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企业 中国企业的最大危机



不久前到广州参加《第一财经日报》一周年庆典,见到一个主要做腊味制品同时兼做化妆品生意的朋友。晚上在一起聊天,他突然说:“我觉得前途很暗淡。”

 

  “你的生意不是好好的吗?” 

  “生意也过得去,但要上一个台阶很难。我是觉得中国的企业有很大的危机。” 

  “你觉得最大的危机在哪里?” 

  “最大危机是恶性竞争导致的价格战。比如,两个竞争者都在超市铺货,摆在一起,一家的位置可能更显眼一点,于是卖得好一点。另一家不干了,原来大家都卖10块钱,那我先降价,9块5,于是销量上来了。卖10块那一家随即反击,降到9块,它又上去了。那我再降。很快,降到成本线以内,没钱赚了。怎么办呢?一个是偷工减料,一个是更多地压榨工人,一个是偷税漏税。你只有从这三个方面——质量、劳动力成本、税收——想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望着朋友那诚实而平常的面孔,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回到上海。参加国美电器召开的一个“挺进华东六周年”晚会,国美华东区总经理黄秀虹(黄光裕的妹妹)致辞,说国美销售的电器中,索尼、松下、西门子和夏普因为有核心技术,份额不断上升;销售的手机中,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和索爱四个品牌的份额已经超过60%。她呼吁“国产品牌奋起直追”。 

  我苦笑。我曾经当面对黄光裕说过:“你们把价格杀到那么低,搞什么‘论斤卖的洗衣机’、大特价的冰箱彩电,这种消费者教育的方向是错误的。最后搞死的一定是国产品牌,因为它们的品牌溢价能力低。而跨国品牌因为品牌价值高,创新能力强,反而可以利用你们的统一渠道迅速占领市场,而原来它们最头疼的就是中国渠道的分散和混乱。” 

  黄光裕听完我的话十分气愤,说“你这是误导,将来有时间要好好跟你论一论”。 

  我承认国美的价值和作用。事实上,已经开了400个店的国美一年卖接近400个亿的产品,其利润也只有不到2%。用黄光裕的话:“我就是什么钱都不赚,都给中国企业了,你去看看,哪个死掉的中国企业是缺这1%、2%而死的?” 

  当中国的企业都是靠“总成本领先”战略在市场上相互厮杀、血流成河、杀敌一千自损五百、死的壮烈活的难看的时候,消费者是否真正认同了它们所创造的价值? 

  并非如此。否则,他们总的消费倾向就不是什么索尼、松下、诺基亚、三星了。 

  这里面的核心在于,消费者是细分的。有一部分消费者的确是以价廉作为最重要的选择理由,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是以物美、品牌作为最重要的选择理由。但是,在所谓“物美价廉”的浪潮中,企业忙于走量产的、重复的、价廉的路子,而忽视了细分的、创新的、高价值的、个性化的需求方向。 

  物以稀为贵。既然你生产的都是同质化、大众化的产品,又怎么能贵得起来? 

  如果说恶性竞争、过度竞争是中国企业的最大危机,那么内需不振就是中国市场最大的危机。而启动内需的关键还是在城市,在于10%到20%有较高收入水平的阶层(20/80法则表明,这20%的居民无论从储蓄力、消费力来说都占80%的份额)。这部分阶层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尤其是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很高(如文化、体育、娱乐、旅游、保健等),即使是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很看中创新、设计、小众、个性的因素。 

  当一个国家的产业是靠价格驱动而不是价值驱动,是由中低消费阶层驱动而不是中高消费阶层驱动,是由量产而不是细分驱动,是由同质而不是创新驱动,是由物质产品而不是服务需求驱动,那么它必然陷入“不断向下走”的处境。在向下走的漩涡里,再高明的企业也难逃苦海。而中国经济20多年的历史启发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在一个上升的循环中才可能实现共赢。 

  所以,中国的企业要逐步走上高价值之路,通过细分、创新创造价值。我们对消费者的教育方向不应该只是物美价廉。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转变过来,那中国制造的命运几乎是可以预期的:耗费世界最多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浪费,榨取廉价劳动力最多的剩余价值,以最低的价格在全世界像蝗虫般倾销,被人看作没有灵魂的经济动物。中国的GDP总量很大,但是很沉重,很不清洁,我们背得很吃力。 

 中国企业的最大危机

  相反,那些聪明的“头脑国家”,用比较少的资源,用知识专利、标准、核心技术、文化形象、时尚符号、金融服务和法律服务等这些轻型化的东西,交换着来自中国的庞大的日用品。它们的GDP很轻,很清,它们的国民福利很高很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9574.html

更多阅读

危机公关的处理策略 危机公关为何总是“帮倒忙”

在七月间乳品业刚刚经历过了“圣元激素门”后,行业巨头蒙牛又陷入利用网络公关手段对另一巨头伊利实施不正当竞争的刑事诉讼中。从危机公关到公关危机,不仅使乳品行业处境尴尬,而且让公众再次加深了“中国企业公关能力”的负面印象。

面对企业危机 餐饮企业怎样面对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2009年餐饮企业怎样面对金融危机“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9月24日下午,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没有比逆境和危机更能熔

索罗斯:中国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据商务部网站援引《加纳时报》的报道,投资家、慈善家乔治·索罗斯称,中国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赢家。他呼吁中国领导人顺势而为,在彻底改造“崩溃的金融体系”、创建新的多边金融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匈

杨柳勇:美国金融大危机带来的教训

毫无疑问,这是百年一遇的onmouseover="kwE(event,0, this)" onmousemove=kwM(0) onmouseout=kwL(event,this) onclick=kwC(event,0)>金融大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反思是:中国金融业应该如何在变革中创新,来处理风险与融资的关

英国:零售遭二战以来最大危机

 “二战以来最大危机!”“零售商面临灾难!”在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引发的来自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贸易部长和零售商的一片反对声浪之后,一向处事谨慎的英国也爆出反对声。英国的零售企业警告,如果欧盟不赶快处理此事,他们商店的衣

声明:《中国最大的企业 中国企业的最大危机》为网友懒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