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本名为《细节决定成败》的书曾经风行华夏,作者用了大量失败案例,说明导致这些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战略的错误,而正是没有注重细节,有些可以说是“一招失误,满盘皆输”。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得到了管理界的广泛认同。 但近期,又有一本名为《战略决定成败——细节主义缓期执行》的书再次风糜全国。该书作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是错误的。细节决定成败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只有先做正确的事,后才能正确地做事。
是“主帅无谋累死三军”,还是“三军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害死主帅”?
是战略决定成败,还是细节决定成败?
著名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有句著名的“临终感言”: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翻译成工商管理的“行业术语”,就是:“我的战略并没有错;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失败在执行的细节,失败在你们这些担任执行任务的大臣们的低效执行、零效执行、甚至负效执行。”
企业管理者不是皇帝;但企业管理者的人性与皇帝是很容易相通的;
皇帝可以“皇帝生病、百姓吃药”,领导当然可以“干部腐败、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管理者也就当然可以“忽视”或故意“遗忘”“主帅无谋、累死三军”的事实,祭起“把信寄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赢在执行”的推卸责任的利剑,单向地刺向执行者。
有价值的细节都是战略能力的外化
细节有时应该怎么来,制度、监督?战略安排、核心能力、结构性能力规划?
无数中餐连锁败倒在麦当劳、肯得基面前。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原因就是,中餐员工的服务态不如麦当劳、肯得基的标准化。如,麦、肯的店面服务生就不闲着,就是从头到尾自觉地清扫;厨房就是可以对外开放。
中餐要达到同样的“细节”,在没有做战略层面改进的情况下,就只能依赖“管理”、“培训”等技巧。如,可以按照1:1的比例配备管理人员,“人盯人”地监督店面服务生;再按1:1的比例配备监督员来监督管理人员,“人盯人”地防止管理人员出疏漏、防止管理人员不公平地对待员工。。。。最终叠床架屋、越管越需要管、越改革就越需要改革;成本急剧上升,矛盾急剧增加。
最后再大骂“管理无用”,转而乞求“培训”;接下来请一大帮“成功学大师”“激励大师”,让员工听课时热血沸腾,决心改进服务,下课则“回归自然”,打回原形。有人统计,“成功学”、“激励学”对员工“细节”的改进作用于一周后就下降到不到3%。成本进一步上升,企业文化变得虚伪、形式主义猖獗。
为了“细节”反复折腾,最后结果一定是“欲速则不达”。
而麦、肯之类的企业,“细节”的完美形成是那么自然而然,就象人需要呼吸一样自然。
原因是,麦、肯之类的“细节”来源于战略,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自然“外化”;管理、培训是辅助手段,是锦上之花、而不能代替锦本身;
如,麦、肯的企业战略,已经从“顾客导向”深化到“员工导向”。它通过企业内部服务链的安排、价值链的设计,通过企业战略资源的重新配置(从市场驱动转变为驱动市场),通过人力资源战略(招聘合适的人、个性化最适宜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再辅助以制度、监督、培训、激励,“细节”效果就油然而生了。
与战略无关的细节是陷阱
不是所有“细节”都该追求完美;
“战略相关性”是区别对待细节、赋予不同细节以不同权重的度量衡;因为,兴奋于不该兴奋的细节,必然走向死亡。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屡战屡败,蒋介石急召各位将领商议对策。张灵甫最后进场,却穿了一身解放军的军服,蒋介石责问他:“为什么穿共军衣服来参加如此严肃的会议?”张灵甫说:“我找到了国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原来我们屡战屡败,就是一个细节出了问题:军服。国军战士内穿毛衣、外套大衣,带着棉被,所以行军速度慢,还必须要有运输车跟随,行动迟缓、容易受攻击,且难以走山路、小路、近道。共军的服装是长大衣,比我们的大衣还温暖,晚上还可以当被子。一件衣服,省去大衣棉被等装备,还省了运输工具;所以他们可以翻山越岭,到处野营,神出鬼没”。
蒋介石喜出望外,决策层群情振奋,自以为解决这一“细节”问题后就可以取胜了。
结果呢?照样失败。
不能说张灵甫看到的两军差异不是事实,问题在于,张灵甫、蒋介石只看到“细节”,没看到“细节”来自于“核心能力”。如,解放军“二尺半”军衣,是与共产党的“运动战”战略方针配套的,与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坦克、阵地战”并不配套;“游击战略”要成功,除了“二尺半”服装的创意外,还得有许多“核心能力”来支撑,如,发动群众的能力:不学会刷墙标、开忆苦思甜会、动员会,游击战就进行不下去;企业理念:没有符合群众利益的企业理念就不能掩蔽、不能获得信息,就只能短命地“游”而不能“击”;还得有“党指挥枪”、“支部建立连上”的组织变革、人力资源权重的调整、绩效考核内容与指标的调整;如果绩效考核是销量导向(谁的枪多,谁的权就大)而不是战略导向,打仗时各怀私心、保存实力,“运动战”就会“运动”到敌人的伏击圈里去,最终互不呼应、被敌人名个击破。
蒋介石是始终没有认识到“细节”的局限性的。退出大陆前,他还留下100多万部队,希望他们能象当年的10万红军一样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一支“战略能力”始终没有与“游击战”相匹配的军队,怎么可能在游击战中不断创意出“细节”的精彩从而最终取胜?很快,100万军队投降的投降、反正的反正、灭亡的灭亡,兵败如山倒,只有少部分退到缅甸。
真正决定国共两党军队胜负的,在企业经营中能真正驱动业绩的,都是一些与战略有关的关键点、只不过有时表现为“细节”而已。
无足轻重的一些细节即使出错,“关键因素(KFS)”(也可以叫战略性细节吧)、“关键业绩指标(KPI)”等的成功,也能保证整体的成功。
如促销一种电器,假设终端促销人员的“技巧性细节”能力不足,理解不了具体电器的原理,但企业有KPI战略(考核指标依据销量、价格、品牌、接触率等指标的战略相关性),不是“短期行为的销量指标”,她就能心平气和、真诚待客,能真诚地与顾客分享她的体验,就能成功。
KPI之所以被重视,就是因为,不是每个“细节”都同等重要。
许多“细节”问题,可以不去刻意解决,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自然消灭;许多“细节”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解决,企业战略能力能够抑制住它的危害性就够了。
刻意解决所有的“细节”问题,只能陷于“修通一条路、阻塞其他路、再修再塞”的恶性循环中。
每个经营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不同经历、兴趣爱好,对同样“细节”的关注度、敏感度大不一样。如,政工干部出身的总经理会特别兴奋于“员工考勤”,财务出身的总经理对员工票据的真伪性特别有兴趣,企划总监升为总经理后不会忘记对公司文件字句的挑剔、字体字号的修正;
每个人,对不同员工性别、年龄、外貌、背景等的员工,也有“注意与忽视、赏识与戒备”等本能的“不同对待”,如有人对某种气质特别敏感,有人则对某种心态特别赏识。
这也是人之常情。
在“战略”的大旗下,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在忽视战略、重视细节时,这一切都是问题。
一家品质优良、品牌定位具有生命力葡萄酒企业,投资者本来有个大体思路:在哪些市场与怎样的合作者合作寻求边际贡献,哪些市场又与怎样的合作者合作而建立“粮仓市场”;
由于投资者没做过酒,就从某名牌企业抢过来一名大区经理做自己的总经理。
这位总经理以大区经理的“细节精神”指挥全局,员工在渠道精耕、客情维护、终端促销等方面都没有问题,但企业一直亏损。而且我断定,不改变“细节主义思路”,这家企业永远也不可能走出亏损。
我告诉投资者的理由是:
1. 不依据企业核心能力、不以“企业战略相关性”来组合经销商,以形成不同市场不同合作伙伴的区别对待,局部市场首先成功、其余市场打时间差,公司资源就会象胡椒面一样撒出去,所有市场都最终萎缩。
要知道现在中国,绝大多数酒品牌,99%以上的白酒红酒品牌,都只在局部市场活跃,而另外市场寻求边际贡献;做好半个省就可以跻身“名牌”;没有哪个品牌有足够的资源在全国挥酒;
2. 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同样重要,如,“创造客户价值”就比“维护客情关系”重要的多。区域经理出身的总经理不从“战略能力规划”、“战略资源匹配”等方面做文章,就不能给客户创造价值,也就不能获得回报,“客情关系”只不过带来一批酒肉朋友---当然,不考虑赚钱、只考虑吃喝玩乐的朋友也许价值更大,但那不是做企业,而是做个人私人感情交流层面的“朋友”。
3. 绩效考评是“关键指标”而非“所有细节同等对待”。对员工只考核销售额、产品的终端覆盖率、终端促销回报等细节,业务体系将迅速死亡。
绩效考评的基本工具是“KPJ”,就是评估那些与增长具有重要相关性的指标而赋予以不同的权重。如,业务人员所开发的合作伙伴的质量,所匹配的合作伙伴的结构,在传播资源开发采购、物流、融资、策划、公关等“资源整合”方面所发展的“核心能力”。还有,业务人员对于临时性商机的发现、评估、应对能力,等。
抓住一系列的战略相关性强的主要“点”(KFS,成功关键因素),企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非战略性细节还得“抓大放小”
管理学教材上有个著名案例:
有一位工会主席出身的总经理,新官上任到一家新兴开区任职,办公室主任反映,离公司最远的快餐店也在1公里外,这影响了员工午休和下午的工作效率。这位总经理立即安排建一个公司员工食堂。
不久,个别员工开始要求“照顾口味”;随着“特色增加”,成本上升,质量下降,员工怀疑食堂师傅贪污;总经理派出财务来监控,又成立员工委员会,结果成本更高,员工意见更大;员工的不满在“食堂”这个集聚点得到“整合”,交相感染、怨气扩大;最后,以“解决员工困难”为出发点而创立的食堂,成了制造问题的“火药桶”。
管理咨询顾问以这个食堂为样本,向这位总经理介绍了“战略思考”思维模式下的对策:
首先要评估:“午餐问题”是否是企业竞争的关键点?相对于企业战略,它的权重、它的“战略相关性”有多大?
其次设计对策:如果不是“根本问题”,就不必投入不当的企业资源而去“解决”它。
在“战略思维”下,有些矛盾的最佳“战略选择”是抑制而非化解,有些困难的最佳“战略选择”是缓解而非解决。
以“战略相关性”为起点进行“权重分析”后,我们就能设计出许多不是最彻底、却是最适合的方案。如,到附近企业“搭伙”,公司推荐而不包办;公司提供厨具,员工自建“伙食团”,轮流买菜,共同雇佣炊事员,等。
这样,公司的形象始终是正面的:“帮助了员工,却没占员工的便宜”,问题也缓和了。
为了畅通一条路而塞死其他路的“细节主义”,最终会把整座城市都变成“停车场”。
追求怎样的“战略关键细节”
我策划过酒类产品的招商会议。有一次,陪客户老板参加他内地某分公司的招商酒会。一进场,老板脸色就不好看了:会场布置的“细节失误”太多了;接下来,会议的过程也称得上混乱,如,业务员与客户斗酒、灌客户酒,分公司总经理跳上舞台表演他拿手的“洞箫”,一曲接一曲,客户笑骂、抗议,他只顾自己兴趣,就是不肯下台来。
但酒会的最终结果却非常好:客人签单率非常高。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幼稚中显现出来的“真诚”让客户放心,愿意合作。白酒又恰恰是“信心产品”;每个区域的经销商都拥有一定的“销售关键资源”,当他们有信心投入时,销量一定是“信心----销量----进一步信心----进一步销量”的良性循环;反之,无论企业的资金资源、品牌资源如何丰富,也难免误入“缺信心----销量小----进一步丧失信心----进一步销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经销商们的信心,又主要来自于厂家是否“重感情”,是否耿直、是否说话算数;他们惧怕的不是厂家业务人员“粗鲁、不专业”,而是“智力太高、欺骗”;所以,调动白酒经销商积极性的最佳武器至少目前还是“信任感”。
这时候,“真诚”的权重就超过了“专业”。
而他们的“真诚”是怎么来的?
来自于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认同、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模式、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团队,能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战略先行,战略性细节自然精彩
企业的起点是投资者的战略意图。
意图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之分,只有是否最适宜于投资者资源、心态等的分别。
战略意图无论通过专业的分析还是通过不专业的黑暗探索,最终必须转化为战略目标,并对目标进行三维分解。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企业通过自身资源战略规划(财务资源,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等),通过核心能力规划、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关键社会资源,关键产业链资源等)模式的策划与创新,制订出自己的业务战略、管理战略。
与战略目标的完成相匹配的,就是战略执行的战略性资源的匹配、关键工具的开发、培训,和相对于战略目标的关键业绩指标(KPI)的制订;
这些与战略相关性最强的“细节”做好了,其他细节就“沛然而至、油然而生、不期而遇、顺势而来”了。
否则,为细节而细节,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会吃力而不讨好。