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是有着非常具体的工作内容的,而不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需要学习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并掌握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标准,并在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中坚持执行这些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美国出现的新概念,其后,发展很快。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信息资源管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已走向成熟,其重要表现是企业决策层里设立了专门负责信息资源管理的岗位——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 霍顿(F.W.Horton)和马钱德(D.A.Marchand)等人是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是IRM理论奠基人、最有权威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他们关于IRM的论著很多,其主要观点有: (1)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IRM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应该纳入企业管理的预算。 (2)IRM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前者强调对数据的控制,后者则关心企业管理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且强调企业中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3)IRM是企业管理的新职能,产生这种新职能的动因是信息与文件资料的激增、各级管理人员获取有序的信息和快速简便处理信息的迫切需要。 (4)IRM的目标是通过增强企业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管理的效益。IRM追求“3E”——Efficient、Effective和Economical,即高效、实效、经济;“3E”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制约。 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实践,对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提高企业管理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确立了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它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它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主管(CIO)的出现,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CIO是信息获得了企业的战略资源地位所必需的管理岗位。企业只有从战略高度开发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管理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能否真正把信息看作企业的宝贵战略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是企业决策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正是为了迎接这一挑战,CIO才脱颖而出,被推上了信息资源管理新主角的地位。 IRM基础标准有哪些 所谓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是指那些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因而也是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最基本的标准。根据有关文献和我们的研究,我们总结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也就是数据管理标准有: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是一类数据的总称。在的数据处理系统中“职工姓名”、“员工姓名”、“职员姓名”等等,如不加以统一,在用汉语拼音表示其标识时就有ZGXM、YGXM、ZYXM等等;而其英文标识就可能是EMP-NAME、E-NAME、NAME-OF-EMPLOYEE、EMP-NAME、EMPLOYEE-NM、EMP-NM等等。如果采用“职工姓名”这个统一标准,其标识为ZGXM或EMP-NM,这就是少数的“核心”数据元素;如果开发人员都这样做,就可大幅度减少企业数据处理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元素的总数,并可以大大简化其结构。数据元素的质量是建立坚实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在数据元素的创建和命名上做整体的考虑,学习化学元素的性质(所有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化学元素构成的),就可以把握企业里有限数目的“核心”数据元素,这就需要建立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识标准和一致性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是标准化的一个领域,已发展成了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工业社会中,信息分类和编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美国新兴管理学的开创者莫里斯L· 库克(Morris L· Cooker)说:“只有当我们学会了分类和编码,做好简化和标准化工作,才会出现任何真正的科学的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要,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最基础的标准。信息分类就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信息对象(编码对象)赋于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应遵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序列,建立全企业信息系统所使用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反映了最终用户对数据实体的看法。用户视图是数据在系统外部(而不是内部)的样子,是系统的输入或输出的媒介或手段,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单证、报表等)和电子的(屏幕格式、表单等)。在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环境中,应该大量减少纸面的用户视图,以电子的用户视图取代,为此,应该建立企业的用户视图标准,确定有哪些用户视图,它们的标识、命名规则和组成结构。 在建立了以上三方面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基础上,就可以建立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了(详见第七讲)。 坚持执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化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一般不抓数据管理工作,到了中级阶段就应该开始注意到数据管理工作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执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1. 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来抓数据管理工作。当然,未必需要新设的科、处建制,可以是在信息中心或企管部门中设立的一个专门工作组。数据管理人员要在计算机教育、数据处理经验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2.集中管理各项基础标准。数据管理部门应该控制、指导和协调所有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使用已建立的基础标准,如果有违背的,要通过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加以纠正。 3.充分估计到强化数据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与企业深化改革同步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克服多种阻力,赢得信息资源管理升档工作的胜利。 建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工作,在发达国家里已有20-30年的历史了,这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我们是在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时候搞信息化的,所以,建立基础标准工作就更加困难,阻力更大,对此企业信息化主管领导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技术骨干要切实掌握有关技术方法、标准规范。
更多阅读
人力资源助理岗位分析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岗位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岗位分析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人力资源助理岗位分析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岗位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岗位分析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人力资源小故事及启示 美日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启示
人才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愈来愈深刻地改变着竞争规则的今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无可争议的上升到了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美日跨国企业的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机制是民企二次创业的基础
民营企业的多年来的发展积累已经在产品、营销、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较为强大的竞争力,作为新经济时代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基础,是从传经验型管理升级为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机制,而管理的创新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始的。流程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一、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与调配,使人力、物力能够保持最佳的比例,知人善任,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