场的优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通过雇佣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基本建设费用和广告费用,形成低成本优势,其价格更接近于当地的收入水平,并保持老客户的关系,积极发展新客户,维护和稳步扩展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三个竞争优势外,从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看,我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还有三个重要的优势:

第一,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拥有或正在拥有对外直接投资所必需的经济基础。从当前看,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有三类:一类是近年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二类是国内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工业化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中大国,三类是拥有庞大石油外汇储备的石油输出国。这些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大企业集团、大财团的发展为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国家的大力扶持。国有企业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也关系国家整体利益。跨国直接投资通常是这些国家实行特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国家集中部分资源,对这些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给予支持和援助,会形成这些企业在不具备所有权优势条件下的跨国直接投资活动。

第三,在吸引外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这种吸引外资所引起的效应,已转化为发展中国家迅速走向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因素。

5.3发展中国家从吸收外资向对外投资的转换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只是总体上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阶段性及各阶段的特征,揭示了资本国际流动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该模型不易精确指出由低一阶段向高一阶段推进的时间,况且这种转换不是在某一时点截然完成的,各阶段的特征也交叉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一个处于相对较低经济水平的国家,从以吸收外资为主的投资发展第二阶段进入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第三段,至少需要20~30年的时间,这期间还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国内局势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即使是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在投资发展的第三、第四阶段,要保持对外投资超过吸收外资也并非易事。一些发达国家处于债权国地位后也继续需要吸收外资。但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处于债权国地位的时间要多于处于债务国地位的时间。不同国家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转换周期也各不相同,但经过若干次反复的过程,这些 国家的经济实力将会得到巩固和增强,从而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6章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西方跨国投资理论,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道路,无疑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1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

第一阶段:(1979~198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起始阶段。这时期的投资规模较小,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承包建筑工程、咨询和服务业,机械加工制造业较少。这个阶段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是专业外贸公司和部分省、市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第二阶段(1986~1990年)。对外投资的参与主体已由专业外贸公司和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向大中型生产企业、企业集团、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科研机构扩展。海外投资的领域也在向资源开发、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延伸。

第三阶段(1991~1993年)。这~阶段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时期。根据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意识和要求日趋强烈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即将进入加快增长的新阶段,即向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迈进。根据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实践,尤其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一个发展 中国家要从以吸收投资为主的第二阶段进入到以对外投资为主的第三阶段,需要经历20~30年的时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快速增长到成规模拓展的第三阶段也需要20~30年的时间。1979~1993年中国非贸易境外企业数量年平均增长 47. 6%,对外投资总额年平均扩大 5.36倍。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可以预见,中国跨国直接投资的繁荣时期将在2010年左右到来。

6.2发展中显现的特点

第一,单项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一般较小,单个项目超过百万美元的不多,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创建的境外企业投资额只有十几万美元甚至更低。这种小型化的海外投资项目和经营组织规模虽然较为灵活,但在国际竞争中难于同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相抗衡。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在对外投资的规模上态度谨慎;另一方面是由于参与跨国投资比较活跃的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它们的经营实力决定了往往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战略目标。这些中小企业大多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区域,因而投资设立的企业自然也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水平的中小企业。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缺少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各种资金的经验和手段,只有依靠自有资金,也限制了投资规模。

第二,投资领域不断扩展。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领域不断由窄向宽扩展,趋于多样化。形成这种多样化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跨国投资企业在选择境外投资领域时,往往突破了国内传统形成的部门分工体制,以更符合市场规律的视角来选择投资领域。同时,这种行业交叉扩展也是适应加强国际竞争优势,分散风险的多角化经营的要求。

第三,投资区域逐渐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延伸。这种投资区域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的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一是避免风险,积累经验;二是寻求有潜力的大容量市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三是利用和发挥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巩固出口市场;四是一些拥有较多海外子公司的中国跨国公司,为便于管理和控制,使投资项目相对集中。

第四,投资主体呈多元化。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专业外贸公司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长期从事国际贸易所积累的跨国经营经验、营销技能、灵通的信息系统和客户网络等,是我国跨国投资的先行者;第二类是大中型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优势在于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人才和管理能力;第三类是大型工贸、技贸、农贸和银贸公司或集团。这些公司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第四类是大型银行、多功能服务公司,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在于立足行业,发挥专业优势;第五类是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可发挥灵活经营的优势,近年来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非常活跃。

第五,投资形式以合资为主,出资方式以实物为主。采用合资形式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市场进入,同时也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当地合伙者的优势,弥补我方经验不足。此外,合资可以形成与东道国利益的联结纽带,分散经营风险。在出资方式上,我国投资者较多采用以设备、技术折合资金入股的方式,或以出售商标,品牌许可证形式入股。这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和能力不足,随着这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跨国公司将会更多地利用国外资金来参与国际竞争。

6.3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作为国际生产力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从事跨国直接投资的各国企业具有共通的特点,有着一般规律可循。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具有自主经营权和自身的利益追求,从这一角度说,西方跨国直接资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经验和借鉴意义。然而,与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开展跨国直接投资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借鉴与吸收西方跨国投资理论。

以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各种优势理论,强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既有的垄断优势和内部化能力,认为这是促使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动因。这一结论对西方发达国家跨国直接投资是有针对性、科学性的。但是,许许多多并不具备这些优势的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仍然走上了跨国经营的道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流派理论显得无能为力。显然,企业既有优势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企业的竞争优势由各种因素构成,其优势的强弱也是相对同一区域、同一市场中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而言的。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大垄断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但从某一行业分析,不同国家的企业可能各有所长,在某些因素上可能具有相对的优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不同的国家、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均衡,不同国家的企业进入不同的东道国市场,企业间优势对比的相对性就更明显了。例如,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将密集使用劳动和规模较小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发展程度更低的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密集使用资金的先进技术则更具有优势。

另一方面,优势理论的分析是静态的。优势的取得和发展具有动态的特点。不具备优势的企业,通过跨国经营活动,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寻求优势,取得原先局限于国内所无法获得的某种有利的经营条件。即使已具备某种优势的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实现某种优势,而且可以增强这种优势,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变得更大。总之,只要国外存在可资利用的经营条件,而这种条件又是国内暂时没有或不易得到的,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在谋求这种优势或增强自己原有优势就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大企业,小企业也可以获得并利用国外的有利条件,实现由弱到强的发展。获得国外有利的经营条件从而增加自己的优势。谋求企业的更大利益和进一步的发展,是各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普遍存在的动因,也是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起主导作用的动因。

根据上述实证调查资料,考虑到更广泛的企业跨国经营实践活动,可以大体概括归纳出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几种主要动因类型。

第一,寻求和占有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在这个动因推动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又分几种情况:

(1)保持原有市场和扩大新市场。这主要是承担进出口业务的一些外贸企业,由于地区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绕过各种贸易障碍,采用直接投资的手段。

(2)开辟国外市场,为国内趋于饱和的产品寻求出路。这主要是一些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工业企业,其产品已进入国内市场生命周期的后期,国内市场的增长渐趋下降,促使这些企业转向国外寻求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为其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找出路。

(3)一些技术实力强的科技开发公司,限于科技产品更新快的压力,国内市场成长又较慢,于是将目光转向国外,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其技术优势。

(4)还有一些中国企业以设备等实物投资,带动国内设备的出口,进而又带动设备的零部件、技术和技术劳务的出口。

第二,开发经营资源。许多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来获取各种所需的经营

资源。这些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开条采取得国外的自然资源,这样可以直接控制资源来源,提供稳定的供应。另一类是吸收引进国外技术和信息资源。一些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其他机构,为国内提供各种国际经济技术信息服务。

第三,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率。经济体制改革后,一些部属行政性外贸总公司,在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后,现在专营商品减少,行政垄断也被打破,而公司又拥有大量对外经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需要拓展经营范围以求发展。一些非外贸企业由于国内投资与经营环境不尽如人意,也在积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寻求总体经营效率的提高。

第四,寻找新的经营机会。这些企业跨国投资通常最初并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只是希望参与合作投资,为本企业在国外开拓一个新的成长点,再进一步了解和选择国外市场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第五,利用国外资金。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外资不能仅局限于“请进来”的方式,还要设法“走出去”。通过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融资渠道多,贷款条件优惠,服务信用好,获得国际资本的机会远比国内多。

64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是否具有特定优势并不是推动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绝对条件,许多具备某些相对优势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和进一步增强自身优势。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有:

第一,适应不同投资需要的综合规模优势。。

我国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大中小企业并举的特点,许多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项目小、劳动密集型技术、容易上马和转产的相对优势,更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中国具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批有一定实力和优势,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具有集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于一身的综合优势,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

第二,成熟技术和传统产品的优势。

与许多中等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有许多较为成熟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成熟、适用技术对他们更具吸引力,我国所提供的中等水平的技术设备也受欢迎。我国某些成熟技术对发达国家某些行业及某些企业来说,也具有相对优势。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也取得相当的优势,在航天、软件开发,生物工程、超导技术等方面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也成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之一。

我国许多传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颇具竞争力。这些商品以其优良的质量和低廉价格具有很强竞争力,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发挥其优势。

第三,低廉产品成本的竞争优势。

中国跨国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输出设备和技术,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节省广告费用和管理费用,加之中方派出人员和输出设备,零部件的费用和价格较低。因此。中国跨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以较低价格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而扩展到第三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第四,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优势。改革开放近20年来,通过吸收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技、管理方法和营销技能,中国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知识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同时,一些企业先行跨出国门。开展跨国投资活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育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第五,种族纽带优势和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依靠种族纽带,在侨民集中的地区开辟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特有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体现在中国跨国企业为东道国华人提供传统的中国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与华人合资、合作创办海外企业。

7章中国跨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前几章关于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探讨,主要解决企业对为什么"和“能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为跨国直接投资提供理论借鉴与指导。从本章开始主要研究企业“如何行动”的问题,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抉择和制定战略规划。

跨国企业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战略规划来协调海外企业的行动,在 全球范围把各经营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实现最优配置,保证企业全球预期目标 的实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已进入了全球战略管理的 新阶段,竞争已不存在国界的限制,跨国公司战略本质上就是全球竞争战略。

7.1树立全球竞争观念

跨国公司是企业国际化的产物和典型的开展全球竞争的企业,其实际上是为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目标而采取的的 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把企业间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争夺向了全球领域,迫使企业不得不运用全球竞争的手段,即把视野扩大到全球这个广阔的空间,制定各种竞争战略、竞争策略,形成整体或局部的优势,战胜对手,实现最终获取巨大利益的目的。

企业开展全球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应把“综合竞争力”和“企业和谐观”作为企业全球竞争的核心问题。所谓综合竞争力是指从企业本身出发,建立以“竞争力”为核心观念的竞争力机制,运用企业内部的各项技术、资金、管 理、人才等优势,综合企业能影响到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多项因素,开展与其 它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之间的较量,并在不断修正缺陷,扩大优势的基础上取得 竞争的胜利。这个理念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角度入手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日思路,而是以一个综合性的、活跃的竞争力机制为核心.将作为支平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统筹运用,从而做到在“硬件”上充分发 挥人、财、物的综合实力,在“软件”上广泛开展政治、法律、文化攻势,取得“隐 型攻击”的胜利。我国当前企业的国际竞争,更应该注重综合竞争力,用综合效能去对抗对手的强大的单一优势,用灵活的竞争手段去抢占市场份额,以求得竞争优势。

企业和谐现将是问题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企业和谐观是指企业主动调整自身的各种条件和状况,去适应外部环境和客观要求变化的需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使自身先人一步地达到内外和谐,从而通过灵活地与环境相融,使不可控因素为已服务,将经济规律的伟力纳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体系,转变为自身优势,使企业在广阔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2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战略管理是企业从事国际商务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最高层。而竞争战略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7.2.1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管理过程

所谓的全球竞争战略,至今也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我认为,全球竞争战略是指在整个经营活动中,以全球性的视野,在综合考虑到来自全世界任何地区的激烈抗争,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灵活反映,制定应变对策的同时,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协调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竞争力体系的实力,开展全球范围的广泛竞争,以获得企业最佳的整体经济成就。

全球竞争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下从全球范围考虑企业的市场与资源分布,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竞争地位,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总体利益。这一总目标可细分为:

(l)核心目标:(2)基础目标:(3)发展目标:(4)优先目标:

全球竞争战略管理首先就是对上述目标体系的管理,通过对这些目标以及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管理,减少分目标之间的冲突,使得它们的组合效用最佳,从而使得战略总目标的实现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实施全球竞争战略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l)企业的国外经营活动的数量、规模及其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技术,特别是先进技术是否已成为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已成为决定其竞争成败及利润高低的关键因素。

(3)管理体制和指导思想的转换。

(4)是否有足够的高层管理人士和通讯手段。

7.3中国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现实选择

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应重点放在促进企业渐次地开展全球竞争,并建立起健全、成熟的全球竞争体系上来。

从企业规模上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应有不同的全球竞争战略。

中小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这是许多国家的共同经验。但中小企业的这种国际发展应以直接出口贸易为主,通过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为进一步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全球竞争打下基础。这样做的原因是:(1)出口是国际化的突破口,通过出口逐步建立与国际市场的固定联系。(2)直接出口贸易使我国中小企业按国际市场的要求组织生产,直接参与国际分工,积累起国际市场营销的经验,为进一步采取其它形式的更高级的国际商务活动打下基础。

现在我国的经济学界和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在讨论企业开展国际竞争,走国际化道路的问题时,总是强调一些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搞跨国经营,而没有足够重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其实,中小企业恰恰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全球竞争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中小企业挤入国际市场,原因在于它们利用了世界对于更加专业化的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日新月异的技术发明、低成本以及计算机为先导的高效率技术革新所开辟的生产分散化时代。

不能否认,中小企业规模小,缺乏研究与发展经费,缺少各种配套设施,人才也不足,在国际市场上很易招致风险,甚至被人吞并,因而推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时,各国的共同做法是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结合,大中小并举,把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网络中但又不失它们的灵活性。具体说,可以从两方面相结合:一方面是垂直结合,将规模较小的生产供应商和规模较大的最终装配企业联手起来;另一方面是水平结合,将规模相差无几的小公司联手在一起。

在我国,以下的一些大企业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将逐步演化成为以中国为基地的第一代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竞争:(l)已有良好国际化基础和较强经营能力的专业外贸公司和驻港澳的中资贸易集团。(2)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3)现有的所谓工贸、技贸、农贸、银贸公司或集团。 (4)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金融财团和服务业公司。

摆在我国企业界面前的开展全球竞争的现实道路应是:

第一,上述四类大型企业搞跨国经营,逐步形成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坚实盾牌和基地,并在加快其内部机制转变的基础上渐次地发展为开展全球竞争的龙头。

第二,把重心放在培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上,市场规则必然促使许多中小企业加快自身发展并通过联合、兼并,而成为拥有强大实力和丰富竞争经验的企业群体,它们将会成为中国企业在ZI世纪开展全球竞争的希望所在。

第三,应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结合,大中小并举,形成网络状的企业系列结构。这种包容了“巨舰”和中小企业的松散联盟将成为一个“吸收转化系统”,并起到对抗、缓解外国跨国公司的攻击压力的“缓冲区”的作用。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展速度很快,在国际竞争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喜人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缺少对企业国际化发展机理的深入研究。第二,体制上的不适应。第三,政策上没有一个管理、指导企业开展全球竞争的体系。第四,对外投资过于集中资源开发。第五,投资信息渠道不很畅通。第六,经济效益比较低。第七,资金融通能力较低。

为使我国企业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应在政策上积极帮助企业成功地进入、开拓和抢占国际市场。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把促进我国企业开展全球竞争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我国的一大批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十年实现国际化,并在下个世纪中叶之前建成完善、成熟的全球竞争体系,将关系到整个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实质性飞跃。

第二,重视研究和设计政府在企业开展全球竞争中的角色。对于我国而富,在企业开展全球竞争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政府扮演的角色应有所不同。在进口替代阶段,政府主要采用进出口关税和进口量的控制及其它贸易壁垒来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起到保护国内重点产业发展的作用。在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参与竞争阶段,政府应制定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积极消化、吸收并改造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对出口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定一系列措施,给一定倾斜政策,努力促进进出口。在政府干预下的出口成长战略随着与外国贸易摩擦的加剧和本国货币的升值,不可避免地转向直接投资阶段,这时企业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生产据点甚至研究与开发设施,所以更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尽快制定我国《境外企业法》或《对外投资法》以及实施细则。

第四,尽快确定我国对外投资保证制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保护性政策和法律中最一般的形式就是建立海外投资保证制度。

第五,加快外贸体制的改革。

第六,加快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训。保证我国企业有足够的人才参与国际竞争。

8章中国跨国企业投资型市场进入战略

跨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首先遇到的是采取什么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问题。进入(Entry)是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指的是一个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或市场的行为。跨国企业合理制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是跨国直接投资

成功的前提。

投资型市场进入战略亦称生产型或实业型市场进入战略,是指跨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生产性子公司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投资型市场进入具体有购并当地企业和创建新企业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共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以股权参与的形式来获得东道国企业的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因此按股权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创办独资企业和组建合资企业两种形式。中国跨国企业在制定投资型市场进入战略时,应结合企业内外部因素,权衡各种方式的优劣利弊以及投资的区位和行业结构,作出正确的选择。

8.1投资进入方式比较

(1)购并

购并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取得对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把该企业直接纳入自己的经营组织系统。

购并的有利之处在于:

① 投资者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和投资周期,迅速进入目标市场;

② 可以较低成本进入新的行业。特别是在目标企业陷入困境时;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收购:

③ 容易获得现有的经营资源;

④ 比新建企业可以大大减少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

⑤ 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范围,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

购井也有其缺陷之处,主要体现在:

① 购并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外汇现金,而不能用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资本品和技术折价投入,对外汇资金不富裕的企业是个限制;

② 被购并企业与进入企业在经营思想、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管理不当、控制失效,易造成经营失败;

③ 被购并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规模、地理位置可能与进入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经验不完全吻合,如果进入企业缺乏经营调整能力,被并购企业可能妨碍其今后的发展

④ 被购并企业的资产评估复杂而困难;

⑤ 东道国政府对购并的干涉与限制较多。

(2)新建

新建就是指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目标市场创建新企业成新工厂,形成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新的生产能力。新建方式的一个显著优点是投资者能在较大程度上把握风险,掌握项目策划各个方面的主动性。此外,新建方式可以利用机器、设备、原材、技术、工业产权等作为资本投入,弥补外汇资金不足。新 建方式与购并方式相比,突出的缺点就是需要从事大量的筹建工作,因而速度慢、周期长,投资风险也较大。

(3)独资经营企业

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独资经营企业,是指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全部资本由投资者投入并单独经营的企业。设立独资经营企业可以使母公 司获得全部的所有权,全部利润归母公司所有,避免合资经营在利益、目标等方面与合营方的冲突;可以避免合营方了解和掌握本公司的技术与经营秘密,保护本企业在技术、管理、工业产权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可以确保子公司按母公司统一的战略目标运行,贯彻母公司的政策。独资企业的主要缺点表现在以这种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风险也较大;东道国政府往往对独资企业有一些限制;不易获得当地企业的合作。’

(4)合资经营企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成的、具有法人地g位的企业。组建合资经营企业的优点表现在:①与东道国投资者合资经营,可以获得当地政府和合资者的支持与合作;②有利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更多更快地获得当地市场信息及合资方的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有利于利用当地的融资渠道、合资方的营销网络、市场信誉,东道国的各种优惠待遇,减少进入障 碍和风险;④减少投资方的资金投入,利用合资方的资金。

合资经营企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①不利于进入企业通过统一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尤其当合资各方利益目标不一致时,会在日常政策和管理上产生冲突;②在产品内外销比例、利润分配、利润流向、转移价格制定、人事任命等方面易产生矛盾,矛盾的激化会影响合资企业经营效率,甚至 导致合资企业解体。③对拥有技术优势的进入企业,容易泄露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

8.2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

(1)购并与新建方式的选择

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进入方式选择的内在因素有:

① 企业特有资源。拥有技术、垄断性工业产权等特有资源的跨国企业,更适合采用新建企业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

② 跨国投资的经营管理经验。由于收购方式比新建方式较为简单,风险也较小,对于缺少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更偏向于以购并方式对外直接投资;

③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例如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的企业,往往采用购并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以众多的国外子公司从事范围较广又互不关联的行业经营;

④ 企业的成长状况。成长迅速而增长率又较高的跨国企业,一般比历史悠久而增长率却较低的跨国企业更倾向于采取购并方式,以尽快满足跨国企业迅速发展对资源、信息、市场、规模的需求。

从减少进入障碍和风险、加快进入速度、尽快获得短缺资源的角度看,购并无疑对我国许多企业来说更为有利,特别是进入技术程度较高、进入障碍较多的发达国家市场,购并方式更加有效。因此,如果进入企业的外汇资金充裕、管理人员精通跨国经营业务、熟悉国际惯例,在进入发达国家时,采用购并方式是最有利的选择。如果外汇资金紧张,而企业拥有生产技术优势,可以采用新建方式,用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工业产权等作为资本投入。特别是向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时,采用新建方式较为有利。如果跨国投资的目标是要按进入企业的战略意图和经营方式实施跨国发展和控制时,也直采用新建方式。

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进入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有:

① 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购并行为的管制。一般来说,各国政府都比较欢迎外国公司以新建企业的方式到本国进行投资,而往往对外国企业收购本国企业加以程度不同的限制;

② 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在发达国家可较多采用购并方式进入。反之,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则更直采用新建方式;

③ 东道国市场和母国市场的增长情况。在增长较快的东道国市场中采用购并现有企业的进入方式更多。

(2)独资经营与合资经营的选择

无论是购并方式还是新建方式,都有一个资本投入的比例问题。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面临着对国外子公司拥有多大比例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选择问题。影响股权参与形式的主要因素有:

① 跨国公司拥有的优势与实力。一般来说,拥有技术、产品、销售网络优势的大跨国公司,在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会更多选择独资子公司;反之,在股权上的要求不太强烈;

② 公司实施控制的紧密度。实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要求对子公司实施有效控制,因此倾向于设立独资子公司或控制 50%以上的合资子公司;

③ 成本与收益,如果预期利润率高,则适宜采用独资经营;如果预期效益较低,且克服风险成本的能力有限,则可考虑合资经营,以分散风险;

④ 公司最高决策者的偏好;

⑤ 当地合伙人是否合适。如果跨国公司与当地合伙人在经营目标上一致,有互补性,并且具备其他有利于合资经营的优势,则选择合资方式较为有利;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当地合伙人,采用独资经营更好些。

⑥ 东道国的法律与政策。

(3)跨国直接投资的渐进式进入战略

跨国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和经营要素的转移,也是跨国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系统的跨国界延伸。从我国企业的实际出发,在跨国直接投资过程中,生产经营系统的延伸宜采用渐进式战略,即首先将生产经营系统中更接近市场的部分向国外延伸,然后渐次把其它环节打入东道国。

我国企业跨国投资采用渐进式推进战略,首先通过向目标市场出口,以检验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建立营销网络,积累经营经验。第二,当产品在目标市场站稳脚跟后,再建立拥有经营控制权的销售机构,代替当地的进口商,将销售服务环节延伸到目标市场。第三,在取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后,如果市场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就可以进一步投资将装配、储运系统移至当地。这时企业不再向东道国出口最终产品,而是将中间产品(零部件)输送到当地,在当地的装配线上组装适合当地市场的最终产品并通过设在当地的本企业销售网络销往目标市场。最后,如果东道国的资源、劳动力等条件有利,市场前景看好,则企业可以进一步投资,把全部生产经营系统转移至当地,完成直接投资的整个过程。

对以国内资源作主要投入的大多数中国工业企业来说,跨国投资只进入 到第三个阶段较为有利。这主要是由于将其它环节保持在国内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扩大就业,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此外,投资企业可以减少投入国外的资金,减少国外经营风险,当国外市场发生逆转时,企业有较大回避风险的余地。

对确有竞争优势,并能承担较大风险的大型跨国企业,亦可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迅速完成对目标市场的进入。而对以开发利用国外资源为目标的跨国企业,如冶金企业等,则应采用与上述进入方式相反方向的战略,即首先将资源开采环节设置在目标国家和地区,再进一步将运输系统移至东道国,从而从另一个方向实现生产经营系统跨国进入目标市场的战略。

8.3投资进入的区位分布

我认为,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战略的总体设想是:以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为基本取向,以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为主导方向,积极慎重地发展对东欧、独联体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实施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区位分布战略。

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的产品、技术(尤其是成熟产品和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等提供发挥相对优势的广阔市场。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并转移到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另外,巩固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有利于加强广泛的南南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获取我国经济现代化急需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经济发展短缺的资金、设备、信息和其他经营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抓住发达国家产品周期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带来的机会,使我国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区位优势和比较利益最大,因此应成为今后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向。

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正处于经济改革过程中,急需外国在那里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具有经济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一新的领域,通过直接投资进入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轻工业、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全方位是指投资区域更广泛,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资源;多元化指各部门、各行业的大小企业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分别寻求进入相应的多元化目标市场;多层次是指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不同条件,分别制定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区位优势的近期和长期的战略重点,使不同层次的技术(高新技术、成熟技术、资金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等)和经营规模找到发挥各自相对优势的不同区位。

8.4投资进入的行业结构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

从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发展与竞争态势出发,结合我国企业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应该确定以制造业为基础,向其他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开发业扩展的行业结构分布战略的总体指导思想。

制造业目前仍是国际直接投资中机会最多的热点行业,同时也是我国产业构成中行业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部门。我国制造业在机械加工、纺织、轻工、化工业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产品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我国适用性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发挥优势。不仅如此,我国制造业的一些技术也具有相对优势,可以在发达国家产品周期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中发挥其优势。

跨国直接投资向第三产业的日益集中,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趋势。我国外贸业务具有几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市场网络,有大批外贸专业人才,投资进入国外贸易业具有相对优势。我国金融业已走向世界,进入国际银行业市场。此外,在房地产、运输、建筑、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拥有一定经验和优势,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投资向国际这类市场扩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科技水平是代表一国经济实力的极其重要的标志,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依技术创新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的。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后,一批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高新技术开发企业已经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脐身国际高新技术行业,应当作为我国今后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战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9章中国跨国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进入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开展经营活动,离不开营销战略的支持,营销战略构成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9.1经济全球化的新营销

(1)全球市场发展的双重特征

全球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全球市场离不开各国市场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表现在全球市场的各种经济活动又分别从属于各国市场。这表明全球市场与各国国内市场是相辅相成的,随着西方大公司近年来对我国投资的大规模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的加快,我国国内市场将逐渐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全球市场的双重性特征将日益明显,我国多数企业面!陆的市场问题将是一些全球市场问题。

(2)全球市场的超强竞争。超强竞争的特点是竞争不断升级,其表现形式为:产品迅速更新换代,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以品牌和适销对路为基础的竞争十分激烈,公司尝试各种满足顾客需要的新方法。

(3)主动迎接全球挑战。在近年来的全球市场遭遇中,我国企业已认识到将受到包括各种关键性竞争因素在内的营销优势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企业将受到国外同行业竞争对手这种着眼于全球市场发展的营销优势的挑战;

(4)营销观念的转变和升级。就我国一些成熟行业(如家电)的企业来说,其市场营销观念从改革开放初的生产观念,先后经历了生产导向、推销导向和社会市场导向三个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变到过剩经济、市场由卖方市转变成买方以及更多行业向外资的直接开放,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这将推动我国更多行业企业营销观念的加速演变乃至直接升级。

(5)营销活动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界营销活动的内容将变得更加细分化和专业化每项营销活动将变得更加深入和完整,企业营销活动的手段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

(6)营销的战略主导性。随着我国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不断转变和升级,部分企业对营销的认识由“方法手段”论逐渐转变为“战略功能”论,不少企业的营销战略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9.2中国企业营销战略的现状分析

除个别优秀企业营销战略较为出众外,我国多数企业营销战略表现不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无营销战略或忽视营销战略(2)营销战略的冒进或盲从(3)狭窄的行业营销视角(4)偏重于销售量的营销战略评价

9.3中国跨国企业营销战略的借鉴与选择

美国企业全球化营销战略有如下侧重:

① 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

② 注重科技开发战略。

③ 着眼于全球性竞争战略。西欧企业在全球市场开发中,注重树立世界名牌企业形象,一些名公司,名牌产品成为其实施全球市场战略过程中的“开路先锋”。

日本企业在全球化营销战略的侧重上,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注重全球营销网络的建立。第二,强调资源当地化战略。第三,重视科技和信息开发战略。

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企业全球化营销战略有如下特征:

① 利用地缘的相近和文化的相似,优先开发相互间市场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对发达国家则以贸易出口为主,直接投资为辅;

② 多数企业以本地区新兴市场(如中国市场)为目标来寻求跨国发展,待积蓄一定的实力后,再向发展中国家拓展;

③ 大多数企业先以零部件或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加入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去,再逐步推动自身竞争优势的发展和产业升级;④企业在科技战略上侧重跟踪和模仿并利用各种交易战略或联盟从外部获得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关键性技术。

对中国跨国企业全球化营销战略选择的建议;(1)确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组织管理的主导性(2)重视发展企业的营销文化力优势(3)着重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4)有选择地发展企业的战略性营销联盟

1O章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战略

投资与融资是紧密相联的。跨国企业不仅要求获得最初投资进入的启动资金和营运资金,而且在投资进入后,也需要日常经营资金和扩大经营的再投入资金。如何以较小成本和风险筹集国际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是跨国企业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对于自有资金相对短缺的大多数中国跨国企业来说,如何筹集资金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海外融资战略,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成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0. 1跨国公司融资战略的一般选择

跨国公司从全球范围内按照融资成本最低、经营风险最小、公司整体财务结构最佳这三个原则权衡各类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从中选择最佳的资金组合。

跨国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公司集团内部的资金。②母国的资金。③东道国当地的资金。④国际资金来源。

10.2跨国公司海外融资的战略比较

(1)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融资战略

①融资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以及谋求建立最佳的资本结构。

②“杠杆收购”成为融资新趋势。杠杆收购又称借债收购,是指企业以少量的自有资金(通常为5~10%)和大量的市场借款来完成收购。

③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形成紧密联盟,跨国公司金融活动国际化进一步加强。跨国银行首先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跨国公司提供各种贷款和服务而成为跨国公司的伙伴。其次,跨国银行和跨国公司通过相互参股而形成的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的海外融资战略

韩国公司的经验主要有两条:①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外金融机构名本国政府大力支持,引导企业进行海外经营,积极参与协调解决本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10.3中国跨国公司海外融资战略的现状分析

到1992年底,我国共批准各类海外投资企业4117家,中方投资额为18。52亿美元。在所投资的资本中,直接投入的外汇资金占有三分之一,以设备、技术、劳务、商标作价投入的资本占三分之二。在直接投入的外汇资金中,由现汇汇出的部分不到10%,其余90%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获得。近年来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有较大发展,但这一状况并未有很大改变。

我国企业海外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海外企业贷款、国际金融租赁以及海外企业项目抵押贷款等。我国企业在利用海外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企业的海外融资能力低下(2)我国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缺少同我国跨国银行的密切联系我国海外银行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对跨国公司的成长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①企业和银行在跨国业务的发展战略上不协调。②我国银行提供的跨国服务还局限于一般的常规银行业务,自身投资参股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很少。③由于受传统体制的束缚,我国的银行还不可能对我国跨国公司的海外融资起到足够的支持作用。④跨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一般不愿支持我国海外企业的融资,担心我国的海外企业规模小、收益低、风险大,会给银行带来损失。

10. 4企业和政府的对策

(1 )我国跨国公司的海外融资战略设想

第一,海外融资应“因地制宜”在美国和加拿大,由于存在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使得直接融资成为主要的融资手段;在欧洲,由于传统的银行业比较发达,所以银行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在日本,由于银行和证券市场的融资职能不同,企业不同的资金需求必须由不同的渠道获得。

第二,运用先进的融资手段主要包括:①“杠杆收购”。②国际金融租赁。

第三,走银企联合之路具体来说银企联合的主要方式有:①密切发展与跨国银行紧密联系。②与国内银行组建“联合舰队”出海。

第四,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始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发展到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这些都为我国跨国公司在美国以及欧洲市场上筹集相应的资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

第五,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外金融机构

第六,要有意识地收购、控股外国的金融机构

(2)政府行为建议

第一,加快银行体制改革,促进银企联合

第二,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逐步扩大跨国公司海外融资的自主权

第三,对海外投资信贷给予直接的、强有力的支持

11章中国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

中国跨国企业能否在海外成功发展,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和行动钢颌。而战略能否有效实施,又需要一个协调、高效的经营管理组织系统作保证。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跨国经营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组织结构的设计、控制与变革,是发展中国跨国公司的又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1.1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式比较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企业组织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部分彼此联系和作用的形式。跨国公司要实现其各项战略目标,就要以一定的组织结构把各组织要素或单元(部门和人员)彼此联系起来,确定纵向职能和权责分工的隶属关系,以及同一管理层次的平行单位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关系。

(1)全球职能式组织结构

全球职能式组织结构是按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研究开发等职能设置部门,直接管理和协调该职能部门在国内外的业务活动。

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把跨国公司庞大的国内外业务机构按管理职能和业务工作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各职能部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工作的效率,强化公司对各职能部门活动和效果的约束与考核。

但职能式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司决策层权力的集中,易影响基层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基层部门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按部门控制方式对某职能的相关活动进行指挥,不易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由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范围窄,当公司增加经营品种,扩展经营区域时,职能式组织结构难于适应多元生产经营和区域间合作协调的要求。

职能式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产品单一或产品系列不复杂,或者产品在市场上具有通用性的中小型跨国公司。

(2)全球产品式组织结构

全球产品式组织结构是按产品设立各个产品部,以产品部为单位形成利润中心并负责与该产品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各产品部在公司总目标和战略下独立指挥日常经营活动,有利于其对世界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使各产品部对所负责的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和技术转化等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指挥和信息处理,确保各类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减轻总部负担,使其致力于公司长远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有利于保证国内外经营活动的一致性,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地配置经营资源,同时以各分部作为利润中心,可以调动各部的积极性,提高效益,分散风险。

但产品式组织结构中各个产品类之间的联系不密切,相互之间甚至存在高度独立的倾向,增加了各类产品在一国经营活动中相互协调、联系的障碍,总部在计划协调各产品部的活动时难度加大,各产品部为追求本位利益,可能影响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统一政策的贯彻执行。

全球产品式组织结构适合于多品种经营、产品系列复杂,并且各品种之间的生产、技术差异较大,各品种的研究开发工作量也较大的跨国公司。

(3)全球地区式组织结构

全球地区式组织结构是将国际范围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区域,按区域设立分部,地区分部负责该区域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和控制该区域内分支机构的一切产销、财务活动。总部负责制定全球经营目标和战略,监督各地区分部的执行。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同一地区市场内协调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可以根据地区市场的特点和变化,采取灵活的营销组合策略,减轻因地区差异给公司总部集中决策造成的困难;东道国每家子公司都由所在地区的地区总部管理,可以减少公司总部和分部与其下属单位之间在管理、控制、监督、通讯等协调上的困难,避免产品式组织结构必须与远方管理机构联系、沟通的问题,减少管理、通讯等协调成本。按地区设分部的组织结构的缺点是:地区分部倾向于关注地区绩效,忽略产品多样化发展,同时可能会影响地区之间在产品的生产、销售及资金融通上的协调发展和业务配合;产生地区本位主义,长期发展会造成地区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增多、经营成本上升;各地区之间在制定生产标准、转移价格时也易产生矛盾。

地区式组织结构适合于产品种类较少、生产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市场销售条件相似、地区分布广泛的跨国公司。

(4)全球多维式组织结构

全球多维式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授予两个或三个层面上的单位以同等权限与责任,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体系。

多维式组织结构包括矩阵式结构和多维立体式结构。矩阵式结构是在同一组织结构中把职能部门和产品部门结合起来,在明确权责关系的前提下实行交叉控制和管理。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促进各部门、各层经理的合作与协调,在保持专业分工的同时加强联系和沟通;有利于把管理职能,产品的产销及地区市场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为实现共同的利润目标合理配置资源。

但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多重领导易导致低效率;协调不当易在经理之间产生矛盾。这种组织结构较适合于建筑工程、航天、营销以及有许多专家共同为一个项目工作的管理咨询公司。

多维立体式结构是将产品事业部、职能参谋机构和区域管理机构组合起来,分别承担产品利润中心、专业成本中心和地区利润中心的责任。通过这种组织上的多重结构,确保公司对营运的多维管理和协调。但这种模式同样存在权力交叉、多重领导的问题,多元化的权力指挥系统易延误决策,并使下属无所适从。

多维立体式结构适合于产品、劳务多样化程度和地区分散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跨国公司;各项职能既难于全部下放到产品部或地区机构,同时这些职能又与产品部以下各单位(如子公司)之间的协调又非常重要;以及那些产品、职能、客户、地区市场等信息和知识必须集中为全球战略目标服务的跨国公司。

11.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进与变革

(1)组织结构的演进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始阶段,由于在海外投资的项目较少,兴办的海外子公司数量不多,这些子公司的投资和经营规模也较小,在母公司整个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也不十分重要。因此,子公司的自主权很高,母公司原组织机构不变,子公司与母公司保持松散的联系。

当跨国公司把国际经营作为发展战略时,有必要在母公司设立一个部,集中负责公司国外经营业务。这样,公司的组织结构就分成两大块:国内事务部和国际事务部,各自分管国内和国际的商务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制定并实施全球经营战略,公司的经营重心已经由国内移向国外,由某区域范围移向全球。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确立,相应地必须采用全球性组织结构,这是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组织的高级形式。

(2)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发展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要随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公司内部条件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与变革,当跨国公司出现某些征兆时,就要对组织结构作适时的变革。一般来说,当公司组织结构的效率降低、工作失误频繁发生时,就要考虑组织结构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调整与变革。 通常情况下,组织结构变革有三种选择方式:①局部变革。②整体调整。③长期的综合性改革。跨国公司面对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科学技术尤其是全球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客观上都促进着跨国公司战略的调整及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发展。许多美国大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其组织结构,由单一决策中心向多决策中心发展。这种变革的原则是把决策权置于决策技术和决策质量最优的地方,而不考虑其与公司总部距离的远近。同时倡导各业务部门之间直接联系以减少协调的复杂性和难度,在公司内部只保留能创造附加价值的岗位,尽量减少中间层次。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法象大企业那样通过强化创新能力和垂直整合资源的方法来提高竞争力。于是,一种虚拟组织的模式便应运而生,在中小型跨国公司中发展起来。虚拟企业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具有完整的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在企业中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即企业只保留最关键的功能,其他功能可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来整合。这些外力可以是来自上游供应商,可以是客户,也可以是竞争对手。

1990年,美国的迈克·哈默博士(Michael Hammer)提出了企业重构理论。1991年首先在美国企业中开始应用,随后成为席卷美国与欧洲的管理革新浪潮。所谓企业重构,就是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对企业作业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在严格的现代衡量标准下,最终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达到飞跃性的改善和提高。据一些资料介绍,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有70%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企业重构。

11.3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1)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应适应企业战略的需要,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工作任务和技术特点。简单、重复性的工作采用集权结构更能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而复杂、多变、专业性强的工作任务采用分权式结构更合适。企业的生产特点不同,要求技术和设备也不同,这些特点决定部门的划分也要与之相适应。

(3)公司内部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形态不同直接影响其组织结构:

(4)公司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直接监督功能将被规划和标准所取代,从而使中间管理层的职能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组织结构的设计。

(5)公司内非正组织的影响。在选择和设计组织结构时,必须考虑到非正式组织对公司成员的目标一致性、上下级关系、同事间关系的影响。

(6)企业历史发展形成的经验和习惯。企业往往根据其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来选择组织结构,这也是成本最小、风险最小的方式,也易于被企业所采用。另外,习惯也决定了企业中全体员工对某种组织结构的可接受程度。

(7)市场与技术环境。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潜力及竞争情况等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多样化经营,进而影响其组织结构,而竞争的程度又决定公司对组织结构变革的审慎程度和变革速度。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通讯、理财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公司管理对信息的利用效率,从而决定着组织中的层级;理财技术则影响到各利润中心的效绩考核,关系到各独立核算单位责任人的报酬和积极性。

11.4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控制

(1)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的原则

在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上,除了要考虑影响因素外,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①适应集权与分权的程度。②命令和指挥统一、明确。③责权利统一。④精干、效率。⑤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

(2)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类型

目前,中国除少数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集团采用全球产品、职能、地区和综合组织结构外,大多数中国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尚处于设立出口部和国际事业部的阶段。中国跨国公司高级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

① 金融型组织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采用,该类公司主要从事国际投融资业务,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融资能力,善长以控股、收购和兼并方式进行投资和经营,属于以职能和地区为主、兼结合产品的较高级的金融性组织结构。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② 综合商社型组织结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业务的各级专业外贸公司和国际经济合作公司采用,属于较高级的职能、产品、地区兼而有之的以市场和产品为主的全球性综合组织结构。

③ 生产型组织结构模式。该模式适合于专门从事特定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的生产性企业和企业集团所采用,这些企业拥有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较雄厚的资金和生产力量、多元化服务体系和广泛的信息、销售网络,属较高级的职能、产品和地区兼有的以产品为主的全球性综合组织结构。

(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实质上是正确处理经营管理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作为子公司,必须根据东道国市场和竞争情况,及时作出决策,自主地进行经营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而作为母公司,对其子公司拥有所有权,子公司是母公司全球组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母公司要求子公司服从母公司统一的经营战略,其经营活动要受到母公司的有效控制,以确保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样,集权与分权,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矛盾,始终成为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主题,并一直贯穿于其内部管理之中。

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内部管理的实践看,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有逐步加强的趋势,从个人控制向系统组织的控制发展,从个别项目的管理向多项目和较全面的控制发展。但另一方面,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以及跨国公司国外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发展,又出现了加强子公司自主权、分散经营的趋向。如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各国跨国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问题。从我国跨国公司的实践看,当前特别要避免集中过度和分散过度两种极端的做法。集中过度易把子公司管死,使子公司缺乏活力;而分散过度,任其放任自流,又易产生失去控制、资产流失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看,母公司应在一些关系到战略性的问题上加强控制:①产品的发展和目标市场的选择;②利润汇回。分配和转移价格;③子公司的再投资;④人事方面控制

(4)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完善与发展

第一,完善分部结构。具体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施对分部的协调和控制:①财务控制。②计划控制。③在法律咨询、广告宣传、对外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协调。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①责任制度。②财务审核制度。③汇报与请示制度。④巡查制度。

第三,发展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组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来改变目前的局面。一方面从纵向加强大型生产企业的联系,将生产的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企业集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从横向将众多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较大规模的公司集合体,各成负企业在集团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下自主经营,如工贸结合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这样既可达到集团规模效益,又可实现灵活经营和多样化经营的效果。

第四,加强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管理。我国国有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如何加强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管理,使海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关系到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①要理顺国家管理部门与跨国企业的关系。应考虑设立海外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在宏观上统一指导,调控各国有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活动,制定国有资产在海外的保值增值法规和政策,明确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各自的地位、权利和责任,保证国有资产在海外规范、安全地运行。②理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应按国际惯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母子公司的内部关系,明确子公司的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的权力。同时也要防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放任自流,失去控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膝维藻等:《跨国公司概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

2、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

4、叶刚:《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年

5、赵昆壁:《跨国经营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谢康:《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

7、沈波等:企业跨国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8、厉以宁等:《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

9、刘研:《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信出版社,1992年

10、杜祥探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11、杨德林等:《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12、鲁明涨:《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13、周健临等:《新编国际企业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

14、邓志阳等:《国际企业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范兰德等;《世界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

16、隋启炎:《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17、杨德清等:《跨国公司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

18、梁能:《跨国经营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储玉坤等:《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20、周立公:《西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21、袁钢明:《跨国投资与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

22、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年

23、沈国明:《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分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24、金润圭等:《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5、李金轩:《跨国公司论》,华龄出版社,1993年

26、林叶:《中国跨国公司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朱荣林等:《九十年代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28、王春涛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与实践》,外文出版社,1993年

29、陈佳贵:《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30、唉)莫兰/里森伯格著,洪瑞磷译:《挑战全球》,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对、〔英)尼尔·胡德等著,叶刚等译:《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

32、(美)刘易斯·威尔斯著,叶刚等译:《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

33、(美)理查德·罗宾逊著,马春光等译:《企业国际化导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

后记

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收笔之际,回顾三年求学之路,我心中交织着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在学位课程的学习和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张一民导师给予我许多教诲和帮助,他治业精深、海人不倦的精神将不断激励我奋进。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王挣、蔡世馨、高良谋等教授对论文的观点和内容给予很多指导和意见。此外,刘庆元教授、高敬华老师分担了我的一部分行政工作,使我能抽出时间来专门写作。在写作中还参阅了众多作者的文献,从中获得许多启迪与创作灵感。

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虽然已结束了,但学习和研究是无止境的。我要在新的起点上更加努力工作,以此表达对以上各位的感激之情。

宋亚非

1999·8.18于东北财经大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8646.html

更多阅读

知觉的首要地位 中国持续保持全球投资首要目标地位

     3月23日,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选择中国:跨国企业对改善中国投资环境的新见解》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全球投资的首要目的地。这份报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一经发布,便引起了

中国对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1背景  “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潮流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主要经济内容。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逐渐由以出口为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方式转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自200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发展中国家

房地产 对外投资 策略 中国纺织工业对外投资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行业虽然是带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但因其自身行业特点所限,其劳动密集型部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逐步退出国内,如何在这一转变中实现我国纺织行业新的飞跃,大量的纺织企业已经逐步开始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声明:《中国跨国企业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为网友少年青涩如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