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追逐经济利益遭遇到环保风暴和能源危机 环保标准正在某些行业形成新的竞争门槛。另外,电力、水、煤及原材料方面的供应紧张仍有可能发生在2005年
文/本刊记者 李源
如果要在当今的社会中寻找一种最不缺失的情绪,那一定就是“焦躁”。这也许是现代工业留给人类除了物质文明之外最深刻的烙印之一。急功近利、一窝蜂的冲动、带着一种不可名状的亢奋,就如同一个刚刚进入工业大发展的社会所表现的一样,滚滚的浓烟,刺耳的噪音,流入江河的污水,先富裕起来的城市和衣食不饱的乡村……这些也许就是一个焦躁社会的典型性格和表情。
这是不健康的。是的,我们生存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或许我们不需要再列举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的无知从来没有被原谅过——在循环往复的前进与破坏的矛盾中,人们还是循环往复地犯着相似的错误,而且从未逃脱越来越无情的惩罚。
没有人是完全无辜的。不过很多企业家的确万般无奈,眼前利益的权衡让他们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因此,当他们谈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时候,“环保”总是如同一声如芒刺背的冷笑。
环保风暴
如果把2005年说成是环保年,一点都不为过。
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这是国务院第一次批准发布的关于节能的专项规划。产业节能和环保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被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
不出所料,从2004年底到2005年初,环保总局一系列的行动,如同风暴一样席卷了30个水电建设项目。“我的经历让我成为一个执着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但在环保问题上,我不愿意成为预言者,因为问题太严重。”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
叫停一个项目就可能损失10几个亿,如此不惜代价,可见此番风暴的猛烈。
这次“风暴”中的另一个关键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这个在2003年9月1日实施的法律,在这一次风暴中,成为整改行动最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对于《环评法》,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个橡皮图章,但我要说的是,《环评法》不是个橡皮图章,我们要把这种认识改过来!”潘岳说。
可以想见,此番风暴的来袭绝非只为了“叫停”30个水电建设项目,加强全社会对《环评法》的认识和将其彻底贯彻实施,才是这次大动作的根本。
我们有理由相信,并非只有能源项目才会进入“风暴”的范围,一切“反环保”的运营和企业行为都可能让企业葬身在这次风暴里,而且不会博得半点同情。
于人于己,环保已经成为企业家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国总的消费达到18亿吨标准煤,我们的技术节约潜力跟国外相比差别为30%。比如建筑的采暖能耗,我国是同纬度同温度国家的两倍以上。我们生产一吨钢铁的能耗,要比国外能耗高出20-30%。”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对《中国新时代》说,“节能是一种无悔的政策,是环境保护治本的措施。”
节能为本
2004年11月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事实上,早在2004年3月国家对高耗能的增长已经采取了措施,比如对高能耗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对高耗能新建项目设定了“门槛”或者准入政策。
同时政府对很多能耗行业实施了行业能耗标准,空调的能耗标准已经从2.3调整到了2.6;汽车的燃油经济效益标准也将出台。
不难看出政府在产业节能上已经开始寻求新的思路,“国家将很有可能对已有高能耗企业做出规定,要求企业的能源消耗指标在某个时间内达到某个水平;或者对他们收取高环境费,成本上去了,高能耗企业就自然会想办法降低成本。” 戴彦德说。日本在1997年颁布了节能法,里面就明确规定了能耗企业降低能耗的时间表,事实表明效果良好。
这些信息表明,高能耗企业必将为产业节能加大投入。
很多企业家要“肉痛”了。设备改造无疑将是很大的代价,而且似乎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和投资。
然而,更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节能对于企业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长远战略。能源消耗量的降低必然导致成本减少,对于很多技术成熟的产业来说,成本控制已经完全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获胜法宝,低能耗低成本的定律必然让某些行业里的节能先行者率先尝到市场的甜头。
另一方面,突出的节能表现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绿色产品”已经不只局限于食品,继冰箱、空调等电器产品之后,房地产、电力、交通等行业将很快加入绿色产品的大军。拿北京房地产的住宅取暖费来说,新建住宅的取暖费都在千元以上,取暖能耗的降低必然导致取暖费的降低,“绿色住宅”将在环保和市场上获得“双赢”。
从长远眼光看,节能对于企业来说,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发展战略,在国家加大力度推行产业节能的时候,企业家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投资规划,请相信,这不是遥远的事情,而是马上就要发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