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疴顽疾 危机,企业的又一个顽疾?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宝洁SK-II被诉含有有害成分,光明“回奶”事件,亨氏、肯德基部分产品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强生婴儿油和联合利华立顿速溶茶都被指责存在质量问题,而卡夫被指在华销售含有转基因食品。各大公司频频遭遇企业危机。

    单单,我们正处于的2005年,就有如此多的危机一下子暴露出来,不禁使我们惊愕。随便翻翻几个著名的媒体,就会发现,几乎都在疑问:现在企业的危机缘何如此之多?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又如何能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

    疑问在两位顾问的对话中,渐渐云开雾散。

    现在企业的危机缘何如此之多?

    荀炳汉:现在企业的危机如此之多并不是偶然。企业的危机本来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企业危机是以各种形式存在,正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所以才造成当企业危机来临的时候,惊慌失措。

    赵杨:危机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测的组成部分。任何企业无论内部管理完善与否,危机都可能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或供应链体系某一环节脱链,甚至是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小事件而引发了危机的到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不善,市场信息不足,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等等,加之一些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事故,更使得大大小小的企业危机四伏。

    荀炳汉:以上是一般原因,我认为还有与中国国情有关特殊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经历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个阶段。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行业企业正处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竞争阶段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有效形成垄断竞争阶段的集团竞争模式,也没有形成垄断竞争的企业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集团组织模式,更没有形成企业集团完备的管理模式,或者企业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因此可以说这次企业危机有着根本性的原因,是整个行业性的和普遍性的。

    以光明这次遭遇的危机为例,乳品行业遭遇的这波信任危机,与该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毛利率集体下降有着必然的联系。据有关部门统计,乳品行业整体毛利率2004年下滑至25.5%,不及两年前的近35%。光明乳业、伊利股份、三元股份和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的2004年中报显示,由于液态奶中的白奶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集体下滑

    “竞争加剧意味着产品价格无法提高、意味着销售成本的提高,此时光明只有通过不断压缩生产成本才能保证盈利,此次郑州光明的‘回奶事件’很可能就是压缩成本的表现。”时卫干,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在光明“回奶事件”后,如是评论。

    毛利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乳业的无序竞争,而无序竞争反过来进一步促使毛利率的下降,让乳品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一竞争以数拨乳业大战的形式表现出来,专家归结为“三大战役”:奶源大战、促销大战、质量大战。

    各种争夺背后是企业之间的相互倾轧。倾轧的结果是,乳品行业的利润进一步变薄,随后是众多企业的退出,荷兰的菲仕兰、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等都是例证。而还在坚守着阵地的企业,没有着手通过企业集团化的联合,来增强竞争实力,或者建立行业新秩序,就只能寄希望于从原材料压缩成本,以获取更多利润,维持生存。而过度强调“节流”的结果,必然是牺牲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危机播下了种子。

 

  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

    荀炳汉: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一位美国记者到日本度假,到商场选购了一套音响准备送给她东京的婆婆。在挑选完毕之后,营业员按照这个已经挑好的品牌到仓库取出货并交给了这位美国顾客。当女记者回到宾馆之后,打开一看,立即“花容失色”——买来的音响只是一个空心的货样,只能摆着看看而已。对这种明显的欺诈行为,女记者撰写的《微笑背后隐藏的杀机》一文迅速出笼,并准备在第二天发送报社。然而,第二天早上她刚出门,这个商场的经理和营业员却出现在她的面前,首先送上一台真正的音响,外附送一张经典唱片,再就是一份书面的关于此事的备忘录。在这个备忘录里,记录了商场追踪这位女顾客的全部过程:

    营业员发现失误——电告各门口的保安“堵截”此顾客未果——上报经理——从顾客遗漏的一张快递单据查出其父母的美国电话——再由此查出其日本婆婆家的电话——最后查出其在本地所居住的宾馆。一共35个紧急电话挽救了一场即将上演的“商场欺诈事件”。

    赵杨:这个例子很典型。在企业发生危机时,作为处在危机中心的企业,应该立即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由专门的危机小组负责危机事件处理,与媒体、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做好沟通,积极解决危机问题,这个是我们容易看到的;另外我们看不到的是要做好内部沟通,以免内部人心浮动。危机处理一般可采取下列策略:

    迅速收回问题产品。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危机是最常见的危机,一旦出现这类危机,应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收回所有在市场上的问题产品,并利用大众传媒告知社会公众退回这些产品的方法。

    积极出台补偿方案,对有关受损人员予以损失补偿。企业出现严重问题,特别是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时,企业必须承担责任,给予公众一定的精神补偿和物质补偿。日本三菱"帕杰罗"事件以及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因为企业不愿承担责任,拒绝向消费者提供赔偿,从而引起消费者极大的愤怒。

    积极与媒体沟通,利用媒体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引导消费者,争取获得理解。此刻企业最不能做的事情是撒谎、抵赖(无可奉告)、推卸责任、攻击和责难媒体。危机发生时,不管是应付危机的常设机构,还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危机处理小组,均应当迅速各司其职,尽快搜索一切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并挑选一个可靠,有经验的发言人,将有关情况告知社会公众。如举办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向公众介绍真相以及正在进行补救的措施。做好同新闻媒介的联系使其及时准确报道,以此去影响公众,引导舆论,使不正确的,消极的公众反应和社会舆论转化为正确的、积极的公众反映和社会舆论,并使观望怀疑者消除疑虑,成为企业的忠实支持者。同时,当企业与当事者出现分歧、矛盾、误解甚至对立时应该本着以诚相待、先利他人的原则,运用协商对话的方式,认真倾听和考虑对方意见。

    利用权威意见处理危机。在某些特殊的公关危机处理中,企业与公众的看法不相一致,难以调解。这时必须依靠权威发表意见,权威意见往往对公关危机的处理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处理公关危机的权威主要有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消费者协会及有关专家、行业专家等。

    公布造成危机的原因。企业公关危机发生后,应坦诚地向社会公众及新闻界说明造成危机的原因。如果是企业的责任,则应当勇于向社会承认;如果是别人的故意陷害,则应通过各种手段使真相大白。要随时向新闻界说明事态的发展及澄清无事实根据的“小道消息”及流言蜚语。

 危机,企业的又一个顽疾?

    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危机的出现或多或少地会使企业的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通过危机管理使危机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并不等于危机已经结束,企业还必须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公众形象。要针对形象受损的内容和程度,重点开展弥补形象缺陷的公共关系活动。譬如密切保持与公众的联络与交往,敞开企业的大门,欢迎公众的参观和了解,告诉公众企业新的工作进展和经营状态,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公诸于世,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企业的不良印象。

    如果危机已经发生,最好请外部专家包括公关专家来协助处理,以能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危机管理的处理一般遵循一些程序或步骤,但这些必要的程序、步骤只能保证不出大的纰漏,并不能带来大的效果,它不能保证企业能抓住关键环节。

   如何能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

    赵杨:刚才说的是如何解决好事后,但企业可能更关心的是如何在事前做好防范的工作。企业大部分危机并不是由于单一事件而引起的,而是许多个微小的、容易被公司高层领导所忽视的一系列事件综合引发的结果,这被称为危机潜伏。但危机的爆发却往往以突发的形式出现的,而且爆发之后快速的扩散影响,往往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因此,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是企业降低风险,提高危机防范能力的一种方法。企业通常由以下6个步骤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小组领导一般由企业最高领导者来担任,以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兼收一部分基层员工介入。

    定期进行风险分析。企业要对自身现在的危机体系,究竟处于什么阶段,要详细掌握,然后定期进行企业运营危机与风险分析。

    做好“被害预测”。当发生重大危机时,公司会受到什么损害,必须要迅速做好“被害预测”,然后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制订每一项风险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与责任完成时间与指标。 

    根据“被害预测”,做成对应的措施脚本,另外还要不定期举行不同范围的危机爆发模拟训练。

    当对策制定完毕,在危机爆发付诸实施时,公司内部经费的安排一定要保障硬件与软件的配合。

    确保企业内部对话渠道畅通,并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的生存环境。如果缺乏内部的沟通,危机可能会放大百倍以上。

    荀炳汉:刚才主要讲的是企业内部如何建立起危机防范的机制,但我认为还不够。“交易费用”理论告诉我们,市场化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交易费用”是高的,而通过制度化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产生的“交易费用”是低的,由此使得企业更具竞争力。因此当整个市场竞争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集团化或者战略联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或者选择,纵向的、整个产业链条的联合,同进同退,以整个产业链条进入市场竞争;或者选择,横向的、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盟和合并,以规模取胜,或者以超强的实力,获得整个行业的话语权,重新建立行业的新秩序,形成有序竞争,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并重新分配各个企业的利益。

    赵杨: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要想以整个产业链条进入市场竞争,我想最基本的应该做好供应链管理。在“苏丹红”事件中,罪魁祸首就是供应链问题。百胜餐饮集团的含“苏丹红”成分原料主要由广东中山基快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广东中山基快富公司则称他们的上游原料是从苏州昆山宏芳香料有限公司采购。而宏芳公司也大呼冤枉,称“苏丹红”来自安徽义门苔干有限公司提供的原料。推来推去,“苏丹红”成了一起无人承担责任的无头公案。

    因此,如果平常不注重对供应链等的管理,一旦其中的任何一环出现了信息的缺失或管理上的问题,供应链的其他环节都会将问题进行几何级别的放大,从而导致整条供应链的失控。

    荀炳汉: 是的。通过供应链的管理更容易实现企业之间通过纵向的联合集体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做好供应链管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具体来说,在供应链管理之中,通过严格供应商的选择流程、明细供应商的评价指标、对供应商实行ABC管理,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通过与少数高质量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减少供应商数量,来不断降低供应链的管理费用;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减少公司的原料与供应商的成品库存的总和,并合理布局双方的库存结构和存货位置,从而降低双方的资金占用和物流成本;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条的多赢。

    在对供应链条的管理之中,无疑选择合适的供应链条合作伙伴是重中之重。企业首先应当明确知道将要进行的合作伙伴选择活动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还是要提高效率;是要追求产品质量,还是要扩充供应来源;是要提升长期的盈利能力,还是要获得短期的利益等等。另外,需要建立一个来自多个部门的,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结论的评价小组。这个小组组成,一方面要考虑全面,是一个来自多部门、多层次的组合,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代表性,与合作伙伴接口较多的采购、质检、销售等部门应该在小组中占有更大的比例。

    选择供应链条合作伙伴,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兼容性 兼容是两个公司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两个根本理念不相似的企业,即使偶有愉快合作,也难以成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考虑两个公司的兼容性,可以分解为以下问题:两个公司规模上的兼容性、以往合作记录的结果、公司间发展战略的交叉、公司文化的相似性、公司间市场销售和分配上的兼容性等等。

    能力 当然,找到有充分能力的合作伙伴是必须的。这些能力,可能包括:市场的开拓能力、现在在市场中的地位、创新能力、生产能力、硬件设施配备、管理架构的先进性和完善性、信息化的水平等等。

    投入 找到与自己的企业一样看中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合作伙伴,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奢望“傍大款”,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合作伙伴,互相都比较看重对方,对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深入合作,有更大的帮助。

    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像挑选结婚对象一样看重,因此需要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

    除了有效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外,对于供应链条的管理还有一些通用的原则:

    ● 根据最终端客户的需求特点,对客户进行分类,并设计对应的后勤服务网络;

    ● 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动,把握大行情,更要分析区域市场,重视对行业数据和本企业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 重视推迟定制策略,任何预测都很难非常准确,而推迟定制策略,通过将产品的个性化部分的生产、包装放在企业业务链的末端,从而实现了企业生产的最大灵活性,所以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由于预测不准带来的库存积压风险;

    ● 以动态库存取代静态库存,对于企业来说,采购途中的货物、库房原料、车间在制、成品库存、销售在途,都是资金占用,都是“库存”。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有效调整整个运行体系各部分的节奏,就能够实现将库房中的静态库存降到最小,而让物品都分布在不同的流动阶段中,从而降低了整体库存也能更好配合推迟定制策略。

    ● 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评,站在整个链条的角度进行业务的考评,检验供应链的最终标准是客户的满意度和最终端市场份额的扩大。

    看来,危机是注定与企业的生命一起存在的,我们今天处理了这种危机,明天就会出现另一种危机,面对比逃避是否更明智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8959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联想到小米,从腾讯到阿里巴巴,从摩托罗拉到华为,从松下到诺基亚,从制造业到互联网,从新兴行业到传统行业,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没有研发创新能力

企业金点子建议 有时,企业只需要一个“金点子”

8月2日、3日周末,放弃两天休息时间与来自通化三石农林的于总交流,目的寻找一个合作的空间,实现共赢。邵珠富就发现,于总和众多企业老总一样,啥都不缺:有好的、过硬的“产品”,有在北京等地销售得非常好的“渠道”,有过硬的人脉,要不在北京这

创业板是什么意思 创业,我们的障碍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创业,但是,创业的成功率太低,失败的人太多,究竟,我们的障碍在哪里?  一、政策障碍。个人独资企业的相关政策出台,无疑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个福音。但是相对于有限公司,这种企业形式还是没有被目前中国的经济市场所真

对付物业最有效的办法 对付危机,什么样的政策最有效?

   小林庆一郎  全球经济危机表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整体经济的平稳紧密相关。  20国财长会议上,多数国家认为这一轮的危机已经触底,然而资产价格下跌、不良资产处置缓慢,这很难想象全球经济在近期复苏。  分析这次危机并制定有

声明:《沉疴顽疾 危机,企业的又一个顽疾?》为网友心如不暖之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