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科龙潜在重组利好 海信入主科龙仍藏风险 转让价少了2.2亿跟谁要?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诸多风波之后,海信入主科龙一事终于尘埃落定。4月24日,科龙电器(000921)发布公告表示,海信集团以6.8亿元取得科龙26.43%股份,最终完成对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股份的收购。

  此项转让价格比原先的9亿元少了2.2亿元。其公告显示,由政府、转让双方、法院、工商联组成的工作小组已开始办理最后的过户手续,股权过户手续计划在5月1日前正式完成。

 海信入主科龙仍藏风险 转让价少了2.2亿跟谁要?
  “6.8亿元的价格和预想中的一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从顺德市政府的角度来说,目前最主要的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希望海信早点接收科龙,早点解决问题。

  另一部分的钱,即6.8亿元与9亿元之间差额的2.2亿元,将从前科龙董事长顾雏军手中追回给科龙。

  “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交易。”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小嘎向本报记者分析说,海信做白家电经历了较大的波折,入主科龙以后,可以将白家电业务整合到科龙方面来,自己主要做好黑家电业务。张小嘎认为,科龙能得到三方面的好处:第一,海信为时下资金缺乏的科龙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从而保证其能正常经营下去。第二,海信为科龙带来了白家电资产整合的机会。海信会把集团的空调资产和约占上市公司总资产10%的冰箱业务注入到科龙。第三,海信入主科龙以后,由顾雏军带来的扭曲关系将得以理顺,从而调动科龙上下的积极性。

  也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了担忧:海信入主科龙表面上是做大了,但也可能存在盲目多元化和盲目做大的风险。该人士认为,科龙和海信分属于白家电和黑家电业,而两个企业的文化也各不相同。如果海信处理不当,就可能会产生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张小嘎认为,海信现在入主科龙,其资金风险上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因为它以代销的方式控制了科龙的现金流,但在企业文化等软因素上如何发挥协同效应是个潜在风险。而目前海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白家电资产整合到科龙公司里。

  他分析说,集团的空调资产注入到科龙电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参与科龙的股改,把资产注入作为对价的方式来进行,但由于许多流通股股东深度套牢在科龙电器,恐怕其股股改不会容易通过。通过向大股东增发也有可能性。而上市公司海信电器的冰箱业务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划入到科龙电器。最重要的是,科龙产品的销售旺季即将来临,现在能否在旺季赚到钱才最为关键。

  有业内人士表示,海信此番收购成功,均衡了海信产品南北市场的布局,增强它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并可能引发中国家电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8795.html

更多阅读

案例分析之:海信科龙

科龙事件始末: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2006年底,海信成功收购科龙电器后,由此诞生了中国白色家电的新航母——海信科龙。2010年12

000921海信科龙 海信科龙准MBO式激励术

     自2006年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以6.8亿元完成收购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股份至2010年海信集团将白电资产注入,海信集团陆续将大批元老人物派驻海信科龙(000921)。海信科龙的董事长汤业国、董事肖建林、副总裁贾少谦、任立人等高管在海

000921海信科龙 海信周厚健能否最终拯救科龙

1月9日,科龙电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刊登公告,声明青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并没有说过“相信科龙去年(2006年)不会再出现亏损”这样的话。   去年10月26日科龙发

声明:《海信科龙潜在重组利好 海信入主科龙仍藏风险 转让价少了2.2亿跟谁要?》为网友遇弱则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