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刚刚迈入市场经济的国家,大多数企业的行为和管理水平仍需亟待提高,大部分企业的团队组织离一个现代企业的要求还很远。如何建立一支精诚团结、奋发进取的团队,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从中创软件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看,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一支优秀团队的形成,并不是物质利益的简单捆绑,而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目标。
中创软件董事长兼总裁景新海带领中创软件管理团队在北京领取了2002年度“中国软件企业最佳团队奖”,当时的心情比自己当选2001年度“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时还要高兴。的确,对于一个软件企业的老总来讲,还有什么比拥有一支优秀团队更重要的呢?
近年来,IT业界的高层变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资本的意志大于一切时,一些高层管理者经常会无奈地离职走人;另一方面,人力也是一种资本,当公司满足不了我的资本需求时,许多员工也会轻易地炒了老板。这种近乎无情的事实已经成为IT领域的常事。然而,在采访中我们感觉到,中创软件却是个例外,这个团队的稳定性和职业化,以及他们对事业的那种执着追求,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中国IT领域的一支特殊团队,这里发生的应该是另外一种故事。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
目前的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全球职场的大转移。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软件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软件人才。应该说,这对中国软件企业是个不小的冲击。中创软件董事长兼总裁景新海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靠什么吸引和留住人才?他说:“软件开发,是一项多人合作的工程,没有团队精神,就很难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进行。”那么,一个软件企业的知识化团队,又该如何建设呢?
景新海经常在考虑,软件企业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年轻化、知识化绝对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越是知识化、年轻化,个人想法就越多,自尊心也越强。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从工程化的要求看,这将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形成团队精神和培养他们为客户服务的意识便显得十分重要。曾经有人指出,目前中国大多数软件人才都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缺少国际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软件产品理念;二是缺少软件工程理念;三是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少团队精神与理解能力。因此,自觉的规范意识和团队精神,对软件企业来说十分重要。随着软件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仅仅依靠个人力量已经无法完成工作,软件界已经告别了个人英雄主义,这就是软件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团队精神的原因。
1991年成立的中创软件,至今已有十二年的历史,其间他们的管理团队一直十分稳定,总经理徐少桐,常务副总经理程建平,都是当初跟着景新海一起“下海”的创业者;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孙寅生,也是中创软件刚成立不久就加盟的。另外,金融事业部的总经理温尚卓、交通事业部的总经理马国政、电子事业部的总经理刘民等,都是参与了创业,在中创软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一稳定的高层管理团队带领下,逐步树立了整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团队学习能力和职业化服务意识。出于对这支团队的高度认同,在美国、瑞典留学和工作了十几年的梁铨博士,2000年回国加盟了中创软件,出任首席技术执行官。近年来,他们相继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人才,进一步充实加强了管理团队。十二年来,中创软件从最初年收入只有150万元发展到了去年的10.29亿元的规模,从没有因为一位人才的流失而造成巨大损失。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曲维枝前几年到中创软件视察,曾经非常感慨地说:“中创软件拥有着铁的核心、稳定的中层,是一支很好的队伍。”目前,中创软件已经形成了一支600多人的人才队伍,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主要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博士、硕士组成,他们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与服务意识,认同中创软件企业文化,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大多数具备丰富的千万元级、亿元级大项目的管理实践经验。
在培养团队精神方面,中创软件提出了“与您共同发展”的口号,作为凝聚团队的企业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与员工共同发展、与客户共同发展、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三大内容。这一文化在中创软件多年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员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有了施展才华的很好舞台,并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这对中创软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创软件看来,团队合作,不仅有物质利益上的共同点,更应该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景新海早年曾留学加拿大,很早就抱定“科技兴国”的理想。他认为,IT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快速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极好机会,中国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如果不在技术上领先,你就将永远处在别人的后面。软件又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它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显而易见,“振兴民族软件产业”,已成为景新海鼓励团队及下属的理想抱负。
著名的战略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认为:“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他们必须从自己的直接下属开始采取行动;只有自己做出了成绩,才能指望下面的经理也跟着去做。”这就是说,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能力服众。而中创软件高层管理者能够服众的,不仅仅是以身作则,更重要的则是正确的决策。从中创软件的每一步发展过程中已经体现了这一管理团队的决策智慧。目前,中创软件的管理团队在其企业内部享有极高的威望——尤其是董事长景新海,这并非仅仅来自权力。公司的员工认为他们的总裁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给予企业正确的决策性判断,很多重大决策事项之后,都证明他是对的。他们说:“景总高瞻远瞩,锐意进取,思维缜密,逻辑性强,既雷厉风行,又不乏亲和力。”据记者了解,这位颇具领导魅力的景新海,不但是全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而且还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软件产业界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中创软件管理层的权威性并没有影响他们与下属的沟通。正如其常务副总经理程建平告诉记者的:“中创软件在十几年的发展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软件行业中,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而造就一支职业化的、具有很强团队学习能力的优秀团队才是软件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她认为,中创软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团队建设的结果。
积极推行项目管理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最早源自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防部曾立题专门研究项目做不好的原因,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而并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即管理是影响项目全局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既注重目标、更注重过程的项目管理思想,使人们真正找到了控制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的金钥匙。随后项目管理的概念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推广到了更多的领域。90年代这一思想被引进到了国内软件开发管理领域,中创软件的景新海就是国内软件产业界引进并实施项目管理的第一人。
多年来,中创软件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行项目管理,努力培养高水平的项目经理。除景新海本人被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评为中国第一批项目管理资质认证的“首席评估师”外,中创软件还有14人通过了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成为国内通过项目管理资质认证(IPMP)人数最多的软件企业。
2002年,景新海曾两次前往印度,就软件项目管理与印度同行进行交流。景新海始终认为,中印软件的最大差距在于项目管理成熟度,他说:“印度软件企业之所以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其真正的杀手锏就是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一般来说,印度大的软件企业其项目按期完成率在95%以上,而我国的情况却差别很大。”
推行项目管理制度,除有效的管理变化、处理并能够科学的解决问题,在加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都极有帮助。由于IT行业处于不断的快速变化与高速发展之中,如何管理变化、实现高速发展成为最主要的问题。稍有不慎,不是企业的发展速度会慢下来,就是企业的管理团队产生分歧。
在国内的软件企业中,中创软件被认为是推行这一制度最好的企业之一。国际项目协会副主席Adesh考察中创软件时曾赞扬到:“中创软件及其领导核心对实施项目管理有清醒和高度的认识,并在实施项目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相信他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会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有效作用。”目前,中创软件正在Adesh先生的指导下实施软件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另外,中创软件2002年开始进行国际CMM认证。在印度QAI公司的咨询支持下,严格按照CMM标准要求,形成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经过近半年的试用后,中创软件将这套体系结合原来执行的ISO9001质量体系,结合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形成了一套更完善、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并在全公司推行试用。将CMM、ISO9001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统一起来,将这些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体系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
据了解,中创软件将于今年7月将正式通过CMM三级认证。在中创软件管理层看来,CMM作为一套质量标准,其核心思想和项目管理的思想是吻合的。中创软件进行CMM认证工作也是前期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来推行的。他们在项目管理中强调的WBS、Project工具、事件库、配置管理、数据统计、交流沟通、资源的分配和调度,也都是CMM所关注和重点强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CMM是对项目管理有根有据的深化,实施CMM将进一步深化公司项目管理,推进公司质量进步。这种进步不同于点上的进步,而是本质上的进步。
中创软件在推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已逐步建立起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全员考评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准则,以自主开发的企业数字神经系统为手段的管理体系。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全球范围内软件项目能按计划如期完成的仅有16%,而目前的中创软件则达到了70%以上。
学习型管理团队
最近几年,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大多数IT企业所重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彼得·圣吉提出这一理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十多年来,圣吉博士的理论得到了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赞誉。三分之一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其中包括微软、福特、杜邦等都已经应用圣吉博士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着手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企业领袖中,也有很多人通过《第五项修炼》、《变革之舞》等著作了解并积极地实践着圣吉博士的管理理论。
大量实践证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中创软件拥有一支非常善于学习的管理团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观念。常务副总经理程建平说,中创软件在企业内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倡导和建立学习型组织,致力提高团队学习能力。公司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经常邀请包括院士在内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选派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中欧管理学院的管理培训,推荐技术骨干参加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的工程硕士技术教育,为员工提供深造机会。
知识团队的组织管理,更具有比较强的个性化特点,要管理组织好这样一支队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中创软件是怎么做的?景新海说,知识团队有比较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荣誉感,我们通过自己开发的企业数字神经系统这一管理工具,在内部建立起了有效的信誉管理机制,既重视目标管理,更重视过程控制,使管理更具有人性化特点,得到了员工的拥护。同时,企业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从领导层到员工都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各部门内部也经常举行技术交流会、研讨会,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这样就使整个企业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尔盖茨的那句老话:“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在国内企业中,2001年是华为飞速发展的一年,外界称那段时期是华为的春天。但在春天里,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华为要为过冬做准备——这曾被IT企业称为自己的盛世危言。
在中创软件采访时,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景新海的危机感。景新海强调,这个行业变化太快,快速地随机应变是软件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努力让管理团队成为学习型团队,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开拓和创新精神,这也是他们的应变对策。景新海多年来一直在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每个员工都要真正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高。在与外界的合作中,他们也注重借用“外脑”,向合作伙伴学习。
开放的团队
中创软件是一个开放的团队,是一个敞开的平台。据介绍,中创软件不断吸纳国内的博士、硕士以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加盟,同时也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著名高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海外专家、行业专家中,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进行合作研究,或兼职。中创软件于1995年设立,旨在奖励那些为中国软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学者的“中创软件基金”,也使中创软件结识了大批国内软件领域的知名专家。七年来,全国共有23名品学兼优的青年软件学者获奖,这些人大多数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有的成为国家“863”专家组成员、长江学者或“国家杰出软件人才”,对中国的软件技术研究和软件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著名的专家和优秀的人才,在交往中对中创软件所做的事业产生了很强的认同感,并被“与您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所吸引,他们自然而然地关注着中创软件的发展,并愿意为中创软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成为中创软件事业团队的一分子,形成了中创软件的外部智力支持体系,而这正是中创软件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水平,中创软件组建了由中创软件研究院、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外部智力支持体系组成的立体化的研发体系,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学研”结合。在景新海的直接推动下,在常务副总经理程建平、CTO梁铨博士的具体组织下,中创软件已与国防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在中间件、网络安全、图形图像识别、多媒体信息压缩与解压缩、金融数学理论应用、智能交通等实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中创软件也因此成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产学研结合计划中国网点成员单位。
所谓开放,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公司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够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能够面向问题从积极的角度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中创软件,公司管理团队鼓励领导层之间、领导与下属以及员工之间、项目组之间进行开放式的沟通。景新海经常在公司强调:“我们要真正形成一种讨论交流的意识,并成为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保持这个团队旺盛的活力”。为了促进沟通交流,中创软件不仅要求员工在心态上保持开放,而且专门制定了各种沟通规范,提倡使用交流工具,并聘请专业咨询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历经十几年的积累与锤炼,中创软件已在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具有了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在长期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他们又提出了一个目标——“做中国最有价值的软件企业”。回首走过的路,景新海说:“软件以人为本。我们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团队,而且这支团队已经走向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