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长发与光头哪种艺术感觉好?能否举些例子? 笔者感觉长发与光头的艺术感觉没有伯仲之分,关键在于艺术家本身的个性喜欢什么。 关于留长发的,笔者印象中倒是有例子可举: 一个例子是鬼子。说到鬼子别误会在这里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指日本鬼子,而是指一个叫鬼子的与张艺谋玩过电影《幸福时光》的作家。印象中作家鬼子是个小说家, 1998年年轻的笔者受邀在南宁参加一个文学酒会,在那个酒会上与东西、鬼子、韦一凡、凡一平、杨长勋、罗四维、刘广铭等相识并在一起喝酒吃饭,笔者之所以还记得他就是因为他留着长发加上他怪异的笔名。笔者当时问他说廖润柏这个名字本来不错的干嘛还要搞个“鬼子”的争议笔名?鬼子当时怎么回答的笔者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他的长发却让笔者记忆犹新,以至于如今10多年没有见面重逢了笔者还记得他以及他与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可争高低的《被雨淋湿的河》,前二年在上海听说鬼子现在已经成了原广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兼文联主席潘琪的助手当上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与自治区政协常委了。 另一个例子是海默,也是留着长发的,印象中他首先是个自由的诗人,常年奔波着北京重庆浙江湖北等一些县市官僚之间为县市官僚搞策划,据说鄂西北山城郧阳地区几个县委书记县长类官员常把他的书法题字作为“宝贝”。诗人海默以天下诗人是一家的浪漫常年在短信或电话中把笔者叫着“老弟”, 因为飘逸的像女人的长发导致他在北京的大街上很容易被发现,2011年笔者与他在北京西单聊天,笔者当时问他说为什么喜欢留长发?他说感觉很自由他喜欢自由的感觉。
![超长发美女剃光头视频 长发与光头哪种艺术感觉好?](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25858907968.jpeg)
关于留光头的,笔者印象中倒是也有例子可举: 一个例子是碧野。碧野是著名散文家,生前是湖北文联顾问,碧野与生前是武汉作协名誉主席的诗人曾卓、沙蕻以及生前是湖北文联主席的诗人骆文等都是笔者的朋友,估计目前10多岁的小孩到70岁的老人都是在中学语文教材里读着他的散文《天山景物记》长大的,前几天笔者在博客上以《陈佩斯式发型的作家碧野印象》为标题专门追思过碧野,在《长江岸边的怀念:诗人和朗诵家沙蕻印象》里也提到过碧野。碧野至今让笔者难以忘怀,就是因为他的光头和他在“2002曾卓追思会”上的泪水以及2003在武昌湖北作协联谊会舞会上的光头式演讲。 另一个例子是邵长兵,邵长兵是上海的一个工商管理博士生,曾经是笔者2007年在上海一个企业文化咨询项目组的同事,他的光头让我每次与他一起讨论企业文化项目进度时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氛围。他如今已经好几年没有与笔者联系了,也没有来北京找我玩,但是因为他的光头发型让笔者偶尔还能想起他。 2013年1月30日在线即兴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